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月半散文
小時候,七月半的這段日子,母親反復叮囑我們,晚上不要出去玩耍。為什么?母親說,陰間的冤魂鬼怪都出來了,小孩兒火焰低,容易遇見不祥之物。而那個時候,膽子特別大而且十分頑皮的我,總在母親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出去,想看看鬼怪到底長得什么樣子。
叛逆總有那么些年,但從來沒有看見三頭六臂的妖,也沒有看見牛頭馬面的怪。于是我懷疑這是不是母親哄我們晚上不要出去玩的借口。我問鬼怪的來歷,媽媽告訴我,媽媽的媽媽也曾疑問,也是媽媽的媽媽的媽媽告訴她的,已經(jīng)數(shù)千年了。
晚上,沒有發(fā)現(xiàn)怪物,卻還是發(fā)現(xiàn)了異常。
這段日子的晚上,真的有些陰森,或許是立秋了,有些涼風習習的緣故。月兒似乎也有些害怕,躲到了烏云后面,黑漆漆的天盡頭的那幾點星星,就像秋后掙扎起來的螢火蟲,有氣無力地閃耀著若隱若現(xiàn)的亮光,也顯得詭異起來。
朦朦朧朧的夜色里,由近到遠搖曳幽幽的火苗,小溪里,紙船載著燭光,順流而下,越來越弱,直到融化在星光里。在夜幕里,人影搖晃,或輕聲抽泣,或默默禱告,一切都在及柔的的進行,深恐驚到陰間的鬼神。
慢慢懂事了,我知道了,燈火是用來給哪邊人指路的。特別是河燈,肖紅《呼蘭河傳》就說:七月十五是個鬼節(jié);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亡魂得以超度,故去的親友得以托生,善莫大焉!
這樣的日子,頑童是不懂得的。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清代龐塏在《長安雜興效竹枝體》里就描繪了中元夜兒童持荷葉燈結伴游樂的情景,從古至今,小兒懂事,恐怕就和頑皮的我一樣,在民間一代又一代的不斷影響下,慢慢熏陶下,潛移默化的傳承。
我所知道的七月半,又叫中元節(jié),是在王凱泰清)的詩里,愛好讀古人詩詞的我讀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中元節(jié)有感,清,王凱泰),為了解詩意和寫作背景,我查閱了很多資料,于是,知道了佛教的七月半的盂蘭盆節(jié),知道了中國民間鬼節(jié)中,七月初一為開鬼門,后人要祭祀他們;七月十五,為鬼節(jié)。過了七月十五,就關鬼門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還沒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間。
古往今來,人們總是在這樣的日子,虔誠的祭拜亡魂,從來不曾提出過疑問,或許,在人們那個小小的心里,平時放不下對先人惦記,一定是到了這個特定的時候,掏出自己的心來,去訴說哀思,去告訴人世的悲歡。
也許,習俗)存在的即是合理的,這個日子,給了后悔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懺悔的機會;這個日子,給了未來得及傾訴的人一個講述時間,而它,更是向先人匯報成績的日子。
歷史長河何曾停歇,少年放燈戲耍的中元節(jié)已經(jīng)漸行漸遠,而相信七月半是鬼節(jié)的信念越來越近,我們從對節(jié)日的好奇,走到了知道,走到了理解,走到了接受,或許還將成為節(jié)日的對象,這就是無情時間,這就是殘酷的人生。規(guī)律如此,何須恐懼,我們盡管坦然面對。只是,在這樣一個一個的節(jié)所組成的日子里,我們不曾愧對先人,我們也珍惜著他們離開的日子,真有那天,笑臉相逢。
傳說,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非常黑,黑得找不到輪回。如果放燈是件善事,我會祈禱諸神,建一座燈塔,若燈塔缺少光明,我愿意做塔上那盞神燈!
【七月半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一彎明月半張花箋10-11
七夕經(jīng)典散文08-25
憂傷散文:七天08-20
散文《守望七月》09-14
散文:七夕之行08-22
七月里的古槐散文08-24
七夕憶記散文07-09
優(yōu)秀散文:七嶺寨游記08-28
散文閱讀《七月紀》07-11
優(yōu)秀散文:七月向陽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