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邊城》后感
《邊城》是一幅美麗迷離的畫,山美,水美,人亦美,然而,也許是天妒人間,美麗的故事卻往往伴隨著凄然,翠翠便是這凄然畫中的凄然之人。
讀《邊城》后感篇一:
曾看過很多本沈從文的書,《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春燈集》等。然而,最喜歡的還是那本《邊城》。在寂靜的夜晚,昏黃的燈光下,曾一度被《邊城》里那洋溢著詩情畫意的文字所吸引,同時更被書中主人公翠翠坎坷的命運以及跌宕曲折的愛情悲劇所感傷。
翠翠是一個美麗活潑、質(zhì)樸善良的“茶峒”邊城女孩,自小與爺爺相依為命。祖孫倆居住在邊城一條小溪旁,以撐渡船為生。他們?yōu)槿舜緲,從不計較得失,每天都很忠實地為來往過河的客人撐渡。
船總的兩個兒子天寶大老與儺送二老同時愛上了純真善良的翠翠。大老生性豪放豁達,不拘小節(jié)。二老眉目清秀,聰明而又富于感情。當(dāng)兩人得知對方同時喜歡翠翠時,決定同時到高崖上唱情歌,由蒼天來決定翠翠的歸屬。爺爺因不明翠翠心思,導(dǎo)致婚事擱淺。大老因婚事未定,跟貨船下川東,不想?yún)s在半路遭遇意外身亡。二老由于哥哥的死,對爺爺心生怪罪,只好將對翠翠的愛深埋心中。為了躲避父親給自己定下的婚事而跟著貨船遠走。
爺爺因心力交瘁而死。剩下孤獨的翠翠終于明白了很多事情。她接替了爺爺?shù)亩纱,終日為來往的人擺渡,靜靜地等候著二老的歸來。
《邊城》是一部描寫湘西邊城小鎮(zhèn)故事的書。它以小城茶峒為背景,描繪出一幅湘西風(fēng)土人情的優(yōu)美畫卷。小說語言質(zhì)樸清麗,含蓄自然。作者通過主人公翠翠曲折的愛情悲劇顯示出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作者通過散文的筆法和詩歌的抒情因素相融合的方式,用細膩的筆觸刻畫出茶峒小城人那種純真的男女之愛、親情之愛與質(zhì)樸的鄰里和藹,生動地展現(xiàn)了邊城人民健康、優(yōu)美、質(zhì)樸的民風(fēng)民情。
在那個30年代動蕩殘酷的社會里,作者通過描寫青山綠水和古樸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來造就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利用她美麗、熱情、純真、心懷美好的憧憬與期待的形象來謳歌象征愛與美的人性與人生,從而體現(xiàn)湘西人民高尚的行為與美的靈魂。
沈從文,這個曾用大部分時間輾轉(zhuǎn)漂游于湘西沅水流域的漢子,對于湘西淳厚樸實的人情世態(tài),健美古樸的風(fēng)俗習(xí)慣,新奇優(yōu)雅的湖光山色流露出濃厚的興趣與鐘愛,并將自然萬物的愛與湘西的美自然融入到故事中。他曾在談及《邊城》時說道:“我要表現(xiàn)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邊城的青山、綠水,令風(fēng)景美不勝收。然而,邊城女孩翠翠的曲折愛情緩緩讀來卻給人淡淡的憂傷。她能等來自己的心上人嗎?希望能吧!
讀《邊城》后感篇二:
作為一個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女子,我特別向往田園牧歌般的鄉(xiāng)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xiāng)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zhèn)上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涼。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jié)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diào)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zhèn)上純樸的風(fēng)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致。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風(fēng)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向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zhèn)。木制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濕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gòu)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象里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游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仿佛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溫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夫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著詩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chǎn)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向往《邊城》里那些淳樸善良的鄉(xiāng)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dāng)?shù)氐凝堫^大哥順順?biāo)退麄兒芏喑缘。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xiāng)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zhèn)。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溫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著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讀《邊城》后感篇三:
青山、秀水、夕陽、白塔、飛鳥、虎耳草,還有那美麗的晚霞,在邊城的天空上如顏料般蕩漾開來,是一種寧靜的幸福,同時也意蘊著一股淡淡的莫名愁緒。
書里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一個美麗純潔的女孩子。她自幼父母雙亡,由靠擺渡為生的祖父撫養(yǎng)長大。多少個黃昏里,翠翠獨坐在山頭的白塔下,看天,看云,看滿枝的落花隨那潺潺的溪水流走,如同自己飄逝的年華。
這樣的邊城是美麗的,溫柔而又有幾分凄涼的,翠翠便是在這里平靜地度過了14年,然而14年后翠翠的生活有了轉(zhuǎn)折點。15歲,就在朦朧的15歲,情竇初開的少女第一次嘗到了愛情的滋味,盡管這段感情沒有任何雜質(zhì),但卻比什么都要來得沉重。邊城很小,世間的事也多有巧合,最令人意外的是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翠翠,但翠翠對這一切毫不知情。無疑,她是天真的,她愛上了儺送,她愛上了夢中那美妙的、悠揚的、回蕩在整個山頭的歌聲。這歌聲給了她一雙翅膀,帶她去尋覓幸福的方向,也安撫了翠翠那顆長年徘徊在渡口,早已厭倦漂泊的心。那時候,翠翠的生命也因此充滿了靈動。
可生命往往錯置,幸福往往易逝,就像短暫駐留在春天的候鳥,一去不復(fù)返,只是一路上青春小鳥掉下的長不回的羽毛。
翠翠的愛情只有一縷歌聲和一把虎耳草作為承載物,簡簡單單,然而一個音符、一片葉子又怎能承載天保死的成全呢?能嗎?
無星無月,夜色很濃。夜很靜,人更靜,唯有那秋蟲的低訴,更顯寂寥。
有多少個日子翠翠沒有聽到儺送的歌聲了?很久很久吧。儺送離開了邊城,戴著一副精神的枷鎖遠走他鄉(xiāng)。他怎么能忘記哥哥的死呢?他怎么能忘記那日在山頭沉默的黯淡眼神呢?他怎么能忘記哥哥決意闖灘的那種絕望呢?能嗎???
操勞一輩子的祖父看著那些關(guān)于翠翠母親的烙印,沉下去又浮下來,竟在15年后與翠翠生命的軌跡相重合。她們的命運驚人地相似,這,這莫不是悲劇的又一個輪回?于是帶著滿腹心酸與悲愴,祖父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永遠地離開了翠翠。一坯黃土、一副棺木、滿天飛舞的紙錢……沉痛中,翠翠終于明白了一切,可惜終究遲了。
天保、儺送、祖父,他們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或死或走離開了邊城,從翠翠的生命里消失了。也許,天保是個好人,儺送也是個好人,邊城里的人都是善良純樸的,可是他們都走了,走得遠遠的,誰來陪伴翠翠?誰來守護翠翠的夢?誰來還翠翠一生的幸福?全書講述至此,我不禁潸然淚下,從婉約到蒼涼,這注定就是一場美麗、蒼白,且永遠游離的愛情。
煙水迷離,四野寂寥。只有翠翠獨自一個人守著渡船,依然癡癡地等待儺送的歸來。
“也許這個人永遠都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
想那時少女心上花開,不知為誰;而少年夜半高歌的片刻光景,又是為誰。幾分哀思,幾分愁緒;幾分幽怨,幾分離索,無奈中俱已成為過往,化作一潭湘西碧水向東流。
“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悠悠邊城悠悠情,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永恒?愛,何以如此沉重?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讀《邊城》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讀《邊城》后感6篇04-21
讀邊城讀后感07-02
讀邊城的讀后感12-08
讀邊城心得05-26
讀席慕蓉詩集后感05-05
讀邊城有感【精】01-14
讀邊城有感【熱門】01-13
讀邊城有感【熱】01-13
【推薦】讀邊城有感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