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教學預設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教學目的:1、認識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自學能力;
3、體驗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要想知道我們教室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怎么辦?師生合作測量,記錄數(shù)據。
2、 按照實際的長和寬把教室的平面圖畫在我們的作業(yè)本上,能行嗎?怎么辦?組織學生交流。
3、 教師指出: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時,常常需要把實際距離按照一定的比縮小或放大,再畫在圖紙上,這個比就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板書課題)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 你能說說什么是比例尺嗎?
(2) 出示比例尺的意義。組織學生齊讀,在這句話中,你認為關鍵詞是什么?
(3) 根據比例尺的意義 ,你認為應該怎樣求比例尺?同桌互相說一說,并匯報,教師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2、 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1) 指導學生觀察P48圖1,認識數(shù)值比例尺。
① 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教師板書:數(shù)值比例)
② 你是怎樣理解1:100000000的?
學生暢所欲言的交流
⑵指導學生觀察P48圖2,認識線段比例。
① 從圖上你又知道了什么信息?(教師板書)
② 你能說說線段比例尺 |------| 表示什么意思嗎?
⑶指導學生觀察P49圖3。
① 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②這個2:1表示什么意思?③這個比例尺和圖1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學生小組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③ 教師小結:在生產中,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需要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shù),再畫在圖紙上,這時比例尺的前項就比后項大。
3、 教學例題:在一幅地圖上,用圖上的 3厘米表示實際距離60千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①先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是比例尺,怎樣求比例尺?
② 學生嘗試解答,板演。
三、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 完成“做一做”。⑴學生獨立練習,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⑵你認為求比例尺時應該注意什么?同桌交流①單位要統(tǒng)一,②前項或后項要化到1為止,③比例尺不帶單位名稱。
2、 小小評論家。
① 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200厘米。( )
② 比例尺1:200表示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實際距離200厘米。( )
③ 比例尺1;200也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200倍,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200 。
④ 圖上4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5。( )
3、 完成練習八第1、2題。
四、 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