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鑒賞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戲曲鑒賞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戲曲鑒賞的心得體會 篇1
為了營造更好的校園文化氣氛,促進我校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在我校領導指示下,本學期開展了戲曲興趣小組活動,嘗試著把戲曲這特色藝術引進第二課堂,作為一項探究性課題來開發(fā)。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著手于讓學生欣賞、模仿唱京劇、越劇、黃梅戲、豫劇等戲曲作品選段,初步了解各種戲曲的發(fā)展情況以及相關的知識;了解唱段內容,感受其情感表現,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學會演唱部分戲曲選段,能夠用簡單的、經過提煉的動作進行戲曲唱段表演并能嘗試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通過學習和實踐,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對戲曲藝術的興趣與愛好,激發(fā)其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在我校舉辦的慶祝“五·四”運動周年慶文藝聯歡晚會中首次戲曲節(jié)目登場的“戲曲聯唱”——《十八相送》、《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夫妻雙雙把家還》讓廣大師生耳目一新,深受他們的喜愛和好評。參加演出的學生表現出對戲曲深深的喜愛和充滿自信的表現欲望。充分體現了戲曲興趣小組活動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而且提高了他們藝術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綜合能力。
在搞好教學工作和輔導學生的同時,學校還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積極參與有關戲曲課題理論研究,以科研引領和提升自己,力求在下一次的第二課堂教學搞出新花樣,挖掘出新人才,為我校教學增添一點色彩。
在喜看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的在工作的不足。對于音樂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還缺少大膽的嘗試,比如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需要用到各方面的道具、服裝,準備起來實為不易,教學活動受到束縛。又顧慮多方面因素,始終有這個心沒這個膽。除此之外,還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及時記錄下來,進行反思。下個學期要及時記錄教學點點滴滴,希望能在組里進行交流和學習,希望能得到各位領導與同行的幫助和指導。
戲曲鑒賞的心得體會 篇2
“生旦凈末丑,相約花戲樓!币郧霸诩业臅r候經常會看我們安徽電視臺的這個節(jié)目,黃梅戲我非常喜歡聽,其他的京劇和越劇也會經常欣賞下,但是真正去了解戲曲的來源等知識還是從來沒有過的。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文化精粹,是國家的藝術瑰寶,深受國內外中老年人的喜歡,也有許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也對戲曲有著很大的興趣和愛好。如果流行歌曲能放松心情,那戲曲便能讓你身心愉悅,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超然感覺,讓你不覺開懷大笑,讓你不覺傷心感嘆。
《曲藝知識》這門課讓我們不僅了解戲曲的種類,即包括京劇、豫劇、黃梅戲等,還包括相聲、小品等。在開始時,老師讓我們了解并欣賞各種樂器,使我們感受我們各種民族樂器的奇妙功能,那些樂器所奏出的音樂,與那些演員明亮有節(jié)奏變化的聲音相搭配,簡直是美妙極了!我后來又有幸能夠聽到非常出名的女子十二樂坊演奏,那時候聽到樂器表演后的感受和平時大不一樣,聽他們演奏就好像是享受一份美餐那么的美好,所以呢,我很想說一句話,那就是:“當你喜歡上它的時候,它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
任何東西都有人喜歡,有人討厭,對待事情也是一樣,有人會有很認真的態(tài)度,而有些人只是無所謂。我原來以為大家對戲曲課應該挺感興趣的,可是上完這個學期才發(fā)現其實不是,好多人不是直接不
去上課,就是很晚才去為不讓老師點名時不被點,哎,我感覺真的挺讓人值得思考的。對于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藝術,我們國家的新一代卻竟然是這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反思一下啊。我不是一個憤青者,我只是一個愛我們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戲曲愛好者,真希望大家能夠改變那種態(tài)度,用心去學習這種高尚的藝術精髓并感受戲曲藝術所帶來的精神享受。
正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蔽覀儗W習和了解曲藝知識,不僅僅是在感受生活,更是在體驗生活。戲曲中許多出名的曲段廣為流傳,如“牡丹亭”“竇娥冤”“女駙馬”等等。我們通過曲藝知識這門課學習到戲曲來源與它們的唱腔品類等等,同時老師也給我們放映許多經典曲段,像“夫妻雙雙把家還”、“劉三姐”等,還有許多經典的相聲、小品節(jié)目等。我感覺這學期的曲藝知識課很充實,老師讓我們在一種輕松歡快的氣氛下,學習曲藝知識并感受戲曲藝術的美妙,總而言之,我個人覺得,這學期的這門選修課非常有意義,使我對戲曲的喜愛程度更加深厚,也讓我明白,我們既然選擇了就該好好去做,我們會從中學習到我們曾經無法學到的東西。
戲曲鑒賞的心得體會 篇3
戲劇是通過演員表演故事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綜合藝術。它是以演員藝術為中心同時又融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的.綜合體。我國的戲劇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從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漢代的角抵戲、晉時的參軍戲、北齊的踏搖娘、唐朝的滑稽戲。一直到宋元雜劇,戲劇這種藝術形式才基本成熟。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戲劇博采眾家之長,從各種藝術中汲取了豐富的文化養(yǎng)料。經過長期的醞釀.我國的戲劇最終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倍受民眾青睞,甚至不脛而走,享譽海外.可謂成績斐然。其中不乏有社會歷史的偶然因素推波助瀾,但主要還是因為戲劇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具體表現在其豐富多彩、廣泛深刻的功能方面。戲劇的功能不僅體現在它形象生動、避實就虛的藝術形式.而且體現在它社會關照、理性思考的具體內容。
戲劇的藝術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動、雅俗共賞;其次在于它對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張揚社會理性.成為播撒于民眾心底的及時雨。戲劇的主要功能表現在三個方面:娛樂功能、教化功能、傳承功能。
一、娛樂功能
戲劇的娛樂功能是顯而易見的,是促使廣大觀眾走進劇場或戲院的根本動因。因為戲劇是一種最終以舞臺呈現的形式與觀眾見面的藝術。它的直觀性極強,接受者的層次又極為復雜。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文化素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并不高,因此.我們戲劇的娛樂大門要比其它藝術門類敞開得更大一些。這是從外部因素,也就是觀眾對戲劇的接受方面來考慮戲劇的娛樂功能。進一步從內部因素,也就是戲劇自身來說,戲劇的娛樂功能是與生俱來的,從最初的儺舞娛神,到之后的角抵戲、參軍戲、滑稽戲等,逐漸地由娛神為主轉變?yōu)橐詩嗜藶橹,在此過程中,戲劇的娛樂功能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只是娛樂的對象由神變?yōu)槿。人逐漸成為戲劇藝術的欣賞主體和接受主體。因此,戲劇就更多地考慮人們的娛樂因素,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使人們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歡娛。
二、教化功能
戲劇的娛樂功能是不容忽視的,但決不能認為它是戲劇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功能。戲劇的娛樂功能只是把觀眾引入更高接受層面的必要途徑,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優(yōu)秀的戲劇,內容往往以情至圣,以真至誠,從而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同。孟子云:“仁言不如仁聲人人深也”。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看一臺思想性、藝術性都很高的戲,比聽一場報告受的教育還要大。戲劇的教化功能,就內容而言,體現在其張揚社會理性,描寫人間至情,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主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薄⒌赖聜惱韯
這類戲劇多取材于古人古事,戲劇藝術家運用移花接木、舊瓶新酒、引申推理等手法進行再創(chuàng)作,把它用于道德倫理的說教之中!敖杼撌轮更c實事,托古人提醒今人”。如《趙貞女蔡二郎》、《王魁負桂英》、《張協(xié)狀元》、《秦香蓮》等。這一類故事都是寫發(fā)跡變心的男子負心的故事!柏氋v之交不相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這是傳統(tǒng)文化深深植根于民眾心中的一種理想的道德觀。但在現實社會中,貧寒之士,一朝中榜,入閣拜相,飛黃騰達,便立即翻臉不認人,否認貧賤之交,甚至忘恩負義,殺妻滅子。于是理想的倫理道德被顛覆,民眾的心理嚴重失衡.因此在戲劇中所表現的內容就反映了這種現實。而在結局安排上讓這些負心漢都沒有好下場,或者受到上天報應、懲罰;或者受到人間審判、行刑。唯有以此方式才能大快人心,使觀眾重新找回失去的心理平衡,得到心理補償,同時也起到了警示世人的作用。
2、愛情婚姻劇
追求美好的愛情和自由的婚姻是文學藝術的永恒主題,戲劇藝術也不例外。關于這類題材的戲劇也是不勝枚舉,比如《西廂記》、《拜月亭》、《墻頭馬上》、《倩女離魂》、《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等。這一幕幕愛情戲多表現婉轉纏綿的男女戀情,包括相思、調弄、熱戀、離別、失戀、怨恨等情感。而且這類愛情戲也更容易打動觀眾.為觀眾接受,成為戲劇名作。愛情戲備受關注,除了人自身作為感情動物的因素外,更多地是因為這類題材強烈地暴露出一般的人性和人們普遍地、長期地被壓抑的自由欲望。在傳統(tǒng)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門當戶對”的桎梏下,年輕男女的婚戀多成為政治、金錢、權力的犧牲品,而禁錮中的人一旦覺醒,就要沖出樊籬,尋求自身的幸福生活體現出青春和新鮮的人的要求。但在當時的封建高壓下,這種思想是離經叛道,為社會的既定習慣勢力所摒棄,并受到殘酷壓制。因而劇作家也只好把人們的這種美好愿望搬上舞臺。通過演員之口講出民眾的肺腑之言。一吐為快,酣暢淋漓而且這類愛情戲也都以“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結局.體現了人們對愛情的熱烈追求。
戲曲鑒賞的心得體會 篇4
這學期選修了戲劇鑒賞這門選修課,學到了好多關于戲劇方面的知識,更是被中國戲劇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
我是紹興嵊州人,是的,嵊州是越劇的發(fā)源地。從小,媽媽就有教我唱越劇。比如,《我家有個小九妹》、《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等等。這些曲目,我都會唱,所以在選修課的考試中,我就唱了《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唱完時,老師和同學以熱烈的掌聲表示了對我的肯定。 戲劇演員通過唱、念、做、打、舞等簡單明了的詞句、動作等有限的程式就能生動形象地反映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戲劇通過演員們不同的臉譜告訴觀看者他們扮演的是何種性格的角色,紅臉表示這個人忠義,白臉表示這個人奸詐陰險,黑臉表示這人正直不阿,藍黃臉譜更是告訴人們這是一個粗豪魯莽之人。人們的身份地位則是通過他們不同的服飾來展現出來:黃龍袍象征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皇帝;穿戴霞披、鳳冠的人是皇后、貴妃,公主;文臣穿蟒袍,武將戴盔甲;布衣代表平民百姓。戲劇中更是通過須發(fā)區(qū)分年齡,通過腳色分形區(qū)分男女以及他們的特長。
動作在戲劇中更是不可忽視的,演員以揚鞭代騎馬,不同馬鞭代表不同的馬,以旗畫車輪代表坐車,以劃槳代表坐船等。通過這些簡明的動作就可以讓觀眾明白他們在干嘛,總之,戲劇的博大精深不是一夕一朝就能明白清楚,需要我們不斷的去觀看,去理解,去揣摩,才會慢慢的喜歡上看戲,也能夠看懂戲。 以前的好多老人都沒有讀過書,識過字,但是他們可以看懂戲,可以從戲劇表演中得到好多信息,老人們希望得到一些新的東西,所以他們喜歡上了看戲,這就是戲劇的奧妙之所在。 我們現在雖然不能從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戲劇去體會戲劇 文化的博大精深,去體會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
我覺得戲劇鑒賞課上,老師應該多教我們學習一些短小容易的戲劇,像我家有個小九妹等,讓同學們在練習中體會戲劇的美,去感受戲劇中人的心理、情感等。年輕人對戲劇這種藝術的熱情遠比不上對流行樂喜愛。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流行樂的社會中,認真的聽一聽傳統(tǒng)的戲劇,像是在心田注入了一股清泉。中國戲劇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美感和文化底蘊是經過層層積淀,經過長時間的篩選保留下來的。所以中國戲劇確實是很寶貴的文化精粹。
由于中國地域廣闊,因此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風格迥異的戲曲風格。在這學期的課中,除了第一節(jié)主要籠統(tǒng)的介紹的中國戲劇的簡史,以后的課中對幾個‘知名度’比較高的戲劇做了介紹,包括被稱為國粹的京劇,辭藻優(yōu)美華麗的昆劇,語言通俗直白的評劇,廣為流傳的黃梅戲,全由女子演繹的越劇。此外還有對于戲曲人物所穿服飾的具體介紹。這些都讓觀者深深的陶醉其中,領悟中國戲劇的博大精深。
而在音樂藝術上,《梁!犯强胺Q經典之作。中國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由何占豪、陳鋼創(chuàng)作,1959年首演于上海。作品以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為題材,采用越劇唱腔音樂為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對交響音樂的民族化作了成功的探索。作品的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3個部分內容分別取材于梁祝傳說中“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3個主要情節(jié)片斷。在音樂形象的塑造上,根據協(xié)奏曲的形式特點,對原劇內容和曲調進行綜合提煉,加以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根據標題內容的需要,采用奏鳴曲式來表現富于戲劇性的矛盾沖突。為了充分發(fā)揮交響性效果和突出民族化特征,吸取了戲曲中歌唱性的“對話”形式、京劇中的倒板和越劇中的囂板等表現手法,還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樂器中的某些特殊技法以豐富小提琴的演奏藝術,而使該曲成為中國現代民族化協(xié)奏曲形式中影響深遠的名作。
其次,中國戲劇的虛擬性。一般劇本的編寫都不是局限在一個小場景里的,但表演時都是在狹小的舞臺上,因此要求表演時一定要有虛擬的成分。但這種虛
擬性并不是單單由于場地的局限性,同時也營造了一種美感,以簡潔明了的方式了敘事,給
人以想象的空間。
就戲劇的歌舞化傾向和虛擬性而言,從早期到現在已經有了變化,之所以用變化而不用發(fā)展,是因為它不一定都超著好的方向演化。例如在白先生改編的青春版《牡丹亭》中,出現的花神形象,顯得有些莫名其妙(個人觀點)。也許花神的出現營造了一種飄渺虛無的意境美,但實則不必,因為這樣大家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走來走去的花神身上,而忽略了唱詞本身的美感和功能。傳統(tǒng)的戲劇與不斷發(fā)展的意識形態(tài)如何融合,成為現代戲劇表演的一大難題。戲劇不可能停滯不前,但變化因遵循的是傳統(tǒng)。把傳統(tǒng)戲劇的精粹改的七零八落,則不能稱之為創(chuàng)新。我認為中國戲劇應在尊重傳統(tǒng)的基礎上,把藝術特點發(fā)揮到極致。對于原先的經典曲目可以保留原貌,對于其中被稱之為“糟粕”的意識也應予以保留。因為我認為它糟粕與否都是歷史的一部分,總之不可簡單的一蓋過之。其次,目前出現了很多要求推廣戲曲的言論,例如戲劇進小學,進中學。在此過程中,應注意絕不能為了把戲劇推廣普及而降低戲劇的藝術高度。 但另一方面,戲劇也不能曲高和寡,這樣的話,中國的有一個傳統(tǒng)精粹會隨著能欣賞的人過少而逐漸衰退。
總而言之,中國戲劇必還將走更久的路,作為一種美的表現,一定會在時間的洗禮下愈發(fā)的璀璨。
戲曲鑒賞的心得體會 篇5
戲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形態(tài)之一,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完美體現,更是古老的東方文明的璀璨名片。其優(yōu)秀劇目蘊含著華夏人民的審美觀、道德觀和價值觀。在如今的初中的音樂教學中,戲曲的學習與欣賞也占據了一定的比重。為了讓學生領略到戲曲作為一個綜合性的舞臺表演藝術所具有的魅力,并且讓學生真正的喜歡并積極的弘揚這種戲曲文化,故而我在這個學期選擇了浙江音樂學院開設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戲曲鑒賞能力培訓》這門課程。
在培訓中, 每堂課、每位老師的講授都讓我感到獲益匪淺。為期一周的培訓,從戲曲的發(fā)展沿革、戲曲的人物的裝扮和人物性格的關系、旦角、生角各行當的舞臺表現特點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教授。老師們言傳身教地展示了中國戲曲中以實化虛,化無為有和以實代虛,無中生有特征。并帶領我們一同體驗了戲曲的唱腔、基本的手勢、身段,以及對戲曲視頻進行了賞析,讓我對戲曲有一種更新、更深刻的認識。
首先,對戲曲的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1.知道了戲曲的起源,以及大致的發(fā)展脈絡。
2.了解了戲曲的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3.體驗和感受了戲曲中主要行當的基本身段。
4.聆聽和欣賞演唱了越劇及昆曲中的部分唱段。
5.欣賞了戲曲的舞臺美術:包括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
其次,在講課的過程中老師為我們精心準備了適應教學內容的戲曲視頻,讓我們不僅對所學知識有更為形象的認識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們對戲曲這門藝術的興趣。
最后,老師的個人魅力為整個課堂增色不少。授課的老師都是當今戲曲界的領軍人物,在上課時,永遠都是笑容滿面、激情澎湃的,最吸引人的就是老師的聲音,時而渾厚,時而高亢,時而低緩抒情,時而急促激情,與所講的內容渾然一體。在講到興起之處,老師還會唱幾句,這種用音樂與戲曲結合教學的方法,獨特、有用,別有韻味,他們對于戲曲藝術的力求完善,孜孜不倦的態(tài)度也深深感染了我們。
通過這次在浙江音樂學院開設的戲曲鑒賞課程的學習,讓我對戲曲更加加深了認識。中國戲曲博大精深,是一代一代的戲曲前輩不斷鉆研,不斷開墾的成果。作為初中音樂教師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有意識的將戲曲發(fā)揚光大,讓學生對中國戲曲樹立正確的觀念。戲曲是大眾的藝術,是所有中華兒女共有的財富,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將這門藝術傳承下去,讓一代又一代的人來保護來繼承。因此我決心,在以后音樂課程的戲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戲曲鑒賞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古代戲曲鑒賞(人教版高二必修)12-06
高中音樂鑒賞課《古典戲曲》教案06-15
戲曲電影及戲曲的發(fā)展論文02-11
戲曲的征文12-05
戲曲征文12-05
戲曲的起源08-24
戲曲的解釋及造句06-30
關于戲曲的征文12-05
討論戲曲的征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