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原文及拼音
文章《蘭亭集序》抒發(fā)了王羲之心中對于人生之短暫的感慨,以及體現(xiàn)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蘭亭集序的原文及拼音,歡迎閱讀!
蘭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ú恢现畬⒅ 一作:曾不知老之將至)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蘭亭序拼音解讀:
yǒng hé jiǔ nián ,suì zài guǐ chǒu ,mù chūn zhī chū ,huì yú huì jī shān yīn zhī lán tíng ,xiū xì shì yě 。qún xián bì zhì ,shǎo zhǎng xián jí 。cǐ dì yǒu chóng shān jun4 lǐng ,mào lín xiū zhú ;yòu yǒu qīng liú jī tuān ,yìng dài zuǒ yòu ,yǐn yǐ wéi liú shāng qǔ shuǐ ,liè zuò qí cì 。suī wú sī zhú guǎn xián zhī shèng ,yī shāng yī yǒng ,yì zú yǐ chàng xù yōu qíng 。shì rì yě ,tiān lǎng qì qīng ,huì fēng hé chàng ,yǎng guān yǔ zhòu zhī dà ,fǔ chá pǐn lèi zhī shèng ,suǒ yǐ yóu mù chěng huái ,zú yǐ jí shì tīng zhī yú ,xìn kě lè yě 。
fū rén zhī xiàng yǔ ,fǔ yǎng yī shì ,huò qǔ zhū huái bào ,wù yán yī shì zhī nèi ;huò yīn jì suǒ tuō ,fàng làng xíng hái zhī wài 。suī qù shě wàn shū ,jìng zào bú tóng ,dāng qí xīn yú suǒ yù ,zàn dé yú jǐ ,kuài rán zì zú ,bú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jí qí suǒ zhī jì juàn ,qíng suí shì qiān ,gǎn kǎi xì zhī yǐ 。xiàng zhī suǒ xīn ,fǔ yǎng zhī jiān ,yǐ wéi chén jì ,yóu bú néng bú yǐ zhī xìng huái 。kuàng xiū duǎn suí huà ,zhōng qī yú jìn 。gǔ rén yún :“sǐ shēng yì dà yǐ !眖ǐ bú tòng zāi !(bú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yī zuò :céng bú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
měi lǎn xī rén xìng gǎn zhī yóu ,ruò hé yī qì ,wèi cháng bú lín wén jiē dào ,bú néng yù zhī yú huái 。gù zhī yī sǐ shēng wéi xū dàn ,qí péng shāng wéi wàng zuò 。hòu zhī shì jīn ,yì yóu jīn zhī shì xī 。bēi fū !gù liè xù shí rén ,lù qí suǒ shù ,suī shì shū shì yì ,suǒ yǐ xìng huái ,qí zhì yī yě 。hòu zhī lǎn zhě ,yì jiāng yǒu gǎn yú sī wén 。
蘭亭集序鑒賞:
《蘭亭集序》,又題為《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序》等。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會聚蘭亭,賦詩飲酒。王羲之將諸人名爵及所賦詩作編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并抒寫由此而引發(fā)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詩序》影響很大,其成就又遠在《金谷詩序》之上!短m亭集序》。
文章首先記述了集會的時間、地點及與會人物,言簡意賅。接著描繪蘭亭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和周圍景物,語言簡潔而層次井然。描寫景物,從大處落筆,由遠及近,轉而由近及遠,推向無限。先寫崇山峻嶺,漸寫清流激湍,再順流而下轉寫人物活動及其情態(tài),動靜結合。然后再補寫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輕揚的春風,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萬物。意境清麗淡雅,情調歡快暢達。蘭亭宴集,真可謂“四美俱,二難并”。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別離,所謂“興盡悲來”當是人們常有的心緒,盡管人們取舍不同,性情各異。剛剛對自己所向往且終于獲致的東西感到無比歡欣時,但剎那之間,已為陳跡。人的生命也無例外,所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語)、“老冉冉其將至兮”(屈原語)、“人生天地間,奄忽若飆塵”(《古詩十九首》),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當想到人的壽命不論長短,最終歸于寂滅時,更加使人感到無比凄涼和悲哀。如果說前一段是敘事寫景,那么這一段就是議論和抒情。作者在表現(xiàn)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嘆中,流露著一腔對生命的向往和執(zhí)著的熱情。
魏晉時期,玄學清談盛行一時,士族文人多以莊子的“齊物論”為口實,故作放曠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個頗具辯才的清談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與一般談玄文人不同。他曾說過:“虛談廢務,浮文妨要”(《世說新語·言語篇》)在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確地指斥“一死生”、“齊彭殤”是一種虛妄的人生觀,這就明確地肯定了生命的價值。
這篇文章具有清新樸實、不事雕飾的風格。語言流暢,清麗動人,與魏晉時期模山范水之作“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文心雕龍·明詩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齊而富于變化,以短句為主,在散句中參以偶句,韻律和諧,樂耳動聽。
總之,這篇文章體現(xiàn)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說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后人以啟迪、思考。
【拓展內容】
《蘭亭集序》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二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為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山水游記一般不只是對自然風物的客觀描繪,往往包含抒情或說理的成分,或表達物我兩忘的喜憂,或抒發(fā)時不我待的憂思,或傾訴懷才不遇的憤懣。閱讀這一類的文章,一要欣賞其中描繪的自然風光,二要聯(lián)系作者身世和時代背景,品味作者抒發(fā)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因為對于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這是一篇精講課文,需要重點學習并掌握。
這篇序言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而且其文在思想、語言上也具有獨特的價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確立了它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為一篇書序,文章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動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并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學習有這樣的要求“通過閱讀和鑒賞,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淵遠流長,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此文入選教材正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
二、學情分析
知識層面上:高一學生具有一定文言知識,但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尚淺。
情感層面上:由于生活經歷較少、閱歷較淺,對文中表達的哲理和情感難以準確把握。
經過高一第一學期的學習,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依然存有畏難情緒,且本學期文言文難度較之上學期有很大提升,學生還需要繼續(xù)積累一定的文言知識,此文正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不僅如此,學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能認識作者深沉的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對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很有幫助,同時又能感受我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對提高語文素養(yǎng)大有益處。
三、教學目標
高一學生需要積累一定的文言知識,根據(jù)該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序文的特點,掌握“修、期、致、臨、次”等實詞的意義、“之”“于”“所”“夫”等重點虛詞的含義、特殊文言句式,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體會文章精練優(yōu)美、自然清新的語言;借助注釋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提高文言閱讀能力;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四、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對作者感情變化的把握,以及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誦全文,是本文教學重點。
難點:課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樂到痛到悲,對人的生死這一問題的議論富有哲理性,由于學生經歷淺,多數(shù)未經歷過生死,對其中表達的生死觀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將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和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蘊含的積極情緒定為教學難點。
五、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教師要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用兩課時,采用誦讀法、點撥法進行教學。
(1)誦讀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反復誦讀,從而更深的領悟文章內容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點撥法。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包c撥法”能啟發(fā)學生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本文中,我主要點撥的是難句以及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2、說學法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睋(jù)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yǎng):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書、課本注釋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準確、通順地翻譯課文,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同時,在教學中,讓學生質疑,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難句質疑;
。3)用歸納法歸納文中的特殊文言現(xiàn)象。讓學生學會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tǒng)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既便于記憶,又便于運用。
六、說教學程序
接下來,我將重點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整個說課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抡n導入:故事、圖片導入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件謎一樣的珍寶,它就是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關于這幅絕世珍品的下落,傳說很多,比較統(tǒng)一的說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帶入了墓中。我們在責怪這位自私皇帝的同時,還能感到一絲欣慰,因為尚有唐朝書法家歐陽詢、褚遂良等摹寫的'蘭亭帖流傳于世。我們在鑒賞書法美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欣賞其文描寫的蘭亭勝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ǘ┳髡吆喗
欣賞完插圖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書法作品,讓學生直觀感受其書法“飄若游云,矯如驚龍”的特點,同時簡介作者和文章體裁特點,擴充學生的相關知識,完成教學目標(1)中對序文特點的了解。
(三)整體感知,朗讀全文
通過播放課文朗誦帶,讓學生注意字音和語調、語氣,初步感受《蘭亭集序》的語言特色。聽完錄音后,再讓學生齊聲朗讀一遍,教師作誦讀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法和學法的落實。
(四)小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25分鐘
由學生四人小組共同合作,結合課文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教師巡視點撥。選擇重點知識進行簡單疏導講解。
1、重要的文言實詞:會、修、至、少、集、引、列、坐、次、無、盛、足、敘、幽、是、和、游、極、信、可、悟、寄、托、趣、殊、遇、暫、得、將、及、遷、系、向、興、短、期、盡、由、合、臨、悼、喻、固、一、齊、作、視、悲、痛、錄、述、致、斯等。
2、重要的文言虛詞:之、于、也、以為、其、雖、所以、諸、夫、或、因、所、曾、既、已、猶、況、豈、哉、每、若、未嘗、故、者等。
3、通假字:趣舍萬殊(“趣”通“趨”,意為“往、取”)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意為“像”)
4、詞類活用A、形容詞作名詞:群賢畢至(賢,意為“有才有德的人”)
少長咸集(少長,意為“少者”)無絲竹管弦之盛(盛,意為“熱鬧的場面”)
5、古今異義
6、特殊句式A、判斷句B、倒裝句C、省略句
。ㄎ澹┬〗Y并布置作業(yè)
對小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況進行總結,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2)歸納文中文言知識,完成課后練習二。第一課時的作業(yè)重積累,對基礎差的學生必不可少,又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整理能力;同時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處,為下節(jié)課鑒賞評價奠定基礎。
第二課時
。ㄒ唬⿲W生齊讀課文,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3分鐘
(二)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理清思路,點同學回答,然后進行補充5分鐘
第1、2段為第一部分,主要是敘事、寫景,先敘述集會的時間、地點,然后渲染出蘭亭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在這里足以“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可以自由地觀察、思考,滿足人們目視耳聞的需求。這里正是與會“暢敘幽情”、盡興盡歡的絕好處所。這些描寫都富有詩情畫意,作者的情感是輕松愉快的。
第3、4段為第二部分,主要是抒情、議論,作者由美景妙時引發(fā)出樂與憂、生與死的感慨。他認為人生的快樂是有極限的,待快樂得到滿足時,就會感覺興味索然。往事轉眼間便成為歷史,人到了生命的盡頭就會死亡。作者由“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認識,產生了一種珍惜時間、眷戀生活、熱愛文明的思考。雖然文中的壽夭、生死不能自由決定,從而有些傷感,但作者仍然認識到盛衰、生死是必然的。人生無常,時不我待,故著文留傳后世,以承襲前人,啟示來者。
。ㄈ﹩栴}研討(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文章第1、2段概述了蘭亭集會的情況,說說作者為什么會有“信可樂也”的感受。
原因有四點:一、前來聚會的人多,“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二、聚會的地點環(huán)境優(yōu)美,“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三、聚會時的活動高雅有趣,“流觴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歡的游樂形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四、聚會時天氣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以“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
2、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第3段議論的中心問題。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樣由“樂”轉而為“痛”?(答案做參考,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第3段議論的中心問題是生死觀問題。
作者由開始時“興可樂也”的感覺,聯(lián)想到人的兩種不同的生存狀態(tài)。美麗的山水、盡情的歡娛,可以令人忘記煩憂,“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覺中時光已經流逝,“不知老之將至”,等到時過境遷后,往日的美好已經成為陳跡,人不能永遠保有美好的記憶。想到此處作者不免感慨橫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嘆。“死生亦大矣”,自然轉而為“痛”。
3、“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死觀?
作者認為人不管以怎樣的方式活著,生命都在不知不覺中逝去,而壽命的短長只能聽憑造化,最終歸于結束。所以生就是生,活著能享受樂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無;钪退廊ナ侨松笫,二者不可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之意。
(四)分析體會語言特點
1、品味生動、準確的語言
如:“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一句中“一觴一詠”四個字,寫出蘭亭集會上的兩種主要活動:飲酒和賦詩。文字簡潔,情態(tài)生動傳神,尤其是兩個“一”字,巧妙寫出了與會者快樂的神態(tài)。
2、體會工整、華麗的對偶
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前句寫遙看宇宙,思緒飛揚;后者寫回望大地,萬物蔥蘢,心潮澎湃。感情美與形式美達到高度統(tǒng)一。
3、品味駢散結合、錯落有致的語言特點
第三段文字寫出,盡管人們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yún)s是相通的:熱愛快樂,為流逝的歡樂時光傷感。句子形式靈活,有駢句,如“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節(jié)奏明快,有音樂美;其他多是散句,長短不一,錯落中見精致。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齊彭殤,無經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曠達人,故于蒼涼感嘆之中,亦有無窮逸趣!睎|晉名士崇尚老莊,愛談玄理,大多思想虛無,不務實際,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們消極無為,認為人生像浮萍隨波逐流,漂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因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作者對這種“一死生”“齊彭殤”的思想作了委婉的批評。他借古人的話說“死生亦大矣”,又說“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明了對生死問題的看重。
課后作業(yè):
1、生死問題,歷來是中外文學和哲學所關住的重要話題。收集其他名人對生死的看法,然后談談自己生死的感觸
“朝聞道,夕死可矣!薄墩撜Z。里仁》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薄睹献。告子上》
李清照說:“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藏克家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毛澤東說:“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2、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查找資料了解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風尚和文化環(huán)境。
七、課堂總結
我們一起聆聽了王羲之那穿越了1600多年時光的對于人生的一聲深深的悲嘆,體驗了古人關于生死問題的思考。是的,我們人類確實無法改變死亡的命運,但是,我們的精神卻可以光照千古!“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后來的人看我們,就象我們看過去的人一樣!王羲之雖然已經作古千年,但他的《蘭亭集序》卻永遠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那么,我們,又該為我們的后人留下點什么呢?這是同學們讀《蘭亭集序》應該留下的永遠的思考。最后,讓我們再隨著音樂誦讀一遍全文,體味王羲之這一聲深深的悲嘆…
蘭亭集教案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抓住感情這根線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進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2、科學地指導學生認識作者對人生悲歡無常、終歸于盡的深沉感慨,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3、了解本文句法上駢散并行而以散為主的特色。
4、積累文中的名句。掌握“修、期、致、臨、次,一”等詞的多義性。
【學法建議】
1、采用師生互動,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
A、主要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教師適當點撥。
B、第一段本文語言精練、樸素、優(yōu)美,教學時把重點放在體味語言特色上,由語言美去體悟自然美,體會作者樂山樂水的心情。要多讀,讀到情隨聲出。
【課前預習】
1、作者簡介
王羲之(321-379)世稱王右軍,東晉著名書法家!稌x書》說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如游云,矯如驚龍”“天機流布,挺然秀出”。由于他在書法上的成就和貢獻,被后世譽為“書圣”。其書法作品《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2、資料鏈接
。1)文章背景
蘭亭,是東晉時期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市)城西南郊名勝。這里山清水秀、風景幽雅,是當時名流雅士時常集會的地方。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歲的王羲之(當時任會稽內史)邀請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蘭亭聚會,他們做曲水流觴之飲,當時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詩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將諸名家及詩作一一記錄集結成集,是為《蘭亭集》,并為此集作序一篇,這就是《蘭亭集序》。
王羲之寫這篇序時,已經喝醉了酒,下筆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驚異;他日更書數(shù)十本,比起原來的這一稿本,終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為太宗所得,尊為“天下第一行書”,并命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臨寫了幾本。被呼為“行書之龍”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在古代書跡里,像一盞燦爛的明燈,照耀著東晉以來我國書體的前進道路。
。2)文化知識:
修禊: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風俗,古人視暮春三月是萬物萌生的時節(jié),早在周代,人們在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到河邊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詩經》、《周禮》中都有記載。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談論志向時,當問到曾皙時,他答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痹拇猴L沂水、民生和樂大得孔子贊賞。(《論語先進》)南北朝丘遲在《與陳伯之書》中也說:“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毕胍越夏捍褐谰啊⒐蕠技ぐl(fā)屈膝事敵的陳伯之幡然悔悟?梢娔捍喝率侨碎g一段最美的時光。又因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消災的儀式,這是一個吉祥美好的日子!
(3)文體知識
序,也叫“敘”或“引”,是說明作品的寫作目的或作者情況,也有對作品的評論和相關問題的闡發(fā)!靶颉币话銓懺谧髌非懊,列在后面的。
【蘭亭集序原文及拼音】相關文章:
離騷原文及譯文加拼音11-19
河中石獸原文及拼音02-09
觀滄海原文及翻譯拼音08-18
滕王閣序原文及拼音10-07
蘭亭集序原文翻譯及賞析02-10
課文《蘭亭集序》原文及注釋譯文12-26
《觀滄海》的原文及翻譯(帶拼音)07-24
題西林壁古詩原文拼音及鑒賞10-23
滕王閣序原文拼音及鑒賞08-12
答謝中書書原文拼音及注釋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