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帶湖吾甚愛》賞析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的冬末,四十二歲的作者,正是年富力強,應(yīng)當(dāng)大有作為的時候,卻被南宋政權(quán)罷官,回到剛落成不久的信州上饒郡帶湖新居,開始了漫長的歸田生活。這首詞作于罷官歸家不久,反映了詞人當(dāng)時的生活,包含了抑郁和悲憤的思想感情。在詞中,他表示要與鷗鷺為友,寄情于山水,他想到帶湖的今昔,感慨人世間的悲歡和變遷,實際上是在憂慮國事,嘆惜自己的遠大志向不能實現(xiàn)。
詞題稱“盟鷗”,與鷗鳥結(jié)盟,相約為友。李白詩:“明朝拂衣去(歸隱去),永與白鷗盟。”詞人把自己要表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放置在一種浪漫主義的寓言形式里。詞人離開官場生活之后,有一種失去倚托之感。異鄉(xiāng)淪落,知音難得,只有到大自然里尋找同情者了。
帶湖新居,是他傾心所愛的,在這兒他找到了一些慰藉。所以,開頭便說:“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水光山色,能怡悅性情。作者十?dāng)?shù)年來,奔走于世俗的名利場,與爾虞我詐的官宦角逐,他感到厭倦了。大自然的美好環(huán)境,使他得到暫時的解脫。他“仗屨無事”,在“千翠奩”的帶湖畔“一日走千回”,以消除他胸中的積悶!胺参摇蔽寰,告訴讀者,詞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離群索居,實在是寂寞的!所以他發(fā)出了“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的呼喚。這是他真實的心聲。透過這種曲折反映出來的詞人的心聲,讀者可以測知詞人的思想感情處在一種非?鄲灥臓顟B(tài)之中。他是不甘寂寞的!
下片“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弊匀唤绲倪@些飛禽,無論?dān)t鳥也罷,白鶴也罷,它們翩翩而來,又撲翅而去,它們能給人一定程度的安慰,畢竟是自然物罷了,是難以成為人的知音或伙伴的!案Q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彼鼈冊跄苤涝~人在那兒舉杯飲酒,是為澆愁呢。它們只知道自己唯一的樂趣:站在湖邊的青苔上,等待著魚兒游來。于是,詞人幡然省悟了:對自然物的期待是靠不住的!但是,此時孤獨的詞人,又能期待誰呢?當(dāng)他的思緒回到人類社會現(xiàn)實時,時世的變遷,又使他無限感慨:“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人世幾歡哀!钡,詞人的壯懷并沒有因此破滅,他對生活依然寄托著無限的深情:“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卑蜒矍斑@一片庭園整治好了,多栽植些柳條,以便使舊日荒涼的地方,興旺起來。足見,詞人此時的思想情懷是痛苦的,充滿矛盾的,但他畢竟對生活還是熱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