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時間:2021-10-14 09:16:02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四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七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數學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四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七篇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理念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同時新課程提倡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充分開發(fā)各種課程資源,實現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材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二、說教材

          《節(jié)日禮物》,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從三個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和在實際生活中有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經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旨在讓學生在觀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觀察物體的具體活動中,判斷觀察對象畫面所發(fā)生的相應變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節(jié)內容包括由低到高觀察同一物體和由遠到近觀察同一物體,學生掌握這些內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推理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根據提供的情境圖,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物體的范圍變化。

         。2)過程與方法:①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體會并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

          ②讓學生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運動智能、空間想象智能;

         、鄞龠M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培養(yǎng)其積極的樂學態(tài)度;

          ②通過合作交流,養(yǎng)成互助合作的習慣,培養(yǎng)團隊協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畫面,判斷觀察者從高到低不同的觀察位置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范圍。

          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圖片判斷觀察位置,以及判斷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范圍。

          重難點突破:

          仔細觀察、大膽猜想是判斷所觀察的對象在其視覺中對應的范圍的突破口。

          三、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做到以活動促發(fā)展,我采用自主體驗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合理猜想、小組討論等活動,自主進行體驗、探究。在教學過程中我 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學法

          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快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課始的故事導入、課中新知識學習的情境創(chuàng)設等,把學生領入樂學的氛圍之中。

          2、操作法

          利用學生自己,讓學生動一動,說一說,動腦、動口,調動他們喜學、愛學、樂學的情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學習的活動中,自主進行體驗、探究。

          3、觀察討論法

          通過讓學生獨立觀察、猜想、小組討論等,體驗、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物體的范圍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4、練習法

          葉圣陶先生說:凡能力總要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所以,在自主體驗、探究、學習新知識后,就要通過一些有層次、生活化、形式多樣的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把所學的知識真正內化,形成技能技巧。

          四、說教學流程

          教學是通過兩個活動完成的。

          活動一:由低到高觀察物體

          數學來源于生活,我首先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模擬數學情境,通過數學活動的手段,從中幫助學生真正去發(fā)現、感悟、理解、解決教材中抽象、枯燥的數學問題,

          對于書本中的主題圖,很多學生難以理解,這時我就讓學生親身體驗。同學們,老師想考考你們的眼力,請你們從三個不同的位置觀察自己的課桌,好嗎?請看(課件)要求:①蹲著觀察;②眼睛與桌面在一條直線上觀察;③站著觀察。觀看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同學們,你所看到的物體畫面有什么不同呢?說得對,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體畫面的范圍也不一樣。

          這時我把書中的主題圖《節(jié)日禮物》改成練習,出示課題節(jié)日禮物,同時這時出示課件,同時讓學生思考:小狗貝貝從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觀察禮物的位置有什么變化?觀察的對象又有什么變化呢?這時學生就能在剛剛親身活動的基礎上看到東西的變化很快的判斷出他們觀看時所處的位置,觀察位置由低到高,觀察對象的范圍逐漸擴大。(板書低到高范圍擴大) 那么大家在生活中你有碰到過這樣的事嗎?能舉一個例子嗎?誰來說一說,前后左右可以交流一下。你們說的都很好。通過說一說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活動二:由遠到近觀察物體的不同

          對于設計由遠到近觀看物體教學時,因為學生在課前的準備過程中通過觀察學校內的景物,使學生對于從遠到近觀察物體和從近到遠觀察物體有了感性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進行說說生活中碰到這樣的情況時,從近到遠觀察物體你發(fā)現有什么變化呢?對,站得遠,看到的范圍大;站得近,看到的范圍小,但是清楚。(板書遠到近范圍縮。。接著我不作較多的講解,直接進行了練習,課件出示:小明沿小路向樹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的動態(tài)畫面。途中標出A、B兩點,再出示兩幅圖和問題:仔細觀察下面兩幅圖中,哪幅是在A點處看到的,哪幅是在B點處看到的?大家先獨立完成,再將你的想法小組內說一說,進一步鞏固了遠近觀看的規(guī)律。然后再次請同學們分組從教室的最后面、中間及講臺上這三個地點來觀察黑板,再次體驗遠、近觀察物體的不同。從而驗證了剛才交流中發(fā)現的規(guī)律。貼近了生活實際,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數學確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實際應用、拓展延伸:

          1、基本練習。

          2、拓展練習。

          3、生活延伸, 動手操作。

          動手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是57頁的畫面(課件顯示),同學們請先觀察然后在書上分別畫出小明站在A、B位置時所看到的樹的范圍。能完成嗎?好開始。

         。ㄟ@時學生分組活動,學生有困難時,我呢作適當的巡視指導。)

          通過有層次、生活化、形式多樣的練習,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還受到了為人處世的思想教育。

          五、說板書設計

          節(jié)日禮物

          觀察位置 觀察對象

          低 高 范圍擴大

          遠 近 范圍縮小

          簡練的文字起到了提綱挈領、突出重點的作用,使學生看到板書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回顧本節(jié)所學內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小數點搬家》。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說教材。

          《小數點搬家》是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43、44頁的內容。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小數,并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會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編排從設疑引趣出發(fā),使學生發(fā)現小數點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并通過新奇有趣、層層提高的練習形式讓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知識,為以后學習小數的乘除法作好鋪墊。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結合實際情景,發(fā)現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能力目標: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能運用所發(fā)現規(guī)律計算相關的小數乘除法。

          情感目標:在玩游戲探究新知的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這樣的目標設計,打破了傳統概念的教學規(guī)律,從過于注重概念本身轉化到更多的關注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目標,還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體會數學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價值。

          依據《小數點搬家》這一知識的地位和作用,本課設計的“探究發(fā)現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并運用這一規(guī)律計算相關的乘除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根據教材特點和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探索概括出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教學中要用到的多媒體、數字卡、紐扣、練習題等是我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第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游戲,誘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概括、交流,自己總結歸納出小數點移動的變化規(guī)律,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驗證新知、鞏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說學法。

          學生作為主體,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狀態(tài)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體現出“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思想。

          第四,說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引趣

          新課伊始,我就講了一個故事:昨天我去買包子的時候發(fā)現了一件奇怪的事,平時我們買的包子都是0.50元一個,但昨天的標價卻是5.00元。我大吃一驚,連忙問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說:“是我兒子在玩小數點搬家的游戲!毙迭c搬家?小數點會搬家嗎?由此引出今天所講課題《小數點搬家》。(板書)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為了讓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為他們精心設計了這樣的游戲:首先是小數點左移的游戲。(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左右。)同桌之間拿出自制的數字卡片和紐扣來做小數點,一方先任意擺出一個小數,讓同桌讀出來。然后把這個數的`小數點往左移動一位,讓同桌讀出來,并要他/她說出小數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以此類推,把小數點往左移動兩位、三位甚至是四位、五位后,讓同桌讀出這個數,并說說這個數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把小數點往左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問小數點往左移動后前面位數不足怎么辦?這時我會告訴他們小數點往左移動時小數位數不足要用0來補。玩了小數點左移的游戲后,我會讓他們每小組交流一下他們的發(fā)現和心得體會,并派代表總結一下小數點往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相信他們會很快說出所發(fā)現的規(guī)律:

          小數點向左移動

          一位 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0倍

          兩位 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00倍

          三位 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000倍

          …… ……

          之后我會補充說明:縮小10倍相當于原數除以10,即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縮小100倍相當于原數除以100,即縮小到原來的一百分之一;縮小1000倍相當于原數除以1000,即縮小到原來的一千分之一!(板書)。然后我會要求他們讀一讀這個規(guī)律并背熟。接著讓學生再來玩小數點右移的游戲。方法同左移的游戲是一樣的。在把小數點往右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問小數點往右移動后,后面位數不足怎么辦?這時我就提醒他們注意小數點往右移動后,后面位數不足要用0來補。做完游戲后,我同樣會讓他們小組交流,并派代表總結他們的發(fā)現。我估計他們也會很快得出如下結論:

          小數點向右移動

          一位 這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兩位 這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三位 這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

          …… ……

          然后,我再適當補充:擴大10倍,相當于原數乘以10;擴大100倍,相當于原數乘以100;擴大1000倍,相當于原數乘以1000;……(板書)。 同樣的,當他們得出結論后,我會叫他們讀一讀并背熟。對于敘述得好的同學我都會讓大家對他們給予掌聲和語言的鼓勵(棒!棒!你真棒!)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接下來,我會讓學生觀看“山羊快餐店”的價格變化圖,并提出問題:小數點向哪邊搬家的?快餐價格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相信學生經過觀察、比較后,很容易說出答案。然后我對快餐價格進行以下分析,以此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4.00元=4元=40角

          0.40元=4角

          0.04元=4分

          從4.00元到0.40元,小數點往左移動一位,原數縮小10倍,可列式為:4÷10=0.4

          從4.00元到0.04元,小數點往左移動兩位,原數縮小100倍,可列式為:4÷100=0.04

          反過來看:

          從0.04元到0.40元,小數點往右移動一位,原數擴大10倍,可列式為:0.04×10=0.4

          從0.04元到4.00元,小數點往右移動兩位,原數擴大100倍,可列式為:0.04×100=4

          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個搶答游戲的環(huán)節(jié),我會準備以下題目給他們搶答:

          1、下面的數與0.285比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

          (1)2.85 (2)2850 (3)28.5 (4)0.0285 (5)0.00285

          2、開火車。

          (1)0.09×10= (2)0.09×100= (3)0.09×1000=

          (4)53.8×10= (5)53.8×100= (6)53.8×1000=

          3、小馬過河。

          (1)1.414×10= (2)18.1×10=

          (3)0.1×1000= (4)9.87÷10=

          (5)36.9÷10= (6)43.21÷1000=

          (7)3.14×100= (8)1.4×100=

          (9)0.618×100= (10)0.01×100=

          以此檢測他們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三)歸納小結,鞏固新知

          我會提問:今天我們有什么新發(fā)現?估計學生會很快說出今天的探究所得,然后我就說下面我們就用這些規(guī)律來解決新問題。我會給學生準備以下題目:

          1、填一填:

          (1)2.34擴大到原來的10倍是( ),擴大到原來的100倍是( ),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是( )。

          (2)把一個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后是254.8,這個數原來是( )。

          (3)把一個數先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再縮小到原來的,所得的數是原來的數的( )。

          (4)4.6的100倍是( );5個2.4的積是( )。

          (5) 把470縮小到原來的是( ) ,再縮小到原來的是( ) 。

          2、小紅在寫自己的身高時,把小數點的位置點錯了,寫成13.5米。請你猜一猜,她的身高是多少米?

          3、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數嗎?如果有,請你寫出兩個這樣的小數。

          以此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

          這節(jié)課我的板書設計是這樣的,采用樹形結合的方式,力求用精簡的文字表達出概念的意思,使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

          我的說課內容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上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基本方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打好基礎。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計算教學都是從簡單到復雜螺旋上升的,最基礎的計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這樣的發(fā)展提高。本節(jié)課的教學以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為背景,通過探索卡通人物的秘密,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比賽等形式,引導學生動腦,動眼,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在教學例題時,讓學生嘗試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鼓勵學生自己算。學生已經能筆算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相比,三位數乘兩位數需要多乘一步,并把兩次的部分積相加。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驗,把新舊知識結合在一起,體會計算時的相同點,促進認知同化,完善認知結構。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說重點難點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的重點為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難點為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時的進位。

          五、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出發(fā),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計算能力得到真正發(fā)展,我對本節(jié)課設計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復習導入

          1、回顧上一節(jié)所學的內容。

          2、小黑板出示口算題: 23×20= 42×30=

          3、課件接著出示估算題:

          23×19=42×29=

          23×21=42×31=

          4、筆算下面各題。

          1643 3 8 65

          ×21 ×15×4 4×34

          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同時請四位學生上臺板演,講評時請同學們說說計算步驟和要點。

          5、總結:兩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最后把兩次乘的結果相加。

         。ǘ、新授。

          1、小黑板出示: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2、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弄清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問題。

          3、列式:145×12=

          4、計算過程。

          (1)估算。

          教師:請大家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圍。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

          150×10得1500

          150×2得300

          1500 300=1800

          因為145<150所以結果應比1800米少一些。

          估算二:把12看成10。

          145×10=1450

          12>10,所以結果應比1450米大。

         。2)筆算。

          教師:你們已經學過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現在請你們嘗試列豎式計算145×12。

          ①學生獨立嘗試筆算,教師巡視課堂,看看他們每一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诜答佊嬎憬Y果,要求學生回答:

          先算什么?(先算145×2)

          再算什么?(再算145×10)

          最后算什么?(2個145與10個145的和)

          板書:145×12=__千米

          14 5

          × 1 2

          29 0

          1 45

          1 74 0

          注意什么。(兩部分的相同數位要對齊)

         、壅f一說,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步驟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我們發(fā)現三位數乘兩位數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軐φ兆约旱墓浪憬Y果,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是合乎實際,以提高學生估算的真確性。

         。3)用計算器計算。讓學生用計算器算一算145×12,然后再和筆算結果對照、檢驗筆算結果是否正確。

          (4)總結: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乘三位數,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乘三位數,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

          (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進而探討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在這一過程中,我先是先是讓學生估算,再讓他們筆算,最后用計算器檢驗,這樣,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既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三)、鞏固練習

          1、課本49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完成后,可以用計算器自行檢驗。

          2、練習七第3題。

          164×32=54×145= 254×36=

          217×83=43×139= 328×25=

          提示學生:怎樣列豎式可使計算方便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在列豎式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下面一行寫兩位數,這樣計算比較方便。同時提醒學生書寫要工整,數位要對齊,計算要仔細。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學會了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其方法就是: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相信,在我的教育教學 理念和方法的指導下,我所教出來的學生會更有知識、更有智慧、人格更健全,謝謝大家。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小數大小的比較”一課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和活動過程等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比較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大小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本節(jié)課旨在讓學生對小數有進一步的認識,掌握小數的比較方法,并在有趣的數學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特別提倡所學數學內容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本單元的主題是初步的認識小數,小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基于對教材的認識以及對編寫者意圖的理解,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將本課設計如下:

          1.掌握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小數的大小。

          2.感受小數的意義,發(fā)展數感,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獲取、提煉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樹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自信。

          本節(jié)課的活動重點是比較小數的大小的方法,活動難點是熟練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活動的準備材料有:多媒體等。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币虼嗽诒竟(jié)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大膽探索通過“數學實踐活動”這種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我將教材中較枯燥的數學問題轉化成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實際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會、理解并掌握知識,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三、說過程設計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實踐活動”的教學建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對本節(jié)課的活動過程設計如下,具體包括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復習導入,探索新知

          比較大小,應用知識

          總結回顧,解決問題

          下面我就這四個活動過程做具體的闡述:

         。ㄒ唬﹦(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男同學都喜歡跳遠這項體育活動,體育組<王>老師給男同學測跳遠為引子,針對學生爭強好勝的心里特點,跳遠成績排名引入新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

          (二)復習導入,探索新知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復習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導入小數的大小的比較。

         。1)出示幾道練習題,請學生回答,說說你是怎么比較的。

          (2)總結整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ㄈ┍容^大小,應用新知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入手,通過列舉四種物品不同的價格進行比較,其中包含三個知識點,即整數部分的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上數的比較,百分位上數的比較,從而總結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實實在在的探究空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最后得出比較方法,初步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了探究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提高繼續(xù)探索的興趣。

         。ㄋ模┛偨Y回顧,解決問題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做一些練習題,回過頭來解決開始設計的問題:男同學跳遠成績的排名。這樣能使新知識學以志用。

          在本節(jié)課即將結束時,進行總結,問學生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師生共同總結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最后的總結與交流,逐步培養(yǎng)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節(jié)課的收獲和體會引導學生思考并初步嘗試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提升數學學習的實際價值。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課程改革,讓我們每一位數學老師強烈意識到,數學與生活緊密相聯。統計與概率既是生活內容,也是數學內容。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就是西師版課標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的統計知識DD條形統計圖。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繼學習了單式條形統計圖和相應統計表后出現的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知識。這后還會認識更多形式和種類的統計圖,如復式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等。不難看出,本單元內容既是舊知的遷移與發(fā)展,也是以后學習的認知橋梁。

          單元內有4個例題,前兩例在于幫助學生認識特征,后兩例引導學生學會畫圖。而本課學習例1、例2。例1以回顧舊知為起點,引入復式條形統計圖并初步認識。例2則重在會看條形統計圖,會簡單的分析統計數據并填寫相應的統計表。在教學設計中,我將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1的素材與例2有機整合,完成整課的教學DD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

          二、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四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但形象思維仍占主要地位。

          在第一學段中,已掌握部分統計知識,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能力。

          而通過長期地學習策略和思維的訓練,我班的孩子,不但基礎扎實而且思維活躍。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經驗與能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內容的分析和學生的把握。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通過實例,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及相應的統計表。

          能根據統計結果作出分析,判斷、預測,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統計意識和能力。

          經歷觀察分析數據的過程,讓學生體驗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

          鑒于預設的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為本課的重點為: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征,會正確分析相關的數據。難點為:知道條形統計圖中單式與復式的區(qū)別。

          四、教學策略

          我校進行了3年的《小學數學學習策略和思維策略》的課題研究,引發(fā)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本課就主要采用了其中的“問題探究策略”。問題探究策略,以問題為核心,以研究問題為重點,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策略為目標,設計遷移性、過渡性、反饋性、強化性、延伸性等問題。通過有效問題的有效解決,以促進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肖伯納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各有兩種思想!闭f明合作交流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創(chuàng)新。在教學策略的引領下,學生的學習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

          五、教學過程

          因此教學過程設計為: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深化認識,運用提高六個環(huán)節(jié)。圍繞“問題”展開教學。

          1、創(chuàng)設情景。

          為使教學與生活緊密相聯。創(chuàng)設了我任教的“四年級三班和四班的學生”準備去郊游的情景。并提問:“這次郊游當中準備開展五個活動,每人可選一項,事先要知道我們班參加各項活動的人數,怎么辦?”學生自然的想到要事先進行統計才行,從而產生統計需要。并立即讓學生自主開展統計活動。于是,由真實的情景轉入學習的初期活動。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并在事先準備的表格紙上制出一張統計圖。

          與此同時,我將另一個班參加各項活動人數的統計圖展示給學生?吹絻蓮埛从巢煌嗉墝W生人數情況的統計圖,自然地會進行比較分析。于是提出活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2、提出問題。

          利用兩張統計圖中人數接近的一項活動。設問:“三班和四班參加××的人數,誰多誰少?”憑借肉眼觀察,肯定會有不同答案,進而發(fā)生爭執(zhí)。此時此刻,引導學生想辦法?赡軙f到用直尺量高度,用直尺比刻度等方法(課件展示)。給予肯定的同時,追問:“有沒有簡單的方法,能一目了然地看清誰多誰少?”自然會產生把兩張統計圖合二為一的需要。順水推舟拋出核心問題:怎樣將兩張統計圖,合二為一?學生在認知需要和問題驅使下,就開始問題的探索。

          3、探索問題。

          我預設,學生可能會生成這些方法(課件展示)。面對眾多的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好?說說理由!币龑W生運用“選擇探究策略”進行合理選擇。讓學生體會方法多樣性的同時,又懂得尋求方法的合理性。

          當兩張統計圖合并后,繼續(xù)引導學生探索。問:把這張統計圖給班主任,能看明白嗎?”“怎樣才能使班主任知道哪種直條表示

          哪個班的人數呢?”從而在爭論、交流中認識復式統計圖圖例的作用,體驗統計圖表示的嚴密性。

          4、解決問題。

          建構主義認為:新知,納入認知系統中,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才完成了認知的建構,新知的內化。把復式條形統計圖,納入已有的統計知識中,并明確它的特點,完成知識建構。于是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弄清:“這種新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學習的統計圖有什么區(qū)別?”在相互交流中充分明白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一有兩種顏色的條形;二有圖例。三還能反映兩組數據情況。充分了解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內涵后,自然地揭示它的概念名稱DD復式條形統計圖。

          5、深化認知。

          問題得以解決,認識如何深化呢?繼續(xù)利用好例1的素材,讓學生發(fā)表意見,提出問題和活動建議。如:兩個班參加什么項目人數最多?三班參加野炊的人數比四班多幾人?等。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的習慣和能力。

          樹立“學習論”為中心的現代教學觀念是課改的追求。為此,讓學生自主填寫統計表。在任務驅使下,主動學會看懂統計表,并思考填寫的方法。學生可能會一行一行地填,也會一欄一欄地填等,從中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的不同方法。溝通統計圖與統計表之間內在的聯系,明確各自的優(yōu)越性。從而深化學生對復式條形統計圖的認識。

          6、運用提高。

          學以致用。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基本練習DD課堂活動第1和第2題。統計學認為,收集、分析數據,是為預測、干預未來數據和解決問題服務的。為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意識和能力,設計一個拓展問題:“根據你們的分析,預測一下如果再投一次,小剛和小強分別會投進幾個呢?”,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六、板書設計

          為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復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過程,將改變以往在黑板上板書的做法,充分利用多媒體隨機生成的功能,將生成的復式條形統計圖保留在大屏幕上。直觀具體、簡潔明了。符合視覺習慣和認知規(guī)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本課的教學力求體現以生為本的思想,充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經驗,緊扣教學重點,有機整合教材,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問題探究策略的運用,使學生在核心問題的啟發(fā)下,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我說課的內容是《直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是省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八單元《直角的初步認識》中的第二課時。

          教材先讓學生認識角,再讓學生認識直角。 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教材,先讓學生觀察實物,如三角板、紅領巾、扇子來認識角,然后再讓學生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分針轉動形成大小不同的角,逐步由實物抽象出角的圖形。這里不給角下定義,只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邊和頂點,會從給出的點畫角。對直角的初步認識就是以這第一課時角的初步認識做基礎。 本課的具體教學內容是教材第114~115頁的內容及相應的“做做畫畫”,第116~117頁練習二十二第5~9題。教材的第一項內容是借助學生熟悉的三角板來說明什么是直角。接著通過讓學生觀察課本、信封、黑板面上的角來加強對直角的認識。然后說明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來比一比。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直角。教材在“做做畫畫”中安排了對位置變化的圖形作判斷,以及用紙折直角和在方格紙上畫直角等練習,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直角的特征,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使學生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討論、交流與評講,使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課的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難點是使學生會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過程:

          通過對教材的認識與分析, 我打算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教學。

          第一部分是復習引入:

          首先,讓學生判斷一些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說明理由。

          其次,讓學生舉例說明見到過哪些物體上的角。再次,讓學生指出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哪幾個角。這部分的教學通過對前一節(jié)課認識的角的復習為認識本課的直角作鋪墊。

          第二部分是探索求知:

          首先,就剛剛指出的三角板上的幾個角提出疑問:“看了這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的幾個角,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兩把不同的三角板上有一個相同的角。教師追問:“你知道像這樣的角叫什么名字嗎?”然后說明什么是直角,抽象出直角的圖形,并說明表示直角的標記。接著讓學生舉例說說見到過哪些物體上的直角。這兒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舉例等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發(fā)現并掌握新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

          其次,先出示“做做畫畫”第一題的圖形讓學生判斷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其中有一些角接近直角,但不是直角,引起爭論。那么就讓學生小組討論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然后大組交流、研究,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與說明。接著再讓學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判斷。這兒的教學讓學生在矛盾中提出疑問,然后進行思考、討論與探索,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利用發(fā)現的方法解決問題,同時驗證所發(fā)現方法的科學性與可靠性。這樣讓學生對新知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有利于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次,讓學生試著自己動手畫出一個直角,然后介紹各自的方法,教師組織學生研究、討論,給予肯定與指導。接著教師再一邊示范,一邊小結用三角板畫直角的方法,并讓學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紙上畫兩個直角,即“做做畫畫”第三題。這兒的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讓學生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第三部分是實踐應用。

          首先,完成“做做畫畫”第二題,讓學生拿出一張紙,動手折出一個直角來,折好后交流自己折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其次,完成練習二十二第5題,進一步鞏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直角的方法。 再次,完成練習二十二第6題,通過畫直角標記不僅可以看出學生對直角的判斷能力,而且為以后的識圖做了一個鋪墊。 接著,完成練習二十二第8、9題,通過找直角與找隱藏著的角,發(fā)展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最后對全課進行總結,并布置作業(yè),完成第7題。 通過以上的三大步驟的教學活動,基本體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能完成本課教學內容,使學生在主動觀察、嘗試、、驗證、討論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通過看、找、比、畫、折、想、說、練的過程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體現了數學學習的“親歷性”,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知識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也能得到一定的進步和發(fā)展。

        四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是小學教材第三冊的《秋游》。

          教材分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tài)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游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教學重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yǎng)其語感。

          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情境,以讀代講,在讀的過程中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法與教法相適應,采用“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用心體驗,用情表達。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炎熱的夏季過去了,秋姑娘已悄悄來到我們身邊,你發(fā)現了嗎?(生自由說)在這金風送爽、天朗氣清的美好的季節(jié),有一群小學生,跟著老師去郊外游玩。想不想知道他們去哪游玩,看到了什么,玩的開心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感悟

          1、師范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漸漸”,指導讀好"漸漸"。用"漸漸"說一句話。指導朗讀。

          2、(課件播放藍天白云畫面),你們看到什么?覺得秋天的天空怎么樣?(美)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描寫秋天的天空?女生讀課文。生討論交流

         。1)秋天的天空是怎么樣的?

         。2)除了藍天還寫了什么?白云像什么?

         。3)天上的白云真有趣,它們有時像白兔,有時像綿羊,聯系平時所看到的來說說天上的云還像什么?句式練習(課件出示句子):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 ),有時像( ),有時像( )。指導朗讀。

          3、(課件播放田野畫面)說說農田的景色。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農田的美景,男生讀。小朋友,你們覺得農田美嗎?美在哪里?(學生自由討論,師相機板書)你能來說一說,田野里稻子黃了,黃得怎么樣?高粱紅了,紅得怎么樣?棉花白了,白得怎樣嗎?可以只說一種,也可以說兩種,能說三種就更好了。(課件出示句式):農田里,稻子黃了( );高粱紅了( );棉花白了( )。學生練說。(各自練,指名說)指導朗讀。

          4、(課件播放田野畫面)同學們在郊外玩得怎樣?書上是怎么寫的?師引讀第四自然段。大家玩得開心嗎?(板書:開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家玩得十分開心?請小朋友邊讀課文邊圈畫相關的詞語。指導理解。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說話。齊讀第四自然段。

          三、課外拓展,深化主題

          1、(課件播放秋天果園的畫面),看后練說秋天到了,果園里( ),( ),( )。

          2、(課件播放秋天的山村畫面看后練說,秋天到了,大雁( ),楓葉( ),許多樹都( )。

        【關于四年級數學說課稿模板合集七篇】相關文章:

        關于數學生活日記模板合集七篇01-08

        關于四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集合七篇10-15

        大班數學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7

        【精品】數學教學總結模板合集七篇10-31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匯總八篇10-03

        數學廣角說課稿11-07

        關于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匯總9篇10-06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10-11

        關于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匯總十篇10-10

        關于四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編五篇10-0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