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翠花嶺之說散文隨筆
說起翠花嶺(也稱“古翠嶺”),恐怕知道的人數是屈指可數了,我也是從爺爺那里得知的。翠花嶺的名字只所以能在人間流傳下來,是因為它與山西的母親河——汾河和與上古的英雄華夏治水第一人——臺駘有關。
說翠花嶺的名子離我們遙遠那要追溯到“五帝時期”——至少在堯舜禹三代以前,說翠花嶺這個地方離我們很近那可是近在咫尺,它就在山西南部侯馬市西北約八公里的西臺神村北汾河灘地南側黃土嶺上。據《左傳》中記載,臺駘是“汾河之神”,兒皇帝:“賜”封號,臺駘比大禹更早的治水神。歷史傳說,當年山西河水泛濫,人們造受水患,民不聊生,臺駘就開始了對汾水的治理,疏通河道,造福于民。
據歷史學家考證,沿汾河而下曾有五處紀念臺駘的廟宇,這可能就是當年臺駘治水工程頗有影響的地方,而廟于規(guī)模最大、風格最獨特、時間最早的也就當數侯馬臺駘廟獨立建筑群了,這也驗證了老人們傳說的,翠花嶺就是當年臺駘帶領他的治水大軍扎駐過的地方。老人們傳說:臺駘廟就是臺駘坐的一艘船,翠花嶺上的一個塔就是系船繩子用的樁子,你看:廟南一條蜿蜒的村間小路,像一根長長的纜繩,南端是一高大的系繩樁,總體上看它好像是一艘張帆待發(fā)的古船,正欲駛向北面川流不息的汾河,真的好神也。
也巧,千百年來,汾水三年兩頭泛濫,可不管水發(fā)多大,可就是淹不了臺駘廟。我就是在翠花嶺畔長大的,老人們傳說翠花嶺的故事仍在我腦海里記憶猶新。從翠花嶺的名字和歷史故事的傳說我們不難想象:當年翠花嶺是一派花紅草綠,山花爛漫的景色;當年的臺駘治水大軍是“百舸爭流”,船公號子震天的勞做場面;當年的臺駘站立船頭指揮治水大軍的一幕。歷史離我們久遠了,可留下的反應歷史的遺跡卻給我們很多的深思和無限的遐想。翠花嶺是歷史的見證,臺駘廟是歷史的見證,反應當時情況的資料是歷史的見證。
說起當年翠花嶺的神奇,當地人們還有這樣的傳說:汾河川,鐵閘關,惡狼虎豹難沾邊;黑松林,翠花嶺,山川秀麗好風景;震妖塔,娘娘廟,保佑百姓有好報。這三句話的意思是:汾河川,指侯馬的最北邊,有水相封,鐵閘關,指的是侯馬的最南端,有紫金山天然屏障相卡,從南到北就一條道路還在山澗,形成險要地勢,易守難攻;黑松林,指的是當年在臺駘廟附近長勢良好的榆樹林,郁郁蔥蔥的樹林遠去眺望黑呀呀一片,翠花嶺,指的是汾河南岸的高嶺;震妖塔,指的是座落在翠花嶺上當年臺駘停船用的系繩子的樁子,娘娘廟,指的就是臺駘廟,這也是臺駘最有影響力的見證。
歷史過去了好多年,人們也流失了好多代,翠花嶺也顯不出當年的風韻,臺駘廟也露不出過去的姿態(tài),但人們依然留戀著它。河還是那條河,由以前的清清碧水,魚翔淺底變的一度干涸,被污染,作為汾河河神的臺駘卻只能無奈地高坐于神臺無濟于事,如今,在黨的領導下,在廣大人們群眾的努力下,汾河治理已見成效,綠水重新映照藍天,臺駘也許能放心地將汾河交托人類,心情也坦然了吧;嶺還是那道嶺,由以前的翠花滿嶺一度曾變成了荒山禿嶺,墳冢滿坡,獨居臺駘廟的臺駘也無心沿蜿蜒的小路登上翠花嶺上領略汾河的一派風光了。
現在,人們在翠花嶺上建起了養(yǎng)殖場,進行了多種種植經營,架起電線道道,電機隆鳴,幾處高灌站架設的“輸水鐵龍”,噴射出的水流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廟還是那座廟,由以前的高院深宅,廟堂輝煌,神像栩栩如生,曾一度變的墻倒臺塌,屋拆神走,面目全非,而今,為了新田文化歷史的延續(xù),經過幾次的修繕,臺駘廟又顯示出了新韻,大殿的臺駘神像眼中又閃爍出新的光輝,臉上綻放出為中華民族的凝聚盡了自己祖先神圣職責的笑容!
【翠花嶺之說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經典散文隨筆09-21
貝嶺詩歌09-27
嶺上行的經典散文08-25
翠花姑娘與五指山的傳說 童話故事04-10
評論:《太太萬歲》之說不盡的張愛玲06-27
散文隨筆作文09-25
友誼的散文隨筆06-11
美食散文隨筆05-05
巴金的散文隨筆10-28
傷心散文隨筆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