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易錯易混點
一、專有名詞, 強行翻譯
在翻譯文言文時, 遇到一些國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號以及一些稱號等專有名詞, 可不作翻譯, 把它保留下來。
因為這些名詞不好用現(xiàn)代詞語準確表達, 也不用翻譯, 但有的同學偏要“畫蛇添足”強行翻譯,
例:永樂元年入朝,留為故官。未幾,復謝去。
錯誤譯文:永樂人在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lián)卧瓉淼墓俾殹2痪,又辭官離去。
參考譯文:永樂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lián)卧瓉淼墓俾。不久,又辭官離去。
錯因分析:句中犯固有名詞強行翻譯的毛病,“永樂”是年號名詞。
二、該譯不譯, 文白摻雜
在翻譯句子時有個別的詞翻譯不徹底或者不翻譯, 導致文白摻雜, 不倫不類。
例:時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
錯誤譯文:當時陶侃為閑官,周訪舉薦他為主簿的官職,與他結為好友,以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為妻。
錯因分析:本句犯了該譯不譯,文白摻雜的毛病。句中“為”是動詞,應譯為“擔任”,“以”為介詞,應譯為“把”。
參考譯文:當時陶侃擔任閑官,周訪舉薦他做主簿的官職,與他結為好友,并把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
三、今古異義, 以今義解古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 很多詞語的含義也發(fā)生了變化— —有的已擴大, 有的已縮小, 有的感情色彩發(fā)生了改變, 有的詞義已經轉移。
因此, 我們在翻譯時應根據(jù)其語境確定詞義, 切忌盲目替代。
例: “吾弟,非猶夫人之弟;況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項。
錯誤譯文:“我的弟弟,不同于夫人的弟弟,況且(他)是為我死的,我怎么還能活著呢!”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錯因分析:此句中的“夫人”是古今異義,應為“眾人”。
參考譯文:“我的弟弟,不同于眾人的弟弟,況且(他)是為我死的,我怎么還能活著呢!”(張訥)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例:及得召見,遂見親信。
錯誤譯文:到獲得皇帝召見,就見到了自己的親信。
錯因分析:“親信”應為“親近信任”,犯了盲目地以含義替代古義的毛病。
參考譯文: 到獲得皇帝召見,便受皇帝親近信任。
四、脫離語境, 誤譯詞語
在古漢語中有很多多義詞, 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解釋, 在翻譯時一定要結合語境, 以免誤譯詞語。
例: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錯誤譯文:謚號流傳后世永不磨滅的原因是,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
錯因分析:“所以”在文言文中可以譯為“用來做什么”,也可譯為“因為”。本句結合語境應為“用來做什么”。
參考譯文:謚號是用來流傳后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
五、該補不補, 成分殘缺
古漢語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 有的雖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才完整, 否則就容易導致成分殘缺。
例: 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
錯誤譯文:我喜愛他,不會背叛。讓他去那里學習,他就更加懂得治理。
錯因分析:句子中省略了成分,翻譯時沒有補出,造成句子不通順。
參考譯文:我喜愛他,(他)不會背叛(我)。讓他去那里學習(為政之道),他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
六、該調不調, 語序混亂
在古漢語中常用倒裝句, 語序和現(xiàn)代漢語不一致, 翻譯時應調整過來;
還有一些不是倒裝句, 但由于古代的表達習慣和現(xiàn)代漢語不一樣, 因此語序也不符合現(xiàn)代語法, 翻譯時也應加以調整。
例:欲潛師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錯誤譯文:想要將隊伍秘密向劉尚靠攏轉移到江的南岸,合并兵力抗擊敵人。
錯因分析:這是一個狀語后置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時就要調整語序。
參考譯文:想要將隊伍秘密轉移到江的南岸向劉尚靠攏,合并兵力抗擊敵人。句子翻譯點撥:
是文言文考查的重點,翻譯時要落實到字詞和句式上。
文言文翻譯有兩種形式:一是直譯、一是意譯,無論是采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注意以下幾點:
。ㄒ唬┱J真領會原文,把詞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義。
比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絕境”就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為現(xiàn)代漢語的“沒有出路的境地”。因為從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無著落的問題,因此,“絕境”應是“與世隔絕的地方”。
。ǘ┓g時要落實好關鍵詞語。
如翻譯《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關鍵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像狗一樣”,才能正確翻譯出這個句子。
關鍵詞語落實了,句子翻譯就比較順利。
。ㄈ┪难灾惺÷跃漭^多,翻譯時應注意補充。
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譯為“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擊鼓),士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泄盡了!边@里的“再”“三”后應補譯上“鼓”(擊鼓)。
。ㄋ模┮话阌弥弊g,如直譯不便表達意思時,則用意譯。
如“明察秋毫”,直譯為“能看清楚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這樣翻譯無法表意,應意譯為“能看清楚很細小的問題”。
。ㄎ澹┯行┰~可以略去不譯。
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詞只起表達語氣的作用,有時可以不譯;
有的助詞只是表示停頓,也無需譯;有的字在句中沒有意義,只是為湊足音節(jié),可略去不譯;
有的字只是起某種連接作用,也可不譯。如“夫戰(zhàn),勇氣也”,此處的“夫”是發(fā)語詞,翻譯時應刪去;
又如“久之,目似瞑”,此處的“之”是音節(jié)助詞,用在表示時間的詞之后湊足音節(jié),無需譯。
(六)凡屬地名、人名、官名、年號、帝號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都可照抄不譯。
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費祎”“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義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譯。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語序和現(xiàn)代漢語不同,翻譯時應調整語序,使之與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順序相同。
如介賓短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主謂倒裝句、定語后置句等。如“屠懼,投以骨”(《狼》),應譯為“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啃)”。
另外,還應注意的是,譯文要保持原文的語氣,是陳述的應譯成陳述語氣,是感嘆的應譯成感嘆語氣,是疑問的應譯成疑問語氣。
翻譯句子要把握的原則:
1.語句通順,成分完整。(注意翻譯省略主語賓語時要補充完整,并添加括號。)
2.落實字詞,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方法是:吃透課內文言文,反復誦讀,熟練掌握,再適當拓展。
【文言文易錯易混點】相關文章:
文言文常見易錯易混字詞歸納05-16
易錯文言文的知識點04-03
文言文翻譯九大易錯點06-01
文言文易錯實詞05-16
警惕文言文翻譯的九大易錯點05-26
文言文翻譯中的九大易錯點06-03
物理力學易錯點總結08-06
易錯成語知識點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