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經(jīng)典散文《沉默》
引導(dǎo)語:沉默就是一言不發(fā),沉寂的,不再說話的。下文是小編收集的梁實秋散文《沉默》,我們一起閱讀學(xué)習吧。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來看我,嘴邊綻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見禮,我肅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驗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于是我也打破我的習慣,我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對,不交一語,壁上的時鐘的答的答的聲音特別響。我忍耐不住,打開一聽香煙遞過去,他便一枝接一枝的抽了起來,巴答巴答之聲可聞。我獻上一杯茶,他便一口一口的翕呷,左右顧盼,意態(tài)蕭然。等到茶盡三碗,煙罄半聽,主人并未欠伸,客人興起告辭,自始至終沒有一句話。這位朋友,現(xiàn)在已歸道山,這一回無言造訪,我至今不忘。想不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的那種六朝人的風度,于今之世,尚得見之。
明張鼎思《瑯琊代醉編》有一段記載:“劍器之待制對客多默坐,往往不交一談,至于終日。客意甚倦,或謂去,輒不聽,至留之再三。有問之者,曰:‘人能終日危坐,而不欠伸欹側(cè),蓋百無一二,其能之者必貴人也。’以其言試之,人皆驗。”可見對客默坐之事,過去亦不乏其例。不過所謂“主貴”之說,倒頗耐人尋味,所謂貴,一定要有一副高不可攀的神情,縱然不拒人千里之外,至少也要令人生莫測高深之感,所以處大居貴之士多半有一種特殊的本領(lǐng),兩眼望天,面部無表情,縱然你問他一句話,他也能聽若無聞,不置可否。這樣的人,如何能不貴?因為深沉的外貌,正好掩飾內(nèi)部的空虛,這樣的人最宜于擺在朝堂之上?鬃蛹艺Z明明的寫著,孔子“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這廟堂右階的金人,不是為市井細民作榜樣的`。
謇諤之臣,骨梗在喉,一吐為快,其實他是根本負有諍諫之責,并不是圖一時之快。雞鳴犬吠,各有所司,若有言官而鉗口結(jié)舌,寧不有愧于雞犬?至于一般的仁人君子,沒有不憤世憂時的,其中大部分憫默無言,但有間或也有“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人,這樣的人可使當世的人為之感喟,為之擊節(jié),他不能全名養(yǎng)壽,他只能在將來歷史上享受他應(yīng)得的清譽罷了。在有“不發(fā)言的自由”的時候而甘愿放棄這一項自由,這也是個人的自由。在如今這個時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項自由。
有道之士,對于塵勞煩惱早已不放在心上,自然更能欣賞沉默的境界。這種沉默,不是話到嘴邊再咽下去,是根本沒話可說,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寂然,惟迦禾破顏微笑,這會心微笑勝似千言萬語。蓮池大師說得好;“世間釅醯醇醴,藏而彌久而彌美者,皆繇封固牢密不泄氣故。古人云,‘二十年不開口說話,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旨哉言乎!”二十年不開口說話,也許要把口悶臭,但是語言道斷之后,性水澄清,心珠自現(xiàn),沒有饒舌的必要。基督教Carthnsian教派也是以沉默靜居為修行法門,經(jīng)常彼此不許說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莊子說:“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現(xiàn)在想找真正懂得沉默的朋友,也不容易了。
讀梁實秋《沉默》有感
梁實秋寫了篇文章《沉默》論朋友,論“對客默坐”。有沉默寡言朋友登門拜訪,梁公故意不言,二人對坐,意態(tài)蕭然,一言不發(fā)。這等事情是風骨?是惺惺作態(tài)?我只覺此事饒有趣味。
細想故事里的主人花了37年譯《莎士比亞全集》,客人已歸道山,能做出此事,并不稀奇。此事于我乃天方夜譚,今日我所識之友,倘若有這般行徑,我必是毛骨悚然。雖不能為此仙風道骨之事,但諸公也莫得不償失,淪為酒肉之徒,或是溺死宦海。
記得一次酒席之上,有兩位前輩是同窗好友,甲是大官老爺,乙大概自謀生路。甲不茍言笑,乙風趣幽默。乙談到自己和一個男的好友常常喝茶聊天就一個下午,甲徐徐言道此二人必有“基情”,乙哭笑不得;蛟S甲老爺更能耐得住寂寞和人默坐一個下午,他是戴著偽裝的面具,而梁公所言是內(nèi)心的平靜安寧。我只得感嘆,宦海沉浮,略有所失罷了。
現(xiàn)世浮躁,熙熙攘攘,我打心眼里是向往逃避到無人之處的,可滾滾紅塵里,又有多少我深深愛著人吶,活在夾縫里,就更喜愛梁公所說的“沉默”了。我有時會苛刻地需求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即使家中無人,家電的轟鳴、鄰居的腳步、院中樹里的蟬鳴也喜歡交織在一起打破寂靜,我就難以沉靜,索性嘆一聲氣,消逝其中。
和朋友們還是絕無可能默坐半日的,倒是和自己卻能如此,大不了對著鏡子。往事里,讓我感到環(huán)境最安靜,內(nèi)心最安寧的時候有兩次。一次在教堂里,一次在冬天的海邊,不是死寂無聲,相伴的還有悠揚的鐘聲,還有輕嘆的海浪。那個片段心里未曾有思索過任何大大小小的問題,但這段空白大概人類對于時間最奢侈的一種享受。
面對朋友默坐無言,真是太無情了,若是一人享受孤獨,我會覺得快樂,心生喜悅。在我們還不到坐而論道的年齡,還沒到品味孤獨的年齡時,何不夜夜歡歌狂飲,任孤獨肆意地去流浪。
我開始遐想面對深淵,投下一顆石子,然后等待回聲,時光飛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