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一語道破愛情
張小嫻她是個很敏感的女人她的預(yù)感很靈驗,有時候靈驗得她自己也害怕起來。
人物素描·相信美好:這個社會,包括愛情在內(nèi)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完美無缺的,盡管如此,若我們的眼睛始終看著美好的那部分,相信承諾,相信愛情,那么就不會失掉愛的能力。
人物素描·愛自己:我們常犯的錯誤是羨慕別人的愛情,嫉妒別人的成功,在仰望的同時,卻忘記了腳踏實地地愛自己,和自己好好相處,感知自己的冷暖人生。
人物素描·有愛的獨行者:來時孑然一身,去時一身孑然。這是多么無奈而悲觀的宿命論。可樂觀主義者卻看到了不一樣的結(jié)局,好好愛自己,愛別人,即使一個人走,也不會感到孤獨。
知名香港作家張小嫻,我們這個時代的愛情代言人,至今,她已出版了40多本小說和散文集,其中《荷包里的單人床》《再見野鼬鼠》《三月里的幸福餅》《面包樹上的女人》等,更是在全球華語讀者群中人氣不衰。今年4月,她的散文集《謝謝你離開我》力壓柴靜的《看見》和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張小嫻的寫作風(fēng)格既溫柔又犀利,她喜歡通過對話來描繪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一句話一小段,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平靜之下暗潮洶涌。很多人喜歡引用她的名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好的愛情是你透過一個人看到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舍棄世界。”
金庸對他的評價說得中肯:“關(guān)于愛情,你應(yīng)該問張小嫻。”楊瀾在采訪過張小嫻之后也說:“讀她的書,我們往往能夠在其中輕而易舉地找到異乎尋常的共鳴,對于愛情的感受,那些我們不知從何說起的思緒都被她簡簡單單地一語道破。”
而在她的書迷看來,張小嫻給予讀者的提醒并不僅僅關(guān)乎愛情,而且關(guān)乎人生。在她諸多作品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立場——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情和安全感,這種愛和安全感并不來源于別人的饋贈,而是來源于我們自己。
有記者問她:“你覺得不需要依附任何人,只要好好愛自己就可以了嗎?”張小嫻回答道:“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這一生,始終有自己的路要走。愛情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追尋,它只是最爛漫的追尋而已。沒有了自己,如何能愛得好?只有當你活得好,愛情這部分才會幸福。”
這個寫了20多年“愛情”的女作家,至今單身,她低調(diào)地寫小說、辦雜志,勤于更新博客、微博,也時常在網(wǎng)上與讀者們互動,但似乎永遠都是在解答別人的問題。
在張小嫻書的扉頁上,總是寫著這樣的話:“她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她找尋幸福,然后發(fā)現(xiàn),失望有時也是一種幸福……她追尋愛情,然后發(fā)現(xiàn),愛,從來就是一件千回百轉(zhuǎn)的事。”
拓展:張小嫻的簡介
張小嫻,祖籍廣東開平,畢業(yè)于香港浸會學(xué)院傳理系。曾任職電視臺編劇及行政人員,亦曾編寫電影劇本。香港
著名言情小說家,95年推出第一部長篇小說《面包樹上的女人》而走紅文壇,是繼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歡迎的言情小說家。
1985大學(xué)時代邊工邊讀,在香港無線電視臺任當編劇,5年之后轉(zhuǎn)工去亞洲電視,1993年偶然為編劇協(xié)會替《明報》撰寫兩則專欄,得到嘗識,開始在《明報》先以《嫻言嫻語》后用《貼心感覺》開專欄。
1994年第一部小說《面包樹上的女人》在《明報》上連載,一炮而紅,1995年結(jié)束10年編劇生涯正式成為專職作家,1995年6月在《蘋果日報》開專欄“禁果之味”,隨后加盟皇冠出版社,并于當年出版《三個ACup的女人》 ,成功地打動了港臺讀者。
1997年5月,她出版的《荷包里的單人床》一書,除打進香港暢銷書排行榜首之外,還持久走紅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之后,她的《再見野鼬鼠》、《不如,你送我一場春雨》、《三月里的幸福餅》及《漢仔夫婦》系列作品相繼問世,銷量數(shù)以十萬計,張小嫻風(fēng)頭席卷全球華文地區(qū),直逼國際出版市場。
1998年她創(chuàng)辦了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雜志《AMY》,任總編輯至今,現(xiàn)為香港皇冠出版社簽約作家,為《經(jīng)濟日報》撰寫專欄,是香港著名的暢銷言情小說家。
【張小嫻:一語道破愛情】相關(guān)文章:
張小嫻語錄15篇12-10
張小嫻的語錄45條12-06
精選張小嫻的語錄79條01-17
通用張小嫻的語錄33句01-17
【實用】張小嫻的語錄26條01-16
【必備】張小嫻的語錄48句01-16
【推薦】張小嫻的語錄34條01-15
常用張小嫻的語錄41句01-14
張小嫻的語錄集合65條01-12
張小嫻的語錄摘錄56條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