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讀書心得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提供了資治通鑒讀書心得,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篇一:資治通鑒讀書心得
不知是什么時候,我開始對歷史有點感興趣了。愛民如子的孝文帝,殘暴天下的商紂王,喜好美色的唐玄宗,昏庸無比的唐德宗,信鬼神的唐憲宗與唐穆宗……一個個,令人深有感觸!顿Y治通鑒》,一本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的史書,司馬光整整用了十年時間才編成。宋神宗以“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
我在里面了解到:毛澤東把這本《資治通鑒》整整讀了十七遍,而我還只看了四遍。十七遍,一本書三百三十八頁,總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頁。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僅僅一本書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頁,令人敬佩呀!
年老的唐玄宗,老眼昏花,不明事理,讓楊貴妃出家修行。后來又娶進楊太真(即楊貴妃,太真是老道士給她的道號),但我覺得楊太真似乎也不怎么好。楊太真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他們三天三夜摘荔枝,比現(xiàn)在火車慢不了多少,一路上卻死了很多人。唐玄宗為了楊太真的一笑,竟然犧牲了數(shù)十人到上百人的性命,可見唐玄宗的昏庸。
漢哀帝偏寵侍從董賢,所以有著“斷袖之癖”的典故。有一次,漢哀帝與董賢同塌睡覺,董賢翻身,不小心壓住了漢哀帝的袖子,漢哀帝不忍驚醒董賢,就把自己的袖子割斷了。后來,漢哀帝命董賢為大司馬,結果弄死了許多人才,最后,太后把董賢趕出了宮,另擇王莽。可見漢哀帝的同性戀性格,使他拋棄了國家,拋棄了許多人才。多么可惜呀!同時也反應出了漢哀帝的昏庸,只要有人在精神或事情作為上有一點點反對董賢,漢哀帝就暗殺或把他斬之,可悲呀!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無人能比,他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道德精神,司馬光的堅持不懈。但是由于有些人的諷刺,致使司馬光想馬上完書,導致唐朝與五代十國的時候寫得比較多。但司馬光的功勞永遠是偉大的!
篇二:資治通鑒讀書心得
《資治通鑒》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歷時19年編纂而成的史學巨著。至今為止我國最大的一般編年史,貫古通今,全書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03年,下迄周朝顯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歷史文學,約300萬字。泱泱華夏千年歷史,史書之長歷任王儲不可能讀得完,所以司馬光將歷時中的經(jīng)驗總結編纂進獻給皇帝,公其借鑒。以分析歷史角度講述歷代賢君明主治國待臣之道,言簡意深。書中精湛之處比比皆是,讓人拍案叫絕。
借古諷今,借故說今將歷史事件作為實例向君王講述治國之道,例如楚漢之爭,作為象棋的起源,從而為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國平天下的戰(zhàn)略倚策。劉邦項羽的斗智斗勇,張良韓信的英勇謀略!锻ㄨb》中記錄劉邦雖少,人物的豐滿度足以令讀者明確。對比手法的運用更是錦上添花。劉邦為人的豁達易交;更反映了項羽的多疑,優(yōu)柔寡斷,他的心胸狹隘直接導致了他的敗北。《資治通鑒》中詳細的描述了垓下之戰(zhàn),項羽戰(zhàn)敗之后并未輕言放棄,反而鎮(zhèn)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聽偏信,充分地表達了英雄末路之時的悲壯景象,當然這種折回之筆在《通鑒》中經(jīng)常見到。在楚軍節(jié)節(jié)敗退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到劉邦與韓信、彭越等大將之間的君臣關系出現(xiàn)了絲絲的裂痕,這也最后導致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巫蠱之禍,也叫戾太子事件,戾太子原名劉據(jù),漢武帝嫡長子,衛(wèi)皇后所生,武帝朝前期,衛(wèi)家顯赫一時,皇后受寵,劉據(jù)地位穩(wěn)定,后因衛(wèi)家衰敗后繼乏人,曾經(jīng)顯赫的衛(wèi)家光芒漸漸衰退。武帝子嗣原來越多,太子天生性格溫純,和漢武帝性格大異。武帝晚年遭遇一次朋黨之爭,自然波及到了衛(wèi)氏一族與附屬國人直接的正面沖突,劉據(jù)作為事件的犧牲品,智者不敢言,辯士不敢說,臣竊痛之!唯陛下寬心慰意,少察所親,毋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臣不勝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宮下!司馬光在本章的最后對當朝天子提出勸誡左右前后無非正人,出入起居無非正道,然猶有淫放邪僻而陷于禍敗者焉借故解今的意味不言而喻。
篇三:資治通鑒讀書心得
早上坐公交 車上班,偷空讀點書,翻到情僧蘇曼殊對劉半農說的一句話:半農,這個時候,你還講什么詩,求什么學問!唬得我一愣:是啊,讀書到底是為什么?
古人講讀書是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xiàn)在看早已不合時宜。曾國藩說剛日讀史,柔日讀經(jīng),那是是封疆大吏的文武之道,咱小老百姓,也就賺點談資而已。然而偏偏喜歡這種死書作者大多都已作古,內容也沒有《細節(jié)決定成敗》之類教材的指導性。
去年讀《資治通鑒》,岳麓書社的版本,主要圖個便宜,厚厚四大本,網(wǎng)上買才78元,抱在懷里很有滿足感。以前讀《史記》,花三個月細細啃完,以為已是不小的工程,這次才發(fā)現(xiàn)太小CASE了!顿Y治通鑒》整整3700多頁,我每小時只能讀10頁,每天都堅持讀的話,也要一年時間。倒是也不愁,畢竟是好書,古文好處在于精煉,有味道。政論洋洋灑灑,戰(zhàn)爭血脈賁張,尤其是講朝代興替,讓人覺得天道茫茫不可逃。這套書真正考驗了我的耐心,在家坐著、躺著都讀倦了,就在書的空白處寫點評。這種大部頭的東西,如果不做點記號,看到后面就會把前面忘了。偶爾周末,去火車站附近24小時營業(yè)的麥當勞讀通宵,凌晨兩點看到晚歸的情侶吃漢堡,拾荒的老人在店角落中安睡,心中莫名生出親切感。在異鄉(xiāng)城市的深夜,想千載世事沉浮,越發(fā)覺得自己渺小,出門正寒雨瀟瀟,恍惚間不知今夕何夕。
雖然幾番痛下決心,《資治通鑒》我也讀了80%,而后就在我的床 頭擱置下來。從這套書開始,我漸漸養(yǎng)成一個惡習 ,不自量力地喜歡讀大部頭的書,但每本都讀不完,買一本新書就把剛讀一半的書扔掉,床 頭的書越堆越高,有《五燈會元》、《元好問全集》、《清代筆記小說》等。每每讓我感慨時間有限的同時,也鄙視自己的恒心。
讀書貴在活學活用,我始終沒真正領會這點。辦公桌上那本梅爾文門徹的《新聞報道與寫作》已陪了我5年多,但直到我告別新聞,也始終沒讀完一半。學以致用成了笑話。
不過換角度來看,既然明知道書無用,也就早熄了好勝的心;既然知道讀不完,也就沒了執(zhí)著的苦。這樣為自己一開脫,有始無終讀死書的樂趣反而浮現(xiàn)出來。書這個東西上癮很難,但一旦上癮就無藥可醫(yī)。每次逛書店都要經(jīng)歷復雜的心理斗爭,買和不買難以抉擇。在回家的車上也憂喜參半。喜的是接下來幾天又有好書可讀,憂的是這次又超支了,接下來幾天要過緊日子。
當然,讀書之樂來時也很洶涌。比如剛剛看到某位杭州人寫的句子:猶是阿房三月泥,燒作未央千片瓦,精神為之一振,真想痛飲三杯。
篇四:資治通鑒讀書心得
此時的中國歷史已進入后三國時代,蜀漢已經(jīng)滅亡兩年,曹魏在本年的十二月禪位于晉,十五年之后,東吳也將一統(tǒng)于晉,江山還是那個江山,豪杰依然是那些豪杰,只是江山的主人這次輪到了司馬氏。
如果花費一些筆墨來評價一下三國末期三家的君主,其實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蜀漢的阿斗,本質上兩個字:茍安。蜀漢滅亡之后,劉禪受封為安樂公,司馬昭對劉禪不太放心,經(jīng)常試探劉禪,根據(jù)《漢晉春秋》記載:
文王(司馬昭)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對于這樣的一段記載,后人對于劉禪的評價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說劉禪大智大慧,深通韜晦之道,國滅之后,能活到善終的國君實在是不多見,更多的人說劉禪是一個天良喪盡的不肖子孫,厚顏無恥之極。其實,到底該如何評價劉禪,我想這和生命的意義有關系,這是一個哲學問題,那就是人到底是為了什么而活著,什么是生活,所謂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在這個意義上,劉禪是一個成功者,因為他做得很好,但是生命的意義,真的是生下來活下去么?
曹魏的末期君主,其實都不是亡國之君,但是大權旁落,主少國疑,又怎么能不滅亡呢?既生瑜,何生亮不是曹魏的君主太弱,而是司馬氏太強大了,從司馬懿歷經(jīng)司馬師、司馬昭到晉武帝司馬炎,都是善于權謀,心系天下的明君,精通政治,安撫天下人心,整頓兵馬,即使曹操在世,人心已歸司馬氏,也奈何不了司馬氏,更何況這些尚未通人事的牌位君主呢?只是,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志得意滿之時,不知可曾想到,這樣一句顛撲不破的真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歷史的策劃者,有時候可以打瞌睡,但是歷史的結果一定是很公平的。
東吳的孫皓,本質上也是兩個字殘暴,孫皓不是一般的末帝,而是集所有末帝罪惡于一體的末帝。后來,晉懷帝司馬熾被匈奴所建的劉漢俘虜,押到首都平陽,皇帝劉聰問:你們司馬家自己殺來殺去,是為什么?司馬熾回答:我們家不互相殘殺,為您掃平道路,您老再天縱英明,能有機會做皇帝嗎?孫皓也是如此做派,即位不久,就大興土木,強令文武百官入山采木,興建昭明宮。又派宦官遍行州郡,挑選美女充入后宮。大臣們的女兒必須每年報一次,年紀到了十五六歲的要先讓他檢閱,看不中的才可以出嫁。后妃、宮女、內侍稍有不如意,立刻殺死扔進水里漂走,或者剝去面皮,挖出眼睛,砍斷雙腳。
孫皓喜歡狂飲便經(jīng)常招群臣飲酒,每次都要強逼大臣喝醉,再命令喝醉的大臣彼此揭發(fā)他人的過失。大臣無奈,互相攻訐,只要有說過孫皓的閑話的,必死無疑。由此,受邀赴宴的大臣個個膽戰(zhàn)心驚,赴宴前都要與妻子兒女灑淚相別。大臣們不喝不行,可喝多了也不行,總之殺你是不需要理由的。在孫皓手下,做忠臣是一定會死掉的,會稽太守車浚,為人清忠,有一年會稽郡發(fā)生旱災,車浚上表請求賑災。孫皓說這老兒分明是想樹立自己的私恩啊,別讓他活了,殺了吧。尚書熊睦見孫皓酷虐,便婉轉勸諫,孫皓嫌直接殺了不解氣,派人用刀背敲擊他的腦袋,敲得血肉模糊,體無完膚。
由此看來,在孫皓手下拿一份工資,真的不容易,的確是賣命錢,說實話,孫皓這樣的做派,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做皇帝,而是在作孽。估計孫皓是這樣想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实奂词悄酰跫词腔实廴绱艘粊,人人大懼,就連東吳宗親都嚇得膽戰(zhàn)心驚,紛紛逃往晉朝避難。
東吳國滅之后,孫皓也到了洛陽,做了晉朝的官,其為人處世和西蜀劉禪完全一樣,真正是一對活寶。據(jù)《世說新語》排調篇記載:晉武帝有一次在宴會上問孫皓:聽說你們南方人好作《爾汝歌》你能作一首讓我聽聽么?孫皓不假思索,舉起酒杯就口占一絕: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孫皓已經(jīng)沒有心肝到這個地步了,我們還能說什么呢?忍著吧。
總之,三國歸晉,是歷史的選擇,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一個新興的大一統(tǒng)王朝大晉,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呢?看似錦繡繁華的天下,究竟會走向何方呢?知道后來歷史的人們,想必已是雙淚墜清波了,因為這段繁華的時間太過短暫,漢族的祖先注定要經(jīng)受一次更大的洗禮,差一點亡國滅種啊。當然這是后話了,先放下暫且不提。
司馬炎終于作了名正言順的皇帝了,日后被后人稱作晉武帝的這位皇帝,在當今社會的名聲不是很大,幾乎沒有人稱他是明君,但是這位仁兄可的`確是千古一帝?陀^地說在中國帝王明君排行榜中,進不了前十,但是也絕不會跌出十五名之后。一個人做了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有的人說,選美啊。當然,美是要選的,不過需要等一等。有的人說,安撫天下啊。這就不必你說了,其實一直在安撫天下。那么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這件事是天下第一大事,非常關鍵,非常重要,那就是分封司馬氏宗親在各地為王,請注意后面的一句話,并領有藩地,開府建衙,很多人一下子失望了,這太簡單了,傻子都知道啊。其實不然啊,其實不然。ǜ锌幌,加重一下語氣),寫到這里就引出了一篇絕大的話題,其實這個問題,困擾了中國王朝歷史幾千年,這個問題就是,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
晉武帝急于分封司馬氏宗親在各地為王,是因為他總結歷史發(fā)現(xiàn),曹操當年篡漢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東漢的宗親在地方?jīng)]有實權,朝廷除了掌握中央政權之外,在地方并沒有強有力的奧援,而司馬氏篡曹魏則同出一轍,假如曹魏宗親,在幾個重要地方,擁有強大的實力。那么天下就不會被司馬氏輕易篡奪。想到這里,篡權出身的司馬炎渾身一激靈,可怕啊。還等什么,馬上封王,讓司馬氏宗親,在地方擁有強大的實力,來拱衛(wèi)朝廷,但是司馬炎沒有想到,這正為后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患,的確,別人是沒有實力來爭奪你的江山了,但是你們司馬家就真的鐵板一塊么?其實歷史不是沒有給晉武帝機會,西漢的吳楚七國之亂,就充分說明了,地方實力過于強大,是會造反的,只可惜從晉武帝的出身來看,他當然是不容易想到這一層的。
就此我們可以再深入的討論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是我們國家?guī)浊昱`、封建王朝沒有找到正確解決辦法的難題。
首先,大多數(shù)人是贊同中央集權的,但是中央過度集權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因為地方上畢竟是會發(fā)生一些事情的,但是呢,處理事情的權限畢竟要請示中央,過去的通信也不發(fā)達,這樣一來,耽擱的時間長了,極易釀成民變和邊患,歷代的農民起義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張角、黃巢、洪秀全等人,就是占了這樣的一個便宜,另外中央集權也容易造成軍戰(zhàn)斗力弱化的問題,如東漢,趙宋,大明(永樂之后),權力在中央,將領的頻繁調動,造成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問題,就無從提升軍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所以一旦遇到異族入侵,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其次,把權力大幅的下放給地方可以不可以呢?一些問題解決了,民變和邊患消除了,軍的戰(zhàn)斗力也比較強悍,邊陲無患,地方綏靖。但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xiàn)了,隨著地方實力的逐漸膨脹,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越來越差,最后到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再想騰出手來,收拾地方,怕就只能以刀兵相見了?傊胤綑嗔^大,十有八九到了最后是要造反的,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西漢的吳楚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唐朝的安史之亂,明初期的永樂靖難,清初期的三藩之亂和清末期的各省獨立,民國的軍閥等等。
因此如何處理中央和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實在是歷代中國王朝,最為頭痛的問題。晉武帝分封司馬氏宗親為王,看起來好像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這個問題的實質,卻是如此的深刻,這也是西晉王朝迅速衰落和滅亡的最直接的原因。從這個層面來看,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還是個人,必須懂得權力該如何分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其實就是政治生活的全部。
當然身處公元265年的晉武帝司馬炎,不會想到這么多的問題,屬于他的歷史舞臺,還有相當?shù)囊欢螘r間,暴風雨終究回來,但是至少暴風雨現(xiàn)在還沒有到來,西晉王朝的欣欣向榮,大臣們的勵精圖治仍將繼續(xù)。
【資治通鑒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資治通鑒的讀書心得03-26
《資治通鑒》讀書心得(精選12篇)05-26
《資治通鑒》讀書心得(精選7篇)09-17
資治通鑒讀書心得體會12-20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09-09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07-14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06-30
資治通鑒的讀書筆記06-02
《資治通鑒》讀書筆記(精選11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