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孩子做事拖沓家長催促沒用

        時間:2024-06-15 18:32:0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孩子做事拖沓家長催促沒用

          有些小朋友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這讓有些急性子的父母可謂是急死了,孩子做事拖沓怎么辦?催促是最沒用的方法!

        孩子做事拖沓家長催促沒用

          很多家長做夢都想家里那兩個拖延癥晚期的磨蹭娃做事快一點兒!為什么孩子做事慢吞吞,其實,磨蹭是我們給孩子的標簽。

          成年人的世界要趕時間,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很多事情,所以覺得孩子手腳慢就是有問題。

          但孩子眼里的世界一切都新奇,孩子會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多停留一會兒看看、玩玩。

          所以,對待孩子行動上的磨蹭,家長要多一分同感、體諒和接納,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磨蹭,還不是因為太年輕

          磨蹭不是單個寶寶的專利,磨蹭反應的是寶寶的成長規律。一句話說,寶寶做事磨蹭,大部分原因是寶寶還小!

          沒有時間觀念

          一般來說,小學3年級以前的孩子都沒有時間觀念,他/她對時間沒有準確的感知。

          也就是說,孩子不能體會到10分鐘是多久,不能說出9點鐘在學校或幼兒園做了什么。

          注意力短、易“跑偏”

          寶寶年紀小的另一個體現就是,做事情經常做一會兒就神游太空,這是幼兒注意力的特點。

          幼兒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的時間一般只能持續15分鐘左右。

          所以,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受到干擾,而且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做事沒有目的和計劃

          孩子做事全憑興趣,他/她沒有明顯的目的和計劃,只要一件事情玩著有意思,孩子會持續玩下去,才不管什么盡快完成任務。

          快一點兒!寶寶做不到啊

          寶寶做事磨蹭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能力不足,寶寶需要多一些時間決定怎樣響應一些情境、學習怎樣處理事情。

          比如,想要2歲的寶寶快點兒走路,寶寶也想快點兒,但無奈寶寶腿短啊!

          干預太多,寶寶坐享其成

          還有一種情況是大人的干預過多,當寶寶能力不足以至于做事磨蹭的時候,家長實在等不及,干脆代勞。

          時間長了, 寶寶雖然長大了但仍然能力不足,所以做事還是磨蹭。

          如果孩子還不到五歲,建議家長耐心等一等,不必太焦慮,磨蹭不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少一些指責,多在生活中體驗

          家長盡量不要空洞、重復地說:“抓緊時間!”

          家長可以帶孩子做時間游戲,比如在10分鐘內完成一件事情,不完成或時間不到就不停止,讓孩子體驗真實的時間。

          家長還可以用“時間倒推法”,比如告訴孩子距離出門還有10分鐘,距離開飯還有5分鐘等。

          和孩子一起制訂計劃

          寶寶的注意力為什么容易“跑偏”,因為做的事情不夠有趣啊!

          家長可以買個沙漏,和孩子一起制訂計劃,比如吃飯半小時、洗澡20分鐘、游戲1小時,用小沙漏提醒孩子事情要在一段時間內完成。

          提升孩子做事能力

          如果孩子做事單純地慢,家長在一旁鼓勵、等待就好。但孩子確實做不好一件事情,家長要教會孩子做事的方法。

          不要讓孩子覺得尋助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從而形成寧愿硬撐也不愿發問、拖拖拉拉的習慣。

          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環境

          年輕并非無極限,家長要給孩子提供適宜的任務要求和生活環境,做到勞逸結合。

          想讓孩子快點兒吃飯,家長最好拿走玩具、關上電視機;想讓孩子快點兒刷牙、洗臉,家長就別在一旁嘮叨、教育。

          鼓勵是最好的動力

          家長要經常為孩子打氣、加油,成為他/她的忠實支持者。孩子得到了鼓勵才愿意繼續嘗試,盡管失敗也會再接再厲。

          另外,家長要關注孩子愿意做事情的動機和盡力而為的過程,不要總是看重結果。

          在成長路上,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無論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會輕看自己,才會勇往直前,不會因驚慌、害怕而拖拖拉拉。

          有效地時間管理是改變做事磨蹭的關鍵,那如何教會孩子有效地管理好時間呢?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孩子做事拖沓家長催促沒用】相關文章:

        拖沓的滋味作文08-09

        小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06-07

        做人與做事作文12-21

        做事與做人作文12-31

        做人與做事作文12-15

        做人做事的道理03-13

        用心做事作文02-05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03-16

        孩子上初中家長05-06

        好久沒用的烤箱預熱時有焦味03-1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 |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 |

            孩子做事拖沓家長催促沒用

              有些小朋友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這讓有些急性子的父母可謂是急死了,孩子做事拖沓怎么辦?催促是最沒用的方法!

            孩子做事拖沓家長催促沒用

              很多家長做夢都想家里那兩個拖延癥晚期的磨蹭娃做事快一點兒!為什么孩子做事慢吞吞,其實,磨蹭是我們給孩子的標簽。

              成年人的世界要趕時間,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很多事情,所以覺得孩子手腳慢就是有問題。

              但孩子眼里的世界一切都新奇,孩子會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多停留一會兒看看、玩玩。

              所以,對待孩子行動上的磨蹭,家長要多一分同感、體諒和接納,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磨蹭,還不是因為太年輕

              磨蹭不是單個寶寶的專利,磨蹭反應的是寶寶的成長規律。一句話說,寶寶做事磨蹭,大部分原因是寶寶還小!

              沒有時間觀念

              一般來說,小學3年級以前的孩子都沒有時間觀念,他/她對時間沒有準確的感知。

              也就是說,孩子不能體會到10分鐘是多久,不能說出9點鐘在學校或幼兒園做了什么。

              注意力短、易“跑偏”

              寶寶年紀小的另一個體現就是,做事情經常做一會兒就神游太空,這是幼兒注意力的特點。

              幼兒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的時間一般只能持續15分鐘左右。

              所以,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受到干擾,而且堅持不了太長時間。

              做事沒有目的和計劃

              孩子做事全憑興趣,他/她沒有明顯的目的和計劃,只要一件事情玩著有意思,孩子會持續玩下去,才不管什么盡快完成任務。

              快一點兒!寶寶做不到啊

              寶寶做事磨蹭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能力不足,寶寶需要多一些時間決定怎樣響應一些情境、學習怎樣處理事情。

              比如,想要2歲的寶寶快點兒走路,寶寶也想快點兒,但無奈寶寶腿短啊!

              干預太多,寶寶坐享其成

              還有一種情況是大人的干預過多,當寶寶能力不足以至于做事磨蹭的時候,家長實在等不及,干脆代勞。

              時間長了, 寶寶雖然長大了但仍然能力不足,所以做事還是磨蹭。

              如果孩子還不到五歲,建議家長耐心等一等,不必太焦慮,磨蹭不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少一些指責,多在生活中體驗

              家長盡量不要空洞、重復地說:“抓緊時間!”

              家長可以帶孩子做時間游戲,比如在10分鐘內完成一件事情,不完成或時間不到就不停止,讓孩子體驗真實的時間。

              家長還可以用“時間倒推法”,比如告訴孩子距離出門還有10分鐘,距離開飯還有5分鐘等。

              和孩子一起制訂計劃

              寶寶的注意力為什么容易“跑偏”,因為做的事情不夠有趣啊!

              家長可以買個沙漏,和孩子一起制訂計劃,比如吃飯半小時、洗澡20分鐘、游戲1小時,用小沙漏提醒孩子事情要在一段時間內完成。

              提升孩子做事能力

              如果孩子做事單純地慢,家長在一旁鼓勵、等待就好。但孩子確實做不好一件事情,家長要教會孩子做事的方法。

              不要讓孩子覺得尋助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從而形成寧愿硬撐也不愿發問、拖拖拉拉的習慣。

              給孩子提供適宜的環境

              年輕并非無極限,家長要給孩子提供適宜的任務要求和生活環境,做到勞逸結合。

              想讓孩子快點兒吃飯,家長最好拿走玩具、關上電視機;想讓孩子快點兒刷牙、洗臉,家長就別在一旁嘮叨、教育。

              鼓勵是最好的動力

              家長要經常為孩子打氣、加油,成為他/她的忠實支持者。孩子得到了鼓勵才愿意繼續嘗試,盡管失敗也會再接再厲。

              另外,家長要關注孩子愿意做事情的動機和盡力而為的過程,不要總是看重結果。

              在成長路上,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無論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會輕看自己,才會勇往直前,不會因驚慌、害怕而拖拖拉拉。

              有效地時間管理是改變做事磨蹭的關鍵,那如何教會孩子有效地管理好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