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朗讀詩歌
一導入新課
詩歌的美感首先來自于音律(包括節(jié)奏和韻律)。音樂性是詩歌與生俱來的品性,當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與詩人要表達的情感協(xié)調(diào)一致,詩中輕松,歡快、沉滯、急促,昂揚,舒緩等節(jié)奏的韻律變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緒者的起伏波動的變化,表現(xiàn)的其實是人的生命活動的節(jié)律。
讓我們用朗讀的方式來捕捉三首小詩的音律及其深蘊其中的情感變化。
二自讀小詩,把握韻律與節(jié)奏
1、自由朗讀古詩二首,劃分意義節(jié)奏,再反復朗誦。
參考: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2、教師范讀,學生打出韻腳。
《題破山寺后禪院》:林、深、心、音。
《登岳陽樓》,浮、流。
3、與同桌對讀兩詩,感受兩首詩歌的音韻美!
三、美讀兩詩,體悟意蘊與情感
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兩詩。
朝陽照耀著高高的樹林。曲折的小路道向幽深之處,后禪院花掩映,又濃又深。忽見山巒滴翠,光彩悅目,翩飛的群島十分歡欣,清清的潭水倒映著山影,人的.心靈也變得空明純潔,仿佛大自然的一切聲響都消失了,只聽到悠揚不盡的鐘馨之音。
2、質疑:
、贋槭裁础叭f簌此俱寂,但余種馨音”?
參考:表面看來,“萬簌此俱寂”與“但余種馨音”似手是矛盾,其實不然。假如周圍一片喧囂,人們也就不會在意鐘馨的裊裊余音。詩人在這里是以靜寫動,以動襯靜。結合常建的生平經(jīng)歷,他高才而無位,后來隱居山林,寄情山水。本詩正是他向徑佛門清靜的心理的寫照。在此他性情如飛鳥,向往自由;心境如山水,萬事皆空,縈繞耳際的品有那靜寂之外的裊裊鐘馨音。這樣的寫法更好地展示了作者幽隱的追求,情、韻、味十足。
、凇皡浅䱷|南坼,乾坤日夜浮”是怎么回事?
此兩句既是實寫,又是虛寫。從樓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國東南之地從中分為兩半;水天相連,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動。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無比壯闊而又生動。望著這樣壯麗的景色,再聯(lián)系自己的身也,自然只有“憑車干涕泗流”了。
3、美讀兩詩,說說兩詩創(chuàng)設的意境及表達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