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晏殊《中書即事》詩文相關介紹

        時間:2023-05-29 13:29:29 藹媚 晏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晏殊《中書即事》詩文相關介紹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晏殊《中書即事》詩文相關介紹,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書即事》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慘慘高槐落,凄凄馀菊寒。

          粉墻多記墨,聊為拂塵看。

          作者介紹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漢族,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屬江西進賢縣文港鎮(zhèn)沙河人),是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遷太常寺奉禮郎、光祿寺丞、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學士、左庶子,仁宗即位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進禮部侍郎,拜樞密使、參知政事加尚書左丞,慶歷中拜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后進,如范仲淹、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代表作品有《清平樂·紅箋小字》、《踏莎行·小徑紅稀》和《清平樂·金風細細》等。

          人物生平

          晏殊,字同叔,5歲就能創(chuàng)作詩,撫州臨川人。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撫張知白聽說這件事,將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薦。皇帝召見晏殊和來自各地的數(shù)千名考生同時入殿參加考試,晏殊的神色毫不膽攝,用筆很快完成了答卷。真宗要賞賜他,讓他有著進士的身份。宰相寇準說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張九齡難道不是外地人嗎?”過了兩天,又要進行詩、賦、論的考試,晏殊上奏說道“我曾經(jīng)做過這些題,請用別的題來測試我!被实鄯浅O矚g他的誠實,因為這樣,(皇帝)經(jīng)常稱贊他。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光祿寺丞;次年,召試學士院,為集賢校理;三年,任著作佐郎。七年,隨真宗祭祀亳州太清宮,賜緋衣銀魚,詔修寶訓,同判太常禮院、太常寺丞。爾后,歷任左正言、直史館、王府記室參軍、尚書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權知制誥,判集賢殿。天禧四年(1020),為翰林學士、左庶子。其學識淵博,辦事干練,真宗每遇疑難事,常以方寸小紙細書向其咨詢。他也將自己的答奏慎密封呈,多獲真宗采納,被倚為股肱。

          乾興元年(1022),年僅12歲的仁宗繼位,劉太后聽政。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想獨攬大權,朝中眾官議論紛紛,束手無策。晏殊提出“垂簾聽政”的建議,得到大臣們的支持。為此,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后任禮部侍郎知審官院、郊禮儀仗使、遷樞密副使。因反對張耆升任樞密使,違反了劉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宮怒以朝笏撞折侍從的門牙,被御史彈劾。天圣五年(1027),以刑部侍郎貶知宣州,后改知應天府。在此期間,他極重視書院的發(fā)展,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力邀范仲淹到書院講學,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該書院(又稱“睢陽書院”)與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稱宋初四大書院。這是自五代以來,學校屢遭禁廢后,由晏殊開創(chuàng)大辦教育之先河。慶歷三年在宰相任上時,又與樞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導州、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nèi)容,官學設教授。自此,京師至郡縣,都設有官學。這就是有名的“慶歷興學”。

          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加尚書左丞。第二年因諫阻太后“服袞冕以謁太廟”,貶知亳州、陳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書兼御史中丞,復為三司使。時值李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國,并出兵陜西一帶,而宋將屢屢敗退。晏殊全面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從失利中找原因,針對存在的問題,奏請仁宗后,辦了四件加強軍備的大事:撤消內(nèi)臣監(jiān)軍,使軍隊統(tǒng)帥有權決定軍中大事;召募、訓練弓箭手,以備作戰(zhàn)之用;清理宮中長期積壓的財物,資助邊關軍餉;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資,充實國庫。由此,宋軍很快平定了西夏的進犯。

          慶歷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樞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檢校太尉刑部尚書同平章事,晉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學士,兼樞密使。慶歷四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遭孫甫、蔡襄彈劾,貶為工部尚書知穎州,后又以禮部、刑部尚書知陳州、許州。60歲時以戶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63歲知河南,遷兵部尚書,封臨淄公。64歲因病回京就醫(yī),并留任侍經(jīng)筵,為皇帝講授經(jīng)史,其禮儀、隨從均與宰相待遇相同。至和二年(1055)病卒京都開封。仁宗親往祭奠,追贈為司空兼侍中,謚“元獻”,并親篆其碑曰:“舊學之碑”。

          晏殊雖多年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他唯賢是舉,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韓琦、富弼、歐陽修等皆經(jīng)他栽培、薦引,都得到重用。韓琦連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為晏殊女婿,但殊舉賢不避親,晏殊為宰相時,富弼為樞密副使,后官拜宰相。

          名人評價

          王灼: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碧雞漫志》卷二)

          馮煦:晏同叔去五代未遠,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宮右徵,和婉而明麗,為北宋倚聲家初祖。(《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歐陽修在《神道碑銘》對于晏殊一生的概括:“公世家江西之臨川,年始十四,一日起田里,進見。天子時方親閱天下貢士。會廷中者千余人,與夫?qū)m臣衛(wèi)官擁立環(huán)視,公不動聲色,操筆為文辭,立成以獻。天子嘉賞,賜同進士出身。遂登館閣掌書命,以文章為天下所宗,逮陛下養(yǎng)德東宮,先帝選用臣屬,即以公遺陛下,由王官宮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輔道圣德,憂勤國家,有舊有勞,自始至卒,五十余年!

          主要影響

          1、政治

          宋仁宗剛剛即位時,由其嫡母章獻明肅太后權掌國事,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都想單獨見太后奏事,一時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簾聽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見。這一建議,對穩(wěn)定當時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宋夏戰(zhàn)爭爆發(fā)后,晏殊時以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建議仁宗罷去監(jiān)軍,不以陣圖授諸將,使諸將對敵時能隨機應變;他還建議整頓財賦制度。這些建議均被仁宗采納。

          晏殊樂于獎掖人才,當世名士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韓琦、歐陽修等皆經(jīng)他栽培、薦引,都得到重用。又能識富弼、楊察于寒素之中,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晏殊執(zhí)政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受重用,時稱“至于臺閣,多一時之賢”。

          2、文學

         。1)詞

          晏殊自少好學,能詩善詞,晚年仍孜孜學習,不知疲倦,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而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晏殊的詞作,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chuàng)北宋婉約詞風,馮煦《蒿庵論詞》稱之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與歐陽修共“開江西一派”。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葉嘉瑩認為,晏殊在詞史中地位主要是承先啟后,以名公巨卿的身份和大量的優(yōu)秀詞作帶動了詞壇的繁榮,即“臨川(晏殊)珠玉繼陽春,更拓詞中意境新”。

          一方面,晏殊詞大多為娛賓遣興、流連光景之作。晏詞有的描寫男歡女愛、春花秋月,有的抒寫傷春怨時、離情別恨,多有清新之辭、嫻雅之氣。其詞還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情感與人生體悟,具有士大夫的氣質(zhì),可謂由“伶工之詞”向“士大夫之詞”的過渡者。晏殊也是北宋專攻令詞并以此名世的第一人。

          另一方面,晏殊詞風格溫潤秀潔,雍容典雅,語言清麗自然,音律婉轉(zhuǎn)和諧。他善于捕捉瞬間情景,即景傳情,構造纏綿悱惻的情詞,多有繼承南唐的風格和形式,尤其受到馮延巳詞風影響較大,學習馮詞的明麗與疏朗,脫去了花間派的脂粉氣,多所創(chuàng)新。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贝碜饔小朵较场ひ磺略~酒一杯》《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等佳句廣為流傳。近代學者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就屬于“第一境界”。

         。2)詩文

          晏殊的文章內(nèi)容豐富,詞藻華麗,“為天下所宗”;他還創(chuàng)作了上萬首“閑雅有情思”的詩歌,其詩則有閑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緒。宋祁《筆記》載:“晏相國,今世之工為詩者也。末年見編集者乃過萬篇,唐人以來所未有!

          3、教育

          晏殊任地方官時,極重視書院的發(fā)展。他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力邀范仲淹到書院講學,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該書院(又稱“睢陽書院”)與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稱宋初四大書院。這是自五代以來,學校屢遭禁廢后,由晏殊開創(chuàng)大辦教育之先河。

          慶歷三年(1043年)在宰相任上時,又與樞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導州、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nèi)容,官學設教授。自此,京師至郡縣,都設有官學。這就是有名的“慶歷興學”。歐陽修說“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并非虛譽。

        【晏殊《中書即事》詩文相關介紹】相關文章:

        晏殊《菩薩蠻》詩文相關介紹04-19

        晏殊的《金柅園》詩文相關介紹07-22

        晏殊的《中秋月》詩文相關介紹09-22

        晏殊晏幾道03-11

        范仲淹《郡齋即事》詩文介紹02-17

        晏殊的名句02-10

        浣溪沙晏殊08-12

        晏殊的名言09-30

        經(jīng)典晏殊名言11-02

        《蝶戀花》晏殊原文03-3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