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
在《湖心亭看雪》時總想選擇一個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主問題作為綜合分析的突破點,引導理解文本。
一般來說,文章的標題、開篇、篇末那些帶強烈感情的詞語,有一定深度的議論抒情的句子,與理解課文內(nèi)容關系密切的語言點,往往是我們教學問題設置的突破點。
思慮良久還是選擇了“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為教學的突破口,設置主問題:“相公癡”中“相公”指誰?何以見得其“癡”?于是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便走近了張岱,了解到張岱的“癡”行和眼中的`“癡”景;“更有癡似相公者”中“癡似相公者”指誰?他們與張岱一樣嗎?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們再次走近,認識到張岱之“癡”是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此時變“走近張岱”為“走進張岱”,張岱自有自己用癡情與曠達釀造的純美境界,普通人未能及也?!
水到渠成,主問題設置卓見成效。
其實,在日常教學中,在“突破點”尋尋覓覓中,在抓住“突破點”設置適度合理有效的主問題反復思量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了。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2
第一次接觸這篇文章,讀了幾遍之后,我想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呢?我把重點初步定為白描的寫作手法,敘事、寫景、抒情相結合的特點。但是當我查閱了有關張岱以及這篇文章的有關資料,一遍又一遍地品讀文章以后,我被深深地打動了。我想,打動我的應該同樣也能打動學生,而寫作手法的運用只是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所以,我把重點定為讓學生結合對背景的了解和對作者的理解,通過對寫景敘事的分析,深入理解作者蘊涵在文字之外的意味,
“批文入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層內(nèi)涵。
在講這篇文章之前,我布置了學生預習課文。要求不僅要掃除字詞障礙、會翻譯這篇短文,并且著重強調要去了解作者,體味作者。
上課了,我用俗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導入新課,然后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檢查預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三項內(nèi)容:西湖名詩大拼盤、字詞障礙一掃清、齊心合力疏文意。我和學生一起欣賞了描繪西湖的名詩名句,并且也初步感知了課文,然后便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課文賞析。
在“課文賞析”幾個字下面,我打上了四個字:走近張岱。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也設計了三項內(nèi)容:敘事初探張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賞奇景品雅趣。我希望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共同學習,我們能感到張岱確實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奇景”,并且在這樣的奇景中蘊含了作者與眾不同的“雅趣”。讓學生能體味到這篇文章的魅力,體味到小品文雖短小卻耐人尋味的魅力。
在“敘事初探張岱情”中,我先讓同學們歸納了一下本文的記敘要素,從整體來感知課文,然后我提了兩個問題,
。、作者晚年寫《陶庵夢憶》,明朝已亡,紀年卻仍用“崇禎”,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本文的題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卻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寫人?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在暗示我們在張岱的心中明朝始終是沒有滅亡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為什么要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后的“更定”時分獨自一人去賞雪,他的那種落寞與孤寂無不與此有關。第二個問題其實是在暗示我們本文的題目雖為
“看雪”,但是實際上作者不單純是在寫景,更是為了抒發(fā)一種感情。
接著我們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西湖冬景雪亦奇。在這里我說了這樣一段話:有人說,沒有見過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讀了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夠了。那么張岱為我們描繪了怎樣一幅奇景呢?請同學們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后明確,共有三句: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湖中人兩三粒而已。然后我們對這三句話進行賞析。
針對第一句話,我提了一個問題: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字寫得最傳神,為什么?學生們很快便達成了統(tǒng)一意見,就是“絕”,然后我進一步提示學生:是什么“絕”了呢?學生回答:是人和鳥的聲音。于是我便趁勢帶領學生回憶了謝道韞在《詠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以及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并且指出它們都是從視覺來寫雪,而張岱卻從聽覺上著眼,一個“絕”字,寫出了大雪后一片靜寂,湖山封凍,人鳥都瑟縮著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聲的森然寒意。對于第二個句子,我?guī)ьI學生分析了“霧凇沆碭”的景致,這句把大雪蓋地的靜穆與湖面上雪花、水氣茫宕一片的景致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另外作者連用三個“與”字,把天空、云層、湖水之間渾茫莫辨的壯闊雪景進行了總體描繪。第三句我?guī)ьI學生分析了本句量詞使用的特點,讓人覺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緩緩前進,空間正在不斷地位移,這樣既創(chuàng)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朦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過渺如一粟。分析完之后,我總結說:我們大家會發(fā)現(xiàn)在這樣一個時刻,天地之間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緩緩行進,船槳劃過水面,發(fā)出嘩嘩的響聲,一切都是那么靜謐,極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隱隱露出長堤的一道痕跡、湖心亭的一點輪廓,好像淡妝的西子在向我們悄然走來,這對于看慣了西湖平日里車水馬龍、游人如織的張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嗎?恍惚中,作者覺得自己好像已經(jīng)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剛才坐得那一葉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覺得天地是那樣的廣大,而人又是那樣的渺小。面對著這樣的奇景,怎能不讓張岱思緒萬千!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下面接著“共賞奇景品雅趣”。
在“共賞奇景品雅趣”中,我讓學生自己去找表現(xiàn)作者情趣的詞有哪些,經(jīng)討論明確,分別是“獨”、“喜”和“癡”。在夜深人靜、寒氣倍增的時刻,作者寧可披著皮袍、帶著爐火也要一人獨往,不愿看見人,也不愿被人看見,這在常人的眼中當然是一種癡舉,但這個“癡”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憤和孤傲的情懷啊!叵料此時此刻卻有兩人鋪氈對坐,“喜”字寫出了作者的驚喜,但作者并不說自己大喜,反寫二客“見余大喜”,實為作者自己的心聲。經(jīng)討論,我們認為作者在這里表現(xiàn)的是一種“孤高自賞”、“落寞孤傲”的情懷。
課文賞析完了,我做了這樣一個小結:一篇短小的小品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像夢一樣的冰雪世界。在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記敘、寫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渾化無跡,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大家也許發(fā)現(xiàn),我在大屏幕上打上了四個字──走近張岱。大家也許覺得張岱很神秘,其實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許就曾經(jīng)在如潑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澆個透濕也毫不在乎;也許就曾經(jīng)把自己關進小屋里,獨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樂;也許就曾經(jīng)長久地抬頭仰望星空,不為別的,只為感受那份寂靜。在那一刻,甩甩頭,讓所有的煩惱都隨風飄散;在那一刻,你也許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獨醒,世人皆濁我獨清”。所以,當我們品讀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張岱離我們并不遙遠,他在穿越時空的隧道,和我們的心靈進行對話,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獨、一同去感受那份靜謐。
最后我們做了鞏固與拓展的練習,關于白描手法的運用以及和柳宗元《江雪》的比較也就水到渠成,順利完成。
講完這一課,有一點體會頗深:葉圣陶先生說:“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不教”。現(xiàn)代教育理論也倡導“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和信息,更需要讓學生自如地去運用它們。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指導學生學習,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舉一反三,把自己的所學靈活運用于以后的實踐。這一點,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3
全文僅-160字,卻創(chuàng)造出極高的藝術境界,是描寫西湖雪景的`絕唱,而且文章顯得淺顯易懂,學生在讀中就可以把文意理解。
在教這篇文章時,首先讓學生自讀,再分男女生比賽朗讀,要求讀出句中停頓,讀出文中關鍵詞語,讀好重要的段落,而后體會語氣、把握語速,這樣在讀中使學生對全文大意有基本理解。
而后采用競答的形式,共同完成字、詞、句的分析。
第三步比賽背誦:分男女生組背,個人背,點背,續(xù)背。
第四步:說話:細部揣摩。以“我認為——句美,他寫出了——”為話題發(fā)言。如:我認為“霧凇沆碭”美,寫出了湖上雪光水氣彌漫的氣象。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識。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4
師:你認為張岱與亭上兩人是知音嗎?是從文中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生1:是知音,從文末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中得知。
師:文中的“癡”,是“傻”的意思嗎?從這個“癡”字中,你能發(fā)現(xiàn)張岱與亭上兩人的什么特點?
生:從‘癡”中看出他們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致。
生2:不是知音,從‘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看出,張岱是一個比較孤傲的人。
思考一:
有位教育家曾經(jīng)這樣說過:“教學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shù)靥岢鰡栴}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边@位老師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作者張岱的性情特點,設計了一個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張岱與亭上兩人是知音嗎?當然,學生也很聰明,很快就在老師的引導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各自的理解。當學生回答:“不是知音,從‘強飲三大白而別’中看出,張岱是一個比較孤傲的人!崩蠋熑裟茉僮穯枴拔闹羞有什么地方能看出他孤傲的特點嗎?”引導學生從明明有舟子陪同,‘與余舟兩三粒而已’,卻說‘獨往’湖心亭看雪中讀出他是個孤高自許的人就更好了。但不管怎樣,這個問題還是激起了學生思考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高思辨能力。所以,我認為,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應該體現(xiàn)在課堂提問的啟發(fā)性上。
思考二: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語文這一門課是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的!彼哉Z文課一定要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突出語文教學的“語文味”,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寫什么”的基礎上,深入到課文內(nèi)部,揣摩“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理解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功能,領會作者運用語言的匠心。只有這樣做,語文課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既符合語文學科本色特點,又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有效訓練。上述三個教學片段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兩位老師都很注重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品析景物特點,這些過程都體現(xiàn)了濃濃的“語文味”,他們的問題設計應該是有效的。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5
課堂是有缺憾的藝術,每一堂課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一堂課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今天課間,和學生交流一下學習心得,回辦公室又與洪姐交流一下教學心得,我反思《湖心亭看雪》的教學,覺得既有收獲又有不足。
本單元三篇文言文三篇古詩。單元導讀中提示“學習時,要注意體會古人寄托于山水名勝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他們的憂樂情懷”,“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熟讀成誦,積累掌握課文中的文言實詞和名言警句,便體會文言虛詞在關聯(lián)文藝,傳達語氣等方面的作用”。鑒于此,我特制定《,湖心亭看雪》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熟讀成誦,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2、品讀文中寫景的句子,學習白描的寫作手法。
3、體會作者的“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中目標1是學習文言文的“言”要達到的,2和3是學習文言文的“文”要達到的要求。我們都知道:學習文言文講究“文”“言”并重。
語文教育家,張志公說:“所謂閱讀,就是老師帶著學生走進去走出來!蔽难晕拈喿x也是如此。反思本課教學,我感覺學習目標二的學習效果還是不錯的。
品析本文中的寫景的句子,最精美的就是這句“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從這個描寫句中,學生欣賞到了西湖的美景。但是如何學習白描的寫作手法呢?28號培訓的時候,賈玲老師說語文教學最忌諱用概念解釋概念。于是,我借鑒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設計環(huán)節(jié),通過換詞,讓學生對比朗讀,來體會語言表達的效果。請看原文當中的數(shù)量詞“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我給換成標準的常規(guī)量詞“長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讓學生對比讀讀,品味一下看是原文中的“痕”“點”“芥”“粒”給人什么感覺,而若換成標準的常規(guī)量詞“道”“座”“艘”“個”,效果又怎么樣?結果,我引領學生反復朗讀,然后我朗讀,讓學生閉目想象畫面。之后學生紛紛說原文中的“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用得好用得妙。作者是,深夜里來看雪景,根本不可能看得十分清晰。原文中的這幾個量詞,正好給人一種模糊的、蒼茫的感覺,是帶有朦朧的深遠的意境美。如果換成標準的常用的量詞,則過于生硬,看得太清晰,也與事實不符,不能表達出作者當時看雪時的情感。而這個寫景的句子,除了有這幾個簡單的數(shù)量詞之外,竟沒有一個修飾的詞。卻能讓人從中讀出風景美,意境美,詩意美,畫面美。這種,簡潔樸素,不是雕塑的手法,就是白描的寫法。學生在反復對比朗讀和想象畫面感受中學會了,什么是白描手法,并且悟出了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賞“癡景”,作者在此描寫“奇景”,是為下文的.敘“奇遇”和說“癡情”做鋪墊。
可是,我對本文中“癡”字深刻涵義的理解和感受,給學生引導的還不到位。文末借舟子之口說“相公癡”,他眼中的“癡”只是自家相公與別人不一樣——大半夜的“獨往湖心亭看雪”。舟子眼中的“癡”是“癡呆”“癡傻”,他在笑話相公的“癡行”。舟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有癡似相公者”,“兩人對坐”在賞“癡景”,這是“兩人”與“余”共有的“癡”——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閑情雅趣。然而,除此“癡情”外,作者還有“兩人”之外的“癡心”——對故國的深深眷戀,那種遺世獨立的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懷!皢柶湫帐稀薄笆墙鹆耆恕,這明顯是答非所問,可作者為什么其他的沒記住,偏偏記住了“金陵”?作者寫此篇時已經(jīng)是清朝初期,而“金陵”正是明朝的國都,由此可見作者對故國的懷念“癡心”。
對“癡”字深入感悟,才使學生能較好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真正做到“文”“言”并重。而這一點我做的還不到位!罢n堂是有缺憾的藝術!蔽覍⒗^續(xù)反思,認真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腳踏實地走好語文教學的每一步。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6
本堂課主抓關鍵詞“癡”,以朗讀貫穿課堂,同時引用史料,基本達到了教學目的。
導入部分以一副“雪景圖”為例,引發(fā)學生對雪的感悟,說到對古詩的記憶,大家都很自然的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它以其清遠的意境、孤高的情懷讓世人贊嘆,從而引出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關于雪的文章——《湖心亭看雪》。
帶著“舟子是如何評價張岱的”?這個問題聽完視頻朗讀,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關鍵句子“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緊接著又用一個問題“用一個字概括呢”抓住了本課的核心詞語——“癡”。我們現(xiàn)在所理解的“癡”是癡呆、傻子的意思,張岱肯定是不會作此解釋的,從而就激發(fā)了學生一探究竟。
接著一讀文,找“癡”行,初悟癡心。很多學生都找到了“獨往湖心亭看雪”這一句,我順勢一問,下雪天去外面看雪,這樣的舉動是癡的嗎?是傻的`嗎?學生都笑了,此時,他們領悟過來,是在“大雪三日”的情況之下,“湖中人鳥聲俱絕”,夜晚還獨自一人去湖中賞雪,加上如此條件,才是“癡行”,同時這個“獨”字又體現(xiàn)出了作者的“孤獨、孤傲”。
二讀文,品“癡”景,再悟癡心。主要抓住本文的寫景句,其一為“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三個“與”字,能否去掉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盡管很多學生沒有見過茫茫雪景,不過,他們發(fā)揮想象,能夠領悟到萬物融為一體的蒼茫意境。其二“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也用了一個對比體味對于量詞的運用,分別改為“惟長堤一條,湖心亭一座,與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在笑聲中,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借縮小的量詞來表現(xiàn)人、物渺小,與蒼茫浩大的天地形成對比的藝術效果。
三讀文,議“奇遇”,三悟癡心。主要是抓住“金陵人”這個特殊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詞語來理解作者。當然這個“金陵人”的發(fā)現(xiàn)也是破費工夫的。請學生把目光鎖定到酒后話別這句話,問他們能不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大家都沉默不語,這時,我換一種方式——如果我問你叫什么名字,你答你是順德人,行嗎?學生恍然大悟,找到了作者答非所問的地方,也把視線聚集到了“金陵人”,再讓學生說說金陵的歷史地位,以及見解張岱的身世,也就能理解張岱的故國之思了。再聯(lián)系《紅樓夢》中所說——滿紙荒唐言,一把心酸淚,至此,學生較容易理解作者所說的“癡”了。
本堂課在上課前花了長時間備課,上完課,自己覺得比較舒暢,學生也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用一課時,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了教學任務,像類似比較短小的文章,大可不必字字解釋,句句翻譯,抓住文章的核心,一一拓展,會受到更好的效果。
當然,沒有任何一堂語文課是完滿的,首先,本文巧妙的將記敘、描寫、抒情三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我只是給學生總結了出來,沒有先讓學生感知再讓學生去總結,這樣的理解會更深刻;其次,對于白描手法的處理,定義給學生講的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7
本文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9課,我于20xx年11月28日在學!笆痉墩n”評比中,給初二年級3班學生講授了這一課,課后認真聽取了專家和同行的意見,反思如下。
一、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反思
本文是張岱在明亡后寫的一篇追憶前塵往事的小品文。文章以精煉的筆墨,記敘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經(jīng)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表達了他幽遠脫俗的閑情雅致。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對話,淡淡寫來,文章將敘事、寫景、抒情融于一爐,情致深長,洋溢著濃郁的詩意,而全文僅一百多字,筆墨精煉含蓄令人驚嘆。
文章共有兩個自然段:第一段以敘事寫景為主,交代了賞雪的天氣背景,通過以視線的移動,景色的變化,白描的寫法,描繪了西湖中雪景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進,展現(xiàn)了一個微妙而變幻的意境。第二段寫人為主,交代了作者的奇遇,在湖心亭上意外的相逢使作者的悵惆與失意蕩漾心中,平實的敘述,簡煉的筆墨,卻把作者的悲與喜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韻味無窮。
賞析白描手法描寫雪后西湖奇景的文字,是學習的一個難點。明亡后,張岱消極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他的文章追憶前塵影事,字里行間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總帶有淡淡的哀愁。讓學生了解文章的這一寫作背景,然后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明人的生活態(tài)度。而對于文中作者遺世獨立的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態(tài)度,但又流露出消極避世的情緒,應引導學生批判地對待,歷史地分析。這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因此,教學時我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掌握大意,研讀課文理清脈絡,品讀感悟體味情感。找出自己難理解和翻譯的詞語和句子,以提問或提醒的方式解決課文翻譯的問題,掌握文章的重點。聯(lián)系課文和有關背景,通過品讀課文進行小組討論,教師適時的以動態(tài)的知識樹加以點撥和指導領悟作者的情感,從而突破難點。課后通過我更深刻的反思,我認識到在課文翻譯時,為了急于求成,沒能對字詞句的注音和翻譯做到步步落實,忽略了部分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我想如果在學生翻譯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中,再加入小組間的交流,從注音、解詞到翻譯句子,每一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一一呈現(xiàn)或加以指正效果會更好。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作為一篇文言文,既要整體把握文意,又要注意字詞句的落實。要求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借助工具書、書中的注釋及教師的指導,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從而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優(yōu)美境界,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和語言特色。這篇教學我主要是圍繞癡字展開,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方式,咬定語言不放松,增刪移換的方式品味語言,突出語言的精妙。覺得不足就是在字詞上沒有給足夠的時間解釋。必做美讀,選做背誦。
在教授這篇文章時,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我在設計本文時緊密結合了《語文課程標準》中“(讓講堂變學堂)”的相關理念,輔以洪鎮(zhèn)濤老師“閱讀教學,就是要立足文本”的觀點,結合了余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對本堂課的教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ㄒ唬⿲胧緲,設綱導學
1、導入示標:單元導入,明確目標。
首先以描寫西湖春夏秋的詩句導入,進而引導學生明確本課學習目標。這樣,讓學生很快走入文本,為課文教學作鋪墊。
2、設綱導學:自主學習,教師指導。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朗讀為切入口和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小組學習)進行學習。學生先自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初步理解課文,掌握其中包括作者、注音、解詞等基礎知識。
(二)合作探究,展示釋疑
通過自主學習同學們對課文有了一個初步了解,此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先自主完成譯文任務,不會的再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包括這幾方面:
探究:自讀課文,整體感知。研讀探究,品讀賞析,體味情感。
1、合作探究。在自主學習課文的基礎上深入研讀探究,掌握文章的大意;品讀賞析中,使學生明確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以及白描手法的運用嫻熟老練,渾然天成,而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脫俗的情懷,頗讓我們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噓感嘆。如此精美絕倫、形神兼?zhèn)涞男∑肺模瑢W起來簡直是一種享受。這樣既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又注重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體現(xiàn)文言文學習之特點,既要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又要注意字詞句句落實,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既練習了背誦;又進一步理解了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的美,為課文的理解和背誦打好堅實的基礎。
2、展示釋疑。學生展示時,我深感有一個不足:由于自己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急于求成,忽略了對學習文言文基礎知識的落實,沒能做到從作者到字詞注音、解釋的步步落實,因此只是在個別學生對課文翻譯的“提問”和“提醒”中,我就完成基礎知識的教學,這樣做忽略了部分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我想:如果在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再加入小組間的交流,把注音和解釋掌握不準的地方呈現(xiàn)或小組間互相加以指正效果會更好。但是,本節(jié)課對于小組的評價沒有做到當堂體現(xiàn),以至于有些學生的興趣沒能充分調動起來。課堂的氣氛明顯沒有平時上課活躍。
三、對教學效果的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的亮點在于課上注重學生的合作和交流,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引導的作用,對重點問題進行強調,對疑難問題進行點撥,從而體現(xiàn)課堂的高效。
這節(jié)課上完,覺得受益匪淺。與以往課堂不同的是:這節(jié)課我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上頗動了一番腦筋。這次公開課,我大膽地讓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字詞、注音、解詞等基礎知識,雖然因為我的急于求成,沒有顧及到部分同學的不成功,但是我能看出大部分學生能有獨立閱讀、思考的意識和習慣。想一想,此節(jié)課的問題還真多,比如基礎知識的落實,比如對學生小組評價的落實,比如如何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當然,此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基本落實,有一定的教學效果,我想,這節(jié)課不僅使很好地落實了高效教學,而且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養(yǎng)成,也會很有幫助。這節(jié)課,可以說不僅學生的知識有所提高,更是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四、我理想的課堂 ,今后努力的方向
結合前面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反思,結合其中我
發(fā)現(xiàn)的問題,我覺得要實現(xiàn)一節(jié)理想的課堂,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教學:
1、加強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興趣。從平時的教學,到導學案的設計,以方法引導為宗旨,養(yǎng)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2、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作用。新課改理念強調的就是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這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組內(nèi)的再分組,二人一組的互評互改、四人一組的強化指導、八人一組的共同探討,做到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
3、落實對小組學習的評價。例如,每組根據(jù)組內(nèi)情況分為①到⑧號,而只要答對問題,也按號對應加分,從而帶動學生的小組意識,力爭讓中差生樹立信心。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湖心亭的雪景。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總之,要真正落實堂堂清、人人清、步步清。抓好“堂堂清”貴在堅持,每節(jié)課都這么做,才能使同學們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就是要向45分鐘的一節(jié)課要效率 ,就是要真正實現(xiàn)每一節(jié)課的所學知識,達到每個學生都能掌握。讓每個學生都能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讓語文思想在學生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綠樹成蔭。我覺得自己這節(jié)課有成功,有遺憾,今后我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在授課中多些成功,少些遺憾。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8
多年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讀,沒有學生的說,更沒有學生的思學生終于沒有學會讀書,只是死記硬背一些東西,算為所得宋朝教育家張載說:“學則須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他們講的都是讀書要提出問題葉圣陶先生說:“善于讀書的人,一邊讀下去,一邊自會提出一些問題或題目來”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善于讀書的人”,但是可惜,他們沒有提出問題的機會,甚至沒有思考的時間,只能豎起耳朵聽甚是可悲!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9
選入人教版初八年級上冊的張岱的《湖心亭看雪》,這篇歷來為評家稱道,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席之地的小品文,既可以說是張岱散文小品《陶庵夢憶》中以筆墨精煉、風姿綽約著稱的極品,也可以說是與柳宗元《小石潭記》、蘇軾《承天寺夜游》、袁宏道《滿井游記》媲美的小品文精品。全篇僅一百五十九字,看似篇幅短小,平易近人,極易理解講授,實則它小中寓大,以小見大,情思深意蘊于其內(nèi),情趣風致見于言外,正確理解把握它的內(nèi)蘊,鑒賞傳達它高妙的寫作技巧,則需下一番披沙瀝金的功夫。
那么,在我看來,執(zhí)教者首先應入乎其內(nèi),明晰到位地了解寫作此文的其人其書。這篇小文選自張岱的《陶庵夢憶》,而為什么不納入作者的另一書《西湖夢尋》,除了體例寫作的不同外,自當別有一番深意在。《陶庵夢憶》是本什么樣的書呢?簡單地說,生活在一個“王納解紐”、“天崩地解”時代的張岱,作為這一滄桑巨變的歷史見證人、記錄人,淚盡繼之以血寫成的回憶錄《陶庵夢憶》,是一本滄桑易代真實錄,人生歷程懺悔錄、故園之思癡夢錄(見拙作“夢”的注釋——張岱《陶庵夢憶》主題意蘊探微)。
由此,我們?nèi)ソ庾x其文深刻內(nèi)蘊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從所寫景物和歷史背景看,作者筆下創(chuàng)造的迥異于人的意境,既是西湖如夢如幻雪景的真實描繪,又是作者世事如煙、人生如夢的精神的隱曲反映。二、從人和人的關系看,這由經(jīng)歷“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駴駴為野人”,老朋友相見把他當作“毒藥猛獸”的張岱寫來,其間包含著人世間多少炎涼冷暖的體驗,也寄予著作者對人與人正常關系多少深切的期待,至于文章的寫作,其審美在于(一)冷雋美;(二)繪畫美;(三)情趣美(見拙作“小中寓大,眾美畢備”——張岱《湖心亭看雪》賞析)。
由上可見,一篇小文,其包含內(nèi)容如此深邃、厚實,要向學生一一傳達且不是件容易的難事,尤如橫亙在執(zhí)教者面前高高在上的跳桿,一蹴而就翻越不得不講究功夫和技巧。
那么,入乎其內(nèi)后,又如何出乎其外,這也是對每位執(zhí)教者的檢驗!叭牒跗鋬(nèi)”,需要我們對作者、作品透徹了解、融會貫通;“出乎其外”,則要求我們執(zhí)教者由博返約、馭繁于簡、變難為易、深入淺出地對學生循循善誘,為此,我們?nèi)绾螠蚀_到位地對初中學生進行這篇課文的語文教學呢?我初步認為:
。ㄒ唬┮x擇適宜的教學方式、方法。
對于文言文,時下學生畏文如虎,學生有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文言文的閱讀理解,向來是初中學生語文學習中的攔路虎,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文字障礙,文言文中的實詞、虛詞、句式變換多,深奧難懂,難于把握;二是時代距離。古人生活的時代,古人的思想感情,文化背景距今天的時代、當今的學生遙遠而陌生,由此讓幼小年青、知識貧乏、生活單一的中學生去走近古人,“回眸過去,這時代的思想感情的'距離難于跨越;三是執(zhí)教者的障蔽。好的教師教學時能深者淺之,難者易之,疑者活之,塞者疏之,去掉重重阻礙,讓學生撥云見日,披沙見金。教不得法的老師,弄得不好,倒是教學時主次不分,講解不明,方法陳舊,正應了有學生所說,越學越難,越學越不懂。越學越放棄,學生主動性丟失,探索性泯滅,創(chuàng)造性捏殺,教學墮入惡性循環(huán)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這種現(xiàn)象的致命之處在于教學方法上普遍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集中表現(xiàn)為“三多三少”,
1、老師講的太多,而學生動手動腦少;
2、教師講課時分析太多,而對學生學習主動指導培養(yǎng)太少;
3、學生做作業(yè)時間太多,而用于課外閱讀、寫作及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機會太少。
所以有人對過去“滿堂灌”的講授方式作了戲謔反諷的概括為:
1、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提問學生答,老師板書學生抄;
2、老師講得多學生學得多,講少學少,不講不學;
3、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莫名其妙;老師講得面面俱到,學生聽得不得其要;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在這種情勢下,正本清源,還學生一個學習的天地,“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思考讓給學生,把過程留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就成了當今教學普遍關注、切實改進的重要課題。今天在“主動——合作——探究——互動”教育新理念的指導下,由過去講授式變?yōu)閱l(fā)式、學導式、學用式已形成為教育的新的趨勢,語文教育界許多老師踐行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學方法,傳統(tǒng)的語文教育方式向現(xiàn)代化教育對接,過渡轉軌。文言文教學上,許多老師也摒棄以前一味“死摳字詞”、“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疏通文意”,把文言文當作風干的語言標本的作法,工具性、人文性并重,讓學生從文本中感悟體會,消化吸收,從而達到古為今用、陶情怡性的作用。有鑒于此,我教《湖心亭看雪》一文時,一改以前的單純的講授,而采用作業(yè)探究式+討論點撥式進行教學,在學習課文前我提出預習作業(yè)如下:
1、請全班同學各自提供一首描寫西湖的詩歌,準備課堂交流。[此作業(yè)以詩引路,創(chuàng)設情景,既意在拓寬學生視野,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查閱資料和聯(lián)想的能力]
2、請找出課文中的一個會意字,并舉例3-5個會意字;找出課文中的多音多義字,讀準字音,把握意義用法;掌握課文中自己不認識生字的讀音意義用法;課文中的“霧、凇、沆、碭”中的“凇”是形聲字嗎?為什么?[此題意在調動學生自學和探究的學習興趣,舉一反三,既鞏固以前形聲、會意、多音多義字的知識,溫故知新,又運用字的知識解決課文中的難字。]
3、在課文中標明作者寫湖心亭雪景的量詞,請試用另外的量詞替換。[此題借助語言“置換”,讓學生領悟作者量詞運用的精確、傳神,為學生今后作文遣詞造句提供典范。]
4、作者全文很好地運用了“對比手法”,有大小的對比,動靜的對比,冷熱的對比,請用課文中的語句一一說明。[此題意在讓學生自主解讀課文,突破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
5、將柳宗元《江雪》詩和本課作一對比,并說出它們的異同,準備在全班交流。[此題意在通過對比閱讀,培養(yǎng)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6、你認為作者“癡”嗎?[此題意在設疑問難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欲,進而讓學生在表達交流的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品質和習慣。]
。ǘ┮_確認課文的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能不能找準、攻破課文的重點、難點,是學習一篇課文的關鍵。課文中,有的重點又是難點,二者合一;有的重點、難點既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又各自分離,還有的課文難點不止一處。重點、難點既可以是內(nèi)容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如表現(xiàn)方法、語言特點,這要教師從課程內(nèi)容、學生對象、知識系統(tǒng)掌握需要出發(fā),此文教學時,最好從寫作形式方面突出一、二個問題,切不可面面俱到,讓學生學不到實處,學不能致用。查閱一些老師此課的講授,課文重點把不準,難點攻不破,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繁,即繁雜、繁瑣。如有的教師介紹張岱其人、《陶庵夢憶》其書時,一講一大通,唯恐不全不詳,由此沖淡了課文應主講的內(nèi)容。還有的過于糾纏于崇禎五年十二月的深意上,次要的淹沒了主要的,喧賓奪主,主次不明,細枝末葉掩蓋了主干,綠葉取代了紅花。更有一些教師為展示自己學富五車的淵博,不看對象和學生接受程度,動輒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結果將教學引向食而不化的反面。
二是偏。主要表現(xiàn)為不該講的大講特講,看似講得對的結果適得其反。比如有教師以一“癡”字串解全文,什么“癡行——癡景——癡情”,讓人難于理解的是,怎么作者“癡”了,景就變?yōu)椤鞍V景”了呢?又如有教師以一“奇”字統(tǒng)攝全文,“時間奇——雪景奇——手法奇——量詞奇——人物奇——情趣奇”,這么多個奇,看似對課文“一字見奇”,高屋建瓴的解讀,然而仔細研究,奇處多了反而不足為奇了,如此可見四處出擊,偏離課文主旨,何談重點?還有的教師大講本文的寫作方法——正面和側面描寫,白描和細描,這篇課文側面描寫何在?是其主要特點嗎?白描和細描又何以區(qū)分?講這些對學生寫作有切實的指導,能內(nèi)化為學生的讀寫能力嗎?一些教師至今還老喜歡在概念上翻筋斗,兜圈子,實際上學生寫作最需要學習借鑒掌握的是選材、敘事、寫景、布局謀篇、遣詞造句這些最基本最適用的方法。還有的貌似教育新觀念、新模式的踐行者,教本課時將學生分成“語詞破澤組——心靈探究組——性情評價組——寫法賞析組”,如此花樣翻新,機械分割,需知在如此肢解的同時,也就肢解了學生,肢解了課文。
三是單,即教學方法單一、單調!督虒W六十法》闡述教學方法的作用時道:“教師的文化專業(yè)知識有如分母,教學方法有如分子,教學效果是這個分數(shù)的值!眱(yōu)秀的教師,教學上除了“胸中有書”、“目中有人”外,還“手中有法”,即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和方法;赜^我們不少教師的文言文教學,更多的還是停留在以前死摳字詞、疏通文意的路數(shù)上,要不抱定單純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不放,解放不了思想,邁不出“自主——合作——探究——互動”的步子,要不,一課之中,一文所用,一、二教學方法,既見不到學生自動,也難以見到教師啟動,更難見師生互動,起承轉合環(huán)節(jié)不明,教學方法不能立體作戰(zhàn),如此單調重復,怎不敗壞學生學習的胃口?如此平庸無奇,何不淡化學生求知的興趣?
通過對本文入乎其內(nèi)的學習鉆研,我認為本課與本冊文言課文比較而言,無多少字詞的障礙,重點、難點應確定在內(nèi)容的理解,寫作方法的運用上,因此,我在教學時將二者有機融合在三個對比上:
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既直接自然易學易懂易用,需不著死記硬背一堆名詞術語、概念結論,也便于日后活化為自己閱讀寫作的血肉。
“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是古人指導我們讀書學習的金玉良言,對教師來說,是鉆研教材、因材施教的特殊要求。要教好教材所選課文,“入乎其內(nèi)”就是要我們教師深入鉆研作品,不停留表面,認真感悟作者的用意,仔細破解作品疑難,不以己代人,不至人云亦云,以期達到目有全牛,融會貫通,爛熟于心,卓有見地的那樣一種狀態(tài)和境界!俺龊跗渫狻,即要我們教師依循教學大綱要求,根據(jù)教材實際,結合學生實際,著眼教學實際,來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精用宏的教學設計。循序漸進地、循循善誘地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要“出”必先要“入”,入是教學的基礎、前提,“入”后還需巧“出”,“出”是教學的檢驗和遷移,二者為相輔相成、緊密聯(lián)系的不同階段,F(xiàn)在一些年青教師教學在“出”與“入”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既不能“入”,也缺乏“出”,“出”、“入”脫節(jié)。大學老師怎樣教他怎樣教,高中教師怎樣教他怎樣教,教參教輔怎樣講他怎樣教,人家怎樣教他怎樣教,教育行家對教育的三個境界謂之“一年教對,二年教好,三年教活”,可我們的很多老師如此教學多年不見進步,始終在教“對”這個層次上逡巡徘徊不前,有的好學勤思進取求新的教師“一年當你教書十年”,而裹腳不前,怠惰守舊的教師“教書十年當人家一年”,這不能不說是當下我們語文教師的一種現(xiàn)狀和弊端,這也當是語文教學“少、慢、差、廢”的重要癥結所在,在這里我們希望我們的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認真教好每一堂語文課,不負時代的重托、人民的殷切期望。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0
我將本文的教學目標設定為:1.積累一些文言詞匯,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復誦讀,并背誦;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寫,掌握并運用白描手法。
針對目標,我設置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1.導語;2.展示教學目標;3.學生介紹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4.朗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文句,整體感知文意(這里包括教師范讀、學生自讀、教師正音、學生自主學習借助注釋疏通文句、小組討論,質疑、學生教師答疑、檢查自學);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這里包括學生質疑,學生老師答疑,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形成板書);6.師生共同品讀文中描寫雪景的文字,學習白描手法(這里包括對白描手法的介紹,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7.總結語。
回顧這節(jié)課,我覺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結反思如下:
1、成功的地方在于學生為主體的意識體現(xiàn)得十分清楚,比較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整堂課中,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的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如在讀、議、品的環(huán)節(jié)里,我始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學生喜歡哪句我便導哪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而改為學生學,老師導,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如在學生讀得有滋味時,老師也參與他們的朗讀。學生讀之后自己再讀,把自己當作了學生參與到學生朗讀中,學生再反過來評老師的朗讀,從學生的評議中,我巧妙地指導了學生的朗讀。這樣教師轉變角色,作為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這種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范,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
2、對文中重難點的把握要到位,深入?梢哉f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還可以,但是對本文寫作上的特點出力不到位,使學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將記敘、描寫、抒情三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我只是給學生總結了出來,沒有讓學生先感知一下,讓學生去總結,理解會更深刻;其次,對于白描手法的處理有些脫離文本,輕輕點水。白描手法的定義給學生講得過于概括、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其實課后第二題很好地解釋了什么是白描。講完定義后老師應該結合文本將一下白描在本文的運用,使學生能夠有一個直觀的認知。
3、要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教學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4、這節(jié)課如果能夠借助多媒體,有些缺點就可以彌補。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畫面,音樂,可以讓學生進入到看雪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懷,多媒體的運用也讓條理更清晰。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1
教師是課堂教學程序的引導者。我在讓學生品味表現(xiàn)雪景的幾個詞語“一點、一痕、一芥、兩三!睍r,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上讓學生討論,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去用心感受,設身處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知當時的意境。在課堂中,這樣的情感體驗表面上看好像有點“虛”,并沒有讓學生學到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它為學生理解文章,為學生真正地與作者交流和共鳴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文言文教學不應該追求“畢其功于一役”,想在一篇課文教學中,窮盡其所有內(nèi)涵,包括字詞、句式、句子、情感、主旨等等。其實,學生是隨著其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來不斷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的。短短一篇《靜夜思》,從幼兒園就開始讀,也許,一直到了五六十歲,當自己兩鬢斑白,仍漂泊異鄉(xiāng),事業(yè)無成時,才真正讀懂這首詩。所有,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有一點耐心,留一點余地。這篇文章未掌握的知識,也可以留到后面的文章去掌握;這篇文章未理解的思想,也可以到畢業(yè)以后,走上社會后去理解。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2
《新課程標準》對初中生階段的文言文學習提出了要求:“閱讀淺顯的文言文,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節(jié)本內(nèi)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手法,能初步理解和鑒賞文學作品,手搔高雅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绷硗,俄國作家契訶夫在談論創(chuàng)作體會時說過這樣一句話:“簡潔是才力的姊妹,寫的有才華就是寫得短”,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證明。全文不過一百六十字,卻把湖心亭的夜間雪景寫的氣象混莽,恍惚迷離,把作者擁毳衣爐火、深夜觀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懷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鑒于這些,我將本文的教學目標設定為:1.積累一些文言詞匯,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復誦讀,并背誦;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寫,掌握并運用白描手法。
針對目標,我設置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1.導語;2.展示教學目標;3.學生介紹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4.朗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文句,整體感知文意(這里包括教師范讀、學生自讀、教師正音、學生自主學習借助注釋疏通文句、小組討論,質疑、學生教師答疑、檢查自學);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這里包括學生質疑,學生老師答疑,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形成板書);6.師生共同品讀文中描寫雪景的文字,學習白描手法(這里包括對白描手法的介紹,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7.總結語。
回顧這節(jié)課,我覺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結反思如下:
1、本課的亮點在于以“讀”突破。從最開始的全文朗讀到重點句子的品味讀,“讀”是整堂課的主線。在讀中尋找疑問,在讀中解決疑點,在讀中體會心情,在讀中豐滿人物。“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白x”中自有山重水復疑無路,“讀”中自會柳暗花明又一村。讀出了興趣,讀出來韻味,讀出來精神,讀出來靈魂,出了主旋律。
2、以“悟”突破。賞讀環(huán)節(jié)注重通過品讀來理解文本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以“讀”為主,以“癡”為切入點,通過找“癡行”、賞“癡景”、說“癡心”三個步驟深入感悟。對文中描寫雪景的句子“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比宋锏恼Z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進行賞析、品讀,使學生能較好的`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也使得課堂的教學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并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氣氛。
3、對文中重難點的把握要到位,深入。可以說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還可以,但是對本文寫作上的特點出力不到位,使學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將記敘、描寫、抒情 三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我只是給學生總結了出來,沒有讓學生先感知一下,讓學生去總結,理解會更深刻;其次,對于白描手法的處理有些脫離文本,蜻蜓點水。白描手法的定義給學生講得過于概括、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其實課后第二題很好地解釋了什么是白描。講完定義后老師應該結合文本將一下白描在本文的運用,使學生能夠有一個直觀的認知。
4、要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教學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5、這節(jié)課如果能夠借助多媒體,有些缺點就可以彌補。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畫面,音樂,可以讓學生進入到看雪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懷,多媒體的運用也讓條理更清晰。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3
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想方設法讓語文學習課堂活躍起來,生動起來,讓學生喜歡語文課,向往語文課,讓他們真切感受到語文課的樂趣,從而感受語文的'樂趣。我在這里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模擬作者與亭中兩人對話的情節(jié),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參與的興趣非常濃。通過上臺表演,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想象能力,而且通過對表演語言的分析,增強了學生對作者內(nèi)心孤寂,感嘆人生的淡淡憂愁的情懷的感悟。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4
多年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讀,沒有學生的說,更沒有學生的思學生終于沒有學會讀書,只是死記硬背一些東西。
算為所得宋朝教育家張載說:“學則須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他們講的都是讀書要提出問題葉圣陶先生說:“善于讀書的.人,一邊讀下去,一邊自會提出一些問題或題目來”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善于讀書的人”,但是可惜,他們沒有提出問題的機會,甚至沒有思考的時間,只能豎起耳朵聽甚是可悲!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5
張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歷來受人推崇,《陶庵夢憶》與《西湖夢尋》是兩本非常受人歡迎的書,他的文字淡雅雋永,讀后叫人回味無窮,但也就是在這淡雅雋永的文字背后,隱藏一份悠悠的家國情懷,寄情于山水是中國文人歷來的一種自我解脫的方法,當個體生命面臨不可抗爭之命運時,便會把精神寄托于紛爭喧鬧以外的青山綠水家園,在山與水的調和中覓到一份安寧,以此再來尋求更高遠的超脫,張岱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夢憶》的,里面的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書中的精品,它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散文的奧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寫西湖雪景的千古絕唱。
本文的教學設計以新課標對文言文的教學要求為依據(jù),注重文言文的詞匯理解和積累,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感知,注重通過朗讀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據(jù)這一原則,我把本文的教學過程分為“白文斷句——整體感知”和“賞讀文章——體會情感”兩部分。
文言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讀讀背背和積累文言詞匯為主要目標。在語文課程中,文言文教學所用課時、師生所花時間都逐漸增多,主要是花在文言詞語的記憶上。在文言字詞教學中,我們大多采用借助課下注釋和參考書、工具書理解課文意思,然后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反復記憶鞏固。這種方法對文言文初學者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但隨著文言詞匯積累的增加,學生對詞匯的遺忘率也逐漸增高,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能力沒有提高。這主要是因為死記硬背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缺乏思考,對文言詞語沒有真正理解,效果也就達不到要求。初二學生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有一定的文言詞匯積累,這時可以考慮讓學生不借助任何材料給白文斷句(在初始階段可以提示難點),也就是根據(jù)學生自己的積累和經(jīng)驗給白文斷句,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再經(jīng)過看書下注釋,同學互相探究討論、老師點撥理解文章意思。通過給白文斷句這一訓練,我們希望能使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能有所進步。這一教學方法也得到市區(qū)教研員和聽課教師的肯定。
賞讀環(huán)節(jié)注重通過品讀來理解文本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讀為主,以“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中的“癡”為切入點,通過找“癡行”、賞“癡景”、 說“癡人”三個步驟悟“癡心”。對文中描寫雪景的句子“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比宋锏恼Z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進行賞析、品讀,使學生能較好地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節(jié)課的多媒體運用也力求簡單有效。課前的有關西湖的詩詞欣賞營造了良好氛圍。應該注意的是:重點字詞解釋的那張幻燈片應該給重點字詞加點,否則就會造成歧義。 下次注意的問題:
1、備課一定要備學生,而且課前的預設要充分。
2、教學目標一定要明確,這樣教學重點才會突出。
3、課堂上要把握住教學契機,尤其是對學生的講評一定要到位。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06-26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06-27
《湖心亭看雪》的教學反思12-02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推薦】12-07
【推薦】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2-08
【熱】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12-09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精】01-27
【熱門】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01-27
湖心亭看雪教學反思【熱門】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