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蘇軾《定風波》全詩及賞析

        時間:2023-05-09 11:01:25 玉華 蘇軾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定風波》全詩及賞析(附賞析+教學設計)

          蘇軾是北宋時期卓有貢獻的詞人,他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全面繼承了前人詞作的題材范圍,豐富了詞作的題材范圍,豐富了詞作的思想內(nèi)容,提高了詞作的文學地位。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軾《定風波》全詩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c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哦!)

        蘇軾《定風波》全詩及賞析(附賞析+教學設計)

        ▼目錄▼
        【1】《定風波》原文【5】作者介紹
        【2】注釋譯文【6】教學設計
        【3】《定風波》賞析【7】教學反思
        【4】創(chuàng)作背景與名家點評【8】讀后感

          《定風波》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哦L波:詞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風波令”等。雙調(diào)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兩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兩平韻。

         、粕澈涸诮窈秉S岡東南三十里,又名螺絲店。

         、抢仟N:進退皆難的困頓窘迫之狀。

         、纫讯哼^了一會兒。

         、纱┝执蛉~聲:指大雨點透過樹林打在樹葉上的聲音。

         、室鲊[:放聲吟詠。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suō)煙雨任平生: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土锨停何⒑臉幼印

         、涡闭眨浩鞯年柟。

         、舷騺恚悍讲。蕭瑟:風雨吹打樹葉聲。

          ⑿也無風雨也無晴:意謂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白話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帶走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仡^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返回目錄>>>

          《定風波》賞析

         。ㄒ唬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徐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昂畏痢倍滞赋鲆稽c俏皮,更增加挑戰(zhàn)色彩。

          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fā)!爸裾让⑿p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己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耙凰驘熡耆纹缴,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以上數(shù)句,表現(xiàn)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fā)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拍“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云、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tài)度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在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

          詞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據(jù)《東坡志林》記載:“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全詞緊扣途中遇雨這樣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來寫自己當時的內(nèi)心感受。篇中的“風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詞語,既是眼前景物的實寫,又不乏比興象征的意味,是詞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體驗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語言自然流暢,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體現(xiàn)了東坡詞獨特的審美風格。

          首句寫雨點打在樹葉上,發(fā)出聲響,這是客觀存在;而冠以“莫聽”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作者的性格就顯現(xiàn)出來了!昂畏痢本涫巧弦痪涞难由臁R鲊[,吟詩長嘯,表示意態(tài)安閑,在這里也就是吟詩的意思。詞人不在意風雨,具體的反應又怎樣呢?他在雨中吟哦著詩句,甚至腳步比從前還慢了些哩!瀟灑鎮(zhèn)靜之中多少又帶些倔強!爸裾让⑿比洳⒎菍嵕埃亲髡弋敃r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學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誰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當時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則此際必無披蓑衣的可能。所應玩味的是,拄著竹杖,穿著草鞋,本是閑人或隱者的裝束,而馬則是官員和忙人用的,所謂的“行人路上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來作比。但竹杖芒鞋雖然輕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難免不拖泥帶水,焉能與騎馬之快捷相比?玩味詞意,這個“輕”字并非指行走之輕快,分明指心情的輕松,大有“無官一身輕”之意,與“眼邊無俗物,多病也身輕”(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輕”字亦同。詞人想,只要懷著輕松曠達的心情去面對,自然界的風雨也好,政治上的風雨(指貶謫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況且,我這么多年,不就是這樣風風雨雨過來的嗎?此際我且吟詩,風雨隨它去吧!

         。ǘ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不可繞過之人,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詞的發(fā)展史上具有尤為重要的地位。蘇軾開了豪放詞一派,使得原本只用來吟唱呢喃軟語的小兒女之詞陡然一變,轉而為急管繁弦,崩天裂云之聲。由此,宋詞才能成其為真正的“宋”詞,若少了豪放派的映襯,婉約詞定也會減色不少。

          《定風波》為蘇詞名作,歷來被人評為閑適從容。與《浪淘沙》的壯闊不同,它表現(xiàn)的是作者遇變不驚,笑對蒼茫的風神。其實,即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般豪語,仍舊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為了局,可見所謂的豪放不過是知自身的不可為,毋寧說,是一種無奈的曠達。

          全詞記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襲之事。上片以“莫聽”二字起,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葉聲”勾畫出風雨的聲勢。急風挾雨而來,對此作者卻說:何妨吟嘯且徐行,“何妨”表現(xiàn)了詞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隱逸之思,“誰怕”一話反問,加上“莫聽”“何妨”的映稱顯得氣度從容,由此勾勒出一幅披蓑煙雨行吟圖。試想于沙湖道上現(xiàn)身的詞人,持竹杖,履芒鞋,于風雨中吟嘯而來,表現(xiàn)出一種閑庭信步的瀟灑,這是怎樣美好的景況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僅是這種灑脫嗎?且看下句:一蓑煙雨任平生。若僅是冶游俊賞,又何須如此感慨呢。遙想蘇公當年,19歲中進士,正是春風得意,青云之志有待施展,卻遇到一連串的挫折,竟致一生困頓。烏臺詩案,黨錮之禍,政治上的腥風血雨都已經(jīng)受,又何懼眼前這一陣急雨呢?讀到此處,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淺分明的景象:一個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獨行于風雨飄搖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無所見,正所謂“來往煙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無余”是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點出時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還寒之時,然二月春風已可裁出翠柳條條,時至三月,早應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卻似一無所見,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彌漫著一種蕭索意味,這是否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過,斜陽展顏,對淋雨者來說,這應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適才煙雨凄迷的經(jīng)行之處,卻吐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斷句來。若非深察人世無常,是難以做到如此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我以為,僅以“曠達”二字標榜此詞,便完全忽視了作者的精神內(nèi)涵。

          蘇軾在另一首詞中說到: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深波靜索殳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詞中透露了作者欲歸隱山林的愿望,這也是《定風波》最好的注解。此詞寫于宴會上,寫畢蘇公掛冠乘舟而去。當?shù)乜h令以為蘇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駕船追去,待到追上,發(fā)現(xiàn)蘇公已是鼾聲大作,哪里有一點要隱逸山林的樣子。蘇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這“世事”是如何無論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還是要穿衣吃飯,還是要為世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淵明那樣躲起來,他以俗世為山林,故而,蘇公才是真正的隱者。

          想蘇軾也有“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綺靡濃艷,有“小軒窗,正梳妝”的繾綣纏綿,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情愿,最終卻以“也無風雨也無晴”為終了。也正如林清玄說的,在煙中騰云過了,在雨中行走過了,生命的事情一經(jīng)過了,卻是枉然。然而蘇軾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來,蘇軾的詩詞文章乃到他笑對蒼茫的人生態(tài)度,對后世文人有著莫大的影響,而蘇軾更以其多姿的藝術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遠占據(jù)著中國文學史輝煌的一頁。

         。ㄈ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xiàn)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只“莫聽”二字便見性情。雨點穿林打葉,發(fā)出聲響,是客觀存在,說“莫聽”,就有外物不足懷之意!昂畏烈鲊[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逗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zhàn)色彩。首兩句是全篇主腦,以下詞情都是從此生發(fā)“竹杖芒鞋輕勝馬”。先說竹杖芒鞋與馬。前者是步行所用,屬于閑人的。作者在兩年后離開黃州量移汝州,途經(jīng)廬山,有《初入廬山》詩云:“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庇玫街裾让⑿,即他所謂“我是世間閑客此閑行”(《南歌子》)者。而馬,則是官員或忙人的坐騎,即俗所謂“行人路上馬蹄忙”者。兩者都從“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勝過后者的道理,用一個“輕”字點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誠然是輕的,輕巧,輕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帶水的,比起騎馬的便捷來又差遠了。那么,這“輕”字必然另有含義,分明是有“無官一身輕”的意思。因為封建士大夫總有這么一項信條,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蘇軾因反對新法,于元豐二年被人從他的詩中尋章摘句,硬說成是“謗訕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臺獄;羈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謫任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元豐三年到黃州后,答李之儀書云:“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被人推搡漫罵,不識得他是個官,卻以為這是可喜事《初入廬山》詩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則是從另一面表達同樣的意思。這種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見他對于做官表示厭煩與畏懼!肮佟钡膶γ媸恰半[”,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來,是這條思路的自然發(fā)展。

          關于“一蓑煙雨任平生”,流行有這樣一種解釋:“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shù)米⌒量嗟纳睿保ê埔怼端卧~選》)從積極處體會詞意,但似乎沒有真正觸及蘇軾思想的實際。這里的“一蓑煙雨”,不是寫眼前景,而是說的心中事。此時“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了,已無蓑衣可披!盁熡辍币膊皇菍懙纳澈乐杏,乃是江湖上煙波浩渺、風片雨絲的景象。蘇軾是想著退隱于江湖。他寫這首《定風波》三月,到九月作《臨江仙》詞,又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負責管束他的黃州知州徐君猷聽到后大吃一驚,以為這個罪官逃走了(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二);結合答李之儀書中所述的“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而自覺可喜,他的這一種心事,在黃州的頭兩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白出來用語雖或不同,卻可以彼此互證。再看看別人對“一蓑”的用法,如陸游《題繡川驛》的“會買一蓑來釣雨”,和《舟過小孤有感》的“商略人生為何事,一蓑從此入空蒙”,儼然是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那幾句的翻版。陸游也是個宦途不得志的詩人,以放翁詩證東坡詞,則“一蓑煙雨任平生”之為歸隱的含義,也是可以了然的。蘇軾對于張志和的《漁父》詞“青箸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極為稱賞,恨其曲調(diào)不傳,曾改寫為《浣溪沙》入歌(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江湖上的“斜風細雨”既令他如此向往,路上遭遇的幾點雨自然就不覺得什么了。

          下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實,不須作過深的詮解;不過說“斜相迎”,也透露著喜悅的情緒。詞序說:“已而遂晴,故作此!逼邆字閑閑寫下卻是點睛之筆。沒有這個“已而遂晴”,這首詞他是不一定要寫的。寫晴,仍牽帶著原先的風雨。他對于這一路上的雨而復晴,引出了感觸。這就是接下去的幾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蕭瑟,風雨聲!耙褂旰螘r聽蕭瑟”,是蘇軾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顧來程中所經(jīng)風雨,自有一番感觸。自然界陰晴圓缺的循環(huán),早已慣見,毋用懷疑;宦途中風雨的襲來,卻很難料定何時能有轉圜必定有雨過天晴的遭際。既然如此,則如黃庭堅所說的,“病人多夢醫(yī),囚人多夢赦”(《謫居黔南十首》),遭受風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蘇軾于此想得更深,他說無風雨最好。無風雨,則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這便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真諦。那么要到得政治上“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是“歸去”。這個詞匯從陶淵明的“歸去來兮”取來,照應上文“一蓑煙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煙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風雨好多了。

          返回目錄>>>

          創(chuàng)作背景與名家點評:

         。ㄒ唬┍尘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游,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ǘc評

          近代·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此足征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

          近代·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東坡時在黃州,此詞乃寫途中遇雨之事。中途遇雨,事極尋常,東坡卻能于此尋常事故中寫出其平生學養(yǎng)。上半闋可見作者修養(yǎng)有素,履險如夷,不為憂患所搖動之精神。下半闋則顯示其對于人生經(jīng)驗之深刻體會,而表現(xiàn)出憂樂兩忘之胸懷。蓋有學養(yǎng)之人隨時隨地,皆能表現(xiàn)其精神。東坡一生在政治上之遭遇,極為波動,時而內(nèi)召,時而外用,時而位置于清要之地,時而放逐于邊遠之區(qū),然而思想行為不因此而有所改變,反而愈遭挫折,愈見剛強,挫折愈大,聲譽愈高。此非可悻致者,必平日有修養(yǎng),臨事能堅定,然后可得此效果也!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返回目錄>>>

          蘇軾《定風波》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2、合作探究,體會本詞以小見大的表現(xiàn)手法;朗讀詩詞,體會詩歌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3、感受作品曠達的意境,體會作者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本詞以小見大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品曠達的意境,體會作者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聽音頻);朗讀法(指名讀、分組讀);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溫故知新法:以接龍的方式,回顧學過的蘇軾詩詞。(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今天,我們再來學習蘇軾的一首詩詞,看看這首詩詞蘇軾又為我們展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呢?(板書:定風波—蘇軾)

         。ǘ┏踝x詩歌,初悟情感

          1、教師伴樂范讀;學生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

          2、指名學生回答初讀的感受。

         。鞔_:從詩中能夠感受作者的積極與樂觀。)

         。ㄈ┢肺稣Z句,深入情感

          1、自讀小序,提問:從小序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明確:作者遇雨,時間—三月七日,地點—沙湖道中,人物:拿著雨具的仆人和蘇軾。

          2、教師出示寫作背景。

          明確:《定風波》這首詞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第三年所做。

          3、你們是從哪里感受到蘇軾積極、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的?以語文興趣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板書:曠達)

          明確:

         、佟吧车篮乐杏鲇,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提問:作者和同行人遭遇了怎樣的雨呢?

          明確:“同行皆狼狽”“穿林打葉聲”。能夠看出雨非常大。

         、凇澳牎薄昂畏痢边@兩個詞語也可以體會到作者的樂觀,途中遇雨,作者仍安然處之,“我行我素”。(板書:莫聽、何妨)

         、邸爸裾让⑿p勝馬!贝┲菪㈣浦照仍诖笥曛行凶,仍比騎馬覺得輕松。并不是作者身輕,而是心輕,體現(xiàn)了作者超然外物的精神。(板書:輕)

         、堋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庇赀^天晴,回去吧,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4、看來同學們都已經(jīng)體會到作者的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再次有感情朗讀詩歌并同桌交流:作者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呢?

          明確:

          “雙關”:“風雨”指的是途中所遇到的風雨,也是人生當中遇到的挫折。

          “以小見大”:一件小事卻傳達出獨到的人生感悟。

         。ㄋ模┩卣寡由欤〗Y作業(yè)

          拓展:手繪蘇軾遇雨的情景,進行展示,感受作品曠達的意境,體會作者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小結:全班齊讀詩詞,結束課堂。

          作業(yè):背誦詩歌;完成手繪圖,下節(jié)課分享。

          五、板書設計:

          略

          返回目錄>>>

          蘇軾《定風波》教學反思:

          在開這堂課之前,我做了很充足的準備,收集大量的關于蘇軾的材料,執(zhí)教蘇軾《定風波》,讓我感慨良多。課程是完整地上下來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暴露出了很多的不足,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還存在著不少應該繼續(xù)完善的地方,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下面,結合各位老師的點評作教學反思。

          首先,在閱讀朗誦部分,自己的朗誦缺少氣勢,比如在讀到“業(yè)務風雨也無晴”的時候可以任由感情宣泄,但自己在朗讀這一部分的時候缺乏力度,這也造成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出現(xiàn)很大的問題,在朗誦和知道朗誦部分是今后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其次,最初的設計總是帶有明顯的理想主義色彩。因為是借班上課,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學生,所以“備學生”總是難以到位的,只好在“備教材”方面盡量做到位。作為新教師我發(fā)現(xiàn)臨場的把握能力不強,在講到蘇軾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時候提問同學:“歸去哪里?”學生的回答在答案之外的時候,很難去引導他們回歸到正確的思路來。課堂更需要的是老師能夠隨機應變,抓住學生回答的契機來駕馭課堂,但能做到這點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充分的準備。

          最后:課堂提問評價的語言太過隨意,不夠凝練。作為一個老師,要做到明確清晰地表達你的問題和合理地做出對學生的評價,所以教師有“教師”的語言。我在講課的過程中提問和評價都有些隨意,與學生沒有距離感。這是我的毛病,在以后講課的過程中要逐步改正。 課上完了之后,我進行了深刻的教學反思,寫下了上面的文字,也給自己留下了寶貴的經(jīng)驗和教訓。雖然以后的課堂還是不會很完美,最起碼這些問題或相類似的問題會盡可能的避免,從而成為我一生的財富。

          蘇軾《定風波》讀后感:

          初讀《定風波》,便覺得大氣磅礴,被蘇軾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而震撼,仿佛置身于廣袤的宇宙中,看到無數(shù)星芒,耀眼奪目。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讓我跟著作者置身于雨驟風狂的天氣里,蘇軾表情淡然,輕輕搖頭說“莫聽”,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昂畏烈鲊[且徐行”,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態(tài),當然是騎馬勝過竹杖芒鞋,但是蘇軾卻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當自己擁有平靜悠閑的心態(tài)時,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濘之中,也勝過騎馬揚鞭疾馳而去!耙凰驘熡耆纹缴,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這是已雨過天晴,蘇軾依舊平靜淡然。結尾“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钡莱隽嗽~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上班后再讀,依然余音繞耳,即使自己是渺小的滄海一粟,也會被這種力量而鼓舞,心之所往。蘇軾的這首詞句句經(jīng)典,經(jīng)得起反復誦讀、反復推敲,依然歷久彌新。

          這首詞可以從很多角度去研讀和挖掘,我從心態(tài)方面淺談一下我的看法?朔箲],不畏懼前路艱險。從一個缺乏社會經(jīng)驗的大學生到一名公務員,從一個穩(wěn)定安全的環(huán)境孤身一人來到偏遠艱苦的工作崗位,有過無數(shù)焦慮浮躁的時刻。無法靜下心工作,沉不下去心看一本書。其實仔細想想,無非是功利心太重了,總想著要立馬得到什么,工作中想要迅速看到成效,所以選擇性的逃避困難,挑選一些容易達到的事情去做,沒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急功近利才是浮躁的源頭吧,帶著絕對目的性去工作,期待每一件事情都有反饋?墒巧钅挠心敲慈菀,付出了不一定就會有收獲,倒不如把急功近利變成細水長流,穩(wěn)步前行。正如余世存先生說,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到九月自有答案。同時,要腳踏實地而非空中閣樓,腳踏實地才能更篤定的仰望星空。有再多的藍圖、構想,都不如立馬開始去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蘇軾的淡然豁達也是事上練得來的,我們只有去經(jīng)歷、去體驗、去大膽邁開步子走,才能在實踐中收獲真知。這首詞,無論是初見時的豪氣,再見時的滄桑,總是讓人唏噓感慨,又頓生勇氣,是我精神世界的一方桃花源。等我成長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再重讀這首詞,期待會讓我邁向一個更加開闊的遠方。

          返回目錄>>>

        【蘇軾《定風波》全詩及賞析】相關文章:

        蘇軾《春宵》全詩賞析09-08

        蘇軾《琴詩》全詩翻譯賞析02-15

        蘇軾《新城道中》全詩賞析04-19

        蘇軾描寫的詩定風波04-25

        定風波蘇軾翻譯及賞析01-28

        蘇軾《定風波》詩詞賞析03-25

        《定風波》蘇軾古詩賞析04-27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全詩賞析12-25

        蘇軾 《惠州一絕》全詩及賞析10-2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