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2-09-11 10:03:26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材第十二冊P35~38。

          教學目標

         。ㄒ唬┲R教學點

          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計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并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二)能力訓練點①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②在實際應用中感受數(shù)學、親近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③辯證唯物主義的初步滲透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應用。

          教學難點 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設置教學情境,感受比例尺

         。ㄒ唬┊嫯嫳缺

          1、 估計黑板的長和寬:教室前的這塊黑板同學們熟悉嗎?

          請你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和寬。

          2、 丈量黑板的長和寬:(板書:黑板實際長3.5米,寬1.5米)

          3、 畫黑板:你能照樣子把黑板畫在本子上嗎?(師巡視)

          4、 質疑:這么大的黑板,為什么能畫在這么小的一張紙上呢?(長和寬按一定的比例縮小了。)

          5、挑兩個黑板圖(一個畫得不像一個畫得較像)出示:

          a) 評價:①誰畫得更像一點?

          ②分析圖A畫得不像原因可能是什么?(長和寬縮小的比例不一樣。)

          b) 師生合作,算一下長和寬分別縮小了多少倍?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屏幕顯示)

          圖上長7厘米,長縮。350÷7=50 圖上長5厘米,長縮。350÷5=70

          寬1.5厘米,寬縮。150÷1.5=100 寬2.5厘米,寬縮小:150÷2.5=60

          c) 點撥:從上面計算結果來看圖A長和寬縮小的比例差距較大(即比例失調),所以看上去畫得不像;而圖B長和寬縮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畫得較像。

         。ǘ┰佼嬙俦

          1、想一想怎樣畫得更像?(長和寬縮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課件展示準確的平面圖:

          3、請你幫老師算算長和寬分別縮小多少倍?

          圖上長3.5厘米縮。350÷3.5=100 寬1.5厘米縮。150÷1.5=100

          4、小結:當長和寬縮小的倍數(shù)相同時,黑板的平面圖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見,為了能反映真實的情況,畫圖時必須要有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比例尺。(板書:比例尺)

          二、結合實際,理解比例尺

         。ㄒ唬┱f一說

         、僦v授:課件中的長方形是按縮小100倍來畫的,我們就說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

         、谡l來說說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百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百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等等)。

         、蹐DA、圖B長和寬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么?

          小結:一幅圖一般只有一個比例尺,當長和寬的比例尺不一樣時,所畫黑板就會失真。

          ④用自己話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尺?怎樣計算比例尺?

          小結: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寫成前項是1的比。

         。ǘ┧阋凰

         、傧聢D是我校附近的平面圖(屏幕同時顯示),新華五村菜場距我校直線距離約300米,可在這幅圖上只畫了3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評講:你是如何算得?結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么?

         、趶1﹕10000這一比例尺上,你能獲取那些信息?

          板書: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萬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厘米等等。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比例尺

          (一)求圖上距離

          1、還是在這幅圖上,現(xiàn)在要標上區(qū)委,估計一下我校離區(qū)委直線距離有多遠?(400米)你看在這幅圖上要畫多長?

         、侏毩⑺伎迹囋嚳,如感覺有困難小組內小聲討論。

         、谠u講:你是怎么想的?還可以怎么算?你覺得要注意些什么?

          方法一:400米=40000厘米 方法二:400米=40000厘米

          40000÷10000=4(厘米) 40000×1/10000=4(厘米)

          方法三:10000厘米=100米 方法四:用比例解(略)等等

          400 ÷100=4(厘米)

          小結:求圖上距離可以用乘法計算,也可以用除法計算,關鍵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樣。

         、廴绾萎嫞孔约寒嫯嬁。(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常規(guī)去畫,注意方向。)

          2、練一練:

          區(qū)委東北是我區(qū)鬧市區(qū)——十村,已知區(qū)委和十村實際距離是2.5千米,在這圖上應畫多長?如何畫?自己畫畫看。(課件演示)

          3、畫一畫:

         、僬垳蚀_地畫出教室前黑板的平面圖。(怎樣畫才算準確?)

          ②評講:你是如何畫的?方法一:自己定一個比例尺算出圖上長和寬然后畫;方法二:在原有圖上以長的比例尺為比例畫出寬;方法三:在原有圖上以寬的比例尺為比例畫出長。

         。ǘ┣髮嶋H距離

          1、 西廠門在區(qū)委的東南面,(課件演示)量得圖上距離是9厘米,如何算實際距離?有幾種算法?

         、侏毩⑺伎;②合作交流;③講評算理。(略)

          2、練習:南鋼賓館在區(qū)委西南(課件演示)量得圖上距離是18厘米,如何算實際距離?

         。ㄈ┬抡n延伸

          1、 南京距大廠40千米,畫在這幅圖上要畫多少厘米?

         、侏毩⒘惺接嬎悖400厘米)。

         、谝400厘米,你有何感覺?(太長畫不下)

         、郛嫴幌略趺崔k?(調整比例尺)

         、苷f說你的調整方案?

          2、請拿出標有南京上海的地圖,找出比例尺并說說意義。

         、偻婚g合作算出實際距離。

         、谝惠v汽車從南京早上9﹕00從南京出發(fā)趕往上海,要趕下午2﹕00的飛機,如果車速是每小時80千米,問能否趕及?為什么?

          2、五一長假是旅游的黃金季節(jié),請同學們采訪一下聽課的老師,最向往哪個大城市,然后根據(jù)地圖幫老師算出實際距離,再告訴被采訪的老師。

          四、課堂總結,回顧比例尺(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練習六6~9。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38+6= 83+7= 6+35=

          54+3= 30+26= 73+9=

          9+27= 74+8= 34+30=

          集體計算,選一兩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比一比,算一算。

          5+32= 3+42= 35+3=

          5+39= 9+42= 35+8=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比一比上、下兩題計算時有什么不同?5+32和5+39為什么一題得三十幾,另一題得四十幾?

          3.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xù)上一節(jié)練習課。[板書:練習六(2)]

          二、 練習。

          1. 練習六6。

          1)先估算,說出每道題的得數(shù)是幾十多,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2)獨立計算并檢查估計的是不是合理。

          2。練習六 7。

          比一比誰先到河對岸,同桌同學互相學習,鼓勵學生算對,幫助小螞蟻過河,培養(yǎng)責任感。

          3。練習六 8。

          12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完成,集體交流,統(tǒng)計全對人數(shù),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表揚,并指導學生分析錯題,指導學生改正錯題。

          4。練習六 9。

          1)出示第9題圖,弄清題意,提問:小牛、小白兔、小狗隊分別得了第幾名?

          從圖中看,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別可以得多少分?

          2)想一想,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得分最多?是多少分?

          3)學生計算三個隊的得分,再比較,集體交流時說說你是根據(jù)什么算得分的?誰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4)指導學生集體作答。

          三。作業(yè)布置:《練習與測試》練習六(2)

          第三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找出得數(shù)大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打

          30+22□ 46+5□ 37+6□

          2+30□ 46+3□ 37+60□

          二、在○內填上或=。

          54+8○63 54+9○9+54

          98+2○100 63+6○65+6

          75+9○80 25+9○30+4

          三、1.河里有38只鴨子,9只鵝,鵝和鴨一共多少只?

          2.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先游走8只,又游走27只,兩次一共游走多少只?

          教學后記:以游戲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強。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主動掌握11減幾的計算方法。

          2、初步掌握計算11減幾的思維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正確口算11減幾。

          3、養(yǎng)成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

          5、形成用數(shù)學的意識,初步了解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小棒,小黑板

          學生準備: 11根小棒(10根1捆)。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計算11減幾的思維過程,正確計算11減幾。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11減幾。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師:你們能從11倒著數(shù)到0嗎?

          2、板書9+( )=11 8+( )=11 7+( )=11 6+( )=11讓同學們口頭計算。

          3、師:大家看,黑板上有幾根小棒呢?(8根)如果老師要拿走5根小棒,可以怎么做。(直接拿走)用算式怎么表示呢,請一位同學來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方法1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老師手里拿著幾根小棒呢?(一捆加一根小棒)

          生:11根

          師:老師想從這11根中拿走5根,和剛才有些什么不同呢?

          生:捆起來了。

          師:我們這里零的一根可不可以直接拿走5根呢?

          生:不能。

          師:哦,那我們就遇到新問題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這個新問題。(板書:11減幾) 同學們一起來把課題說一遍。

          (2)引導操作,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零的一根不夠拿出5根,那我們該怎么辦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舉手回答。

          學生甲:我們建議用1捆零1支小棒來分一分,可以解決。

          學生乙:我們認為可以用列算式來算出結果。

          學生丙:我們更愿意先分小棒,再把分的辦法用算式記錄下來。

          師:好,就按同學們的意見,先分小棒。比一比,看誰的辦法又多又巧。▽W生積極思考后,分小棒并進行熱烈的交流,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

          師:請介紹你們的分法,注意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完善自己的思路。

          學生甲:先拿出這零的1根,然后把1捆打開。從10根里拿出4根,4根加1根合起來是5根,剩下6根。

          學生乙:先把1捆打開,從10根中拿出5根,把零的1根和剩下5根合起來,就是剩下的6根。

          師:真不錯,同學們想的這些分法都是正確的。但同學們覺得那種方法更簡單呢?(第2種)現(xiàn)在就請全班同學一起來做一遍。把一捆小棒打開,變成10根,從10根里拿出5根還有幾根呢?(5根)這5根和原來的一根合起來就是(6根)

          所以,我們的方法是:先打開一捆成10根,減5根剩5根,剩下的5根還要加上原來的1根,這樣我們就能算出11-5=(6)

          同學們做得都很認真,現(xiàn)在請你們把小棒放起來。

          2、探索多種算法。

          師:剛才我們用分小棒的方法算出了11-5,同學們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再開動腦筋想一想,舉手回答。

          引導同學們:

         。1) 想加法算減法。因為6+5=11,所以11-5=6

          (2) 倒著數(shù)數(shù)。減一個是,減二個是

          師: 我們一共用了幾種方法來計算11-5呢。(3種)

          無論那種方法都能算出11-5=6。那老師現(xiàn)在就來考考大家,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11-6嗎?(除了講過的3種方法外,還有一種方法:因為11-5=6,所以11-6=5.)

          三、結合圖形,列式計算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老師小黑板上的圖形,一共有多少個呢?

          生:11個

          師:那老師現(xiàn)在遮住了3個,用算式表示是請同學們舉手回答。

          學生甲:11-3

          師:如果老師遮住了8個,用算式表示是舉手回答。

          學生乙:11-8 師:你們會算嗎?用得的那種方法呢?

          學生甲:

          學生乙:

          師:我們用一副圖形就能說出兩個減法算式,F(xiàn)在我們就來練習一下。

          四、小游戲:分小棒,說算式

          同桌的同學分一組小棒,隨意分,分成兩組后,一人說一個減法算式。(例如:將11根小棒分成5根和6根后,就可以一個說11-5=6,另一個說11-6=5。)

          五、課堂小結

          我們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11減幾)有幾種方法?

          六、課堂練習

          1-5=

          11-3=

          11-4=

          11-2=

          11-0=

          11-6=

          11-8=

          11-7=

          11-9=

          11-11=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本單元研究簡單的搭配現(xiàn)象。日常生活里經常會遇到與選配有關的實際問題,如服飾選配、飲食搭配、顏色搭配、路線選配、隊伍組配讓學生研究一些常見的搭配現(xiàn)象,初步學會搭配與選擇的方法,體會選配的規(guī)律及計算,是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的載體,也有益于學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教學內容分兩部分編排。

          第50~51頁研究簡單的搭配現(xiàn)象。聯(lián)系實際問題理解選配的含義,學習不重復、不遺漏地有序選配,探索計算選配方案總個數(shù)的方法。

          第52~53頁接觸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這些是比較典型的選配,要根據(jù)具體的問題,選擇有效的操作活動尋找問題的答案。

          規(guī)律是客觀事物、現(xiàn)象固有的特征,尋找規(guī)律是認識客觀世界的手段和途徑。教材在編寫時突出了找規(guī)律的找,選擇適宜學生研究的有趣事例,指點研究的方向和主要方法,設計探索規(guī)律的活動過程,引導學生運用數(shù)學方法開展活動。

          1、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有層次地組織例題的教學。

          學生雖然在生活中接觸過有關搭配的事情,但沒有仔細研究過這些事情。他們在有序地進行搭配,尋找所有的搭配方案時會感到困難。尤其是用數(shù)學的方法進行研究,開展數(shù)學思考時更需要指導和幫助。因此,教材在編寫中十分注意尊重學生的實際,理解學生的困難,滿足他們的需要。

          (1)第50頁的例題把教學活動設計成三個層次。

          首先是理解題意和實物操作,例題在小明購買玩具的情境中提出可以有多少種選配方法這個問題,學生需要弄懂選配這個詞的意思,體會小明有許多種不同的選配方案。教材借助蘿卜番茄卡通與學生的交流,通過先選木偶、再配帽子和先選帽子、再配木偶的圖示幫助學生解決理解題意時的困難。兩個小卡通的思路在表達上是有差別的,蘿卜卡通把思路講得具體而詳細:如果選這個木偶,有2種配帽子的方法,即這樣或那樣;如果番茄卡通的思路只講了先選帽子,再配木偶的線索。兩個卡通都沒有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講完整,都沒有說出問題的最終結果,這樣就打開了學生的選配思路,激發(fā)動手選配的熱情,在卡通的啟發(fā)下進行有序的選配活動。教材要求在小組里交流自己是怎樣選配的,使操作行為在頭腦中留下印象。這種印象不但具體生動,而且是有條理和完整的。

          接著是用圖形代替實物,用連線表示選配,再次體會選配的過程和答案,設計這個層次的活動是引導學生深入進行數(shù)學思考。我們都明白,數(shù)學教學中的解決實際問題,其目的不局限于問題的答案是什么,教育價值更體現(xiàn)在獲得實際問題里的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這里用圖形代替實物有取材方便、操作簡便等優(yōu)勢,還有利于學生深入體會選配的含義,能完整地呈現(xiàn)出各種選配方案。教學時要注意四點:一是幫助學生辨別兩種圖形分別代替了什么物體,從而感受取材之便。二是幫助學生明白在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之間連一條線,表示一頂帽子和一個木偶的選配,從而體會操作之便。三是指導學生有次序地連線,要聯(lián)系先選帽子再配木偶的操作印象,先選1個三角形與3個梯形分別連線,表示1頂帽子與3個木偶間的三種選配;再選另1個三角形與3個梯形分別連線,表示另1頂帽子與3個木偶的三種選配。

          當然,先逐一選定梯形,分別與2個三角形連線也是可以的。四是數(shù)一數(shù)一共連了幾條線,得出選配方案的個數(shù)。

          然后是小組討論兩個問題,對選配問題進行比較理性的.思考。不重復、不遺漏地選配,要在頭腦里再現(xiàn)選配操作活動的全過程,反思在圖形間連線的方法,有序地整理各種選配方案,組織起有條理的思考。研究木偶個數(shù)、帽子頂數(shù)與多少種選配方法的關系是探索問題的計算方法。由于1頂帽子和3個木偶之間有3種搭配,所以2頂帽子與3個木偶之間共有23=6(種)搭配。也可以這樣想,由于1個木偶和2頂帽子有2種搭配,所以3個木偶和2頂帽子共有6種搭配。這些思考凸現(xiàn)了搭配的規(guī)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搭配問題。

          (2)第52頁例題是簡單的排列問題。

          把m個不同的元素按任意一種次序排成一列,稱為一種排列。變換m個元素的排列次序就得到不同的排列。m越大,參加排列的元素越多,排列就越復雜。本單元把參與排列的物體控制在3個,不讓排列問題很復雜。例題里3個小朋友排隊照相,可以有多種排隊次序,所以有多種不同的排列。排列問題是一類典型的選配問題,有序地選配的思想方法能支持對排列問題的研究。

          例題設計了兩個層次的教學活動,在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境之后首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和啟發(fā)思路。小軍站在左邊第一個有2種不同排法的圖示能起兩點作用:一是讓學生體會小明和小紅調換位置,已出現(xiàn)不同的排隊次序,是不同的排法。二是引導學生繼續(xù)類推,如果小明站在左邊第一個或小紅站在左邊第一個,各有2種不同排法,從而得出問題的答案。學生有條理地形象思維是這個層次教學活動的重點,要抓住如果站在左邊第一個,有2種不同排法,把思考過程分成三段進行,把所有的排法分成三組表述。

          接著用A、B、C三個字母分別表示3個小朋友,把各種可能的排法都表示出來。和前面用圖形表示木偶和帽子相同,用字母表示人也便于操作、便于思考、便于表達,是解決問題常用的策略。聯(lián)系3個人排隊拍照的形象思維和有條理的思考,有次序地寫出字母表示的各種排法:ABCBACCABACBBCACBA,能進一步體會排列與位置順序有關,熟悉次序的變化規(guī)律,使思維活動更流暢。

          (3)從m個元素里選擇n個,按某種次序排成一列,也是一種排列。

          想一想在3個人里選2個人照相是例題的變式,思路與例題相似。通過圖片理解每次選2人排在一起,有兩種不同排法以后,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每次選2人有幾種不同的選法。在3個小朋友中每次選2人,也就是每次去掉1人,去掉的1人可以是小軍、小明或小紅,有三種可能。因此,每次選2人也有三種可能。要讓學生通過形象思維或者用字母A、B、C的操作,在例題的基礎上獨立思考,從而達到鍛煉思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驗等目的。

          2、引導學生靈活應用例題里的策略、方法,解決想想做做里的實際問題。

          找規(guī)律的教學不是為了形成某個數(shù)學概念或記住某種法則,而是開展數(shù)學活動,積累探索規(guī)律的體驗。兩次想想做做里的習題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與例題比較接近的,另一種是與例題有較大差異的。

          (1)編排與例題相近的實際問題,能重溫例題里使用的方法和進行的活動,繼續(xù)體會例題的思想方法,達到深入理解、獨立應用的目的。

          第51頁第1、2題都是搭配問題,例題的思想方法可以直接遷移到這兩題的解答上來。第1題的特點是路線圖已經畫出,數(shù)與算相結合能很快知道小軍一共有幾條路線可以選擇。算理出自有序地數(shù)一數(shù)的活動,計算的式子又把數(shù)一數(shù)的形象思維提升到抽象思考的層面上。第2題的特點是增加了參加搭配的物體的數(shù)量(襯衣有3件,下裝有5條)。在分別解決穿襯衣與裙子、穿襯衣與褲子這兩個簡單搭配問題的基礎上,繼續(xù)思考襯衣與下裝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仍然可以用連線的方法,逐一把每件襯衣與每條下裝搭配。從中體會后一個問題是前面兩個搭配問題的合并,雖然搭配的情境變化了,但搭配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變。因此,求后一個問題的答案,還可以把前兩次搭配的種數(shù)相加。第53頁第1題用8、2、5三張數(shù)字卡片組成三位數(shù),情境圖里已經組成的825和852能給學生兩點啟示:一是相同的數(shù)字排在不同的數(shù)位上,組成的數(shù)不同;二是拉近這道題和例題的距離,例題的思路是如果小軍排在左邊第1個,那么就有兩種排法。這里先把數(shù)字8放在百位上,就能組成兩個不同的三位數(shù)。相通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學生有規(guī)律地排出所有能組成的三位數(shù),進一步領會簡單的排列。

          (2)解決與例題不同的實際問題,能避免機械重復訓練,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體會例題里的思想方法是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從m個元素里每次選出n個成一組,是一種組合。第53頁第2題四個球隊進行足球比賽,每兩隊踢一場球是簡單的組合問題。教材引導學生利用搭配經驗,用連線的辦法解決新穎的問題。如果先在紅隊與黃隊、綠隊、藍隊之間各連一條線,表示紅隊與另外3個球隊分別踢一場球,那么黃隊只要再和綠隊、藍隊各賽一場,與紅隊不需要再踢了。剩下的綠隊和藍隊踢一場,比賽就結束了。通過這樣的連線活動,學生能找到問題的答案,感受組合問題的特點。第3題的兩個問題是不同的問題,每兩個人通一次電話是組合問題,每兩人互寄一張賀卡是排列問題。因為后者既要我寄給你(他)也要你(他)寄給我,而前者則不是這樣。這些都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用3人之間連線的辦法來體會。

          最后要指出的是,本單元研究了搭配、排列、組合等問題,教學時不要把這些名稱告訴學生,更不要突出問題的類型,一類一類地教學和相互比較。有條理地思考,借用符號進行有序的操作,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地找到問題的全部答案等思想方法才是教學的重點。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學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并能正確的組成比例。

          2、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談話,播放課件,引出主題圖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上一節(jié)數(shù)學課,這節(jié)數(shù)學課有很多有趣的知識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呢!同學們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播放視頻,生觀察,并說看到的內容)

          師:看到這些畫面你的心情怎么樣?(激動、興奮、驕傲、自豪……)

          師:是啊,老師和你們一樣,每當聽到雄壯的國歌聲,看見鮮艷的五星紅旗,老師的心情也十分激動,國旗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是神圣的。

          問:畫面上這幾面國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樣)

          師:雖然這幾面國旗大小不一樣,但是長和寬的比值都是一樣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比例的知識。(板書:比例)

          (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出長和寬各是多少)

          問:你能根據(jù)這些國旗的長和寬的尺寸,寫出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嗎?請同學們先寫出學校內兩面國旗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生動手寫比、求比值)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比例的意義

          (生匯報求比值的過程)

          師:請同學們觀察你求出的學校內兩面國旗的比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師: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這兩個比連起來,可以嗎?(可以)

          師:從圖上四面國旗才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寫成這樣的等式呢?請同學們自己動筆試一試(生動手寫比,求比值,寫等式,并匯報)

          師:指學生匯報的等式小結,像這樣由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誰能概括出比例的意義?(板書課題,生匯報,是板書意義)

          問: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關鍵看什么?(關鍵看它們的比值是否相等)

          (小練習,課件出示)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自學比例的名稱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比例的意義,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稱是怎樣的,各部分名稱與各項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關系呢?打開書34頁,自學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稱。(生自學名稱,匯報,師板書名稱)

          (2)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比例的內項和外項之間還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特性呢!你們想去發(fā)現(xiàn)這個特性嗎?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 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指名讀

          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匯報合作學習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師: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這樣的特性呢?分組驗證課前寫出的比例式。

          師:問想一想,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除了根據(jù)比例的意義去判斷外還可以根據(jù)什么去判斷?(生回答: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如果把比例改寫成分數(shù)形式是什么樣的?生回答。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生回答,師板書

          三、鞏固練習(見課件)

          四、匯報學習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 目標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 重難點

          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乘法的豎式計算方法。

          難點:用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2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學校為了豐富同學們的業(yè)余生活,買來了12副乒乓球拍,每副1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怎樣列式?

          師:請你估算一下,大概花多少元?

          新課標第一

          師:你是怎么想的?

          師:想法真不錯!

          二、探究新知

          師:×12到底得多少哪?請同學們開動動腦想辦法,看誰能運用前面學過的知識或手中的學具,最先爭奪智慧星——算出這道題的結果。

          師:會動腦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你們覺得這個方法行不行?

          師:錯,其他同學還有別的方法嗎?

          師:你們認為呢?

          師: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師:說說看!

          師:真巧妙。

          師:可以嗎?算算看。

          三、提升

          師:這樣也可以,同學們非常聰明,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它們之間有聯(lián)系?

          ……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進位乘法,方法很多,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方法。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和其他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

          2、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簡單的化聚。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提問: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那些?誰能按從大到小說說?

          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從左到右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分別是怎樣的?從右到左每相鄰的兩個單位間是怎樣化的?米與厘米,米與毫米間是怎樣互化的?

         。2)練習

          1米=()分米10厘米=()分米

          1米=()厘米10毫米=()厘米

          1千米=()米600厘米=()米

          2、舉例: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在下面的()里天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可捉高90(),教室長10(),小學生每小時步行4(),黑板長5(),火車每小時性80()。

         。2)練習書p87t3

          4、練一練,然后說說是怎樣想的。

          6千米=()米9千米430米=()米

          5000米=()米3450米()千米()米

          5、獨立完成p87t4、5

          二、綜合練習

          1、判斷題

         。1)學校的三層樓高是11米。()

          (2)小明1分鐘能走100米。()

          (3)一條路長4千米,另一條路長4000米,這兩條路一樣長。()

         。4)一輛貨車在公路上每小時行56米。()

         。5)小英從家里到學校走了20分鐘,他家離學校大約是1千米。

          2、應用題

         。1)南京長江大橋長6772米,九江長江大橋長7675米。

          a:哪座橋長?長多少?

          b:這兩座橋的長各合多少千米多少米?

          (2)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火箭的速度是噴氣式飛機的9倍,火箭每秒飛行500米;鸺棵腼w行多少千米多少米?

          (3)體育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3、提高練習

          天平的一邊放了一個1千克的砝碼,另一邊放了5個蘋果和兩個100克的砝碼,正好平衡。平均每個蘋果重多少克?

          三、課堂總結

          四、課堂作業(yè)《作業(yè)本》p52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通過演示,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4)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ń處熥寣W生注意,記錄幾次,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5)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

          板書: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字母公式:V= Sh

          2、教學練習四第3題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對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代入數(shù)據(jù),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四第4題。

          4、教學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圓錐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這堆沙堆的的體積。

          (2)要求沙堆的體積需要已知哪些條件?(由于這堆沙堆近似圓錐形,所以可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來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積和高)

          (3)題目的條件中不知道圓錐的底面積,應該怎么辦?(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算出麥堆的底面積,然后根據(jù)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沙堆的體積)

         。4)分析完后,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將計算步驟寫在教科書第26頁上。做完后集體訂正。(注意學生最后得數(shù)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確)

          四、鞏固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7題。

          學生先獨立判斷這三句話是否正確,然后全般核對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8題。

         。1)引導學生學生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 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 求出這堆煤的體積后,應該怎樣計算這堆煤的重量?

         。2)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四的第6題。

         。1)指名學生先后回答下面問題:

         、 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多少?

         、 圓柱的表面積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計算?③ 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 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學生把計算結果填寫在教科書第28頁的表格中,做完后集體訂正。

          五、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是如何準確地記住圓錐的體積公式的?

          板書: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 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V= Sh

          教學目的:

          1、通過分小組倒水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通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置探索障礙,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正確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7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秋季小學數(shù)學教案10-1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07-04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5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6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6-2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