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編故事
導語: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編成故事會是怎樣的呢?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著名的浪漫詩人李白為好友孟浩然所創(chuàng)作的送別詩。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故事,歡迎閱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編故事篇一:
三月,拖著舞裙,帶著畫筆,點綴出了柳如煙,花似錦的春天。
黃鶴樓上,伴著江濤,李白與孟浩然舉起酒杯,一飲而下。李白再次酌酒,與孟浩然碰杯:“浩然兄,今日便是你我離別之時,咱們一醉方休,后會有期!”“好,本想邀太白兄一同去廣陵的,怎奈太白兄事務繁忙,不能陪同,那就后會有期了!”孟浩然說完,一杯下肚。“哈哈,以后我去揚州,浩然兄可別嫌棄啊!”李白說完,隨手折下一枝楊柳,贈給了孟浩然。孟浩然收下后,也摘下一枝垂柳,送給李白,哈哈一笑:“怎么會呢?只怕太白兄不肯賞臉,不愿去揚州呢!我們就此一別吧!”“浩然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李白把柳枝收入胸前,對著下樓的孟浩然揮揮手。
一陣微風襲來,婀娜多姿的垂柳在風中搖曳,柳條拂動著水面,水波紋蕩漾著,隨著孟浩然的船一同劃向遠方……
友人離別,李白依依不舍,始終望著江面友人在的船上,想起了曾經(jīng)的種種,即使帆變成了一個小黑點,漸漸消失,李白仍佇立在黃鶴樓上,想著以前與孟浩然昔日的種種,他提筆疾書: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編故事篇二:
正值武昌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時節(jié),凍泥消融,地上冒出了些許小草芽,嫩黃里帶著一絲絲淺綠色,真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啊!田野里長著一棵棵茁壯的麥苗,天空飄著一層薄如細紗的霧,呈乳白色,遠望去,如同人間仙境。
這天清晨,李白依依不舍地陪著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摯友孟浩然,一起走向長江江畔的黃鶴樓,孟浩然即將乘船去揚州游玩,馬上要和李白分別了。李白舉起盛滿美酒的酒杯,一飲而盡,對孟浩然說:“你現(xiàn)在要去揚州了,你走了以后沒人能陪我在月下飲酒了,但是,我相信,我們兄弟二人以后還會相遇!”孟浩然臉上寫滿了憂傷,頻頻點頭,然后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小船。
李白登上黃鶴樓,目送著小船,漸去漸遠,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一色中。李白仍然久久佇立,望著奔流的`長江水,他觸景生情,詩興大發(fā),提筆寫下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賞析: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前兩句旨在點題,引出了相互惜別的人物、地點、時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煙花三月”明媚艷麗的色彩既是實景,也借景抒情地表現(xiàn)出盛唐時代人們積極奮發(fā)的精神面貌。“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是從詩人的眼光和角度寫孟浩然乘船在江中順流而下,李白佇立樓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遠,船上的白帆逐漸消逝在藍天盡頭遙遠的水天相接處,
最后只能看見長江仿佛是流向天邊;這兩句詩意蘊深遠,李白在樓前佇立之久足見友誼之深長和心情之惆悵了。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含蓄美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美學的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國古詩人的眼中只有含蓄的詩,才能加深詩意,拓寬詩境,擴大詩的張力和容量。
李白的這首詩,堪稱高度含蓄的典范之作,它既沒細數(shù)情多深、意多長,也沒陳述自己佇立江邊以目相送的時間多久,但收到的藝術效果卻使人深感其中之一往情深 、詩味濃郁。由這首小詩中,我們或許可以總結(jié)一個規(guī)律,就是抒情短詩末尾宜用含蓄筆法,只有末句精巧含蓄,才能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境,耐人咀嚼。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編故事】相關文章:
改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07-16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編)作文05-28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編篇11-2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編的作文11-1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事12-1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改寫故事11-0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編故事11-2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故事09-0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背景故事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