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清平樂·太山上作》的詩詞及鑒賞

        時(shí)間:2024-08-06 04:50:27 古詩 我要投稿

        《清平樂·太山上作》的詩詞及鑒賞

          清平樂·太山上作

        《清平樂·太山上作》的詩詞及鑒賞

          元好問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

          澗風(fēng)來號(hào)萬竊,盡入長(zhǎng)松悲嘯。

          井蛙瀚海云濤,醯雞日遠(yuǎn)天高。

          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

          鑒賞

          蒙古滅金之后,元好問感慨故國(guó)淪亡,不愿為官。公元1236年3月,他與一位友人赴泰安旅行,在三十天的行程中,他游覽了東岳泰山并寫下了《清平樂》等詞。在詞中,元問好表示了他對(duì)自然美景的贊嘆和時(shí)世事得失的閑淡心情。

          詞一開篇,便展現(xiàn)了一派蒼莽景象。夕陽的余暉照遍了眼前的山巒河流,詞人在泰山上極目遠(yuǎn)望,四周景物歷歷在目。此句全從杜甫《次容靈岸》詩中的“落落展清眺”一句來,概括了能見到的總印象,給人以開闊而清的視覺感受。接下來另起一筆,從視覺范圍轉(zhuǎn)入對(duì)聽覺形象的描寫,以盛聲來表現(xiàn)虎山的壯偉氣勢(shì)。作者借用《莊子。齊物論》中描繪的“作則萬竅怒號(hào)”。來形容峽谷間山風(fēng)吹來,大小洞穴齊聲作響的動(dòng)態(tài)美。下句進(jìn)一步加強(qiáng)風(fēng)聲效果,風(fēng)入松林,林間響起陣陣悲壯的呼嘯聲。兩句一從山谷中寫風(fēng),一從松林間寫風(fēng)。風(fēng)不可見,借物可知,一“號(hào)”一“嘯”,表現(xiàn)生動(dòng)!氨弊钟志哂性~人的主觀色彩,同時(shí)開啟后片的抒情。

          泰山以其高聳特立,視野開闊,歷來為登臨的人們的贊嘆。詞人登泰山而縱覽,白比于井蛙見到了大海上的云的波濤,醯雞見到了遙遠(yuǎn)處的太陽、高高的天,大開了眼界。“井蛙”出于《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讀者,拘于虛也。”井底之蛙,由于受的狹小環(huán)境的局限,不知道有個(gè)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談?wù)摯蠛!!磅惦u”也典出《莊子》的《田子方》篇中。醯雞是醋甕中的蠛蠓,一種小蟲,甕子有蓋蓋著,不見天日;一旦揭去蓋子,它就見到天了。詞人登上泰山,也有這種感受。下句“醉眼千峰頂上”,就寫出了如同井蛙脂海,醯雞見天的所達(dá)到的那種境界。當(dāng)身之所處,眼之所見,心之所感,泊于筆端,于是便有“世間多少秋豪”的頓悟之句。這一句是反用《莊子。齊物論》“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的部意。莊子主張萬物齊一,不是從形式上看待事物的大小。秋天野獸新生的毫毛本小,而百安其為;泰山本大,而百得其為大,因而大非大,小非小,甚至小即是大,大即是小了。詞人借用此句,本意是要說,世上的種種情事也不過如秋毫一般渺小,包括功名得失、人事悲歡等。詞人此刻正當(dāng)故國(guó)淪亡之時(shí),心情悲傷、慘淡。“世間多少秋毫”一句,實(shí)是以曠達(dá)掩其苦悶,與上片末句“長(zhǎng)松悲嘯”意境相同。

          全詞短短八句,四處化用《莊子》中的語句,卻不向老莊思想中討生活,中間也并非枯燥說理,而是以形象語抒發(fā)情懷,風(fēng)格清腳沉郁,顯得自然而精煉。

        【《清平樂·太山上作》的詩詞及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元好問《清平樂·太山上作》詩詞譯文及鑒賞07-30

        王維《歸嵩山作》詩詞鑒賞08-25

        朱敦儒詩詞作鑒賞05-29

        《薊中作》原文及詩詞鑒賞10-12

        《清平樂·村居》古詩詞鑒賞11-09

        李清照詩詞《清平樂》鑒賞及閱讀答案08-24

        《新年作》古詩詞鑒賞09-28

        偶作寄朗之古詩詞鑒賞10-21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詩詞鑒賞10-16

        《浣溪沙》的宋詞作鑒賞05-2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