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出自哪篇文章,上過學的同學應該都不陌生,出自《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這句話更是表達了作者崇高而堅定的信念、憂國憂民的情懷和積極有為的抱負。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先天下之憂而憂1
出自《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篇文章寫于慶歷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內(nèi)憂外患的年代,對內(nèi)階級矛盾日益突出,對外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為了鞏固政權,改善這一處境,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后人稱之為“慶歷新政”。
但改革觸犯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而皇帝改革的決心也不堅定,在以太后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改革以失敗告終!皯c歷新政”失敗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這篇文章便是寫于鄧州,而非寫于岳陽樓。
擴展資料
在岳陽樓,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來的有關岳陽樓、洞庭湖、君山島的.詩、詞、歌、賦、韻、記等文章,不計其數(shù)。其中,僅《岳陽樓記》就有50多篇。而最負盛名、最有影響的名篇佳作,當首推宋代范仲淹(公元989——1052,字希文,謚文正)寫的《岳陽樓記》。
范公《岳陽樓記》,它胸懷開闊、氣勢恢宏、力壓群芳,為歷代岳陽樓記曠世扛鼎之作。其文體有駢有散,用駢語描繪景物,以散文論敘事情,駢散得當,錯落有致,自成一格。
特別是記中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屆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這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表現(xiàn)出了作者崇高而堅定的信念、憂國憂民的情懷和積極有為的抱負,激起了一代代文人志士心靈的共鳴。
就像滕子京(公元991——1047,字子京,名宗諒)求記選擇了范仲淹一樣,岳陽樓也歷史地、情有獨鐘地選擇了范公的《岳陽樓記》。
自宋開始,范公《岳陽樓記》就被名家題寫、名匠篆刻鑲嵌在岳陽樓的顯著位置,昭示游人[北宋蘇舜卿書《岳陽樓記》、宋人王象之《輿地紀勝》、王辟之《澠水燕談錄》皆稱其書為“岳陽四絕”(即滕子京修樓、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丹、邵竦篆額)之一]。
先天下之憂而憂2
<<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安居樂業(yè),各種荒廢了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增它舊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它連接著遠方的山脈,吞吐著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寬廣無邊;早晴晚陰,氣象萬千。這是岳陽樓盛大壯觀的`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jīng))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么北面通向巫峽,南面直到瀟湘,被貶的政客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能沒有區(qū)別嗎?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陰冷的風怒吼,渾濁的波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辰隱藏起了光輝,山岳也潛伏起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桿倒下、船槳斷折;傍晚的天色暗了下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產(chǎn)生被貶離京,懷念家鄉(xiāng),擔心誹謗、害怕譏諷的情懷,(會覺得)滿眼蕭條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白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岸邊的小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翠。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的光閃著的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漁夫的歌聲一唱一和,這種樂趣哪有窮盡呢!在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有心懷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對著風,那心情真是快樂極了。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君主擔憂。這樣看來是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與誰一道呢?
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9月15日)。
【先天下之憂而憂】相關文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