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詩經(jīng)》所反映的周代孝道
《詩經(jīng)》所反映的周代孝道是如何的呢?主要體現(xiàn)在哪里呢?下面來看看!
在中國,儒家學(xué)說只重生不重死,說死是絕對的,終極的,不能考慮,無法討論!墩撜Z》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顏淵》),“未知生,焉知死”(《先進》)云云,認(rèn)為生前的事未知的還太多,哪里管得死后之事;而死則由命運管著,由上天決定,人無法涉足,無力過問,暫且“守死善道”、“殺身成仁”吧!生命如果有不朽,那么就正是現(xiàn)世的功德名譽,當(dāng)去為國家為君王多做貢獻(xiàn)。另一方面,儒家又強調(diào)“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就是說,連在世的長者都不能伺候好,去伺候死人(即祭祀先祖)又有什么意義呢?那么,如何伺候長者呢?《論語·學(xué)而》說:“弟子,入則孝”;“事父母,能竭其力”!墩撜Z·里仁》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薄案改冈,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還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所謂喜,當(dāng)然是為父母的高壽而高興;所謂懼,則是因其離生命的終結(jié)越發(fā)近了而擔(dān)心。畢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看來,孔子的時代,包括整個周代,尊老致孝、盡人子之義的呼聲是很高的,可以說超過了夏、商社會。(難怪孔子會在《論語·八佾》里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边@個“周”是指包括孝道在內(nèi)的周禮。)這里面有沒有什么特殊的背景呢?筆者認(rèn)為,是有的。
第一,周朝是在殷商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而前者是一個崇鬼祀神、淫風(fēng)盛行的王朝,結(jié)果鬼神沒崇祀好,反倒亡了國,滅了宗廟,所以周人乃“敬鬼神而遠(yuǎn)之”,更重視對在世者人倫道德的說教,以進而有利于政治控制。這就是《禮記·大傳》里所講的:“上治祖禰,尊尊也。下治子孫,親親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別之以禮義,人道竭矣!彼,如《詩經(jīng)·周頌》之《雍》、《載芟》、《絲衣》,《詩經(jīng)·魯頌》之《泮水》、《閟宮》,《詩經(jīng)·商頌》之《烈祖》,它們雖然多為祭祖頌祖之詩,實際卻充溢著向在世的賢德老者敬老祝壽祈福盡孝之辭。如《閟宮》:
俾爾壽而富, 祝你長壽且富裕,
黃發(fā)臺背。 發(fā)枯背駝有精神。
壽胥與試, 壽高言好是個寶,
俾爾昌而大, 國家受益得昌盛,
俾爾耆而艾, 人老須發(fā)卻變青。
萬有千歲, 活到千歲與萬歲,
眉壽無有害。 健康長壽無病害。
應(yīng)該說,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首祝酒歌,最早的一篇祝壽辭。
第二,進入西周晚期,由于諸侯崛起,戰(zhàn)亂頻仍,已開始出現(xiàn)無視禮制的現(xiàn)象,《禮記·大傳》里所說的:“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矣”的血緣統(tǒng)治已經(jīng)動搖,孝悌意識也隨之受到?jīng)_擊。這個情況,在《詩經(jīng)·王風(fēng)·葛藟》(《詩序》謂系“王族刺平王”之作)里有生動記載: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
終遠(yuǎn)兄弟,謂他人父。
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
終遠(yuǎn)兄弟,謂他人母。
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
終遠(yuǎn)兄弟,謂他人昆。
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該篇大致是一個因戰(zhàn)亂而流離失所的老人的悲慘哭訴。詩的大意是講,葛藤在河邊長得很興旺,可是我自己卻相反:親屬們各顧各,兒女們也視我為路人。
《詩經(jīng)·唐風(fēng)·杕杜》也有類似的記載: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
獨行踽踽,豈無他人?
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獨行睘睘,豈無他人?
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是詩意思說,在戰(zhàn)亂的烽火中,還有棠梨樹堅守在路旁,而且枝葉茂盛興旺。哪像我,有如飄泊的浮萍到處流浪。難道說途中沒有其他人?唉,有是有的,可是都不是我的親屬。人人都顧著逃命,哪里會理會我這孤苦伶仃的人!
《詩序》說:“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親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彼拇ㄊ∥氖费芯筐^已故館員藍(lán)菊蓀說:“君”當(dāng)作“民”才對,而“民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這正是戰(zhàn)爭的賜予!(藍(lán)菊蓀:《詩經(jīng)國風(fēng)今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禮記·禮運》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棄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薄抖Y記·大學(xué)》還說:“《詩》云:‘宜兄宜弟!诵忠说,而后可以救國人!对姟吩疲骸鋬x不忒,正是四國!錇楦缸印⑿值茏惴,而后民法之也!笨上,這些都是《禮記》作者們的理想烏托邦或者說是對堯舜之世的美好回憶吧(后人所謂周朝以孝道而行天下也不過是一種愿景罷了)!因為至少在《葛藟》、《杕杜》的時代,這種尊老致孝,兄弟和睦,甚至以別人的父母為父母,別人的子女為子女的情況是看不到的。豈止看不到,簡直是“人情似紙張張薄”了!這就難怪孔子要在這紛紛擾擾的亂世里登高振臂,大叫“克己復(fù)禮為仁”;也難怪《詩經(jīng)》之《大雅·下武》要反復(fù)高喊“永言孝思”,《小雅·杕杜》與《小雅·北山》要聯(lián)袂痛呼“憂我父母”……更難怪《小雅·小弁》和《小雅·蓼莪》等要接連唱出諸如“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及“哀哀父母,生我勞瘁”那樣令人撕肝裂腸、思緒難平的歌……
【《詩經(jīng)》所反映的周代孝道】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所反映的女性愛情觀09-26
《詩經(jīng)·氓》中的周代婚俗觀念08-04
從《詩經(jīng) 氓》中看周代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11-07
《詩經(jīng)》的孝道精神07-16
《詩經(jīng)》中的孝道精神11-05
論《詩經(jīng)》中的孝道精神10-23
愿你的選擇反映你所希望的散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