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唐朝時期,有位善于經(jīng)營的商人,名叫竇(dòu)義,十五歲時,他在褒義寺外開墾空地,種起了榆樹苗。經(jīng)過精心培育,到了第二年,榆樹已經(jīng)長到三尺多高。竇義把其中長得較密集的榆株砍去,曬干,捆成束,拿到集市上販賣,每束賣了一千多錢。等到榆樹長成參天大樹,竇義挑選粗大的榆樹用作建材出售,又賣得三四萬錢。他看長安西市外有很多洼地,便將洼地填滿,修建了二十多家店鋪。這些店鋪位置適宜,每天可獲利數(shù)千。一直到明代,竇義修建的這些店鋪依然存在,人們稱之為“竇家店”。
【出處】《朱子語類》卷一零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榮顯!
【近義詞】自力更生 自食其力 篳路藍(lán)縷
【反義詞】寄人籬下 傾家蕩產(chǎn) 傍人門戶
【例句】 他來時舉目無親、身無一物,全憑白手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