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遲子建:時間之河的玫瑰
《晚安玫瑰》是我所寫的用時最長、篇幅也最長的一部中篇。
算起來,我在哈爾濱生活已有20多年了。初來這里,我就像一個水土不服的人,非常不適應,因為這不是我生長的故土。那冰冷的樓群、嘀嘀的汽車喇叭聲、閃爍的霓虹燈、蜂擁的人潮,像團團烏云,堵在我心頭。
對它的漸漸喜歡,很奇怪的,竟始于一次外出歸來。十多年前吧,深秋時節(jié),我從外地出差回到哈爾濱。下了飛機,乘車回城路上,看著熟悉的北方的原野,看著路兩側挺直的白楊,那股溫暖而蒼涼的清秋之氣,剎那間感動了我——這就是我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啊,它的美一直存在,只不過我與它隔膜多年,沒能感受到它的律動!
我開始在情感上融入這座城市,也開始用筆描繪它。從《起舞》到《黃雞白酒》,從《白雪烏鴉》再到《晚安玫瑰》,我小說的故事背景,都是哈爾濱這座舞臺。
這是座國際大舞臺,尤其在上世紀初。中東鐵路貫通后,哈爾濱商鋪林立,文化繁榮,包容性強,吸引了大批外國人。在外來人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就是流亡到哈爾濱的猶太人。
《晚安玫瑰》寫的就是流亡到哈爾濱的猶太后裔的故事。
引出這個故事的,是趙小娥,一個租房客。而她的房東,就是猶太后裔吉蓮娜。
吉蓮娜和趙小娥,雖然經(jīng)歷不同,信仰不同,但她們是一根藤上的瓜。
在我眼里,吉蓮娜是一個凄美的人物。她有弒父的行為,但她用一生的懺悔,洗清了自己,我相信如果有上帝,上帝也饒恕了她,因為她弒父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的。當愛情的曙光出現(xiàn)后,吉蓮娜選擇了珍藏——她也別無選擇吧。但這縷愛的曙光,照亮了吉蓮娜的余生。
內(nèi)心最為掙扎的還是趙小娥。猶太人本身的離散命運,是整個民族的命運,吉蓮娜作為猶太后裔,她好像是一曲悲歌里面的一個音符,悲傷,但也有個人的美好,再加上她有宗教信仰,有深沉的愛,人生的溝壑,對她來說,都不會成為深淵。趙小娥卻不一樣。有朋友告訴我,從網(wǎng)上瀏覽的讀后感來看,很多讀者更喜歡趙小娥,我想這是因為趙小娥打動了大多數(shù)年輕人的心。這個出身寒微的大學畢業(yè)生,工作的收入僅夠維持生活,沒房,自身條件不好,又曾有那么一段屈辱的身世,一個奸犯的女兒,她的靈魂從來就沒有安寧過。所以當她終于確認奸她母親的人是誰時,她把所有的不平都歸咎于私生女的身份上,有了弒父的行為。其實她不幸的根源,更多源自社會,而不是她的出身。而她的弒父,與吉蓮娜不同,當趙小娥想除掉身為奸犯的生父時,在松花江的夜色中,那個罪人,用他的父愛,摧毀了她的計劃。他在自沉的同時,也讓趙小娥落入了深淵。
沒人看見深淵中的趙小娥,這樣的人在這個時代并不少見,但這個時代的“盲人”太多,或者說是只看見自己的人太多,很少有人看見深淵中的人。
但吉蓮娜看見她了,并向趙小娥伸出了手。她不知道,憑著一雙衰老的手,能否救起一個傷痕累累的女孩。
《晚安玫瑰》故事發(fā)生的場景,我都走過。記得我去猶太老會堂時,是一個冬日的午后。一樓那個狀如香蕉的小餐廳里,一個客人都沒有,只有兩只小貓,在一只舊沙發(fā)上,相依相偎著,慵懶地睡著。這個場景深深震撼了我。所以小說結尾,趙小娥發(fā)瘋的那一刻,她在吶喊之時,我讓這樣兩只溫柔的貓,做了她的聽眾。
哈爾濱那些有著穹頂?shù)慕烫,我都一一朝拜過。這些帶著鮮明的上世紀城市生活的印記的教堂,是被遺忘的時鐘。雖然它不再行走了,依然滿懷時間。在隱秘的時間之河中,我看到了玫瑰,有的凋零,有的綻放——如同我們的生活,如同我們的藝術——殘缺中呈現(xiàn)著美好,衰敗中透露著芬芳!
【遲子建:時間之河的玫瑰】相關文章:
遲子建散文傷懷之美10-20
遲子建作品《傷懷之美》09-21
遲子建小說的自然之美07-10
《遲子建》語錄07-11
遲子建名言09-05
遲子建散文06-17
遲子建經(jīng)典散文10-02
遲子建作品欣賞10-17
遲子建作品大全05-17
遲子建:“紅樓”的哀歌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