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采蓮詞鑒賞

        時間:2023-12-17 13:14:46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采蓮詞鑒賞

        采蓮詞鑒賞1

          原文:

          采蓮詞

          [唐代]張潮

          朝出沙頭日正紅,晚來云起半江中。

          賴逢鄰女曾相識,并著蓮舟不畏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早晨的江岸邊紅紅的太陽當空朗照;傍晚時分,江面上空風起云涌,驟雨襲來。

          幸虧碰上了已經(jīng)相識的鄰家女子,兩只蓮舟并在一起,這樣就不怕風吹雨打了。

          注釋

          采蓮詞:六朝樂府已有《采蓮曲》《江南可采蓮》等。唐代《采蓮子》七言四句帶和聲,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可以看出受民歌的影響。

          幸頭:即江岸,因為江岸常有河幸淤積,故稱。

          賴:虧得,幸好。

          蓮舟:采蓮的船。南朝梁蕭子范《東亭極望》詩:“水鳥銜魚上,蓮舟拂芰歸。”

          賞析:

          這首詩在《文苑英華》中列于卷二〇八樂府詩中。該卷還收有梁簡文帝、李白、儲光羲等共十五位作家的同題作品?剂瘶犯延小恫缮徢、《江南可采蓮》等題名,唐代《采蓮子》七言四句帶和聲。可見采蓮是詩家們常用的題材。

          蓮者,芙渠也,江南人稱芙蓉或荷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淺水中,地下莖稱作藕,種子稱為蓮子,葉呈圓形;花大,淡紅色或白色,有香味。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蓮產(chǎn)于淤泥,而不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為水沒;根莖花頭,凡品難同;清凈濟用,群美兼得!钡り柕靥幗纤l(xiāng),東瀕長江,境內(nèi)溝塘密布,邑人喜植荷花!熬毢木啊敝芯陀幸痪盀椤凹t蓮映日”。盛夏時荷花盛開,滿湖生輝,陽光映照,分外嬌媚。詩人張潮生于斯,長于斯,必然對蓮有特殊的親切感。

          自六朝到唐代,描寫采蓮女的詩歌往往寫得活潑清新,并多以男女之間的愛慕艷情為主。張潮的這首《采蓮詞》獨辟蹊徑,生動刻劃了一群采蓮女與風浪搏擊的形象,展現(xiàn)了她們朝出暮歸,遇到險情互相依靠,比肩拼搏而戰(zhàn)勝困難的'風姿。

          “朝出沙頭日正紅”,一開篇便寫采蓮女晨起采蓮,太陽剛露頭就已來到灘頭上船出塘。至于一天中怎樣采蓮,如何經(jīng)受風吹日曬,詩人沒有寫,但從這句的早起和下句的晚歸中完全能夠想象得到其中的艱苦。“晚來云起半江中”,寫船歸至半路,風云突起,一場戰(zhàn)勝狂風惡浪的戰(zhàn)斗擺在采蓮女的面前,或許有人會為這群女子擔起心來!百嚪赅徟嘧R,并著船頭不畏風”兩句回答了這種擔心。風浪雖起,但這群女子并不畏縮、慌張,她們鄰里伙伴之間迅速地靠攏船頭,并肩前進。一個“賴”字,寫出了她們之間的精誠團結、相互信任;一個“并”字又極盡她們的機智;“不畏風”三字更充分地表現(xiàn)了她們的堅定、沉著,對戰(zhàn)勝風浪充滿了信心。可以想象,這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惡浪,對一群采蓮女來說是何等兇險,她們戰(zhàn)斗的場面是非常緊張激烈的。盡管詩人沒有詳加描繪,但通過“賴”“并”“不畏風”等字詞,這群采蓮女在這場搏斗中的音容姿態(tài),以及她們所顯露出來的堅強勇敢性格都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感覺到個個都英氣勃勃,鮮活俏麗,可敬可佩,使詩歌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這末兩句語言精練,內(nèi)涵豐富,給人們留下了咀嚼不盡的余味。

          張潮這首《采蓮詞》語言精煉,構思新穎,匠心獨運,寄興遙深,突出了采蓮女的美好品質,不愧為一首傳世佳作。

        采蓮詞鑒賞2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水畔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露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注釋】

          鸂鶒(xī chì):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

          【譯文】

          明凈的秋水畔,一位美麗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蓮。輕盈的羅袖,玉腕上時隱時露的金釧,勾勒出她綽約的豐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嬌顏倒映在水上,與蓮花爭妍,她的纖手摘取了香藕,卻不防藕"絲"縷縷,撩起了她的綿綿情思……轉眼天晚,風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驀然回神,卻只見一派晚煙輕浮,不見了同來的伙伴。此時,遠處傳來了隱隱的棹歌聲,只聽得那歌聲愈去愈遠,余音裊裊于江南岸邊,似是灑下了一路離愁。

          【簡析】

          明凈的秋水畔,一位美麗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蓮。輕盈的羅袖,玉腕上時隱時露的金釧,勾勒出她綽約的豐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嬌顏倒映在水上,與蓮花爭妍,她的纖手摘取了香藕,卻不防藕"絲"縷縷,撩起了她的綿綿情思……轉眼天晚,風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驀然回神,卻只見一派晚煙輕浮,不見了同來的伙伴。此時,遠處傳來了隱隱的棹歌聲,只聽得那歌聲愈去愈遠,余音裊裊于江南岸邊,似是灑下了一路離愁。

          【賞析】

          她們的衣著頗與文獻記載相符據(jù)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四六《樂考》云:宋時教坊有采蓮舞隊,舞女們均衣紅羅生色綽子(套衫),系暈裙,戴云鬟髻,乘彩船,執(zhí)蓮花。這里詞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飾的.一部分,便把她們的綽約豐姿、婀娜舞態(tài)勾勒出來,筆法至為簡練。暗露雙金釧一句寫得更好,富有一種含蓄的美、朦朧的美。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露,閃閃爍爍,便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顯露出來,即毫無意味了。以下兩句分別寫采蓮姑娘的動作和表情,在明白曉暢的語言中蘊藏著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語淺意深,以俗為雅。以荷花比女子,在唐宋詞中屢見不鮮。李珣《臨江仙》云:強整嬌姿臨寶鏡,小池一朵芙蓉。陳師道《菩薩蠻》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開。但它們都離開了荷塘的特定環(huán)境,沒有具體的形象作為陪襯,而且格調不高。這里的照影摘花花似面,俗中見雅,形象逼真。它的精神實質是較高雅的,可以娛悅和陶冶人們的性情。就意義來講,這句話寫的是采蓮女子先是臨水照影,接著伸手采蓮,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層次多,動作性也很強,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內(nèi)在感情。芳心只共絲爭亂一句,便是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們美好的心靈。絲字指采摘蓮花拗斷蓮梗時從斷口中拉出來的絲,即溫庭筠《達摩支曲》所云拗蓮作寸絲難絕的絲。隨事生發(fā),信手拈來,以此絲之亂擬彼心之亂,構想絕妙。

          下片采蓮船在風浪中顛簸、掙扎,有的竟被風浪沖散,似乎只剩下一個采蓮姑娘。鸂鶒灘頭風浪晚七個字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鸂鶒是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稱紫鴛鴦。接著詞筆轉而寫采蓮姑娘尋找失散的伙伴。露重煙輕,是具體地描繪暮色。此時天幕漸漸暗下來,暮色蒼茫,能見度極低,也許失散的伙伴相去不遠,但采蓮姑娘卻找不到她們。其焦急之情,倉皇之狀,令人可以想見。

          根據(jù)隱隱歌聲歸棹遠 一句來看,她們已快樂地回家,當然是找到了;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沒有找到。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