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再別康橋作者社會背景

        時間:2020-09-25 14:59:59 再別康橋 我要投稿

        再別康橋作者社會背景

          《再別康橋》就是一幅美麗的無形畫,詩的每一節(jié)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幅迷人的圖畫。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再別康橋作者社會背景,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文學(xué)網(wǎng)名著閱讀欄目。

          《再別康橋》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

          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云中鶴等。浙江海寧人。1915年畢業(yè)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xué)、天津北洋大學(xué)和北京大學(xué)。1918年赴美國學(xué)習(xí)銀行學(xué)。1921年赴英國留學(xué),入倫敦劍橋大學(xué)當(dāng)特別生,研究政治經(jīng)濟(jì)學(xué)。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歐美浪漫主義、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1年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22年返國后在報刊上發(fā)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fā)起成立新月社,后加入文學(xué)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chuàng)辦《現(xiàn)代評論》周刊,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其翻譯。1925年赴歐洲、游歷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shù)的發(fā)展。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并追求藝術(shù)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jī)到北平,因遇霧在濟(jì)南附近觸山,機(jī)墜身亡。

          《再別康橋》創(chuàng)作背景

          1897年,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寧石硤鎮(zhèn),按族譜排列,取名徐章垿。

          徐志摩的爸爸為海寧首富,是海寧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起人。他投資很多方面,但最大最成功的是對兒子的培養(yǎng)和教育。望子成龍的爸爸,在兒子初次出國留學(xué)時,給他另取名字:志摩。說是小時候,有個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過頂,并預(yù)言,此人必成大器。

          1918 年,徐志摩北大肄業(yè)后去美國留學(xué)。按照爸爸的意愿,徐志摩應(yīng)該子承父業(yè),因此到西方留學(xué)時,他讀的是經(jīng)濟(jì)系,但不久他就覺得經(jīng)濟(jì)學(xué)與他無緣。他經(jīng)常與文學(xué)家交往,漸漸荒疏了經(jīng)濟(jì)學(xué)。后來因為他非常崇拜西方的哲學(xué)家羅素,1920年10月便來到英國留學(xué)。到了英國后,才知道羅素到中國講學(xué)去了,這樣就在倫敦住了下來。

          不久,聽說著名的書法家兼詩人林長民來了,即上門求教,沒想到邂逅了16歲的林徽因。當(dāng)時的徐志摩24 歲,已經(jīng)是兩歲孩子的爸爸了。

          林徽因的爸爸林長民,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xué),是一位愛國的有識之士,與大名鼎鼎的梁啟超有深厚的交往,兩人早就承諾結(jié)為親家:把林徽因許配給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而梁啟超(徐志摩的老師)也早把林徽因當(dāng)做自己女兒一般對待。

          年方二八、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fēng)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表所吸引,兩位才華橫溢的青年人親密地交往了。一次,當(dāng)他們踏著潑灑下來的月光和霧,靜靜地在康河邊漫步時,林徽因耳邊響起波浪一樣的話語:“徽因,在這樣之際,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她微笑不語,伸手摘下一片柳葉,輕輕地銜在嘴上。

          徐志摩曾說:“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這一生再也得不到那樣甜蜜的洗禮。”和林徽因的交往,使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偉大力量的震撼,因此,他對康橋這段生活異常留戀。

          胡適評價徐志摩說:“他的人生觀真是1種‘單純信仰’,這里面有3個大字:1個是愛,1個是自由,1個是美。他夢想這3個理想的條件能夠會合在1個人生里,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現(xiàn)實的歷史。”

          徐志摩說:“我的眼睛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與林徽因相遇讓徐志摩眼前一亮,絕倫的完美,使他產(chǎn)生了愛,他顧不得已為人夫人父的身份,要實現(xiàn)追求美與愛的自由。

          而對林徽因來說,已結(jié)婚成家的徐志摩首先是1個兄長似的朋友,不是婚戀對象。她在一篇文章里披露16歲時的心情:不是初戀,是未戀。在倫敦,他們沒有達(dá)到熱戀的程度,但都有會心的程度。所謂會心就是:徐志摩知道自己深愛著林徽因,林徽因感受到了,也知道自己喜歡徐志摩。

          這期間,徐志摩曾對林徽因表示了一點感情,林徽因見信驚慌失措,自己不敢給徐志摩回信,由林長民給徐志摩回了信,信上說:“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并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

          經(jīng)過痛苦的思索,林徽因和爸爸一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徐志摩不辭而別,只給他留下一封信,信中寫道:“我走了,帶著記憶如錦金,里面藏著我們的情、我們的誼、已經(jīng)說出和還沒有說出的所有的話,走了。”徐志摩讀完信,頹然地坐在沙發(fā)里,心里一片空白。

          雖然林徽因離開了,但徐志摩仍然抱有幻想。于是在1922年3月想他的妻子張幼儀提出離婚。張幼儀雖然有所預(yù)料,但這一天真的來了,她還是難以接受。就在徐志摩和張幼儀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一星期后,由吳經(jīng)熊和金岳霖作證,徐志摩和張幼儀簽署了離婚協(xié)議。

          1922年11月,徐志摩寫的《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在《新浙江》的副刊《新朋友》的《離婚號》上刊登出來。文名尚未遠(yuǎn)播的他,立即以此頭號新聞?wù)饎恿酥袊,造成了現(xiàn)代史上頭一宗西式離婚案,挑戰(zhàn)了中國的封建婚姻制度。

          按照當(dāng)時知識分子的做法,是可以有多種選擇的。最古老的選擇是休妻,寫上一紙休書,即可把妻子送回娘家了。另1種就像魯迅的做法,把元配夫人仍放在家里,自己在外面同居。

          徐志摩說,我不能把張幼儀送回她的娘家,因為這是對她不負(fù)責(zé)任的 ;我也不能把她放在家里,我在外面再娶上1個(而張幼儀是愿意這樣做的,但徐志摩不這樣做)。徐志摩表示,我一定要用離婚的方式來解決我的婚姻問題,讓我們兩人都獲得自由。。所以在德國請朋友作證寫下離婚協(xié)議,而且一回到國內(nèi)馬上在報紙上登出離婚啟示。

          而林徽因一旦回到現(xiàn)實社會,在英倫發(fā)生的故事,仿佛也變得不太真實。家族中的長輩一致反對她插足別人的婚姻,不允許家族的名譽(yù)受損,這讓林徽因不得不回到現(xiàn)實中來。經(jīng)過一番思考之后,她明白了誰才是真正適合陪伴她一生的伴侶。因此,開始和梁思成戀愛,并排除了徐志摩的`干擾。

          梁思成的多才多藝、幽默風(fēng)趣,深深地吸引著林徽因,他們常常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北海公園約會,還隨梁思成去清華學(xué)堂看梁思成參加的音樂演出。梁思成也在林徽因的影響之下,改學(xué)建筑學(xué)。兩人在天壇同游時,還一同暢想去美國學(xué)建筑學(xué),作中國的第一對建筑師。

          1924 年4月12日,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亞洲人,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率領(lǐng)1個國際大學(xué)訪問團(tuán),乘船抵達(dá)上海。他是應(yīng)梁啟超、蔡元培以北京講學(xué)社的名義邀請,懷著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來華訪問的,徐志摩理所當(dāng)然地成了泰戈爾在華訪問的全程陪同。這老少兩代之間不僅毫無代溝,而且一見之下即引為知己,成為二十世紀(jì)詩壇上的忘年交。徐志摩甚至向老詩人吐露了自己對一位叫林徽因的北京姑娘的暗戀,以致泰戈爾見到此行作為英文翻譯的林徽因本人后,都忍不住想扮演中國神話中的月佬,替心有靈犀的一對青年男女牽起紅線。

          泰戈爾訪華是中國文化史上的1個大事件,那時候,徐志摩和林徽因是作為金童玉女來接待泰戈爾的。那段時間,2個人的心靈仿佛走到了一起,徐志摩像是換了1個人似的,青春煥發(fā),詩意盎然。當(dāng)時的報刊形容:“林小姐艷如花,和老詩人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徐志摩,猶如蒼松竹梅的一幅歲寒三友圖。”——三人同行的畫面被傳為佳話。

          在這個活動當(dāng)中,他們還排演了1個泰戈爾的詩劇,是用英文排演的,叫《齊德拉》,那是寫愛神的1個詩劇,兩人分演男女主角。

          泰戈爾的一番好心,最終并未促成好事,少女的情懷像深潭一般矜持,林徽因并沒有答應(yīng)。老詩人只能一聲長嘆作罷。他特意為林徽因賦詩:天空的蔚藍(lán),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fēng)嘆了一聲,哎……

          就在接待泰戈爾后的2個月,1924年6月,林徽因隨梁思成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傷心的徐志摩寫下了這樣的詩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詫異,更無須歡喜,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遇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偶然》)

          像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里的青年維特愛上了朋友的妻一樣子,只是性別角色轉(zhuǎn)換,已婚的徐志摩愛上了處女林徽因,結(jié)果是維特自殺了,徐志摩想法解脫了。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舉辦了婚禮。渥太華找不到鮮紅的鳳冠霞帔,林徽因自己縫制了一套東方色彩的婚服。從此以后,林徽因成了徐志摩夢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完美身影。

          這一年8月,徐志摩重返英倫,歸國途中,舊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他的昔日之憶,11月16日,《再別康橋》詩成。

          1930 年12月林徽因的肺病日趨嚴(yán)重,協(xié)和醫(yī)院的大夫建議她到山上靜養(yǎng)。第二年3月林徽因到北平西郊香山療養(yǎng),她住在雙清別墅。別墅建于1917年,因為早年乾隆皇帝曾在此題字“雙清”而得名。這里林木扶疏,環(huán)境清幽,十分適合療養(yǎng)。林徽因靜心養(yǎng)病期間,有了較多暇余來閱讀她喜愛的文學(xué)書籍。捧一本書在手,焚一炷香,披一襲潔白的睡袍,沐浴著溶溶的月光,讓這位病中的美人也不免有幾分自我陶醉。林徽因?qū)α核汲筛锌Q:看到我這個樣子,任何人進(jìn)來都會暈倒。而丈夫故意氣她:我就沒有暈倒啊!

          當(dāng)時徐志摩應(yīng)胡適之邀,在北大任英語教授,因此有機(jī)會和朋友一起去看林徽因,并邀請林徽因在自己主辦的《詩刊》上發(fā)表文章。兩人平時接觸不多,但在文章上心有靈犀,都知道彼此想說什么。

          養(yǎng)病半年后,身體復(fù)原。下山的那一天,徐志摩、沈從文、溫元寧等陪了梁思成去接她,并在北京圖書館辦了一桌宴席。就在這桌宴席上,徐志摩和林徽因約定,參加 11月19日她在協(xié)和小禮堂給外國使節(jié)講中國建筑藝術(shù)的講演:“那一天,你會在北平嗎?”“就是在天涯海角,我也要插上翅膀飛到會場,聆聽女建筑師的精絕演講!”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為了趕上林徽因的演講,等不及張學(xué)良的專機(jī),也顧不上大霧的天氣,迫不及待地搭上了一架由南京飛往北平的郵政飛機(jī)。因為大霧影響,飛機(jī)在濟(jì)南黨家莊附近觸山爆炸,徐志摩罹難。而這架飛機(jī)的機(jī)號正巧叫“濟(jì)南號”。

          在協(xié)和小禮堂作講演的林徽因,曾幾次將熱盼的目光投向門口,可她盼望的身影就是沒有出現(xiàn)。第二天,望穿秋水的林徽因得到徐志摩遇難的消息后,悲痛欲絕地昏倒在地。醒來后,感覺到天是墨一般地黑暗,哀痛的哽咽鎖住了她的嗓子,許久沒有說話。

          徐志摩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林徽因的出現(xiàn)點綴了他那浪漫的詩意世界。當(dāng)初有人勸他放棄,他卻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段宿命的愛情與浪漫,讓人感到更真實,更刻骨銘心。

          感情沒有沖破理智的把握,戀情變成了最純潔的友情,沒有絲毫的羨慕——嫉妒——恨,沒有一點兒野蠻的“愛你沒商量”。

          偉大的愛,有徐志摩式的含蓄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愿做康河里的一棵水草,向岸邊的金柳招搖;還有梁思成式的坦誠的“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你們幸福”。更有金岳霖式的直白的“思成能這么說,證明他是愛你的,我不能傷害1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退出”,從此去過逐“林”而居的生活,終生不渝。

          偉大的愛是真正的文明!

          梁思成曾經(jīng)說:“林徽因是1個很特別的人。不論是文學(xué)、藝術(shù)、建筑乃至哲學(xué),她都有很深的修養(yǎng)。她能作為1個嚴(yán)謹(jǐn)?shù)目茖W(xué)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調(diào)查古建筑;然后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語探討英國古典文學(xué)或我國的新詩創(chuàng)作;它還具有哲學(xué)的思維和高度的概括事物的能力。”他說:“做她的丈夫挺累的,因為你必須跟她一樣地反應(yīng)敏捷才可以,否則就跟不上了。”

          林徽因單單在美術(shù)方面就曾做過三件大事:①參與國徽設(shè)計,②改造傳統(tǒng)景泰藍(lán),③參加人民英雄紀(jì)念碑設(shè)計。為國家和民族做出莫大的貢獻(xiàn)。

          而徐志摩用了十年大量的新詩作品以及對文學(xué)的激情,最后,還是以最純情浪漫的真我,還給時代1個不可替代、不可復(fù)制的徐志摩。

          讓我們回望在中國走向世界大舞臺時,曾經(jīng)活躍過的1大批優(yōu)秀人物。他們的才能,他們的抱負(fù),他們的情懷和氣度,都是值得后代敬仰的。而他們卻悄悄的走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一次跨越時空的旅行,敘述著過往的愛與離傷。泰戈爾、胡適、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一代文人、書生、知識分子的心靈對話。

          《再別康橋》帶我們回到某1個遙遠(yuǎn)的時代,如音樂的詩,幻化為如詩的音樂。

          《再別康橋》賞析

          《再別康橋》寫的是詩人的離別愁緒,突出的感情是一個“別”字。詩歌重點寫的“境”,則是康橋的康河。他敏銳的抓住“金柳”“青荇” “波光”“清泉”“彩虹”“星輝”的具體形象,由近及遠(yuǎn)、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觀。對“撐篙”的追憶,更是詩人在感到理想破滅后,傷感無奈的“尋夢” 聯(lián)想。詩作巧妙的把氣氛、感情、景象三者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委婉含蓄的表露了離別愁緒,使詩篇格調(diào)輕盈柔和,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夢幻般的情調(diào)

          在語言上喜用迭字強(qiáng)化感情,營造了一個寧靜、沉郁的別離氣氛,定下了全篇感情的基調(diào),產(chǎn)生了一種輕靈柔和和回環(huán)的音樂美感,朗誦時富有一種音節(jié)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

          把詩人理想幻滅后的失望、無奈的傷痛、孤寂、落寞的感情表現(xiàn)的更為真切、深切和動人。

          吟漫誦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將會陶醉在那注入了純情的一個個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別的一段思緒和一步幾回頭、欲別不能的纏綿情誼。

          情如云飄逸。優(yōu)美的旋律,抒寫出詩人飄逸灑脫的風(fēng)度。四句中用了三個“輕輕的”,幻覺到詩人已經(jīng)離開地面輕飛慢舞起來;一“來”一“走”的短暫時間中,突出了一個“別”字。古往今來,文人的別離都是銷魂斷腸的,徐志摩總想借助輕松的語言來承載沉重的心情。因此,詩一開頭,就讓這種情如云一般飄渺在空中。云,既捉摸不定,又實實在在;既遠(yuǎn)在天邊,又近在眼前。這是作者精心挑選的第一個意象“云彩”所蘊(yùn)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細(xì)。柳是中國詩歌中傳統(tǒng)的意象,詩人之所以鐘愛它,一是取諧音“留”,即對別離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長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卻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詩人的這一幻影,既有對美好理想的追憶,也是對如歌青春的喚回;既是甜蜜愛情的再現(xiàn),也是對過去愛情的懷念。作者重返康橋應(yīng)該說是快樂并痛苦著的?鞓返氖强梢栽诳禈?qū)簦瑢ふ仪啻、理想、愛情之夢?ldquo;撐一支長篙”,到康河中“尋夢”,尋到了滿滿的“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這是何等暢快,何等愜意!接著,筆鋒一轉(zhuǎn),“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為我沉默”,連“今晚的康橋”也沉默。本該高歌一曲,快樂快樂,反而寂靜得只能聽心跳,這是何等郁悶,何等痛苦!

          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重返故地,“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理想破滅,愛情受挫。這情感如柳枝柔軟脆弱,感觸似柳葉細(xì)膩深沉。

          情如水清爽。詩中用得最多的一個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鏡,包容著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艷影”,蕩漾在詩人心頭,也蕩漾在讀者心頭,榆陰下的潭水,“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只有心清如水,才寫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風(fēng),沒有深情的水的撫摸,“軟泥上的青荇”怎會“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因為這水的多情撫慰,詩人竟然“甘心做一條水草!”詩人對康橋的情確如水一樣清澈。

        【再別康橋作者社會背景】相關(guān)文章:

        《答謝中書書》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評價11-16

        郭沫若詩兩首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12-26

        李白《望天門山》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簡介12-07

        陸游《游山西村》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08-21

        《春江花月夜》作者簡介及創(chuàng)作背景11-17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12-2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11-17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簡介10-31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11-14

        《望廬山瀑布二首》七絕創(chuàng)作背景及作者簡介12-2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