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數(shù)學說課稿

        時間:2021-06-04 20:05:5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實用的數(shù)學說課稿集錦6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shù)學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數(shù)學說課稿集錦6篇

        數(shù)學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字形與字體》是福建省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第四冊第六課中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它是教材關于word的文本編輯的延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練習之一。教材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字形與字體的編輯設置,實現(xiàn)文檔的美化。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們教學的動力,基于此點,我設計了這一課時,目的在讓學生掌握字形與字體的設置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單就內容而言,對已掌握字體的部分設置的四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難,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通過學習交流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或教師作適當個別指導幫助解決。

          二、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

          初步掌握字形與字體的變化以及特殊符號的輸入方法。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索、自我創(chuàng)新、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

          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fā)求知欲。

          三、教法闡述

          本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任務驅動法”。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在上課時先讓學生打開前兩節(jié)課寫的作文,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自己動手,完成對作文的再次編輯、排版。教學中,啟發(fā)、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四、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獨立操練——思考討論”。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因此本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著任務通過實際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五、教學過程

          根據(jù)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首先,談話引入,由學生所看過的涉及字形變化的報刊、雜志發(fā)問學生,這些特殊字形是怎樣編輯的?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再告訴學生這堂課探討的問題就是使用word給我們提供的工具美化自己的作文。接下來布置任務,讓學生翻開課本15頁,自己先認識一下這些工具。然后再打開第三課寫的作文,利用這此工具再次編輯作文。讓學生獨立操練,遇到困難交流討論,教師巡視并個別指導,再利用廣播教學規(guī)范操作,最后再由學生操作。利用同樣的教學方法繼續(xù)認識字體設置,以及學會插入符號的兩種方法,并思考這兩種方法有什么異同,以及各自的優(yōu)缺點。整堂課按“學生操作——教師個別指導——規(guī)范操作——學生練習”的順序進行教授。

        數(shù)學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相遇問題的基本特點,并能解答簡單的相遇求路程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運動和時間變化的辯證關系.

          教學重點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相遇問題中時間和路程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

          (一)口答列式,并說明理由.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0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2.一輛汽車4小時行了240千米,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3.一輛汽車每小時行60千米,行駛240千米需要幾小時?教師板書:速度×時間=路程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錄音(或錄相)“有一天,張華放學回家,打開書包正準備做作業(yè).發(fā)現(xiàn)沒在意將同桌李誠的作業(yè)本帶回了家,她趕緊給李誠打電話通知他,兩人在電話中商量了一會,如果步行的話,有幾種辦法可以讓張華把作業(yè)本還給李誠呢?同學們你能幫助他們想出幾種辦法呢?”

          2.小組集體討論

         。1)張華送到李誠家;

         。2)李誠來張華家取走;

         。3)兩人同時從家出發(fā),向對方走去,在途中相遇,交給李誠.

          3.認識相遇問題

         。1)找兩名學生表演第三種情況,其余學生觀察并說出是怎么走的?(同時,從兩地,相對而行)

         。2)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有什么變化?(越來越近,最后變?yōu)榱悖┙處熤赋觯寒攦蓚人的距離為零時,稱為“相遇”

          具有“兩物、同時從兩地相對而行”這種特點的行程問題,叫做“相遇問題”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三)出示準備題:

          張華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fā),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走60米,李誠每分走70米.

          根據(jù)已知條件填寫下表

          走的時間

          張華走的路程60米

          李誠走的路程70米

          兩人所走路程的和

          現(xiàn)在兩人的距離

          1分

          60米

          70米

          2分···

          3分···

          思考:

          1.出發(fā)3分鐘后,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是多少?說明什么?(相遇)

          2.兩個人所走路程的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兩人所走路程和=兩家距離)

          二、教學新課

          (一)教學例3

          小強和小麗同時從自己家里走向學校,小強每分走65米,小麗每分走70米.經過4分鐘,兩人在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1.教師指名讀題,并在例題中“同時”、“相遇”的下邊用紅筆做上標記.請同學解釋這兩個詞的含義.

          2.動畫演示兩人行進的過程,并在圖中顯示出已知數(shù)據(jù).(演示課件:相遇問題)

          3.由學生嘗試解答例3

          4.結合線段圖訂正答案.

          方法一:65×4+70×4 方法二:(65+70)×4

         。260+280=135×4

         。540(米) =540(米)

          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5.比較

         。1)兩種算法哪一種比較簡便?

          (2)兩種算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三、鞏固練習

         。ㄒ唬┲久骱托↓埻瑫r從兩地對面走來,志明每分走54米,小龍每分走52米,經過5分鐘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少米?

         。ǘ﹥闪谢疖噺膬蓚車站同時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44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2千米,經過2.5小時相遇.兩個車站之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討論:行程問題在出發(fā)地點、出發(fā)時間、動動方向、運動結果上有什么共同特點?板書:出發(fā)地點:兩地

          出發(fā)時間:同時

          運動方向:相向(相對、對面)

          運動結果:相遇

         。ㄈ﹥芍惠喆瑫r從上海和武漢相對開出.從武漢出發(fā)的船每小時行26千米,從上海開出的船每小時行17千米,經過25小時兩船相遇.上海到武漢的航路長多少千米?

          (四)兩輛汽車同時從一個地方向相反方向開出.甲車平均每小時行44.5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38.5千米.經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1.由學生用手勢表述題意.

          2.比較:與前面題目相比,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之處?

          (五)甲、乙兩列火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7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69千米.

          甲車開出后1小時,乙車才開出,再經過2小時相遇.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1.由學生用手勢語言向同組同學介紹題意.

          2.由學生獨立解答

          3.出示四種不同解法,請同學小組討論并做出判斷.

          方法一:75×1+75×2+69×2 方法二:75×(1+2)+69×2方法三:75×1+(75+69)×2 方法四:(75+69)×(2+1)

          四、課堂小結

          通過上面兩個例題我們可以看出,行程問題也還有許多變化,請你猜一猜,行程問題還可能有哪些變化?

          (相背、同向、不同時、不相遇、相遇后返回第二次相遇,三個物體運動??)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行程問題中最基本的一種,求路程,它需要告訴我們哪些條件?

          怎樣求?如果要求“相遇時間”該告訴我們哪些條件?怎樣求呢?請同學們在課下思考?

          五、課后作業(yè)

         。ㄒ唬﹥芍惠喆瑫r從上海和武漢相對開出.從武漢開出的船每小時行26千米,從上海開出的船每小時行17千米,經過25小時相遇,上海到武漢的航路長多少千米?

         。ǘ﹥奢v汽車同時從一個地方向相反的方向開出.甲車平均每小時行44.5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38.5千米.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數(shù)學說課稿 篇3

          學生們已經學會了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如: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單價、數(shù)量和總價的關系等,而正比例是進一步來研究這些數(shù)量關系中的一些特征。這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能夠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培養(yǎng)學生仔細審題、認真思考、善于觀察、探索規(guī)律的良好習慣。教學的重點: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教學的難點;如何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系。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適應新課程標準,我安排的教學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學會了什么

          1、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

          在教學例

          1,自學例2時,我都鼓勵學生去觀察,去探索。尤其是例1,通過學生觀察,找出規(guī)律,填寫表格。通過觀察,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特點,從而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 引導學生學會歸納,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揭示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特點及性質時,讓學生根據(jù)問題:1、表中有哪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2、相對應的路程(總價)是怎樣隨著時間(數(shù)量)的變化而變化的?3、相對應的路程(總價)和時間(數(shù)量)的比分別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比值表示的意義是什么?來組織、歸納、得出其性質和意義。

          3、 引導學生學會互相合作,共同獲取知識。

          在例2的教學時,讓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共同來解決問題。小組中各個學生的知識水平、表達能力都有所不同,由于年齡的關系,往往大部分的學生在同伴面前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聽取同伴的意見。通過學生間的互動,從你幫我,我?guī)湍阒屑由顚χR的印象。同時從整個過程中,學生會受同伴身上閃光點的影響,從而會更加激勵自己。有的學生也會在整個過程中找回屬于他們的自信。最重要的是:

          讓他們學會幫助別人,學會合作。

          (二)、注重學生體會到了什么

          1、 從自學中體會到靠自己的力量獲取知識的成就感

          在教學例2時,我安排了自學,讓學生自主的去獲取知識。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跟老師的接近或相同,這樣他們會有成就感,從而增強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2、 從討論中,體會到人多力量大,“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道理。

          畢竟也只有13、14歲,語言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歸納能力有限,考慮問題也有局限性。不管是優(yōu)等生,還是落后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但當他們將各自的想法整合起來,通過共同歸納、概括,得出較為完整的結論時,深深體會到個人的渺小,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三)、注重學生感受到了什么

          1、 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主人翁地位。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處在引導、輔助的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盡情表達對于知識的見解,讓他們深深感受到這間教室是屬于他們的,這節(jié)課是屬于他們的。

          2、讓學生感受到“我能行”

          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任務。讓他們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有的學生可能只能說一句,有的學生可能會表達不清楚,但他們的勇氣就值得我去表揚,去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我能行”。今天他可能只會說一句,明天就可能說兩句,后天他就可能將意思完整地表達出來。

          總之,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試圖想實現(xiàn)的目標是:還給學生屬于他們的課堂,讓他們在屬于自己的空間里自主的獲取知識,找回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但,我的理論知識,教學檢驗都不夠豐富,以上的教學設想仍顯稚嫩,希望得到各位老師地指導,謝謝!

        數(shù)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學習內容,應當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以及圓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為后面學習一些立體幾何知識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的學習目標應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融為一體,為了落實這幾點,本節(jié)課我們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

          通過想象和操作等活動,加深對圓柱特征的認識,理解圓柱表面積的的含義,知道圓柱的側面展開后可以是一個長方形。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觸摸、觀察、操作等多種方法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理解空間觀念,并能利用知識合理靈活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結合具體的情境和動手操作,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能夠從交流中獲益。通過學生們自己的認識來制定教學目標符合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認知規(guī)律,讓他們親身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提高他們對問題的感性認識,經過一系列的實踐和計算,提高他們對問題的`理性認識。能根據(jù)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想象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的思想。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包括大膽猜想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頑強的學習毅力等。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在本課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們是學習其它幾何知識的基礎。所以本課的重點是:探索圓柱體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由于圓柱體的側面積計算較為抽象,加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夠豐富,所以本課的難點是:理解圓柱側面展開的多樣性,將展開圖與圓柱的各部分聯(lián)系起來,并推導出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公式。而解決這一難點的關鍵是:把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后所得到的長方形各部分同圓柱體各部分間的關系。

          四、教學目標: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要按照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guī)律,遵循啟發(fā)式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探究證明思路、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這樣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學習,這實際上式交給了學生自由飛翔的翅膀,交給了他們點石成金的金指頭。

          五、學習方法:

          在本課的學習活動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所以學生的學法以學生自備的圓柱形紙盒、長方形紙、剪刀等學具為載體,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活動。學習活動以小組共同探索、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創(chuàng)設平等、自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推理、概括等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并學會操作、觀察、比較、分析和概括,學會想象,學會與人交往。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得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這個目的。

          六、教學過程: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為了落實這幾點,我按以下四個階段完成本課。

          (一)溫故而引新,巧妙入境。

          這個過程我展示3個方面的復習內容:

         。1)我知道圓柱的特征是

         。2)圓的周長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又是怎樣計算的呢?說一說,并用字母表示出來。

          (3)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嗎?

          以上設計讓學生逐題完成,通過個人匯報集體評價的形式來進行。讓學生在復習中進一步掌握圓柱的特征,回顧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及長方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這些知識完全與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有關,為下一步探索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計算方法作好鋪墊,同時也讓學生領會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知識的前后連貫性。

         。ǘ┰O置懸念,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出本課的探究主題。

          在此我用富有激勵性的語言來引導學生:

          請你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紙盒,這是我給大家準備的一個模型,現(xiàn)在我請大家?guī)椭以O計一個你手中的模型一樣的圓柱形紙盒,你能告訴我你需要多大面積的紙嗎?(讓學生沉思一會兒后請學生起來匯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慢慢引導學生理解這實際上是求圓柱的表面積,然后引導學生分別說一說自己對圓柱表面積的認識。)

          你知道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嗎?(這樣通過說一說讓學生理解圓柱的表面積的含義,進而引出新課,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主題《圓柱的表面積》。

          這樣設計讓學生明白探究的必要性,讓學生明確探究目的和探究方向,同時又具有挑戰(zhàn)性,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ㄈ﹦邮植僮鳎献餮芯,匯報交流,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總結方法。

          1、動手操作。

          你知道圓柱的側面是個什么面嗎?你能想辦法讓它成為我們認識的圖形嗎?請你用手中的長方形紙、剪刀動手做一做,試試看。

          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嘗試,教師進行巡視、引導和點撥,通過學生動手將圓柱的側面展開成平面圖形的過程(比如讓學生想辦法把圓柱的側面展開,或者用長方形紙卷成一個圓柱的側面,或用大卷的塑料膠帶做演示),來感受化曲為直的思想,獲得直觀的感受。

          2、合作研究。

          如果沿著圓柱的一條高把圓柱的側面展開,會得到什么圖形呢?請你和你的同伴說說看。

          3、匯報交流。

          讓學生把自己的展開結果展示給大家看。

          4、進行推理,總結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測量圓柱底面周長和側面展開后得到的長方形的長或用彩色筆做記號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分析出圓柱的底面周長和側面展開成的長方形的長之間的關系。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概括總結: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嗎?那么圓柱的側面積又是怎樣計算的呢?

          因為有了上述的探究過程,學生很自然而然的就會概括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底面周長乘高,也就是圓的周長乘高。學生概括出公式以后讓學生寫下來,并讀一讀,用黑板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思考:要求圓柱的側面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呢?

          引出例1:已知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0.5m,高是1.8m,求它的側面積。(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5、歸納新知。

          你現(xiàn)在知道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了嗎?先自己寫出你的研究結果,再和同伴交流交流,然后向大家展示你的成果,讓大家分享你的成功

          通過獨立思考同伴交流全班匯報總結公式來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做到了在動手操作中發(fā)現(xiàn),在合作中學習,在交流中成長,這樣能夠更好的突破難點。)完成后讓學生動手根據(jù)自己探究的結果完成例2、

          6、聯(lián)系生活,鞏固練習,培養(yǎng)能力。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鞏固內化空間基礎知識,培養(yǎng)拓展空間思維,形成學生對空間的感受能力,學習關于空間幾何一些簡單知識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而我設計的練習題在注重知識運用的前提下,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讓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這一過程我安排了課本上例3.讓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讓學生明白在實際生活中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結合實際進行計算,講解進一法的意義和使用范圍。

         。ㄋ模┤n總結,促進構建。

          這是作為新課必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自己總結和評價,既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又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和興趣。結合板書,讓學生說說本課學到的知識,并說出是怎樣學到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本課所學的知識有系統(tǒng)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數(shù)學說課稿 篇5

          本節(jié)課是高中數(shù)學第二冊第七章《曲線和圓的方程》第五節(jié)《曲線和方程》,這是一節(jié)教學研討課,是在大力提倡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益、開發(fā)學生智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前提下開設的,目的是努力尋求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讓信息技術和數(shù)學課本知識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知道,學習數(shù)學,不僅僅是做題目,而且是研究題目,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一、教材分析

          《平面動點的軌跡》這部分內容從理論上揭示了幾何中的“形”與代數(shù)中的“數(shù)”相統(tǒng)一的關系,為“作形判數(shù)”與“就數(shù)論形”的相互轉化開辟了途徑,同時也體現(xiàn)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軌跡問題具有深厚的生活背景,求平面動點的軌跡方程涉及集合、方程、三角平面幾何等基礎知識,其中滲透著運動與變化、數(shù)形結合的等思想,是中學數(shù)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歷年高考數(shù)學考查的重點之一。

          二、對數(shù)學目標的闡述

          “以知識為載體,注重學生的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質及合作學習精神的培養(yǎng)”是本教學設計中貫穿始終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為此本課的知識目標設定為三條:

          (1)了解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明確它所研究的基本問題

         。2)了解用坐標法研究幾何問題的有關知識和觀點

          (3)初步掌握根據(jù)已知條件求曲線方程的方法,同時進一步加深理解“曲線的方程、方程的曲線”的概念。

          三、對學生能力目標的培養(yǎng)

          本節(jié)課的設計著眼點是讓學生集體參與、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鼓勵多向思維、積極活動、勇于探索。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是同步的,從本課的設計不難看出對學生能力目標是:通過自我思考、同桌交流、師生互議、實際探究等課堂活動,獲取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強化數(shù)形結合、化歸與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對學生個性品質和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

          設計者試圖利用動畫演示軌跡的形成過程,使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感受動點軌跡的動態(tài)美,使課堂教學內容形象化,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教學的信心。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樹立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感受合作交流帶來的成功感,樹立自信心,激發(fā)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勇氣則是本節(jié)課要達成的個性品質和情感目標。

          五、關于教學方法與教學法手段的選用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教師要由傳統(tǒng)意義上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改變成為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基于此,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的是引導發(fā)現(xiàn)法和計算機軟件——《幾何畫板》實驗輔助教學。

          六、、關于教學程序的設計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平面解析幾何的核心是“坐標法”,用代數(shù)的方法研究幾何圖的性質。主要包括兩個部分:求曲線的方程;通過研究方程研究曲線的性質。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動點并不動。《幾何畫板》的特點是“動”?梢栽趧討B(tài)中觀察數(shù)學現(xiàn)象,探究幾何圖形的性質。在《幾何畫板》支持下,“動點”真的動起來了。在動態(tài)中觀察,觀察變動中不變的規(guī)律觸及到問題的本質,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

          例 1、已知點P是圓上的一個動點,點A是X軸上的定點,坐標是(12、0)當點P在圓上運動時,線段PA的中點M的軌跡是什么?

          第一步:讓學生借助畫板動手探究軌跡

          第二步:要求學生求出軌跡方程、驗證軌跡

          解法一:設M(x,y)則,由點p是圓上的點得,,化簡得:

          2、問題提出,引入新課

          例2、已知B是定圓A內一定點,C是圓上的動點,L是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交點為P,M為L與直徑CD的交點,當點C在圓上運動時,探索直線L上哪個點的運行時橢圓?

          設計意圖:借助數(shù)學實驗,把原本屬于教師行為的設疑激趣還原于學生,讓學生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疑問,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促使他們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學習。

          第一步:分解動作,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

          問題1:當點C在圓上運動時,直線 圍成一個橢圓,上哪個點在這個橢圓上?(為什么)注意觀察點P與點M

          問題2:CD是圓A的直徑,直線L與CD交于M,求M的軌跡方程。

          問題3、改變點B的位置,當點B在圓外時,你的結論該做怎樣的修改呢?

          學生活動:第一步:利用網絡平臺展示學生得到的軌跡(教師有意識的整合在一起)

          第二步:課堂完成學生歸納出來的問題1,問題2和3課后完成。

          整個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四個統(tǒng)一:既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實踐的統(tǒng)一、書本學習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學習的統(tǒng)一、書本知識與資源拓展的統(tǒng)一、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的統(tǒng)一。本節(jié)課學生精神飽滿、興趣濃厚、合作積極,與教師保持良好的互動,還不時產生一些爭執(zhí),給我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折射出我不足的方面,促進了我的進步與提高,師生間的教與學就像一面鏡子,互相折射,共同進步。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動點軌跡的求法,而且通過作圖掌握了《幾何畫板》這個軟件,通過方程的推導,更加熟悉了動點軌跡的求法,而且通過作圖掌握了幾何的基本思想“以數(shù)論形,數(shù)形結合”,提高了運用數(shù)形結合、等價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思路的探索和軌跡方程的推導,學生的思維品質得以優(yōu)化,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享受了數(shù)學的美。

        數(shù)學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比的化簡》。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分析:

          《比的化簡》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六章第2節(jié)的教學內容,主要學習化簡比的方法。教材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數(shù)的關系,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

          學情分析:

          在這之前,學生早已學過"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最近又認識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義,以及比與除法、分數(shù)的關系,大部分學生能較為熟練地求比值。比較而言,實際上化簡比與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處,那么借助知識的遷移能幫助學生順利理解掌握新知識。

          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及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理解比的基本性質,掌握化簡比的方法,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在自主探究中學會化簡比的方法,區(qū)分化簡比和求比值的不同,促進知識遷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價值觀目標:體驗知識的相通性以及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根據(jù)對教材的理解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基本性質,掌握化簡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區(qū)分化簡比和求比值。

          教法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談話法、討論法、設疑誘導等教法展開教學。

          學法分析:

          真正高效的課堂應該是動態(tài)的,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做課堂的主人,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比可以化簡,觀察、發(fā)現(xiàn)的學習方式找到比的基本性質,小組合作交流得出化簡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復習舊知

          教師出示復習題,學生自主完成

          ①比較分數(shù)的大。4/6 ○ 12/18 ○ 60/90 ②比較商的大小:0.5÷0.7 ○ 5÷7 ○ 50÷70 ③求比值:12:32 2.1:7 10:5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以上問題?(①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約分成最簡分數(shù)②運用商不變性質③運用比和除法之間的關系)

          2、設疑導入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兩種按不同比例(A:30g奶粉、180g水

          B:45g奶粉、270g水)調配的牛奶

         、僬垖W生品嘗牛奶,比較味道差異。(一樣)

         、谖兜朗欠褚粯樱懿荒苡脤W過的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呢?(求奶粉和水的比的比值)

          ③學生嘗試求兩種牛奶的調配比值。

          30:180 = 30÷180 = 1/6 45:270 = 45/770 = 1/6 比的比值都是1/6,也就是說,三個杯子中的蜂蜜與水的比其實都是1:6,所以兩杯牛奶是一個味。(式子后板書:1:6)

          30:180 = 30÷180 = 1/6 = 1:6 45:270 = 45/770 = 1/6 = 1:6 看來30:180 = 1:6 ,45:270 = 1:6,這是怎么回事?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索新知

          1、觀察相等的比

          30:180 = 1:6 ,12:32 = 3:8 觀察、比較相等的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shù),比值的大小不變。

          你還能寫出一組相等的比嗎?(學生嘗試)

          2、化簡比

          ①心里回憶剛才30:180是如何變成1:6,12:32是如何變成3:8的。

          ②試用自己的方法化簡下列比:(學生分組完成)

          24:42 (分數(shù)基本性質)

          0.7:0.8(比的基本性質)

          2/5 :1/4 (分數(shù)、除法、比之間關系)

         、蹖W生談化簡方法,教師補充說明。

          ④觀察化簡結果,發(fā)現(xiàn)什么?

          a.比的前項、后項只有公因數(shù)1(是互質數(shù))。

          得到:比的前項、后項只有公因數(shù)1(是互質數(shù)),這樣的整數(shù)比就是最簡整數(shù)比。

          b.結果有兩種形式:比的形式和分數(shù)表現(xiàn)形式。

          注:分數(shù)形式要加以說明不能是帶分數(shù)。

         、萸蟊戎岛突啽鹊膮^(qū)別(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結果,教師作出評價)

          化簡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可以相同,但結果不同,化簡比的結果是一個比(即使寫成分數(shù)形式也讀作比),求比值的結果是一個數(shù),可以是整數(shù)、分數(shù)和小數(shù)。

          三、訓練鞏固及延伸

          1.化簡下面各比。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書并說說化簡過程。

          12:36 0.24:0.6 3/4:1/2 1:2/3 2.判斷正誤,有錯就改

          ①比的前項和后項分別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

         、诒瓤梢杂梅謹(shù)的形式表現(xiàn),讀作幾分之幾.()

         、郏福海不勺詈唵蔚恼麛(shù)比是4.()

          ④運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轉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的過程,就是比的化簡。()

          3.擴展練習

          ①大小圓的半徑分別是3厘米和2厘米,試求它們的直徑之比,周長之比和面積之比分別是多少?(直徑比3:2 周長比3:2 面積比9:4 )

         、跅顦涞目脭(shù)是柳樹棵數(shù)的20%,求楊樹的棵數(shù)和柳樹棵數(shù)的比是多少?(20%:1=1:5)

          四、小結

          學生談本節(jié)課收獲,教師補充說明。

          五、作業(yè)布置

          學習與評價第六章第3課時。

        【實用的數(shù)學說課稿集錦6篇】相關文章:

        數(shù)學廣角說課稿11-07

        小學數(shù)學《約分》說課稿12-24

        實用的數(shù)學周記集錦7篇01-07

        人教版高二數(shù)學說課稿 點到直線的距離說課稿11-03

        高教版數(shù)學說課稿 分段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說課稿11-03

        《角的比較與運算》-初中數(shù)學-說課稿12-20

        大班數(shù)學說課稿《9的加法》11-03

        實用的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集錦7篇02-07

        實用的小學生數(shù)學日記集錦六篇02-05

        初中數(shù)學說課稿《相交線》01-1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