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雨巷原文及作者介紹

        時間:2022-09-26 16:47:11 雨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雨巷原文及作者介紹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本次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希望能夠讓大家更了解他。

          雨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chì chù)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太息(“太”通“嘆”,太息就是嘆息的意思)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pǐ)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zhèn)人介紹

          戴望舒(1905.3.5—1950.2.28)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原名 戴朝安。筆名艾昂甫、江思等,被稱為“雨巷詩人”,葉圣陶評價他“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浙江杭縣人,祖籍南京。他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币馑际钦f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著龍馬拉來的車子,前面由月神望舒開路,后面由風神飛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美麗溫柔,純潔幽雅。出身于職員家庭。在杭州宗文中學求學時即喜愛文學,與杜衡、施蟄存一起切磋詩歌藝術、辦文藝刊物等。曾赴法國留學,受法國象征派詩人影響。又名戴夢鷗,江思,艾昂甫,姜皓月。

          雨巷寫作背景介紹

          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队晗铩愤\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帶著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拓展閱讀】

          1.戴望舒?zhèn)人生活

          情感經歷

          戴望舒一生與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緣,他的初戀是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時英的妹妹穆麗娟,第二任夫人是楊靜,然而三位女性卻并沒有哪一位能與他相持一生,最后只留下令詩人的一生難以釋懷的愛情悲劇。

          1927年,大革命失敗,戴望舒、杜衡到松江縣施蟄存家避難。這個時期,戴望舒愛上了施蟄存的大妹妹施絳年。施絳年雖然比他年幼5歲,卻因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感情,開朗、活潑、富有個性,不像戴望舒那樣既沖動又憂郁內向。兩人性格上的差異造成彼此感情上的不平衡,再加上戴望舒童年一場天花后臉上留下的瘢痕,也使施絳年不悅,這給他們的愛情蒙上了陰影。1928年,戴望舒以跳樓相逼,施絳年無奈只得接受戴望舒。1931年,兩人訂婚,施絳年此時實已愛上他人,便以希望戴完成學業(yè)以保證以后經濟無礙催促他出國讀書。第二年,戴守約前往法國留學。在法國沒過多久便傳來施絳年移情別戀的消息,戴望舒?zhèn)牟灰,無心學習。1935年5月,戴望舒回到上海,證實施絳年已移情別戀,他便當眾打了施絳年一記耳光,然后登報解除婚約,結束了這段長達8年的苦戀。

          沉浸在失戀傷痛中的戴望舒,當時住在劉吶鷗的江灣公園的公寓,與穆時英一家挨得很近,為了撫慰戴望舒愛情的傷口,穆時英將自己的妹妹穆麗娟介紹給戴望舒。小他12歲的穆麗娟的清純、秀麗一下就迷住了戴望舒,使他很快從感情的困厄中掙脫出來。1936年,兩人在上海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穆麗娟是仰慕他的才華與他走到一起的,兩個人本應該有很好的婚后生活。不幸的是,戴望舒根本不懂得怎樣去愛一個女人,在家只顧自己讀書寫字,很少與妻子交流,直把一顆愛著他的心,降到冰點,離開他時,他才后悔,再次以死相逼,然而這回也沒能把妻子逼回來1940年冬,戴望舒無奈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戴望舒無奈的再次陷入愛情的悲劇之中。

          1942年,戴望舒與同在大同圖書印務局的抄寫員楊靜相識,并很快進入熱戀。盡管楊靜的父母竭力反對,但楊靜是個充滿個性的女孩,她沖破種種阻力,毅然與大她21歲的戴望舒結了婚。楊靜從小長在香港,嬌小美麗,活潑好動,結婚時才16歲,由于彼此性格和年齡的差異,加之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不久便出現(xiàn)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瑣事吵架。1948年末,楊靜愛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并向戴望舒提出離婚,戴望舒做出了種種努力希望挽回,然而楊靜心意已決無法挽回,戴望舒只得一直不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楊靜無奈之下與姓蔡的青年相偕出走。

          嗜書如命

          喜歡看書和買書是文人的共同愛好,戴望舒嗜書如命。喜歡書的文化人,即使因為囊中羞澀,買不起書,光是看一看,摸一摸,也會感到其樂無窮。戴望舒最喜歡逛塞納河左岸的書攤,他說:“就是摩挲觀賞一回空手而返,私心也是很滿足的,況且薄暮的塞納河又是這樣的窈窕多姿!”戴望舒留學法國期間,雖然衣食無著,人在異鄉(xiāng),但只要手上有錢,總會量力而行,日積月累,竟然買了不少書。好友施蟄存對此艷羨不已,寫信給戴望舒時說:“聽說你有許多書運來,甚想早日看見!笔┫U存也經常委托他幫忙買書,兩位好朋友在面對好書時,總是不可遏止地想著要去擁有它。施蟄存講到戴望舒在信中所講的巴黎書業(yè)的盛況時,總是會發(fā)出可憐兮兮的嘆息:“我只恨無錢,不然當寄你三四百元給買大批新書來看看也。珍秘書之嗜好至今未除,希望繼續(xù)物色,雖無書寄來,目錄也好。

          2.戴望舒人物評價

          戴望舒能在文學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的詩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為其風格獨特的詩作被人稱為現(xiàn)代詩派“詩壇領袖”。1927年,他的詩《雨巷》顯示了新月派向現(xiàn)代派過渡的趨向,而1929年所創(chuàng)作的《我的記憶》則成為了現(xiàn)代詩派的起點。(錢理群)

          戴望舒詩歌中的憂郁情思為基點,詩歌中所蘊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

          首先,戴望舒的愛情詩在表現(xiàn)愛情的隱私性以及表現(xiàn)愛情時多運用女性意象方面,明顯地受到晚唐詩人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對溫、李詩歌相思主題的現(xiàn)代連釋。同時,愛情成為詩人人生體驗的主要內容之一,這體現(xiàn)了戴望舒詩歌的現(xiàn)代性。綜言之,戴望舒的愛情經歷是現(xiàn)代的,愛情特質是現(xiàn)代的,但他所賦予的表現(xiàn)形式卻是古典的、傳統(tǒng)的。

          其次,戴望舒詩歌中的悲秋主題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影響,詩人以詠秋的傳統(tǒng)題材來呈現(xiàn)現(xiàn)代人寂寞與青春煩憂的感傷情懷,加強了詩歌的審美張力。而理解隱藏在悲秋主題背后的死亡意識則能更好的理解詩歌中的憂郁情感。分析戴望舒的《致螢火》等詩篇,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詩人的死亡想象與書寫方式屬于典型的道家文化系統(tǒng)。

          最后,戴望舒詩歌中的田園鄉(xiāng)愁與牧歌情懷是一種傳統(tǒng)的人間情懷的流露,深具東方詩的神韻,而漂泊的、倦行的旅人形象不僅受到中國古代詩歌羈旅者形象的影響,同時尋夢者與夜行人形象又明顯地帶有西方象征主義的影響,構成了一個帶有現(xiàn)代性意味的創(chuàng)作母題。

          作為一位深受中西文學和文化影響的詩人,戴望舒積極尋找中西詩歌藝術的融合點,創(chuàng)造出了屬于自己民族的現(xiàn)代詩。戴望舒在新詩的民族性建構方面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啟示現(xiàn)當代作家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現(xiàn)代中國新詩的創(chuàng)作,應該以民族文化審美心理機制為基礎,以民族精神為靈魂,來吸收外國文學的藝術營養(yǎng),建構具有現(xiàn)代這一時代特色的中國文學的民族性。(李偉超)

        【雨巷原文及作者介紹】相關文章:

        《雨巷》原文03-29

        精選戴望舒《雨巷》原文03-22

        戴望舒的雨巷原文03-23

        戴望舒《雨巷》原文03-25

        雨巷原文賞析11-17

        《雨巷》原文改寫07-26

        雨巷戴望舒原文04-01

        《雨巷》原文欣賞02-13

        雨巷原文拼音04-1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