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老驥伏櫪成語簡介

        時間:2024-10-04 05:51:02 梓薇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老驥伏櫪成語簡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驥伏櫪成語簡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驥伏櫪成語簡介 篇1

          【注音】lǎo jì fú lì

          【出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

          【釋義】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用于老年人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老當益壯、壯志凌云

          【相反詞】老氣橫秋、老態龍鐘

          【押韻詞】挨打受氣、愧悔無地、白駒過隙、不食之地、吼天喊地、走投無計、伺瑕導隙、機會主義、腳踏硬地、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年代】古代

          【教學同步】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趙鑫珊《人是什么》高中五冊·課文·2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曹操率軍先后消滅董卓、黃巾軍、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勢力,控制北方領土。袁紹的兒子投奔北方的烏桓,53歲的曹操親率大軍徹底征服20萬烏桓人,凱旋后作《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成語示列】用飛龍在天,對老驥伏櫪。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

          【其它使用】

          ◎ 信寫好后,由全家識字的人逐個作了"審查",愛好文學的小兒子提議加上曹操的兩句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現在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繼續為我州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做貢獻。

          ◎ 您在耄耋之年,仍筆耕不輟,勤于研究,可謂老驥伏櫪,壯心未已。

          【出處】

          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詩。

          東漢后期的曹操,在他年輕時曾做過下級軍官,在消滅董卓的勢力和平息黃巾軍起義過程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后來成為漢獻帝的丞相。他采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辦法,先后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并,為社會的安定和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當時漢朝東北邊境,有一個奴隸制的少數民族——烏桓,曹操消滅了袁紹的勢力以后,袁紹的兩個兒子就投奔到了那里,想借機東山再起。另外,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著中原混亂的機會入侵漢朝的領土,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作奴隸。于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和穩定東北地區的邊境,在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當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古人認為: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并沒有因為年老力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一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經過幾個月的激烈戰斗,曹操終于在白狼山戰斗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殺死了烏桓的頭領蹋頓,二十萬烏桓人也被迫投降。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長詩,這就是著名的《步出夏門行》,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力衰臥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往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想的斗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時刻,但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曹操的文學才華,更可以體會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偉大的奮斗精神。

          【釋義】

          老驥伏櫪是指衰老的駿馬即使臥在馬槽旁,心也向往著一日千里的飛奔,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保持著雄心壯志、從不服輸的斗志與精神。

          老驥伏櫪成語簡介 篇2

          成語出處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后人根據這兩句詩提煉出“老驥伏櫪”這則成語。

          成語故事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他年輕時曾做過低級軍官,在消滅董卓的勢力和鎮壓黃巾軍起義的過程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后來成為漢獻帝的丞相。

          曹操采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辦法,先后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并,為社會的安定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

          在當時漢朝東北邊境,活躍著一支奴隸制的少數民族——烏桓,曹操消滅了袁紹的勢力后,袁紹的兩個兒子就投奔到了那里,想借機東山再起。此外,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著中原混亂的機會侵擾漢朝。他們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做奴隸。于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使東北地區的邊境安靜,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這一年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古人認為:五十而知天命,人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太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并沒有因為年老體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

          經過幾次的激烈戰斗,曹操終于打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曹操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詩,這就是《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龜雖壽》,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競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體衰臥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的斗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只要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后人可以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奮斗的精神。

          成語寓意

          老驥伏櫪這則成語顯示了曹操熱情洋溢的壯志激情。它表現出人的精神美。自然規律雖然不可抗拒,但更重要的是人要有一種精神,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的核心就是“壯志”,白頭雖老赤心存。具有這種精神,可以牢牢地把握時機,在有限生命中創造出更大的社會財富,實現人生的價值,獲得精神的永恒。這也是人類前行的基本邏輯。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老驥伏櫪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用來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運用示例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用飛龍在天,對老驥伏櫪。”

          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于壯心;逆風撐船,終不離于舊處。”

          清·吳嘉紀《十月十九日贈王黃湄二首》之一∶"老驥伏櫪下,努力亦已遲。"

          成語辨析

          老驥伏櫪—老當益壯

          老當益壯:人雖老,但是志氣更加豪壯(當:應該;益:更加;壯:豪壯)。【辨析】兩者都有人雖老,仍有志氣的意思,但有區別:

          1.意義不同。“老驥伏櫪”偏重在壯志不衰;“老當益壯”偏重在志氣更加豪壯。

          2.用法不同。

          ①“老驥伏櫪”除作謂語、定語外,還可以作分句,常與“志在千里”配合使用;老當益壯”一般只作謂語、定語。

          ②“老驥伏櫪”是比喻性的;“老當益壯”是直陳性的。

          3.語體色彩不同。“老驥伏櫪”多用在書面語里:“老當益壯”在口語、書面語里都常用。

          漢英成語翻譯

          【老驥伏櫪】an old hero still cherishes high aspirations

          比喻年紀雖老而壯志未衰,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是曹操晚年時的豪言壯語。人人亦當以此自勉!

          In his old age Cao Cao said:“The heart of an aged hero is as stoutas ever!”Such invig orating words should spur us on with no looking back.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老驥伏櫪成語簡介】相關文章:

        齊白石簡介03-06

        李時珍簡介03-08

        葉圣陶簡介03-09

        北京簡介06-11

        老子的英文簡介02-29

        英語自我簡介03-03

        孟子相關簡介04-10

        華羅庚英文簡介05-24

        自我簡介作文11-16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 | 综合视频精品第一区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在线观看亚洲午夜天堂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老驥伏櫪成語簡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驥伏櫪成語簡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驥伏櫪成語簡介 篇1

              【注音】lǎo jì fú lì

              【出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

              【釋義】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用于老年人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老當益壯、壯志凌云

              【相反詞】老氣橫秋、老態龍鐘

              【押韻詞】挨打受氣、愧悔無地、白駒過隙、不食之地、吼天喊地、走投無計、伺瑕導隙、機會主義、腳踏硬地、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年代】古代

              【教學同步】這是一些真正的人,永不衰老的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趙鑫珊《人是什么》高中五冊·課文·2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曹操率軍先后消滅董卓、黃巾軍、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勢力,控制北方領土。袁紹的兒子投奔北方的烏桓,53歲的曹操親率大軍徹底征服20萬烏桓人,凱旋后作《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成語示列】用飛龍在天,對老驥伏櫪。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

              【其它使用】

              ◎ 信寫好后,由全家識字的人逐個作了"審查",愛好文學的小兒子提議加上曹操的兩句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現在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繼續為我州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做貢獻。

              ◎ 您在耄耋之年,仍筆耕不輟,勤于研究,可謂老驥伏櫪,壯心未已。

              【出處】

              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詩。

              東漢后期的曹操,在他年輕時曾做過下級軍官,在消滅董卓的勢力和平息黃巾軍起義過程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后來成為漢獻帝的丞相。他采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辦法,先后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并,為社會的安定和以后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當時漢朝東北邊境,有一個奴隸制的少數民族——烏桓,曹操消滅了袁紹的勢力以后,袁紹的兩個兒子就投奔到了那里,想借機東山再起。另外,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著中原混亂的機會入侵漢朝的領土,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作奴隸。于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和穩定東北地區的邊境,在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當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古人認為: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并沒有因為年老力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一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經過幾個月的激烈戰斗,曹操終于在白狼山戰斗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殺死了烏桓的頭領蹋頓,二十萬烏桓人也被迫投降。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長詩,這就是著名的《步出夏門行》,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力衰臥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往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想的斗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時刻,但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曹操的文學才華,更可以體會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偉大的奮斗精神。

              【釋義】

              老驥伏櫪是指衰老的駿馬即使臥在馬槽旁,心也向往著一日千里的飛奔,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保持著雄心壯志、從不服輸的斗志與精神。

              老驥伏櫪成語簡介 篇2

              成語出處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后人根據這兩句詩提煉出“老驥伏櫪”這則成語。

              成語故事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他年輕時曾做過低級軍官,在消滅董卓的勢力和鎮壓黃巾軍起義的過程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后來成為漢獻帝的丞相。

              曹操采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辦法,先后滅了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并,為社會的安定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

              在當時漢朝東北邊境,活躍著一支奴隸制的少數民族——烏桓,曹操消滅了袁紹的勢力后,袁紹的兩個兒子就投奔到了那里,想借機東山再起。此外,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著中原混亂的機會侵擾漢朝。他們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做奴隸。于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使東北地區的邊境安靜,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這一年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古人認為:五十而知天命,人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太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并沒有因為年老體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

              經過幾次的激烈戰斗,曹操終于打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曹操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詩,這就是《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龜雖壽》,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競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體衰臥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的斗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只要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后人可以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奮斗的精神。

              成語寓意

              老驥伏櫪這則成語顯示了曹操熱情洋溢的壯志激情。它表現出人的精神美。自然規律雖然不可抗拒,但更重要的是人要有一種精神,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的核心就是“壯志”,白頭雖老赤心存。具有這種精神,可以牢牢地把握時機,在有限生命中創造出更大的社會財富,實現人生的價值,獲得精神的永恒。這也是人類前行的基本邏輯。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老驥伏櫪這則成語在句子中可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用來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運用示例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用飛龍在天,對老驥伏櫪。”

              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于壯心;逆風撐船,終不離于舊處。”

              清·吳嘉紀《十月十九日贈王黃湄二首》之一∶"老驥伏櫪下,努力亦已遲。"

              成語辨析

              老驥伏櫪—老當益壯

              老當益壯:人雖老,但是志氣更加豪壯(當:應該;益:更加;壯:豪壯)。【辨析】兩者都有人雖老,仍有志氣的意思,但有區別:

              1.意義不同。“老驥伏櫪”偏重在壯志不衰;“老當益壯”偏重在志氣更加豪壯。

              2.用法不同。

              ①“老驥伏櫪”除作謂語、定語外,還可以作分句,常與“志在千里”配合使用;老當益壯”一般只作謂語、定語。

              ②“老驥伏櫪”是比喻性的;“老當益壯”是直陳性的。

              3.語體色彩不同。“老驥伏櫪”多用在書面語里:“老當益壯”在口語、書面語里都常用。

              漢英成語翻譯

              【老驥伏櫪】an old hero still cherishes high aspirations

              比喻年紀雖老而壯志未衰,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是曹操晚年時的豪言壯語。人人亦當以此自勉!

              In his old age Cao Cao said:“The heart of an aged hero is as stoutas ever!”Such invig orating words should spur us on with no looking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