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故鄉(xiāng)的老屋情感散文(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散文吧?散文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那么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鄉(xiāng)的老屋情感散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xiāng)的老屋情感散文 篇1
深情的撫去時光的沉淀,雙手緊貼在老屋的面龐上,靜靜的感悟歲月留下的滄桑,那一道道的傷痕下,似乎隱藏了我兒時的影子。老屋如慈祥的母親,把一切包容,歲月的痕跡在這里沉淀。在繁雜的世間,老屋如一片心靈的凈土,讓我靜靜的找回自己。
故鄉(xiāng)的老屋不知是何時建蓋的,只模模糊糊的記得在我牙牙學語的年齡。蓋這座房子,父母親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用父親的話說:“為的是爭那一口氣給我們子女有個落腳的歸宿。
那時,我們一家五口人擠在一間屋里,北方的農(nóng)村家家都睡土炕,一間屋子,兩米長占滿屋子寬度的炕被稱為滿間炕。泥一堵炕墻,幾根支撐的柱子,然后拼上泥和著麥草千捶萬捶砸成曬干的炕面,就成了農(nóng)村人一代一代傳衍子孫,流完汗休憩的'地方,我和哥哥們都是在這樣的土炕上長大。
冬天的夜晚,風呼呼的刮著,真冷。母親在燈下縫補衣裳,我們兄妹幾個爭搶著往炕洞里填柴禾,那里面,有星星點點的溫暖在跳躍?欢吹膲Ρ诒换鹧暮诤,也許只有這些黑乎乎的墻壁才能證實它曾經(jīng)是多么的溫馨,多少雙手臂伸在一起,多少肩膀聚集在一起,歡聲笑語曾經(jīng)震碎多少檐下的冰條。
微黃的燈光下,我們擠在一張方桌上,吸收著改變命運的精神食糧,此時,黑乎乎的老屋顯得那么明亮。屋子正中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沉默的父親親筆書寫的。他希望我們走出農(nóng)家,不在和祖輩一樣背著日頭過山。吃國家糧是我們那個時期每一個孩子的夢想。
我腦海里經(jīng)常顯現(xiàn)瓢潑大雨時老屋里滴滴答答的情景,那時我經(jīng)常坐在屋里的炕上,透過小小的玻璃窗框,看著院子里沒腳的積雨,想著在風雨里忙碌未歸的爸媽,擔心和害怕時刻縈繞在心頭,直到望見爸媽回家的身影,我才喜極而泣。
冬天,哥哥們常在院子里支起一個破筐捕捉麻雀,下面散放些吃食,引條麻線到屋里,這種把戲好像被麻雀看穿,收獲寥寥。但是,從未打消過哥哥們再次捕捉。打小有些膽小,老家叫“怕后”,黑夜里到院角上茅房總是跑去跑回,進屋哐當一聲把門摔上,然后爬上炕,鉆進溫暖的被窩。
曾幾何時,我們這些幼稚的孩童在秋天的夜晚,看著月光映進屋內(nèi),嫦娥仙子似乎就在翩翩起舞。在那個沒有歡樂的偏僻鄉(xiāng)村,月光就是人間的霓虹燈,麥場上捉迷藏的笑聲常常能響徹到夜半三更。
電視機走進老屋是在19年,父親在鎮(zhèn)上賣了糧食買回來的。黑白的,十四英寸。電視天線是父親放了一棵榆樹立在老屋的墻角邊。收到的臺并不多,也就三兩個。那時正熱播連續(xù)劇《渴望》,偏偏電視線號不好。哥哥把天線撥弄得像只要飛的蜻蜓,我們看著電視里的雪花,一會變多一會變少,急,叫道,好啦,再調(diào)一點,好啦。有時碰上停電,電視寂靜了,老屋寂靜了,寂靜得我們想哭。我們多想每天看著電視,一直看到電視里說:“親愛的觀眾朋友,再見!比缓螅黄┗ò。那時的愿望沒出息得很,就是希望將來有一天,能買一臺大一點的電視機,不停電,天天看到雪花白。
后來我外出讀書,在外工作,老屋僅成了偶爾回去歇歇腳的地方。老屋框架幾十年為三代人遮風擋雨,它累了。它老了。它矮了。每次回家穿著高跟鞋,踮一踮腳,就能摸到它的頂了。疑惑著,當年,五口人怎么擠在這老屋下過日子的?
但是在老屋的任何角落和地點,都可以找到失去的時光以及自己,一座矮小的老屋可以收藏一個人或幾代人童年少年老年的經(jīng)歷,是用時空編年的歷史博物館。在又深又黑又窄的窗臺縫里,有我扔進去的奶奶和媽媽納鞋底時咬下來的針頭,窗臺上有我刻的字兒。
那么破舊臟亂,下雨時各處漏水的屋子,竟然會包容那么多的東西。原來人從家里走出去,身世卻要家里的一草一木幫他記著。老屋是一個人幾代人不自覺的歷史,許多年輕的履歷可以從他們古老的身體翻出來。那么多次夢見老屋該是靈魂的歸家吧!
改革開放了,村子里的老屋都變成了紅磚藍瓦的高樓,往日坎坷不平的土路由水泥路代替了,外面世界的繁華吸引著我的父老鄉(xiāng)親。在新房子的襯托下,老屋越發(fā)顯得矮小衰老,仿佛歷盡滄桑的老人。我曾試著勸說爸媽,把老屋翻新了吧?爸媽說:“你們是離家的燕子,得給你們留個窩。
故鄉(xiāng)的老屋年年站在風霜里,守護著我已年邁的父母,不離不棄,盡管已經(jīng)有了水泥凝固的高樓?墒抢衔葸是頑強地挺立在他們的身旁,雖然他是那樣的老態(tài)龍鐘,老的讓我心酸。
我?guī)锥葎裾f爸媽和我們同住,都被拒絕。他們說:“住不慣城市里的床,舍不得老屋,舍不得老屋里的炕,忘不掉土炕上的歡樂和痛苦。”爸媽說:“睡在這炕上,踏實!”
老屋沉默不語。歲月深處,它與我日漸年邁的父母,溫暖相依。
故鄉(xiāng)的老屋情感散文 篇2
童年的時候就清楚記得我家的老屋是上上世紀的建筑,雖幾經(jīng)改建,但任保留了原有的面貌,高高土墻內(nèi)灌以密密支撐的禾木柱子,憑借四周柱子的支撐又建一土樓。記憶中,老屋曾改造過兩次。改造前的老屋是以草修葺的房頂,年頭太久,祖母催促父親將屋面換成鮮艷的紅瓦。那時我家也屬于貧寒階層,但老屋畢竟是祖輩傳下來的,相對當時整體鄉(xiāng)鎮(zhèn)建筑,又屬那個年代最為堂皇的,克服困難,還是要將它維護一下。
老屋也能算是盧集的鄉(xiāng)間名勝,當年門口是長長的街道,遇上逢集,門口來來往往的人群摩肩接踵。走腳小販擺開了攤子不住地吆喝,孩子們繞著街道巷子奔跑戲耍。偶有過往的人群仰頭看看老屋土樓的房頂,竊竊地嘟噥一聲:“喏,這家有錢”!
聽我爺爺說老屋是他用二斗玉米從殷姓地主手中換來的,當時老屋土樓很是很風光,生意據(jù)說做到南京,上海,只是后來土樓鬧狐仙,財主害怕就轉(zhuǎn)給我爺爺了。于是土樓變得讓人害怕起來,自已一個人從不敢上去,沒事就站在樓下向上凝視,胡亂猜想。天上白云飄過,像有飄逸俊俏的狐仙飛來。太陽落幕黑漆漆的,土樓仿佛傳出咚咚腳步,想著狐貍長長的尾巴,狹長的嘴,嚇得撒腿便跑。
在舊時的農(nóng)村建房子幾乎很少用得起磚做基礎,我家的老屋卻是六層磚的地基,且是青磚,墻體則是麥秸稈和泥再用木柱榫卯壘起,屋頂用禾木、蘆葦桿蓬蓋的,上面再修葺以麥秸桿以防漏雨。日本鬼子侵略中國年代,那些為所欲為的`鬼子把太陽旗插在老屋房頂,鬼子進村的步伐驚起深夜的犬吠和雞鳴,讓這個世紀老屋發(fā)出過正義的哀鳴,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年代,老屋顯示出太多的無奈和無助。
二十年前,祖父因病離開了老屋,臨走時拉緊我父親的手向老屋莫明指了指又疲憊地回頭看了一眼土樓。那天,我們?nèi)业陌估衔萆n老了許多,那棵由爺爺親手栽在老屋庭院中的棗樹也悲戚地揮手送別,遒勁的樹干和婆娑的聲響像祖父諄諄教誨的話語,老屋依然還是忠實的聆聽者,此后每次回老家看到這棵小棗樹的時候就好像看到了祖父的身影。
父親接過了老屋打算把老屋拆了重新蓋幾間新屋,但祖母堅決不同意“這個老屋是幾輩子人居住過的,承載了我們這個家族太多的風雨和血淚,雖然破舊,但也能遮風擋雨,將屋面換成清一色的紅瓦將就著住吧!”于是就順著祖母的愿,修葺后再用石灰水粉刷一遍,甚是整潔;在父親的打理下,土樓里變得有條有理,父親把它改進成他的裁剪工作室,屋內(nèi)掛滿了父親的裁剪樣板作品,祖父留下來的老式桌子成為老父親龍飛鳳舞的舞臺,閑暇時父親依窗而坐拿著喜愛的裁剪書籍愜意地消磨時光......
好奇總會戰(zhàn)勝恐懼,終有一天我偷偷爬上土樓,一股刺鼻的書香味道沁人心脾,幾只閑置的柜子里翻出很多線裝古本三國,紅樓夢......我頑皮地將幾本書撕了疊成紙牌玩耍,最終被父親發(fā)現(xiàn)把我訓了個遍體鱗傷。近幾年,老父親在我要求的同意下也會到城里來住上一段時間,每來時老父親都回頭顧盼老屋,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老屋,其實我看得出來,父親是不愿意離開老屋地;春節(jié)剛過,天氣稍有轉(zhuǎn)暖,父親就鬧著要回老家,在父親的嚴詞要求下我只好在麥收前把老父親送回了老屋,繼續(xù)過著和老屋相依相守的生活,也把我和家人的牽掛帶回了老屋。老屋也在歲月的滄桑中靜靜的,默默地等待著。
前幾天,我回老家看父親,走進老屋,一幕春天的景色已被老父親攬收在老屋四周,門口擴建一菜園郁郁蔥蔥,院后擺滿了花草,呈現(xiàn)生機勃勃的碧綠,院中祖父栽植的那棵棗樹也露出青綠嫩葉,但缺少了往日的遒勁與蒼拔,更多的是滄桑,老屋,您還記得我嗎?
故鄉(xiāng)的老屋情感散文 篇3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但天公偏偏不作美,淅淅瀝瀝的整個周末都下著細雨,帶孩子出去玩的計劃也隨之擱淺,就只有一整天呆在家里。
明天就是春分了,又是孩子們放風箏、簪花喝酒、野外挑野菜的時節(jié)。春分的到來,雨也狂歡。對于雨,我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沒有雨中登泰山的愜意,也沒有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的變化。但心情也會因為細雨綿綿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影響。
雖然對雨沒什么好的感覺,但春雨滋潤著大地,孕含著生命,春雨貴如油,那可是田里莊稼的生命水。從這點上來說,對春雨又有一絲絲的敬畏,對夏雨、秋雨那是一個個的討厭了。
光陰荏苒,不經(jīng)意間,來粵已十多年了。每每想到來粵這些時間,很是更能體會到劉皂心境,他是“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我卻是“無端旁住流溪水,卻望廣州是故鄉(xiāng)”。雖然跨越千年,但意境卻是這般的相像。不得不說社會發(fā)展和生活經(jīng)歷從古至今有著驚人的相似了。在這期間,我很少回到故鄉(xiāng),其實今生是回不去故鄉(xiāng)了,因為故鄉(xiāng)已“高峽出平湖”。更見不到故鄉(xiāng)的老屋了。故鄉(xiāng)的山、水、樹、蟲、鳥等等只能在腦海中回放,這其中想得更多的是故鄉(xiāng)的老屋。
故鄉(xiāng)的老屋地處烏蒙山的一個山坳里,四周是陡峭的高山,崎嶇坎坷的鄉(xiāng)間小路如一條條蜿蜒的蛇,盤旋在大山的腰間伸向遠方。雖然沒有蜀道“難于上青天”的艱難,但也有“不與秦塞通人煙”的神似。
故鄉(xiāng)的老屋是用泥土砌,用茅草蓋的,這樣的屋子在今天的大都市里是不會有的了,別說大都市了,就是如今的農(nóng)村也不會在有這樣的老屋了。這得感謝國家改革開放,國富民強才能把這樣的老屋拋下。
老屋地低且濕,用白樂天的話來說是“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我就在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中出生成長,那時家里非常的貧寒,娛樂基本上沒有,有的就是和小伙伴晚上在老屋后面傍著溪水數(shù)著天上的星星,數(shù)完了就回家睡覺。
故鄉(xiāng)的老屋不防水,整個村莊,基本上每家的房屋都是泥土墻砌的。條件好些的人家可以用木頭做墻,用瓦蓋著。這樣的房子防水是比較好的了。能住瓦房,在小伙伴眼中那可是天堂了,很想去住一晚上,但終是不能去的'。在云貴高原上,下暴雨是隨時可見的。每當下暴雨,小伙伴們就會躲在家里不出來,當暴雨霹靂扒拉的打在屋頂上,伴隨著雷聲閃電真是害怕極了,幼小的心靈總是擔心房子被打壞,在心里盤算著屋子壞了怎么跑出去。暴雨時間一長,雨水就會從屋頂慢慢漏到屋里,滴達滴達的打到炕上,床上等,這時大人和孩子們都會咒罵天氣。每每這時,父親就會冒著大雨架上梯子,把玉米桿,稻草桿往屋頂上漏雨的地方放,雖然不能完全擋住雨水,但也能延緩到雨停,床和家具不會被雨水弄濕。在這樣的日子里我過了是整整五六年,哥哥姐姐他們過得就很多了,十年以上是有的。下完雨后就一溜煙跑出來到空曠的院壩里捉蟋蟀、蛐蛐、蝸牛等等小動物玩。
老屋在風雨里經(jīng)受住了十多年的考驗,終是沒有被雨水打壞,但我們都希望有一天能盡快的搬離老屋,住上不怕下雨的房子,沒曾想,這樣的愿望很快就實現(xiàn)了。父親在八十年代初調(diào)動工作我也們隨著父親離開了老屋,當離開的那時,心里是很高興的,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可以離開了。在我的記憶中,當離開那天,母親做了很多好吃的飯菜招待來幫搬家的親戚朋友,我們就在一邊不停的問什么時候動身。
但當離開老屋時,我見到母親偷偷的流淚了,那時幼小的我是不懂的,只是心里覺得高興,哪兒知道母親對老屋感情的執(zhí)著。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突然要離開了,心中是不舍的。隨著歲月的流逝,多年以后,故鄉(xiāng)的老屋從朦朧中走出,很清晰的出現(xiàn)在腦海中時,老屋已處百米水深下面,不復存在。突然間,母親為老屋流下的那一滴淚就永遠定格在心靈最深處了,揮之不去,這將是伴我走完余生的一滴淚水,這一滴淚水包含了母親對老屋的深情和懷念,也包含了自己對老屋的思念。
故鄉(xiāng)的老屋已不在有,但老屋的靈魂還在伴隨著我,老屋是靈魂的歸宿,當夜深人靜時,遠離紅塵,老屋與我為伴,讓我的靈魂找到歸宿;老屋更是一個容器,是收藏我們童年歡樂的地方。老屋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那都是我們成長的見證,勾留了我們的年輪,涂抹了黃昏時蕩漾溪邊,互相嬉戲的影子。還有那長滿青苔窗子更是帶著我們奔向遠方……
故鄉(xiāng)的老屋情感散文 篇4
很多人都喜歡把老家和老屋聯(lián)系在一起。在我的思想中,老家和老屋有著完全不同的概念。老家即故鄉(xiāng),也是我們的籍貫,是我們的誕生之地。而老屋,卻是祖上開基棲身之地,從而造就了一個家族在此生息繁衍。后來,家族壯大了,人丁興旺了,族人都搬出了老屋而另辟新居。因此,老屋即成了我們奉祖祭祀、商議族事和休閑娛樂之地。
我的老屋,典型的客家圍屋,至今已有250多年歷史。門前小河蜿蜒、碧水潺潺;屋后青山連綿、竹苞松茂。經(jīng)去年在原址按原貌重修,如今已煥然一新,青磚碧瓦,畫棟雕梁,更顯莊重輝煌。
記憶中的老屋,一直是族人閑暇時聚集休閑的場所。孩童時,因為老家還未通電,到了炎熱的夏天,勞作了一上午的大男人們都會趁著午間休息時間而聚集在老屋,在廳堂里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和衣躺下,盡情地享受著門外吹來的習習涼風,讓疲憊的身軀得以放松,讓緊繃的神經(jīng)得以舒緩。老屋廳堂那用石灰黃泥再加黃糖混合成材料鋪就的地板,硬生生被大男人們睡得油光可鑒,蠟黃蠟黃。也有些爭強好勝的老者后生,在老屋門的.大木板凳上擺上棋局,一幫好弈者你一局,我一局地殺個天昏地暗。某個棋藝差的甚至給獲勝者氣得暴跳如雷,惡言相向。
冬天來了,人們吃過晚飯,也會準點涌上老屋。老屋門前是一大片用石塊鋪成的開闊地,族人們稱“石街”。年長的老者會命令我們小孩子,去田野或后山找來一些枯死或腐朽的灌木作為柴火,然后在“石街”的某一角落燃起熊熊大火,大家圍火而坐,暢談家事國事,過去未來。最有趣的,還是聽家族一老者講一些他不知在何處“撿”來的故事,什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關云長敗走麥城”……有時,一些小孩子不愿意去撿柴火,那老者就會說:“不去撿柴火,就不講故事給你們聽!”孩子們聽他如此一說,都會乖乖地立馬行動。
老屋最熱鬧的時候當屬逢年過節(jié)。每逢傳統(tǒng)節(jié)日,移居老屋或遷居在外的族人都會帶上三牲祭品到老屋奉祖祭祀。那時,老屋是一片香煙裊裊,炮仗震天!特別是元宵節(jié),到了這天,四里八鄉(xiāng)的族人和一些親戚朋友都會涌上老屋,老屋此時也是張燈結(jié)彩,彩旗飄揚,群獅起舞,鑼鼓喧天!到了晚上,喜慶元宵更是達到了高潮,老屋的廳堂上,今年剛結(jié)婚的,剛晉級父親的后生,各自帶上傳統(tǒng)的“麻子花帶”到老屋“添燈(添。薄@衔輧(nèi),一片燈火輝煌,屋外更是禮花綻放,響炮連天!好一片燈與火的海洋!
如今,破舊的老屋已經(jīng)修繕,廳堂內(nèi)再也沒有了蠟黃蠟黃的地板,取而代之的是花崗巖地板。就連門口的“石街”,也用烏黑烏黑的大理石鋪就。夏天,大男人們不會再去廳堂里搶位置乘涼,因為,家里的電扇和空調(diào)比那地板涼爽了許多;冬天,也不見了小孩子們?nèi)ナ安窈,那講故事的老人已經(jīng)去了多年。如今的冬天,孩子們都在家里烤著電暖器,聚精會神地聽董浩叔叔講故事。唯一不變的是,好弈那幫老者后生,依然還對韓信發(fā)明的32枚棋子情有獨鐘,經(jīng)常在棋局中制造飛沙走石。每當逢年過節(jié),還是絡繹不絕、熙熙攘攘來奉祖祭祀的族人們,他們或駕車,或徒步。顯然,如今祭祀的鞭炮聲比往年多了許多!
老屋,我的最愛!因為,我的根在那里!
故鄉(xiāng)的老屋情感散文 篇5
故鄉(xiāng)的老屋,是一間低矮的平屋,記憶里總是蒙著一層暮煙,黛瓦與屋脊,像匍匐的老人的背影。
老屋的結(jié)構是簡易的川東民居,片石壘基,四角是木柱、中間的墻體是楠竹柱頭、墻壁是竹笆夾泥,斑駁的泥墻里夾雜著一些谷草,棕櫚和人畜的毛發(fā)。屋面,里屋靠山的一面,稱為陰面,蓋的是小青瓦;陽面,門庭向西的一面,蓋的是洋瓦,顏色都是陳舊的煙藍色。還有一間偏屋,生火煮飯的地方,是磚砌的廚房。接近屋瓴的瓦槽里安裝著兩片亮瓦,是透明的玻璃瓦。用來采光,是老屋的天窗,也是一家人生活的天窗。它通往著,或者是連結(jié)著一家人心里的希望。
小時候,我頑起皮來,媽媽常笑話我,說我是垮房子垮來我們家的野孩子。笑意里流露出拿我無可奈何的原由:“窮人家的孩子野一點好,野孩子骨頭硬,少受人的欺負!眿寢屨f。
我家的房子垮塌過一次,用我媽的話來說,是因為我出生時哭聲太大了,像一連串的炸炸雷,結(jié)尾時轟的一聲,一啼哭便把我們家的房子哭垮了,好在只哭垮了半邊屋,要不,你這個野孩子不知道現(xiàn)在還在哪兒野呢?
事實上,我家的老屋年生太久了,是我爺爺在世時興建的,加上我出生那天恰好遇上了狂風暴雨,我的第一聲啼哭接上了最響亮的一聲響雷,震垮了半邊屋。重新建的半邊屋便蓋上了洋瓦,變成了現(xiàn)在的屋。
臨近春節(jié),家里要打掃揚塵,我們會把平時收集起來的舊報紙用來糊墻壁。報紙上有一段文字我記憶得特別清楚。
在《媽媽的藤條箱》里,我寫過病中的媽媽躺在床上,常常用手指在我的手板心上教我寫字,驗證我學習的效果,除了念書給媽媽聽,就是讀墻上的報紙。
有一次我爬上柜子,屋面的亮瓦漏下的光線正好照在那張報紙上,上面有一段文字,說的是在我們國家的一條河流上,有一條大魚被這條河流的兩岸夾住了,動彈不得,兩岸的人們可以從魚背上過河,這條魚變成了一座橋?
我是長江邊的孩子,印象里河流的樣子都像眼前的長江。我問媽媽這是真的嗎?
媽媽躺在床上笑了,說:“古時候有一個叫莊子的人,他有一條魚,名字為鯤,它之大,不知有幾千里;化成鳥,名字為鵬,鵬飛起來呀,垂翼若云,把地球都包起來啦,一振翅便能鵬程萬里。”聲音轉(zhuǎn)著彎,神情好得意,接著喊我:“來,到媽媽這兒來,媽媽教你鵬程萬里的寫法!
遇上漏雨,小青瓦叫撿漏,就是爬上屋面摞一摞瓦,把蓋得密集的瓦片摞到破損的地方來。我家屋上的小青瓦,爺爺造屋時蓋得密,幾乎是一匹疊著一匹,用我爸的話來說,撿一輩子的漏也撿不完我家屋面的瓦。
現(xiàn)在體會到爸爸對爺爺?shù)母屑ぁ?/p>
洋瓦麻煩些,洋瓦是一匹瓦扣著另一匹瓦,屋面上沒有多余。屋漏了,只好用塑料薄膜、油布、油毛氈代替瓦,蓋在漏雨的地方。為了防風,要弄一些磚頭、石塊來壓住。否則,風要吹跑。這樣的屋面看起來,像衣服上補的補丁,樣子難看。
我是雨水里出生的孩子,一生牽連著雨水的情結(jié),直到如今我常常故意忘記帶上雨傘,行走在雨中,任憑雨水淋在我的頭上、臉上、以及三十七度的體溫上。
仰望著雨水飄飛的天空,任由清冷的、溫暖的、苦澀的、甜蜜的雨水落進我的眼里。
多么幸運啊,我這個經(jīng)歷過雨水淋濕浸潤的孩子,生長到現(xiàn)在,生長到成為人之父親的年齡,眼里還會流出雨水一樣的淚水,內(nèi)心里依然抱有著一份雨水一樣柔軟的情意,一副人性柔軟的心腸。
此刻屋外下著雨,下著深秋苦寒的雨。我準備朝雨中走去,走回到童年記憶里最為深刻的一場夜雨里,那是一場疼痛與饑餓的夜雨,苦難的夜雨。
就向那里走去吧,向童年的內(nèi)心走去,童年的內(nèi)心有人性最柔軟的東西。
支撐人生的并不是其它什么理想與信念,而是人的內(nèi)心里本來就固有的人性的閃光。
如果人生非要有一種理想與信念,我愿意把它作為我的理想與信念。
記事不久,媽媽第一次生病,吃飯的時侯,突然昏倒在地上,家里一遍慌亂,無論父親和我怎樣呼喚母親,她都人事不省,臉色發(fā)青。鄰里的陳伯伯趕來見狀,他一邊叮囑一邊向醫(yī)院跑去:“按住仁中,我去叫救護車!”
凄獰的笛聲在雨夜里嘶鳴,我尾隨著追趕,跌下又爬起,直到救護車的影子和嘶鳴的笛聲消逝在茫茫的夜雨里,消逝在黑洞一樣的夜雨里,我才蹣跚著童年的身子回到家中?帐幨幍腵老屋里剩下了一個末滿三歲的孩子,他坐在床沿上,坐在白熾燈昏黃的光線里,雙腳吊在床沿與地面的空中搖晃,雙手拍打著床沿上的木欄,一遍又一遍地哭泣,盹一會,醒來,又開始哭泣,哭到他的氣息發(fā)不出聲音,依然還在哭泣。
一個未滿三歲的孩子在一場夜雨里內(nèi)心有了淚水,他內(nèi)心里淚水流落的聲音和屋外自然界瀝瀝的雨聲響徹在了一起,是否是預示著他的一生將伴隨淚雨一道行進呢?像一株或者是一棵草木一樣在自然的風雨里行進呢?
住在我家坡坎下的張婆婆早上起來生火煮飯時,聽見了雨聲里有一個孩子的哭聲,這個孩子的哭聲已經(jīng)柔弱到像一只流浪的小貓一樣的腳步聲了,但是她還是聽到了,是用她年邁的耳朵,還是她仁愛的心靈聽到的?
婆婆把我抱在她的懷里,她要把我抱回她的家中去。
早晨的天空還在下著昨夜的雨。清冷的雨水經(jīng)過婆婆的發(fā)際、臉龐、含淚的眼睛滑落到我的臉上,我感覺到了雨水的溫暖,這溫暖是來自天空?還是來自婆婆眼里的淚水?
是。∵@溫暖來自婆婆的心靈,是婆婆心靈里的愛。
原來淚水是心靈的愛。
人類所有的愛都來自于母性的心靈。
婆婆給我洗了臉,洗了泥濘的淚臉;婆婆給我洗了身子,洗了血淋淋的身子。用藥棉簽細心地給我清洗了摔傷的傷口,抹上了藥水,把我光溜溜的身子放入到還留有她體溫的被窩里,“等倒婆婆,婆婆給你下碗面來。”
婆婆下來的是一碗“陽春面!奔恿艘恢患咫u蛋。
真香啊……碗里冒出裊裊的香煙。
“春”是“蔥”嗎?“蔥”太俗了吧。婆婆的的聲音我沒有聽清,心里銘刻下了“陽春面”這個美好的名字。
春,曙為最。春陽是萬物復蘇的能量,童年是生命朝陽般初升的時代。
食物的美味并不取決于食材、廚藝,它取決于饑餓、腸胃的需要、人間的溫暖!
接下來的日子,媽媽住進了醫(yī)院。我要鄰里的小萍姐姐帶我去找媽媽,醫(yī)院的門衛(wèi)不讓小孩子進入病房,我們繞到后面去,從病房的窗子里去找媽媽。住著媽媽的病房靠近著圍墻的邊沿。那扇窗戶沐浴著耀眼的天光。小萍姐姐抱起我,讓我趴在窗臺上,媽媽躺在潔白的病床上。“媽媽!”我喊出了聲音,小萍姐姐連忙用手來捂我的嘴巴,說:“小聲些,你媽媽在睡覺哩,帶你玩一會再來看你媽媽?”我不愿意,繼續(xù)趴在窗臺上,陽光照在我的背上,影子溜進了媽媽的病房,我聳了聳頭,讓影子朝媽媽的床邊靠近。
啊,那是一段多么遙遠的距離呀。
影子的距離是那樣的遙遠。我趴在窗臺上讓時間在童年的守望里消失,讓童年的心靈種上守望的種子,——是愛的種子吧,等到時間的春天回到了原野上,回到人間的原野上,原野會長滿愛的小草、愛的鮮花。童年和她的媽媽會像鳥兒一樣飛翔在綠草葳蕤,鮮花盛開的原野上,天空里。
靜靜地趴在窗臺上,用稚嫩的手指叩著透明的玻璃窗:叮、叮、叮,叮嚀叮嚀的音響,響起來了,響起了心靈里的呼喚,——在淚光膜糊的病房里回旋蕩漾,蕩漾到媽媽的病床上,蕩漾進媽媽的耳膜里……
媽媽好像聽見了聲音,媽媽的眼睛看見了窗戶射進來的陽光,看見了一張孩子的臉,一雙孩子的眼睛。媽媽,我的媽媽以為自己還在夢里哩,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眼睛。她挪動著虛弱的身子,把她的頭,整個上半個身子挪出了白色的被蓋,讓自己朝著窗外傾斜,朝著窗外的那個孩子。待她確定那個孩子是一直依偎在她夢里的孩子的時候,她決定要從病床上站立起來,來到窗邊,來到她的孩子面前。
媽媽在病床上開始側(cè)身,她的雙腳己經(jīng)從病床上滑落到了地上,她的雙手撐著病床的床沿,媽媽站起來了,她扶著床欄、扶著墻壁來到了窗邊,伸出雙手,那雙白皙柔弱的雙手撫在透明的玻璃上,撫在我的臉上,她頂上頭來,用她的額頭頂著隔著玻璃的我的額頭,那一刻的溫暖剎那間傳遞遍了母親和兒子的身體。媽媽流淚了,她轉(zhuǎn)過了頭顱與她淚流的臉面,用雙手緊緊地捂住雙眼,把淚水捂進心里。
媽媽呀,人類的每一個母親都是柔弱的,唯有她們的愛是執(zhí)著與堅韌的;人類的每一個母親在她們心里都蓄滿了淚水,淚水是母親井里的水,母親井里的水永遠不會涸竭!
媽媽沒有轉(zhuǎn)回臉來,婆娑的背影回到床前,把衣服披在豎條型的藍白病號服上,媽媽向窗邊再次走來。這回媽媽的腳步穩(wěn)當多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陽光照在媽媽的笑臉上來到窗前。媽媽抬起雙手,手背朝外彈了彈,示意我往后退,讓我吊在墻上的雙腳站在地面。媽媽推開了窗子,探出頭來俯望著我,雙手捧起我的臉,捧著我像小花貓一樣臟兮兮的臉,媽媽的手輕輕地左右搖晃著,像搖藍一樣搖晃著……
媽媽向小萍姐姐招了招手,從荷包里摸出了兩張錢,“來,一人一毛!眿寢屢屛覀?nèi)ベI糖果吃。
來到糖果店的柜臺前,我買了一角錢的糖衣花生仁。糖果店的阿姨用谷草顏色的包裝紙給我包好,糖包的形狀像一只粽子,打開封口像舉起來的小喇叭——“啦啦向啦西啦,向啦西啦索法索啦,多索啦,來咪來多西啦索啦,啦——啦——向啦西啦……”我唱著童年的歌謠回到了媽媽的窗前,踮起腳敲響了窗子,媽媽伸出頭來,我拈起一粒糖衣包裹的花生仁喂進了媽媽的嘴里,媽媽含著花生仁露出了白色的牙齒,嘻嘻地笑著,她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也從糖包里拈出一粒喂進了我的嘴里,“甜嗎?媽媽不在家的這些天,你不要亂跑,就在村子里玩,餓了呢,就到小萍姐姐家去,或者到坎下的婆婆那兒去,爸爸下班回來好找你。”
……
媽媽這次生病后落下了病根,隔三差五會犯昏病。記憶里,媽媽常常被單位的同事用門板抬回家來,也有在大街上犯病的經(jīng)歷,那時的人們普遍都有純樸善良的情感,會把媽媽送進醫(yī)院,或者幫忙把媽媽送回到家里來。只有一次例外,媽媽自己蘇醒過來,發(fā)現(xiàn)衣兜里的五斤糧票不異而飛了,媽媽坐在大街上痛哭了好一陣子。要知道在荒年里,五斤糧票換回的大米能夠維持三口之家個余月基本的生存。當然這樣的糧食不能拿來當白米飯吃,米粒要摻進草根菜葉熬成稀粥,綠隱隱的粥面能映出因饑餓而菜青色的人影。
媽媽告訴我,能夠度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災害”全得多虧你爸爸,那時他在鄉(xiāng)下給農(nóng)民修房砌豬圈用辛苦的勞動掙回一背一背的菜蔬或雜糧,維持了家里的溫飽,讓我們沒有被餓死,同時還接濟了一些困難的鄉(xiāng)鄰,以及我們家的一些親戚。
媽媽的病伴隨著我的童年,我的學生時代,直到我高中畢業(yè),媽媽的昏病才沒有犯過,而今我的媽媽已是八十高齡的老人了,雖然她的頭發(fā)找不出一根黑發(fā),但是即使在暗夜,只要有一絲光亮,媽媽的白發(fā)也會反射出來把暗夜照亮,尤如山后的落日返照出來的天空比白天還要絢爛。年輕時身體健康的父親、把我媽背上背下的父親,一身都是臭毛病,反而要我媽伺候他了。
曾經(jīng)喜歡閱讀小說的媽媽,現(xiàn)在常常閱讀爸爸的病歷,爸爸的病歷有厚厚的五卷,每卷有三百多頁。媽媽數(shù)落著:“嗯,這是下井挖煤落下的、這是爬屋頂不小心摔傷落下的、這是打石頭、抬石頭用力過猛落下的、這是與人打賭出蠻力落下的、這是急著趕路蹚冰涼的河水落下的、這是擔憂家里的困難落下的……”
聽媽媽數(shù)落爸爸的病歷,如同聆聽一個人生命的歷史,生活的歷史。
小時候我也是一個饞嘴的小孩,在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哪個孩子又不饞嘴呢?我家老屋的墻壁上,是在里墻,有三根楠竹柱頭,栗色里泛著釉光,每根在竹節(jié)的上方都開著小碗般大小的孔洞,靠在左手邊的開得高些,幾乎接近了屋樑,里面放的是:銅錢、板扣、洋釘、備用的鑰匙,一些陳舊的什物。媽媽有時會掏出一兩枚銅錢,做毽子,給我們玩。中間一根開在順手的高度,坐在床上伸手就可以拿放,里面放的是:針頭、線腦、布頭、紐扣等日常用物。最里面一根,孔洞開得高些,我要站在床上,用疊著的鋪蓋墊著伸手才能夠著,里面放的是零錢,是金屬的硬幣。趁家里沒有人的時候,我會“偷”出幾枚來,用來買糖果,買冰糕解我的嘴饞。每次當“小偷”的時候,心里慌慌的,生怕著被媽媽發(fā)現(xiàn),拿了錢后,手指總要在里面薅幾下,聽見還有硬幣與竹節(jié)碰撞發(fā)出叮、叮、叮的響聲,才收回手來。奇怪的是竹孔里的零錢總是沒有被我“偷”完過,而且不時還會多出幾枚來,竹孔里的錢自己會生出錢來?我當“小偷”的劣跡也從未被媽媽發(fā)現(xiàn)。都說小孩粗心,沒想到大人比孩子粗心多了,自己存放了多少錢,一點也記不住,真是太好笑了。媽媽也笑過我,她丟錢到竹孔里時回過臉來笑我,我轉(zhuǎn)過臉跑出去玩了。屋里傳來媽媽“咯、咯、咯……”的笑聲。
老屋拆除有十余年了,前些年,陪年邁的父母回去看望過老屋的遺址。整條河街、周圍的鄰舍、以及老屋后山上的一所村學,都被圍在了圍墻里,成為了一片廢墟。江上的清風吹動著廢墟上腐朽的氣息。
父母的眼里流出了淚水,一雙閱盡了苦難歲月的雙眼留下淚斑,留下了時間的印痕。
門庭向西的老屋,沐浴著余暉與晚霞的老屋,每年春天,落滿塵泥的瓦脊上都會生出亭亭的寸草,茵茵的草尖上開一些白花、紅花、藍花、黃花,在日影里、月影里、江上清明的風里搖曳,搖曳著我夢里的鄉(xiāng)情。
前些天,打聽到老屋的舊址開始動工了,要興建濱江生活小區(qū)。我要為父母購置一套住所,陪他們回到老屋的故園去生活。
讓我的父母站在故園復興的高樓上:眺望日出、眺望大江東流、眺望天邊的帆影——他們年輕時困難又歡樂的生活。
父母才是心靈的家園。
無論你在什么地方漂流,只要父母在,只要父母在你的心靈,家園就永遠不會消失。
原來心靈是父母的家園,父母的愛,鄉(xiāng)愁的愛。
【故鄉(xiāng)的老屋情感散文】相關文章:
老屋情思散文08-29
老屋的記憶散文08-24
懷念老屋散文06-06
老屋的散文(精選27篇)07-01
那年,那人,那座老屋散文11-05
我所懷念的老屋經(jīng)典散文09-12
老屋聽秋抒情散文09-25
故鄉(xiāng)的秋天--散文09-05
何謂故鄉(xiāng)散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