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林清玄現(xiàn)象
林清玄的禪理散文藝術在當今文學創(chuàng)作史上是首屈一指,更為重要的是經他的禪理散文所引發(fā)的對“林清玄現(xiàn)象”的思考也是層出不窮。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淺談林清玄現(xiàn)象,歡迎大家閱讀!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當代著名散文八大家之一,連續(xù)十年雄踞“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榜單”。被譽為“天才作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記者、主編、主筆等。
八歲立志成為作家,十七歲正式發(fā)表作品;二十歲出版他生平的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三十歲之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三十二歲遇見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歲出山,四處參學,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之一,同時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選為青少年最佳讀本;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玄想》,被選為中學生優(yōu)秀讀物。
林清玄的文章曾多次入選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學國華語材及大學國文選,他的《光之四書》(《光之香》)一節(jié)曾被收入大陸高考語文試卷,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其作品風靡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外譽為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之一。
林清玄的童年時代
一、宗教信仰對林清玄的潛移默化
童年時代的林清玄生活在一個有十幾個孩子的農民家庭里,但這個大家庭卻是一個宗教信仰氣氛極為濃厚的家庭。父親以上三代,對寺廟事物都非常熱衷。為了回答先輩們的這種舉動,如云:是什么力量驅使他們,如此為宗教活動忘情忘身地參與?我想有兩點,一來是基于崇敬祖先的心理,因為寺廟所供奉的神明,大部分是我們的民族偉人。二來是那些層出不窮的神奇現(xiàn)象,確實帶給了民眾強烈的鼓舞力量。①出生于這樣的家庭,不得不讓林清玄學著去感知、體味宗教。林清玄說:從小,我便經常隨著父親四處區(qū)參拜。 正是這種宗教思想的潛移默化使得林清玄從小就對宗教信仰有著強烈的崇敬。然而,在這些言之鑿鑿的神跡及濃烈的宗教氣氛之外,我也開始有了些反思。[1]
二、林清玄與同齡孩童的現(xiàn)實世界
童年時代的林清玄有吃母親燒的紅心番薯的欣喜,有看父親放鴿的樂趣。可以為了得到一塊糖果而和母親弄別扭,可以為了一直喪生的小松鼠而抱頭痛哭。它的童年在物質上雖然是貧窮的,但他在精神心靈上是富足的。 如云:“生活品質是因長久培養(yǎng)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豐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知覺找到生活中最好的東西;在內,則能居陋巷而依然能創(chuàng)造愉悅多元的心靈空間。”②與同齡孩童相比,林清玄擁有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實,追求的是心靈世界的富足。他比同齡孩童更懂得如何去感知,去體味。真如林清玄所思: “宇宙天地是怎么形成的?人又從哪來?我為什么會是今天這樣的我?在我們身心感受到的世界之外,是否還存在其他的世界?或許林清玄孩童時代的思索與領悟也是他后來取得驚人成就的一個緣由吧!
林清玄的菩提路
一、心靈的空虛
林清玄在開始學佛之前,曾一直擔任臺灣《中國時報》的記者,后來又升為主編、主筆。但是在林清玄的眼里,職位看似越來越高,但心靈卻愈來愈空虛,工作量很大,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如云:“隨著年齡日漸增大,志趣愈來愈小,不知道將來的日子要如何過下去。于是,我心想,如果我能重新回到青年時代,不知道自己會用什么態(tài)度來面對社會?”③正是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才導致林清玄的頭發(fā)快掉光了,人發(fā)胖,肌肉松弛,這種情形不禁讓林清玄陷入了沉思。
二、文章的意境
確實,在生活上,林清玄并沒有遇到什么難題,遇到的困難都只是內心的關卡,那就是如何突破生活的層次,文章的意境。在寫作問題上,如云:“最初寫作,我也總是圍繞著自己的朋友、愛情等零碎的瑣事上大做文章。一段時間之后,我寫不下去了,你一直告訴讀者你自己、家人以及你的朋友在干嗎等等,這有什么意義呢?”④當林清玄意識到自己的文章是很平淡的時候,他開始反思寫作的方向。因為童年時代受到過宗教的熏陶,所以林清玄對佛經還是有一些知識層面的了解。如云:“信佛之出,我曾很積極地想傳揚佛法。后來知道該順其自然,不要強迫別人來信,要在別人因為你的改變,主動詢問時,再告訴他佛法的殊勝,否則,你還沒來得及把菩薩道的觀念傳播出去,別人已經被嚇跑了。”⑤
三、感情的破碎
根據林清玄的自白,自己走向佛學道路,與自己的婚姻也有密切的關聯(lián)。如云:“在我?guī)资甑幕橐錾睿秃孟褡呷肽酀糁,或者陷進流沙,愈走愈荒涼、愈來愈深陷,我感到非常的痛苦和恐怖。”⑥林清玄以此想通過學佛來寄托其婚姻的痛苦,渴望能從菩提的智慧中,探求自己生命的身心安頓之法。如云:“在我生命最困苦的時候,也曾尋找過萬靈丹,向天求告:‘請給我一帖靈藥吧。’我曾乞靈于宗教,探尋生命的終極安頓之方;也曾煉丹于文藝,追求情愛的平息煩惱之法。”⑦經過感情的挫折,對情愛的描繪,也從往昔的迷醉癡情,提升至一種晴朗明凈的境界。[2]
林清玄禪理散文的藝術特色
一、對人強烈的好奇和熱情
有人認為林清玄的多產是某幾部宗教典籍,其實更重要的是他對人強烈的好奇和熱情。林清玄曾說,小時候,他家在林廠里,要走很遠的路才能看到另外的人家,因此總是盼望能見到人,對人非常敏感。直到寫了很多書之后,他還是每天在發(fā)現(xiàn)人的奧秘,其中包括對自己的發(fā)現(xiàn)。讀書的時候,我是有點仙風道骨,腰圍只有二十四英寸,現(xiàn)在的腰圍是三十二英寸,這么胖,不做菩薩也不行了。[3]林清玄在弘揚佛教教義的時候,把自己對人的種種發(fā)現(xiàn)連在一起,因此也反過來發(fā)現(xiàn)了佛教與人之間的活潑關系。這是這種發(fā)現(xiàn),決定了他在表述方式上作出必須與人親近,然后讓人覺悟的選擇。由此他提供了一種令人矚目的寫作生態(tài)。 二、對佛學思想的獨特體驗
在“身心安頓系列”和“菩提系列”等禪理散文著作中,林清玄大批量的引用了“智慧”、“菩提”、“心性”等佛學詞匯。這些詞匯的引用從而使得他的作品充溢著濃郁的宗教氣息,加深了文章的通俗性、哲理性與可讀性。我在學佛以后,讀了許多佛書,發(fā)現(xiàn)很多書都把佛教說的太深奧、神秘,或者復雜,使人讀了很擔心自己不能接受或學習佛教,這樣不但無法起信,反而使人畏懼佛法。尤其有一些書把佛教說成一門學問,失去了佛教實踐修行的特質。[4]林清玄把佛學深奧的經典轉化成平常樸實的語言來探尋娑婆世界的現(xiàn)象,又通過自己對佛學思想的獨特生命體驗來闡發(fā)佛典。所以林氏禪理散文是集佛典、禪道與自我反觀于一體的。林氏的禪理散文中,到處都充斥著人的心性與人的智慧。讀之使人若捧香茗,久久回味。
三、對佛學經典的深入探究
對于佛學經典,林清玄曾明言:“我的文章不是佛教思想的研究,因為我注重學解的佛教,很容易專門化、復雜化,不能滿足我們對宗教實踐的渴望與景仰。我期望的不是提出個人的主張或思想,而是喚起人人自我的覺悟。”[5]由此可見,林清玄的寫作行為首先是道義行的,而不是技術性的。正是基于這一點,使林清玄對佛學經典的闡述發(fā)人深省。林清玄以獲得身心的終極安頓的理性境界制造了一個動態(tài)的實踐歷程,在這個過程中企圖以積極有效的行動,把個人、群眾與社會從問題叢生的狀態(tài)中,轉變到佛法共證的神圣境界中,用來消除或改造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窘困狀態(tài)。[6]林清玄自覺認識到身為作家的責任而不單純是佛家宣揚者的身份,所以在閱讀佛經,審視現(xiàn)實生活時常常有火中慧影的發(fā)現(xiàn)。
“林清玄現(xiàn)象”的思考
從“菩提系列”、“人生對話系列”到“現(xiàn)代佛典系列”、“禪心大地系列”,其許多作品一版再版,由此他也成為了各界爭聘演講的對象。他是臺灣學生心中的“青年導師”,并被評為“對青年最有影響力的當代人物”。確實很難避開他,在遼闊的海外華文閱讀圈內,林清玄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有些學者從純文學的角度來研究林清玄現(xiàn)象,而有些學者則將林清玄現(xiàn)象視為宗教現(xiàn)象來研究……為什么林清玄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為何其作品會風靡整個海外華人圈呢?
對于“林清玄現(xiàn)象”,當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認為:學術界談論精神需求和生存意義的哲學、心理學、宗教學著作早已不少,但大多數(shù)是分門別類的專業(yè)成果,艱澀枯燥,不可能直接滲透到社會。林先生要交待的不是專業(yè)知識而是美好的心情,他把這些專業(yè)區(qū)一一打通,而且堅信自己與讀者是“同一種人”,不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存在,因此可以憑著自己的生命體驗,把讀者自身的生命點燃。這種誠懇態(tài)度,使廣大讀者找到了一個親切祥和的交談者,而交談的范圍又必然會快速擴大。⑧一個作家在寫作時懷著感恩的心,燃香祈禱,讀者應該也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那樣的心情。而東海大學的一位社會學教授對“林清玄現(xiàn)象”這樣揭示:林清玄現(xiàn)象說明,一個社會的發(fā)展,在解決生存為題之后,必然會開拓談論生命意義的空間。為解決生存問題,大家沖鋒,拼搏,無暇顧及精神領域,但時間一長就會造成群體性的心理殘缺,在這種情況下,重新開始在生命意義上的反省、覺悟,變成了一種廣泛的自然需求。
林清玄開臺灣當代禪理散文之先河,其禪理散文以其獨特的方式表現(xiàn)對人的終極關懷。在當代文壇散發(fā)出熠熠光輝,照耀人類被物質文化籠罩下逐漸蒙蔽的心靈。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試圖尋找一種思想來滿足人們的的精神需要,而林清玄的作品很好的抓住了人們心靈的這種渴求,把尋找自性、開啟清明的禪宗智慧融入如畫的描繪之中,為在萬丈紅塵中空茫掙扎的萬千靈魂洗滌著心靈的塵埃和負重,引導他們回歸自性,融入天人合一的智慧境界。如云:“寄情,不是在外面尋找寄托于慰藉。寄情,是在轉動的世界中,有自己不變的內在風格;是在世俗的花草中,有自己一片清朗的天地。⑨
由“林清玄現(xiàn)象”引發(fā)的思考,筆者認為中國一批優(yōu)秀的作家,不應該變成布袋戲里“秘雕”和“怪老子”這種的人物,其文字也不要深奧難解,而是應該關注現(xiàn)代人生活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并伴之以人文的關懷與思考。
【淺談林清玄現(xiàn)象】相關文章:
談林清玄現(xiàn)象09-23
林清玄08-20
林清玄作品11-22
林清玄散文05-21
林清玄的作品08-22
林清玄的經典話語08-13
林清玄的語句09-09
林清玄的經典散文精選12-02
林清玄名言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