【精選】說課稿模板合集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說課稿 篇1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石壕吏》。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對自己上課的思路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藍本,也是師生進行教學互動必不可少的工具。說教材很重要,也很必要。
《石壕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25課《杜甫詩三首》的第三首。學生已學過了前兩首,對杜甫的生平事跡和作品風格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為學習此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石壕吏》是一首古體敘事詩,其主體部分是老婦人的“致詞”。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后四句是這件事的尾聲,暗示老婦已被差吏抓走。這首詩敘事完整,情節(jié)生動,構思巧妙,藏問于答,語言凝練質樸。用大量篇幅記敘了老婦的致詞,從中體現(xiàn)戰(zhàn)亂給老婦一家?guī)淼纳钪貫碾y,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詩人當時思想上的矛盾。
二、說目標: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我從學生實際入手,結合這個單元文言文教學的要求以及本課內容、思想、寫作上的特點,確定如下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如走、致詞、裙、前途等。
2、在反復誦讀中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的復雜思想情感。
3、了解寫作背景及“安史之亂”給當時百姓造成的深重災難,教育學生珍愛和平幸福的生活。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豐富積累,增強體驗,培養(yǎng)語感!北締卧獙дZ中這樣要求:“在反復誦讀中領會他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故我把目標1、2確定為教學重點。至于教學難點,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及語文能力, “體會作者的復雜思想情感”應為難點。
三、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tǒng)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古詩來說朗讀尤為重要。所以,我以“重讀、巧講”為原則,來安排教法。學生自讀,圈點重要字詞句,初識字詞;指名學生朗讀,互評互助,正音辨形釋義,讓學生讀順;教師范讀,突出感情,并做朗讀指導;學生齊讀,力求讀出感情;以“你讀出了什么?”質疑,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為進一步的分析作準備。以讀促講,適時引導,在關鍵處、水到渠成時才講,做到適時、實用、精彩,以達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之效果。
在學法上,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圈點批注法和討論法。在朗讀中,讓學生對不理解的字詞句子和內容上的疑難處作圈點批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合作討論中探究問題,力求讓學生有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效果如何,還有待課堂實踐的檢驗。
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有導入、教學、結語三大部分組成。
(一)導入
播放視頻材料,并以簡明扼要的導語引入。視頻材料,從形式上給學生以視覺沖擊,營造教學氛圍:內容上,讓學生知道“安史之亂”,為學生了解詩歌的背景做鋪墊,有《春望》,讓學生溫故知新,并由此導入也自然方便。
(二) 教學
教學部分是這節(jié)課的核心,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1、讀一讀
。1)讀背景材料。讓學生先讀注釋①,并看教材插圖,了解寫作背景。(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讀文本,看插圖,形成感性認識,產生理性思考,了解背景,有助于理解和準確把握文章內容和思想。)
。2)學生自讀。讓學生圈點批注自己認為重要的或者不理解的字詞句子,學生交流后,教師以課件展示字詞。
。3)指名學生朗讀。讓其他同學做評價。(互評互助,正音辨形釋義,讓學生讀順。)
。4)教師范讀。強調感情。結合具體詩句做朗讀指導(停頓、語速、語調方面)。
。5)學生齊讀。(力求讀出感情。)
。6)你讀出了什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理一理
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生讀詩,教師適時講解點撥,幫助學生疏通文意,整體把握詩歌內容。分四個小組,每組分別完成詩歌第一、二、三、四節(jié)的學習任務。其形式是小組內先自主合作學習,再推薦代表課上展示,其他小組可質疑或補充;內容為先讀詩歌,疏通文意,再進行內容歸納及探究。
針對詩歌內容,預設一個主問題。問題的設置力求有深度,能起 “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力求有啟發(fā)性,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課堂教學時,對預設的問題要靈活機智處理。因為課堂是生成的。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是一種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過程。
問題:“夜捉人”表現(xiàn)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結合全詩,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目的是讓學生竟可能的全體參與,主動思考,合作探究,竟可能地獲得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3、想一想
這一部分共預設三個問題,從不同角度設計,有其連貫性和層次性。當然,這僅是預設,課堂是生成的,教學時還需靈活處理,機智進行,F(xiàn)就三個問題做以說明。
(1)讀后,你對詩歌及其作者杜甫有什么話要說嗎?
。2)有人認為老婦的話句句都是差吏逼出來的。你如何認為?
。3)題為《石壕吏》,作者為何不把差吏的話直接寫出來?
第一題是預設,實質上是個生成性的問題。問題是開放性的,目的是激活學生的思維,形成自己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綜合表達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當然,開放是有個度的,教師適當引導,引出第(2)(3)兩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要順勢提出,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想象力,深入挖掘詩歌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第三個問題是第二個問題的延伸和深化,目的是讓學生明確詩人當時思想上的矛盾,體會詩人的復雜情感,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4、練一練
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可能的話,讓學生試背。目的是反饋教學效果,以便今后有的放矢的教學。
5、寫一寫
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若有興趣,也可改寫成一幕短劇。 其目的是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并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關鍵是要合理地補充某些情節(jié)或細節(jié),從而鮮明地再現(xiàn)原作的思想內容。
課上若有時間,進行片段改寫指導,然后留作課后作業(yè);沒時間的話,全都放在課后作業(yè)時處理。
(三)結語
戰(zhàn)亂將人民置于水深火熱之中。封建時代社會的動蕩,政權的更替,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建設和諧社會是我們的責任。感恩社會,回報社會,做一個有益于社會進步的人。ㄒ愿枨稇(zhàn)爭不是問題》做背景音樂,并以課件展示結語,以營造情景,引導學生珍愛和平幸福的生活。)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板書要力求全面而簡明,清晰又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此板書本著利于學生感知內容、理清脈絡、把握感情這一原則進行設計。板書在關鍵處、需要時才書寫,做到適時、實用,不能為板書而板書。
板書如下:
石 壕 吏
杜 甫
我的說課內容講完了,敬請大家不吝賜教!謝謝!
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蜀道難》。
一、說教材
《蜀道難》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4“筆落驚風雨”這一專題的一首詩歌,這個專題為詩詞專題。流芳百世的名篇,來自于生命的力量,它們或豪放,或婉約,或絢麗,或平淡,或典雅,或庸俗,充分展示出中國古典文學的獨特魅力。 而《蜀道難》的作者李白,則是中國詩壇最為輝煌的一顆明珠,他的浪漫主義情懷在他的五彩繽紛的山水詩中,始終閃爍著奇異的靈光,而在不朽名篇《蜀道難》中,他憑借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象和超凡脫俗的生花妙筆,向世人詮釋了浪漫境界的最高層次。浪蕩江湖,行山踏水,他的一生,把自然造化,皆化進他的詩里。在這幅描繪蜀國風光的潑墨大寫意中,李白以他神鬼莫測的筆法,不僅寫出了蜀道的雄奇、逶迤、崔嵬和崢嶸,寫出了神工鬼斧的大自然對人心靈的震撼,還寄情山水,狀物抒情,把想象、夸張、神話和現(xiàn)實了無痕跡的融合在一起。
二、說學習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閱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內容、表現(xiàn)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結合《蜀道難》的文本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目標: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詩意,把握全詩的行文脈絡。
2.能力目標:通過吟詠朗誦和評點,品味本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3.情感目標:感受本詩雄渾的氣勢、奔放的情感,以及李白豪邁飄逸的浪漫主義詩風,理解本詩的言外之意;
三、說學情和重難點
古代詩歌距離我們年代久遠,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事,與此同時,高一的學生對詩詞又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鑒賞能力,所以我把教學重難點確立為:
教學重點:通過吟詠朗誦和評點,品味本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理解本詩的言外之意;體會李白豪邁飄逸的浪漫主義詩風。
四、說學習方法
怎樣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學情出發(fā),以情感自我體驗,喚起學生誦讀興趣,使他們愛學。開放自主協(xié)作,激發(fā)學生探討鉆研,使他們會學。聯(lián)想探索實踐,激活學生思維,使他們善于學習。依據教學媒體優(yōu)化組合原則、直觀性與抽象性原則、啟發(fā)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我采取如下教學方法和手段:
誦讀法,討論法,評點法,啟發(fā)點撥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一,誦讀法。詩歌的語言是獨物的、精練的,誦讀有助于品味詩歌的語言美,體會詩歌的美學價值,通過誦讀容易將學生帶人詩境,用心體會詩歌的情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體驗,喚醒他們沉寂的真情,從而引起強烈的共鳴。
《蜀道難》是蘇教版必修4“筆落驚風雨”這一專題的一首詩歌,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的代表作。本說課稿是在上完公開課的基礎上寫就的,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體現(xiàn)新課程的課程理念!
第二、討論法。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思,甚至能夠生發(fā)出自己的個性見解。
第三、啟發(fā)、點撥法。當學生陷入迷途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該發(fā)揮了,教師的適時的啟發(fā)、點撥,就會點鐵成金。
第四、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上力求通過課件的介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將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對詩歌的主體感悟。
五、說學習過程
我本著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按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依據認知規(guī)律安排了如下教學步驟: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幻燈片主頁面展示蜀地山勢巍峨峭撥的圖片,加上雄渾的音樂,學生馬上有了追求壯美的感覺,學習興趣也被激發(fā)了出來。讓學生從視覺上對課文有一定的感知,幫助理解詩人豪放飄逸的風格。
(二)、讀文入境
我們知道誦讀是詩歌鑒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最好手段,它所獲得的不僅僅是語言表層的東西,所以鑒賞一首詩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誦讀。
1.初讀感知,疏通文意
《蜀道難》這首詩由于比較長,在文意的理解上對于高一的學生是有困難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要求大家拿起筆來,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在思考之后,還覺得有困惑的地方的,勾劃出來,爭取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然后由學生互相交流初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適時點撥。(這種設計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問學生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最終做到掃除閱讀障礙,以便進一步鑒賞詩歌)
2.聽讀文章,初步感知
播放由名家范讀的配樂朗誦《蜀道難》音頻,在學生在聽讀過程中,讓學生注意讀音、斷句、語調、節(jié)奏,以及情感的流露和變化。
3.吟誦詩文,體會詩風
聽讀后,讓學生交流聽讀感受。學生基本上可以感受到“詩風的雄渾”和“蜀道之難” 由蜀道難這一點,讓學生找出關于蜀道之難的三句話:
噫吁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zī)嗟
然后下面由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誦這三句話,教師進行朗誦指導,進而進行集體朗誦,對學生提出三點誦讀要求:第一,在誦讀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詩歌當中;第二,讀出詩歌的抑揚起伏,注意古典詩歌的節(jié)奏;第三,讀出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來,也就是要讀出詩歌的韻味來。(設計目的在于:整體感受詩歌之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審美情趣)在朗誦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李白雄渾奔放的詩風,并引導學生理解這三“難” 的不同含義,即分別在感嘆:蜀道的高、蜀道的險、以及蜀地戰(zhàn)禍的慘烈。
(三)、循文入意
《蜀道難》是蘇教版必修4“筆落驚風雨”這一專題的一首詩歌,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的代表作。本說課稿是在上完公開課的基礎上寫就的,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體現(xiàn)新課程的課程理念!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立足點在于精讀詩詞,自主鑒賞詩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點、鑒賞和朗誦。要求一個小組選擇一個部分進行品讀,指出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蜀道的高、險、以及戰(zhàn)禍之慘烈的,并選擇你認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評點和朗誦。此處給出示例,并給以提示,可以從從藝術手法、意象選取、詞語運用、句式節(jié)奏等方面入手,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有章可循,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在幾分鐘的交流討論后,由小組一位代表進行展示,教師適時點撥,作補充。從而總結出本文的藝術特色,即奔放的詩風、飄渺的神話傳說、大膽的夸張、神奇的想象、鮮明的意象,靈活的章法,并進行板書。在對詩句闡述完鑒賞內容后,要求小組的另一位代表進行朗誦,并進行朗讀指導,在朗讀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鑒賞詩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詩歌鑒賞的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
(四)披文入情
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探究詩歌的內涵。本詩主旨歷來爭議不定,恰好用來進行思維訓練。對于主旨的探討,用顧炎武《日知錄》里對這首詩的評價“李白《蜀道難》之作, 歌蜀地山川,即事成篇,別無他意!边@個觀點,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詢問學生是否同意他的觀點,同意的理由是什么?不同意,那么你的觀點是什么?
在學生討論前,首先指導方法,“知人論世” 是評論文學作品的一種原則,并給出李白的人生經歷和寫作本詩時的社會背景,說明李白躊躇滿志而來,卻受到權貴的忌恨,被賜金放還。接著打出唐玄宗時期的介紹,說明太平景象背后潛伏的危機。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對于本課的寫作意圖一般會有三四種說法,一是送別友人;二是抒寫心志,感嘆仕途艱難、人生艱難;三是諷喻時政。待學生發(fā)言后,老師打出屏幕中資料以佐證他們的觀點。使他們有思考后的成就感和愉快感。
最后再來朗誦詩歌,在朗朗書聲中再次感受本詩雄渾奔放的詩風和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蜀道難》(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誦讀中深刻感受詩仙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備戰(zhàn)高考)
本堂課教學設計的基本指導思想是“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努力體現(xiàn)“誦讀,品析,積累,運用”等語文課堂的教學要素,在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參與課堂方面做出了嘗試,讓他們動口動手,用心去感悟,并把感悟的內容用說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在課堂上分享,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他們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是他們的用武之地。
板書:
《蜀道難》是蘇教版必修4“筆落驚風雨”這一專題的一首詩歌,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的代表作。本說課稿是在上完公開課的基礎上寫就的,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體現(xiàn)新課程的課程理念!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知識內容
(1)從教材體系上看
《氨》選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四章第四節(jié)《氨 硝酸 硫酸》,本課時《氨》是在學習完硅、氯、硫和氮的氧化物之后,對氮元素的另一種化合物氨進行研究,形成了完整的非金屬及其化合物體系,具有鞏固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的作用。本課時也為后面學習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積累了感性材料,是學生認識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從內容安排上看
《氨》是中學階段學習的唯一一種堿性氣體。
(3)從意義上看
氨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習氨的用途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化學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2.教學重難點
重點為掌握氨的化學性質。
難點為噴泉實驗及氨與水的反應。
3.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氨的物理性質及噴泉實驗的原理。
掌握氨的化學性質。
體會氨在生活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分析,培養(yǎng)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應用化學實驗發(fā)現(xiàn)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使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二、學情分析
1.已有知識
在此之前完成了氧化還原反應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學習,對學習物質的方法有一定了解。
2.能力儲備
具有一定的化學實驗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心理特征
好奇心強,參與意識強,喜歡動手操作。
三、教法學法分析
教學方法:采用情景教學法、實驗探究法和歸納總結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我所強調的是情景教學法和實驗探究法,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導入新課,并通過實驗探究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習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利用他們已有的知識對新知識進行建構,使學生在溝通中創(chuàng)新,在交流中發(fā)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四、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程序,一共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新課教學、課堂小結、反饋練習、課后探究。
1.導入新課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提供生活素材,我采用一則關于液氨泄漏事故的新聞,同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2.新課教學
。1)總結歸納氨的物理性質
多媒體展示空白的物理性質表格,通過強調新聞的關鍵字詞,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氨的物理性質,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
。2)演示噴泉實驗
接下來我將充分運用新聞中氨氣泄露時消防員向空中噴灑水的措施,提出問題“水是不是能夠吸收空氣中彌漫的氨氣?”接著通過演示噴泉實驗來探究氨氣的溶解性。
、賴娙獙嶒炑菔厩
我將逐次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來觀察實驗,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趪娙獙嶒炑菔緯r
我采用改進后的實驗裝置,與課本上的實驗裝置相比,該裝置的左邊具有快速制備氨氣的裝置,右邊具有尾氣處理裝置。實現(xiàn)了把氨的制備、收集、尾氣處理、氨的噴泉實驗等操作串聯(lián)在一起的一體化實驗裝置。
■
、蹏娙獙嶒炑菔竞
我將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索形成噴泉的原理,最終學生得出噴泉形成的關鍵在于形成壓強差。從而得出結論:氨氣極易溶于水。為了讓學生充分掌握噴泉實驗的原理,我將知識進行遷移:讓學生思考前面學過的氣體SO2和Cl2的溶解度不大,那幺它們能不能設計出噴泉實驗?如果能,需要什幺試劑?以此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3.氨與水的`反應實質
引導學生觀察噴泉實驗中另一個明顯的現(xiàn)象是圓底燒瓶內的溶液呈紅色,學生很容易得出是圓底燒瓶內的氨與膠頭滴管擠出來的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而且產生了OH-,接著引導學生根據質量守恒以及電荷守恒得出還有NH4+,此時我將提出問題NH4+與OH-結合生成什幺?引導學生結合課本上的資料與卡片得出結論:氨與水反應形成氨水的重要性質,通過以上的實驗探究突破難點,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去體驗課堂,并獲取知識,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氨與酸的反應
提出問題:氨溶于水呈堿性,那氨能不能與酸反應?以此來引導學生學習氨的另一個性質。我將演示魔棒生煙小魔術。接著揭示反應的本質是氨與酸反應生成銨鹽晶體的性質,以實驗為載體來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這樣不僅培養(yǎng)學生運用化學實驗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學習能力。而且此過程也體現(xiàn)了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符合關注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教學理念。
5.氨的用途
性質決定用途,我將引導學生根據前面所講的氨氣性質讓學生總結它有哪些用途。這樣的設計意圖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理論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使學到的知識不再空洞乏味,也讓學生所缺乏的理論聯(lián)系生產、生活的能力得到訓練。
五、課堂小結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引導學生進行一個簡單小結,重點強調氨的化學性質及噴泉實驗原理。
1.反饋練習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同時滿足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三道難易程度不同的習題來考查學生對氨的物理性質和氨化學性質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2.課后探討
課堂上的練習僅僅只是針對本節(jié)課內容,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因此在學完本節(jié)課后,我希望學生可以通過課后實驗探究例如“課本中的噴泉實驗只有一種顏色,我們可不可以設計一種具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顏色的噴泉實驗?”引導學生課后通過小組討論以及網上查找資料,擴充自己的知識面,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師學軍,王君莉.氨的噴泉實驗的創(chuàng)新設計[J].實驗教學與儀器,20xx(11):35.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這篇故事短小精悍,它以簡潔、優(yōu)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現(xiàn)了奇奇兔內心多么渴望朋友,同時也展現(xiàn)了它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純真、美好的心靈。當前獨生子女雖在家中倍受嬌寵,習慣于接受別人的呵護,而不善于對別人付出關愛。針對這一普遍現(xiàn)象,本次活動有意識地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中體驗樂于助人所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fā)他們?yōu)樗俗鍪碌脑竿?/p>
二、說教學目標
1、欣賞、學習文學作品的優(yōu)美語言。
2、懂得為他人做事是愉快的。
三、說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在學習作品優(yōu)美的語言時,指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學說故事里的話。
因為大班幼兒對故事的學習,已由喜歡聽逐漸傾向想講,但由于缺乏表達的經驗,在說故事中常是說了前句連不了后句,難以完整復述。所以,指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故事里的對話是教育中的重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1、了解有趣的復活節(jié)。
2、奇奇兔、胡蘿卜清洗機、彩蛋描繪機等圖片各一。
3、小猴受傷在醫(yī)院圖片一張。
五、說教法
充分運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刺激幼兒的聽說能力。主要采用直觀法、提問法、創(chuàng)設情景法。
1、直觀法是根據幼兒思維特點決定的,幼兒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利用圖片,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能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為幼兒的口語表達做充分的準備。
2、提問中拓展幼兒思維。在提問的語言設計上,注重啟發(fā)性,給予幼兒更多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也是新綱要的體現(xiàn):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六、說學法
通過以上教法,分段講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解決幼兒在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故事中的對話。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目標與內容,我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激發(fā)興趣→欣賞、理解作品→情感體驗。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欣賞文學作品,理解故事內容。第一步驟:運用直觀法和提問法,分段講述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印象和幫助理解、記憶。這樣幼兒就克服不良的只求聽不求甚解的習慣。第二步驟:完整講述故事,主要讓幼兒有一個完整欣賞的效果。
第三環(huán)節(jié):情感體驗;顒又袧B透生活經驗。讓"互相幫助"這一現(xiàn)象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對故事的理解,拓展生活經驗,并利用如何幫助小猴展開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們有話好說,從而體現(xiàn)活動價值。
在日;顒又,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懂得關愛他人,作為本次活動延伸。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xx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四年級上《文字處理——用電腦寫作文》模塊第4單元《讓文章有聲有色》第一節(jié)的內容。通過前面幾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學習了通過將文章中的文字設置得更漂亮,將段落設置得更規(guī)范等方法對文章進行美化。那么為了使文章主題突出,圖文并茂,這一單元將學習在文章中插入圖片、插入聲音,使文章更加生動活潑。在文章中插入圖片是這一章,第一課時的內容。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年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信息技術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也已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能利用信息技術自主解決一些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平時學生在生活中需要對文章進行美化的情況較多,所以學生有這方面的需求和興趣。但由于處在多動好奇的年齡段,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在文章中插入圖片,刪除圖片的操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經歷插入圖片的具體過程,提高學生圖文并茂有效表達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用電腦寫作文的興趣和審美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我的教學重點為:掌握插入圖片的方法。
教學難點為:能夠插入合適的圖片有效表達信息。
五、教學策略
通過“確定目標,設計任務;自主探究,積極協(xié)作;歸納總結,評價成果”的教學流程。學生則經歷了“接受任務→分析討論→合作探究→綜合實踐→交流展示”的學習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兩篇文檔,一篇有圖片和聲音,一篇沒有,引導學生欣賞,對比觀察回答問題:“這兩篇文章有什么不同?”“哪一篇文章能更好的表達主題”。
2、結合學生回答引出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3、師對對象做簡單講解,并引導學生完成44頁試試看。
(二)初探新知
1、師出示“小村莊的故事”文檔,引出問題:“為什么在這篇文檔中插入一個“房子,大樹,斧頭”,他想傳遞給我們什么呢?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2、師引領學生閱讀45頁1、插入圖片第一自然段,提示學生在寫字板中插入的僅有.BMP格式的圖片類型。
3、出示任務一“做一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完成。
4、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插入的圖片不合適,這時引出問題:插入了不合適的圖片怎么辦?引導學習小博士解決問題。
5、學生演示做一做操作步驟,師生總結插入圖片的方法。
6、出示任務二試試看引導學生完成,鞏固插入圖片的方法。
7、出示說說看,組織學生交流并小結“在文章中插入圖片因注意哪些因素?”
(三)協(xié)作提高、體驗成功
1、出示四篇文檔及相關素材圖片,提出制作要求。
2、小組討論選擇制作。
(四)展示成果,欣賞評價
1、請各小組來展示匯報自己的作品。
2、學生互相欣賞評價。
(五)歸納總結
師生共同小結。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節(jié)課是主要介紹了相反數(shù)的概念,求一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的方法及符號的化簡。
2、本節(jié)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相反數(shù)”是初中數(shù)學的重要內容,它是在研究了負數(shù)的基礎上,遵循過渡時期學生的認知特點,既把小學所學的正數(shù)、零和初中的負數(shù)知識緊密結合起來,又為學生以后順利掌握絕對值的意義,進行有理數(shù)運算打下基礎。在以后將要學習的二次根式、方程、函數(shù)和相關學科等知識領域都有所滲透。因此,這節(jié)課內容對今后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
3、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及成因
重點:理解相反數(shù)的意義及雙重符號的化簡難點:“-a”的理解和雙重符號的化簡
由于相反數(shù)在許多知識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要能準確地運用它,就得深刻理解它的含義,又因為雙重符號的化簡是進行有理數(shù)運算的前提。因此,“理解相反數(shù)的意義”和“雙重符號的化簡”都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因為學生剛進入初中,認知能力有限,抽象思維能力弱,對于“-a”和雙重符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確定它們?yōu)榻虒W難點。而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精心選材、組織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材的具體內容及初一學生的認知特征,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1)、讓學生理解相反數(shù)的意義及其特征性質;
(2)、會求一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
。3)、能根據相反數(shù)的意義,化簡含有雙重符號的數(shù)。
能力目標:
。ǎ保┙涍^觀察、思考、分析、發(fā)現(xiàn)等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ǎ玻┩ㄟ^對“-a”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ǎ常┯蓪嵗霭l(fā)引導學生得出相反數(shù)的特征性質,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ǎ保┩ㄟ^一系列探求活動,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體驗
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
。2)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教法分析與學法指導
“啟發(fā)引導突出問題遵循原則鼓勵探索”將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本節(jié)課采用了啟發(fā)、探討式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興趣特點,以設疑提問的方式激勵學生去想、去思考,以小組討論、自由辯論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主動參與。
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節(jié)課主要指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會觀察、思考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類比推理方法,養(yǎng)成大膽參與,主動學習的習慣,變“學會”到“會學”。
四、教學過程分析
教學過程設計流程: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兩個小動物從某地反向行走3米。提問:“兩個小動物都行走了3米”能完全表述此動畫意思嗎?用數(shù)學語言怎么表示?
再問:+3和-3包含了幾層意思?
將互為相反的兩個數(shù)融入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之得到初步感知。觀察:+3和-3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關系。
再觀察:數(shù)軸上與原點的距離是2的點有個,分別在原點的邊,這些點表示的數(shù)是;與原點的距離是5的點有個,分別在原點的邊,這些點表示的數(shù)是。
引入數(shù)軸,將實際問題抽象到數(shù)學問題,為下一步概念的形成鋪設道路。質疑:這樣成對的點(數(shù))有多少?它們之間會有什么關系?
設置懸念,試圖勾起學生求知欲,順勢導入新課。
(二)、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問題一:+3和-3,+2和-2,+5和-5每組數(shù)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讓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各組代表發(fā)表見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符號不同,數(shù)字相同”。
問題1:+3和-2這組數(shù)也具有上述特點嗎?問題2:“符號不同”體現(xiàn)在數(shù)軸上是什么意思?
隨著分支問題1、2的深入,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每組數(shù)都含有“只有符號不同”和“方向相反”兩個意思。這樣,學生通過解決一系列問題,對每組數(shù)的特點由最初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問題3:+3這個數(shù)有上述特點嗎?
使學生認識到相反數(shù)是成對出現(xiàn)的。
綜合以上各點引導學生得出相反數(shù)的概念,強調關鍵詞“只有”和“互為”。觀察思考:數(shù)軸上表示相反數(shù)的兩個點和原點有什么關系?
在引入新課中已有所鋪墊,學生可以很容易發(fā)現(xiàn):數(shù)軸上表示相反數(shù)的兩個點分別在原點左右,到原點的距離相等,是關于原點對稱的。同時配以多媒體動畫,既直觀形象地闡釋相反數(shù)的幾何意義,又充分利用數(shù)軸將點和數(shù)聯(lián)系起來,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
練一練:1、寫出下列各數(shù)的相反數(shù)
6,-8,-3。9,5/2,-2/11,100,0
在正確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很快作答,如果對“0”有疑問,可借助數(shù)軸加以解釋說明。
。ㄈ、繼續(xù)探究,深入理解
問題二:從練習1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如果學生有困難,可引導分類,明確問題的指向,滲透歸納整理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理清思路,進而發(fā)現(xiàn):一個正數(shù)的相反數(shù)是一個負數(shù),一個負數(shù)的相反數(shù)是一個正數(shù),0的相反數(shù)仍是0。
問題三:從練習1中,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再次引領學生觀察、討論練習1的分類結果,發(fā)現(xiàn):在一個正數(shù)的前面添上“-”號就成為它的相反數(shù)。由此類推出:在任意一個數(shù)前面添上“-”號就表示原數(shù)的相反數(shù)。
填一填:+55,100+100,+bb(填上=、<或>)
讓學生發(fā)現(xiàn):在一個數(shù)前面添上“+”號表示這個數(shù)本身。
例題:-(-68),-(+0。75),+(-3/5),-(+3。8),-(-x),+(-m)說一說:上面這些數(shù)表示的意義?做一做:化簡上面這些數(shù)試一試:化簡-{+[-(-9)]}活動安排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從有理數(shù)的意義到雙重符號乃至多重符號的化簡,起到分散難點,逐一突破的目的。辯一辯:-a是負數(shù)嗎?
以自由辯論的形式,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看法,教師適時調控,疑點自會愈辯愈明。最后,讓學生歸納總結發(fā)現(xiàn):當a為正數(shù)時,它的相反數(shù)-a是負數(shù);當a為負數(shù)時,它的相反數(shù)-a是正數(shù);當a為0時,它的相反數(shù)-a仍然是0。
問題四:互為相反數(shù)的兩個數(shù)的和是多少?
雖然此內容教材沒有涉及到,但為了學生對相反數(shù)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我認為經過通俗易懂的詮釋,學生完全可以理解接受。多媒體動畫演示:一動物從某地向東走4米,記作+4米,再轉身向西走4米,記作-4米。使學生看到此動物又回到原地,輕松發(fā)現(xiàn):+4+(-4)=0。然后,讓學生舉例說出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類推出相反數(shù)的特征性質:對于任意一個數(shù)a,都有a+(-a)=0。
(四)、鞏固練習,拓展思維基礎知識題:
1、判斷正誤
。1)a的相反數(shù)是負數(shù)()
(2)任意一個數(shù)都有相反數(shù)()(3)正數(shù)與負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
。4)若兩個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則這兩個數(shù)一定是一個正數(shù)和一個負數(shù)
。ǎ
2、一個數(shù)的相反數(shù)小于原數(shù),這個數(shù)是()A、正數(shù)B、負數(shù)C、零
3、如果a+b=0,那么()
A、a、b兩個數(shù)中一個為正數(shù),一個為負數(shù);B、a、b兩數(shù)中至少有一個為0;C、一定有a=b=0;D、a、b互為相反數(shù)。
能力提高題:
4、如果x+(-4)=0,(+16)+y=0,試求x2+y的值。5、若-x=7,則2x=。
發(fā)展思維題:如果a、b表示有理數(shù),在什么條件下,a+b和a-b互為相反數(shù)?
為了發(fā)揮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我設計了三種層次的題目:基礎知識題、能力提高題、發(fā)展思維題;A知識題主要考察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提高題旨在訓練相反數(shù)知識的應用;發(fā)展思維題在列式、求解過程中兩次體現(xiàn)相反數(shù)的特征性質,并滲透代數(shù)式知識,力圖鍛煉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以上不同層次的練習設置不但可以照顧差生,還可以解放優(yōu)生,同時也能調動中層學生的積極性,努力達到抓兩頭,促中間的效果。
。ㄎ澹、回顧總結,發(fā)展情感回顧: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學生回顧之后,教師加以評價,將零散的知識歸納整理,引導學生感知數(shù)學方法,體會辯證思想。
。、布置作業(yè),回歸實踐
1、教科書第14頁的2題,18頁的3題;
2、生活中經?吹侥緣K漂浮在水面上,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一現(xiàn)象嗎?
作業(yè)1題要求學生必做,2題提示用小學自然課所學知識去想,如果有困難,可以向家長、老師等請教。作業(yè)回歸,讓學生感受到“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生活中數(shù)學知識無處不在。
五、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是依據課程標準以及學生認知水平來確定的,內容編排從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層層展開,逐步深入。借助多媒體動畫直觀形象的演示,將視覺與聽覺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數(shù)學思維。并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等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及解決問題的途徑。整個教學過程以四大問題為主體,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安排說一說、做一做、試一試、分組討論和自由辯論等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達到以知識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
說課稿 篇7
一、作品解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傳世之作,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故事。我認為這篇作品最光彩或者說最觸動人心的地方是小女孩用細細的火柴點燃美麗的幻覺世界的那一刻,這一刻,小女孩不僅點亮了黑暗而又寒冷的世界,同時也點燃了溫暖與光明。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生活在悲苦中的千千萬萬個孩子們的縮影,他們是社會生活中被壓榨、被欺侮、被*視的弱者。安徒生筆下的小女孩形象是一個弱者頑強不屈的抗爭與追求,這是安徒生自身的寫照。這個氣息可聞、身形可見的小女孩,她的可憐、她的孤苦激起了讀者徹入心底的同情,與安徒生對小女孩的同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童話世界里,安徒生對小女孩憐憫的愛最終變成了一種撫慰的愛——小女孩在痛苦的極點留下了微笑。安徒生最后給予小女孩的是永恒的愛,那就是是到天堂過一種沒有寒冷、沒有饑餓的日子。
二、解讀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感受小女孩命運的悲慘以及她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豐富的想像能力、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
方法與過程目標:通過對比、想像、朗讀等多種方法,增強對文本的理解,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的命運,激起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教學重點:感受賣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激起對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設計理念:
1、對于這樣語言凄美、情感強烈且富于變化的文章來說,“讀”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緊扣一個“讀”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引領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我們寫文章,注重傳情達意。每一篇課文,總有它的立意所在,或深奧,或淺顯,但小學生由于年齡、閱歷等各方面的原因,對課文的理解常停留在表面上,或者只是聽老師說,而不能產生與之相應的心弦共鳴,不能真正體悟文意。本篇課文我主要運用對比教學,讓學生體會文章用詞遣句的準確,體會作者蘊含的內在的深厚情感,
四、環(huán)節(jié)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在設計本課時充分考慮了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理解能力,在第一課時讓學生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了解了五次幻象的基礎上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將本節(jié)課分以下幾步進行:
一、走進安徒生,感受安徒生童話。
1。課前查閱的有關安徒生的資料,感受“童話大師”安徒生的偉大。
2.一入課,我的導入是這樣的:有人說安徒生的童話,就是一部世紀交響樂,優(yōu)美的詞句、奇妙的想像,讓人陶醉在音樂的海洋;有人說安徒生的童話,就是一部走訪世界的游記,每讀一則童話,就有一束陽光射進我們的心靈;他的童話中有對假、惡、丑的揭露、鞭撻,但更多的是對真、善、美的贊揚和向往,從而給人以朝陽般的溫暖和健康向上的力量。今天,我們來讀一讀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二、走近小女孩 感受“可憐”。
我們每個同學的大年夜是美麗的,小女孩的大年夜是什么樣的?和我們的“大年夜”一比較,學生能充分感受小女孩生活的悲慘。
文中有三處描寫“大年夜”的句子:
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每個窗戶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
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與我們人人期盼、寄予我們無限幸福的大年夜相比,賣火柴的小女孩確凍死了,為什么?
三、走進小女孩,深化“可憐”
這部分,我主要采用對比教學,讓學生感知、體味情感。朗讀中的“有感情”絕不是對文字本身“一頓二重”的技術處理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喚起學生內心的情感波動,掌握文章的“神”,“情動于中”自然就能“形于言”了。我是這樣做的,首先抓對比,文章有這樣幾處對比:
對比一:虛幻與現(xiàn)實的對比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對比二:插火柴前的心理和后來插火柴的心理。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
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
敢和趕緊對比,感受小女孩渴望幸福的強烈欲望。
對比三:文章一實一虛的寫法。
通過對比,讓學生感受小女孩向往幸福的渴求。
其次,創(chuàng)設情境。作者采用了對比的寫法寫小女孩的5次幻象,反襯了小女孩生活的痛苦。特別是后兩次幻象,是前三次的高潮,在看見奶奶的一剎那,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趕緊想把奶奶留住,于是擦燃了一大把火柴,她和奶奶一起飛走了,她死了!所以,在文章最高潮的部分,我設置了音樂,通過情境朗讀來感受小女孩生不如死的悲慘,激發(fā)學生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孩子們感受得越深,對文章中的難理解的句子理解得越到位,與這催人淚下的語言文字融為了一體。
四、走進安徒生,了解童話內涵。
什么是童話?在同學們的心里,無非就是城堡、公主什么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不僅讓學生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可憐,我還要讓他們懂得怎樣讀童話,所以在最后我是這樣設計的:列夫。托爾斯泰曾意味深長地問高爾基:“你讀過安徒生嗎?我讀過,十年前,我沒讀懂,十年后,我終于讀懂了,他很孤獨,非常孤獨!蔽覀円黄饋碚務勀阈闹械陌餐缴。最后送大家兩句話,希望大家?guī)е@兩句話走進其他的童話。
感悟童話,感悟童話的意味深長!
走進童話,走進人生的五彩繽紛!
五、說板書。
整堂課的設計,我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遵循學生的年級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了教學理念,基本達到了教學效果。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評委和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說課稿 篇8
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一年級上冊的第八課《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后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雖然是篇小短文,但是,結構的嚴謹,用詞的生動、形象,含義的深邃,仍值得我們細細揣摩。第一自然段中的“田野”、“高山”、“小河”,與第二自然段的“田里的禾苗”、“山上的小樹”、“河面”一一對照。而開頭第一句的“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庇峙c“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边b相呼應。作為一篇小美文,《陽光》遣詞造句有許多精妙之處。比如第三自然段中的“跳進”,讓人感受到了陽光的調皮可愛。陽光與人、自然與人的和諧的場景躍然紙上。第四自然段的“誰也捉不住陽光,陽光是大家的!斌w現(xiàn)了陽光的博愛和無私。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笔沁@篇文章的重點句,課文以抒情的筆調,給我們描述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景,為這句話作了注解。使我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沒有陽光,就沒有生機蓬勃的世界,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本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愿望,生發(fā)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此外,本課還有生字16個,其中,會認12個,會寫4個。課后,除了朗讀、背誦、寫字要求外,還提出了歸類識字、口頭組詞語的要求。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孩子進入小學所接觸到的第八篇課文。由于前面已經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個識字單元,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已經得到了一段時間的訓練,朗讀技能經過七篇課文的學習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應繼
續(xù)鞏固這些訓練成果,如有可能適當拔高。
根據教材的上述特點,根據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所應承擔的教學任務,根據課程構建的三個緯度,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 ”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教學難點是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边@句話。
在第一課時,我將和學生一起在認識12個生字的基礎上學寫2個生字,并且完成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的教學。
《陽光》當作為課文出現(xiàn)時,它就成為了接受美學所說的開放的“召喚結構”,召喚讀者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感知、思考、體驗進行再創(chuàng)造。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力求做到以學生自我活動為中心,讓學生在自我活動中,調動已有知識,豐富現(xiàn)有經驗,充分感知、體驗陽光,通過思考使文本在孩子們的心中鮮活起來,從而達到使學生的語感廣化、深化、美化、敏化的目的。要知道,語感的廣化、深化、美化、敏化必定和思維的廣化、深化、美化、敏化是同步的。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課前我將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感受陽光。在指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哪里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么,陽光下的萬物都是什么樣子的?在陽光下有什么感覺?
課堂教學部分由于時間關系,我只說第一課時,第一課時將分以下幾步進行: 用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以及教師抒情的描述引入新課,出示課題。
第二步,請學生談一談課前尋找陽光、感受陽光的感受。在學生充分表達、交流了自
己對陽光的情感體驗之后,我將播放課件并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教材文本的美。
在學生對親自朗讀這篇課文產生期待之后,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它。在學生獨立識字的基礎上,匯報識字成果,并且交流識字方法,在交流時,相機教學新部首左耳旁。然后采用各種形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在教學這三個字時,結合課后練習,運用歸類識字的方法,并適當拓展,在字形的處理上,可以讓學生在觀察、記憶的基礎上,交流識記方法。在字義的處理上,可以采用說詞說句子、利用圖片幫助理解、課文、兒歌等多種形式多次出現(xiàn)的方法,以達成會認的目標。
第四步,進入朗讀階段。先讓學生自己出聲讀課文,然后談一談,通過讀課文明白了什么。在學生匯報讀書收獲的過程中,尋找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讀懂的基礎上,繼續(xù)練讀。形式有指名讀、接力讀、組內競賽讀、選擇讀等多種形式。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字詞句的指導。在抓重點詞句指導朗讀的同時,還要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豐富學生對課文文本的感受本著每節(jié)課都讓學生動動筆的原則,朗讀階段進行之后安排學生練習寫兩個字“也”、“長”。這兩個字的結構都不容易把握,所以,在范寫時一定要強調學生的觀察,并讓學生談觀察的收獲。寫完后,將練習成果在小組內展示,教師挑選練寫最好的在全班展示,以及犯有典型錯誤的,在全班范圍內糾正。
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分米、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
對于新的計量單位毫米,學生通過使用直尺,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計量單位分米雖然不常用,但它對學生理解長度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課程標準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個體的發(fā)展服務。個性的和諧,理性的培養(yǎng),情操的陶冶,身心發(fā)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課標所追求的目標;诖耍竟(jié)課的教學目標除了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這個知識目標外,重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存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簡單的推理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在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在《分米、毫米的認識》教學中,為了不讓學生一味的接受和積存知識,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我們注重借助直觀教具和多媒體,運用多種方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讓學生分小組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他們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在輕松的氛圍中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一系列活動,互相合作,集體探討,獲取知識,應用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米灾魈骄,育實踐能力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
就是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诖耍斗置、毫米的認識》中,對于分米的教學,我把空間留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自主探究。例如教師問:“關于分米你已經知道了些什么?”接著出示1分米的尺,讓學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長度,并通過找一找、說一說、比一比、估一估、畫一畫、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等環(huán)節(jié)加深對一分米長度的印象,通過自已的操作來發(fā)現(xiàn)知識,學習知識。
(二)以層層引入,導數(shù)學新知接受式的學習固然同樣給了學生科學概念的結論,卻沒有給學生一個探索和探險的經歷,學生隨之失去了培養(yǎng)科學精神、科學觀念、科學方法的機會。
會發(fā)現(xiàn)學生把知識“拋”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對教學知識主動的建構過程。因此,教學《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時,對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進率關系,我們沒有硬性灌輸,而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出發(fā)對教師所講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釋,重新建構起新的認知結構。
在比較、分析、推理之后,學生形成了新的知識體系,也就是不同單位的長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從而真正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實際問題。在認識毫米時,教師先讓學生量一量數(shù)學書的厚度,問:“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關毫米的知識?”當學生說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時,教師立刻出示課件并引導問:“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讓學生來數(shù)一數(shù),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師繼續(xù)問:“那么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呢?”請學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體有哪些,加深對毫米的認識。
。ㄈ┳屓の毒毩,促知識鞏固《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學習內容應當是富于挑戰(zhàn)性的,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及交流等等數(shù)學活動。
可是在稍顯枯燥的練習中,如何來體現(xiàn)數(shù)學學習的挑戰(zhàn)性,如何讓數(shù)學練習也能深深的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我們設計了“小明的日記”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讀日記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錯誤,笑聲不斷,教師就因此而提問:“你們笑什么?”學生指出各種錯處而改正,整個改錯過程中,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節(jié)就讓數(shù)學知識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生動起來,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shù)學的親切,久而久之對數(shù)學產生深厚的興趣和積極地情感。
【【精選】說課稿模板合集9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合集10篇05-23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合集7篇05-07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合集8篇03-22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過秦論》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8
《口語交際:勸告》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精選6篇)12-28
《墨梅》參賽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8
《蜜蜂》說課稿模板2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