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孟郊游子吟的故事
游子吟為詩人孟郊所創(chuàng)作,全詩情真意切,使很多的讀者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唐代詩人孟郊(751—814),字東野。他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中進士,做了溧陽縣尉的小官。
孟郊上任后,想起母親養(yǎng)育自己的恩情,非常激動。原來,他家中貧困,自己早年在河南嵩山隱居,一家生計全靠母親支撐。他中年時,三次赴京應考,每次出門前,老母總要親自為他準備行裝……孟郊回憶起母親親手為他縫制出門衣服時的情景:她老人家一邊飛針走線,擔心兒子在外鄉(xiāng)遲遲難歸,衣服總是縫得十分結實耐穿,一邊口中喃喃自語,盼望兒子早日回到自己身邊。母親的愛,正像春天太陽的光輝那樣溫暖、深厚!于是,孟郊立即派人到家鄉(xiāng)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把老母接到溧陽來好好侍奉。同時,他把上面這些想法寫成一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在詩的最后兩句,把兒子比作在三春陽光撫育下成長的小草,深入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情:新衣暖身,母愛暖心,兒子對于母親的愛是無論怎樣都報答不盡的。
這天,孟郊在縣衙里,一面吟哦這詩,一面老是在想:武康離溧陽不遠,這兩天母親應該到了。果然,下午時分,他兒子急匆匆進來稟報:祖母大人坐的船,很快就要靠上河碼頭了。這時,孟效放心了,在《游了吟》詩題下寫了“溧上迎母作”五個字,就同兒子趕到河碼頭去了。
孟郊一生飽嘗世態(tài)炎涼,常有不平之鳴,因而更加覺得母愛的可貴可親,體會特別深刻,這首用白描手法寫的詩也就成為歷代傳誦的名作。
知識擴展:
【原文】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品簡介】
《游子吟》由孟郊創(chuàng)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tài),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孟郊游子吟的故事】相關文章:
游子吟 孟郊09-10
游子吟(孟郊)10-01
孟郊《游子吟》09-17
孟郊的游子吟08-27
游子吟孟郊11-17
游子吟孟郊賞析11-22
孟郊《游子吟》 賞析06-19
游子吟孟郊簡介08-11
孟郊 游子吟賞析09-08
孟郊《游子吟》賞析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