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新偏旁,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書寫“午”“豆”“節(ji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讀好長句子。
3、感受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氛圍和濃濃的親情。
教學重難點
1、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能按筆順正確書寫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傳統(tǒng)佳節(jié)導入新課
1、做個小游戲:小吃貨猜節(jié)日。
游戲:小湯圓、圓又圓——元宵節(jié)!吃月餅、賞明月——中秋節(jié)!再過些日子就是端午節(jié)了!反過來考考你們,端午節(jié)吃什么?(粽子)也叫端午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2、讀題:端午粽。
(1)課題里有兩個新偏旁,誰認識?
。2)粽子吃過了吧,想一想:粽為什么是米字旁?
3、伸出小手指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設計意圖:
揭題小游戲,創(chuàng)設“節(jié)日與美食”的情境,不僅為課文的學習做了鋪墊,而且在語境中學習了生字“午”,認識本課兩個新偏旁。
二、學習生字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長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字音。
(1)指名讀生字,相機正音。
出示: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
(2)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嗎?
。3)開火車讀。
(4)賽跑齊讀:生字全躲到粽子里了,快把它們叫出來!
3、學寫生字“豆”。
。1)你還知道哪些豆?老師也帶來幾種豆,認識嗎?
蠶豆紅豆毛豆豇豆
。2)小豆子大變身,變成了什么?
。3)讀兒歌,記住“豆”。
毛豆短,蠶豆扁,紅豆圓圓像兩點,豇豆長長托上面。
。4)師邊說兒歌邊范寫“豆”,學生書空。
設計意圖:
生字“豆”的教學從學生生活中來,通過各種豆的巧妙組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識記字形。
4、我們快去聽這個故事,一起走進端午節(jié)。
5、指名分段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6、我們讀著讀著,腦海里一定還留下了溫暖的畫面:(出示三幅圖)
師:一到端午節(jié),外婆總會
生:煮好一鍋粽子
師:我迫不及待剝開粽葉
生:咬一口粽子
師:臨走時還
生:裝一小籃粽子
設計意圖:
統(tǒng)編教材對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能找出課文中的信息。針對這條建議設計此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整體感知。
三、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端午節(jié)到了,外婆包粽子的食材有哪些?指名回答。
出示:箬竹葉糯米棗
(1)箬竹葉你見過了嗎?老師帶來了,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什么樣的箬竹葉?
。2)加上顏色讀: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
(3)老師和你們一起讀。
生:青青的箬竹葉
師:箬竹葉青青的
生:白白的糯米
師:糯米白白的
生:紅紅的棗
師:棗紅紅的
設計意圖:
本課疊詞很有特點,富有節(jié)奏感,讀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正著讀、反著讀,回環(huán)復沓,既積累了疊詞,也為讀好長句子做了鋪墊。
。4)一張箬竹葉、一小把米、一大顆棗,在外婆的手里就變成一個好看的粽子啰!讀句子。
出示: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設計意圖:
讀好長句子是本課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設計了由詞到短語,再送到句子里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讀慢慢學會長句子的停頓,掌握讀好長句的方法。
2、想看一看包粽子嗎?
3、粽子包好了,也煮熟了,流口水了嗎?
。1)引讀:
師:外婆一掀開鍋蓋,
生: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
生:剝開粽葉,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2)指導學生朗讀。
4、讀著讀著,老師想起自己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我的奶奶也忙著包粽子,奶奶包著我看著、奶奶煮著我等著,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結:青青粽葉香,濃濃端午情,外婆還給我講端午節(jié)的故事,告訴我永遠要紀念的人,想知道的.小朋友們也可以把端午節(jié)的故事找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
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老師講述兒時端午節(jié)的記憶,喚起學生的記憶,想起自己過端午的情景,親情、傳統(tǒng)佳節(jié)的傳承在回憶中漸漸清晰。
四、學寫生字
1、出示:午豆節(jié),相同的筆畫:長橫。
2、觀察長橫的位置。
節(jié)字長橫蓋下方,午字長橫擺穩(wěn)當,豆字長橫托上方。
3、書寫生字,反饋評價。
設計意圖:
讀好書、寫好字是第一學段的主要任務,本課三個生字“午”“豆”“節(jié)”有一個共同的筆畫“長橫”,尋找漢字書寫的規(guī)律,學會一類字的寫法,從而習得寫好字的要領,貫徹落實課標的寫字要求。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端午粽》是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散文,生動地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花樣和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俗的由來,使學生在體會濃濃親情的同時,感受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文化。課文條理清晰,語言形象生動,易于學生理解內容,豐富語言積累。
二、說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設計,以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為基礎,以課程標準中學段目標和教學實施建議為指導,重在教給學生識字、寫字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感,豐富學生語言積累,逐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三、說教學目標
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而本單元教學同時又要落實“讀好長句子”和“積累語言”兩個教學重點。為此,依據新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單元教學要點,我將本課時教學目標設定為:
1、認識“端、粽、節(jié)”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兩個偏旁;會寫“午、節(jié)、葉、米”四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粘又甜”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
其中,識字寫字,即認識13個生字、兩個新偏旁,會寫4個生字和積累文中的疊詞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由于學生現有的朗讀水平不高,朗讀方法欠缺,指導學生讀好長句子,進而體會端午粽色、香、味的特點,便成為了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提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里特點,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在低段閱讀教學中,應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圖畫進行閱讀。基于以上認識,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通過運用多媒體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思維,為識字、學詞和朗讀好課文做好鋪墊。
2、示范朗讀法:對于文中的長句子,在指導朗讀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范讀,給學生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語感,提高朗讀能力。
3、引導想象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端午粽的色、香、味的特點,將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讀之中,讀得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學法指導上,一是指導學生運用已有識字方法學習和積累新的生字,二是引導學生采用動作表演、聯(lián)系上下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詞語。
五、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と
從學生了解的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兩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入手,通過出示元宵、月餅圖片,喚起學生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回憶和對美好佳節(jié)的.向往,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并相機進行新偏旁和生字教學。
。ǘ┏踝x感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不認識的生字。二是交流反饋,及時出示本課生字和詞語,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認識字詞,識記生字,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及時正音和指導朗讀,體現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思路。
。ㄈ┚x感悟
在學生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出示第二自然段,進行閱讀訓練。一是找出本段共有幾句話,鞏固標點符號知識。二是運用圖文對照、想象畫面、動作表演等方式,了解本段中“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粘又甜”等詞語,理解作者是從樣子、香味、味道三方面介紹端午粽的特點。三是結合學生的理解,借助停頓符號,指導學生讀好長句子的停頓,讀出自己的感受。
。ㄋ模┲笇懽
出示“節(jié)、葉、米”三個生字,指導學生觀察字形和筆畫特點,找出相同之處,并仿寫“節(jié)”字,教給學生寫字方法,讓他們在描紅臨寫的過程中用心體會,舉一反三,提高寫字效果。
。ㄎ澹┳鳂I(yè)布置
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抄寫、朗讀和搜集資料幾項作業(yè),目的在于鞏固課堂知識,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從課外獲取知識的能力,也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做好準備。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根據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板書設計主要呈現了生字的范寫和第二自然段內容的提煉。力求直觀明了,簡潔精煉,幫助學生把握學習重點,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并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書寫的訓練。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熟悉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熟悉2個偏旁“立”“米”。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留意讀好長句子。
3、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
教學重點:
熟悉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熟悉2個偏旁“立”“米”。
教學難點:
1、讀好長句子。
2、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發(fā)愛好,猜謎導入
1、猜謎: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粍t謎語,想猜嗎?聽好了:三角四樓房,珍寶里面藏;想吃珍寶肉,解帶脫衣裳。(粽子)
2、揭題:好!今日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粽子有關的文章:《端午粽》。(板書課題:10、端午粽)
這個題目里藏了這節(jié)課我們要熟悉的兩個生字,分別是“端”和“粽”。有小伴侶能告知老師你是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嗎?你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換偏旁熟悉“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換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梢杂眉右患拥姆椒ㄊ煜ぁ棒铡弊郑懊住奔由稀白凇本统闪恕棒铡。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糧食有關,比如“糧”、“粽”、“糟糠”“籽”等。)
3、讀了這個題目,你的小腦瓜里都產生了哪些問號?過渡: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小問號一起走進課文。
二、探秘方法,科學識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標出來。
2、同學們讀得都特別仔細,文中的詞語寶寶忍不住要和你們見面了,你們熟悉他們么?(指名讀一遍)
。1)象形字識字!懊住弊趾汀岸埂弊诌@兩個字是從古代的實物演化而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演化過程。首先來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從中間被上下分開,漸漸的中間兩粒米相連,漸漸又演化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米”字。再來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顆豆子細分了,種皮、胚根等都有,后來又漸漸簡化為現在我們所熟識的“豆”字,這兩個字你記住了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心字底識字。還有兩個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別是“總”和“念”。這兩個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倒八字頭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總”。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憶,口中有所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加一加識字。還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比如“節(jié)”、“間”、“分”、“知”、“據”、“帶”。首先來看“節(jié)”字,草字頭加上兩筆(橫折鉤和豎)就可以了,可以組詞節(jié)日。門字框里面加上一個“日”就成了“間”,可以組詞時間!鞍恕弊旨由弦粋“刀”就成了“分”,可以組詞非常!笆浮弊旨由弦粋“口”就成了知,可以組詞知道。提手旁加上一個“居”就成了“據”,可以組詞據說!柏Α弊旨由隙d寶蓋再加一個巾字就成了“帶”字,可以組詞皮帶。這幾個字你熟悉了嗎?我們一起來帶上拼音讀一讀。
。4)巧用字謎識字。猜謎:一人在內,打一字。謎底就是肉字!皟取弊掷锩嬖偌右粋“人”就成了“肉”。齊讀。
帶拼音齊讀生字——去掉拼音齊讀、指讀、開火車讀——接下來,我們把生字請到詞語中來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生字詞把握了之后,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內容?(整體感知課文)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粽的用材、花樣以及為什么要在端午吃粽子的由來。
接下來,請拿起你的書,悄悄的聽老師讀,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粽》這篇課文。
2、朗讀感悟。
四、逐段分析
。ㄒ唬⿲W習第一段。
1、過渡:聽完后,誰能告知老師,一到端午節(jié)總是去誰家?(外婆家)
2、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外婆都會煮好一鍋粽子,希望著“我們”回家吃,說明外婆特別盼望“我們”回家,一家人團聚,快樂地過節(jié)。
3、指名讀,讀出外婆的期盼。
4、齊讀。你們讀得可真棒啊,老師也想去外婆家吃粽子了。
。ǘ⿲W習其次段。
1、過渡: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都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究竟是用什么做的呢?誰來告知大家?(指名讀其次自然段)
2、(1)我們來看“青青的箬竹葉”這個詞組,“箬竹葉”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粽子的皮,顏色是青色。那我們還可以說青青的()?如青青的'草地,青青的豌豆等。
。2)再來看“白白的糯米”這個詞組,包粽子要用糯米而不是大米,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會吃起來黏黏的。糯米是白色的,可以說“白白的糯米”。那小伴侶們還能說出白白的()?如白白的棉花,白白的雪花。
。3)最終來看“紅紅的棗”,你還能說出紅紅的()?
。4)同學們,你們“青青的箬竹葉”和“青的箬竹葉”哪個更順口呢?那“白白的糯米”和“白的糯米”呢?“紅紅的棗”和“紅的棗”呢?
這類詞語都是用顏色來形容事物,并且所用表示顏色的字是重復的,這樣更符合我們的表達習慣。這類的詞語搭配你們把握住了嗎?
3、粽子是用箬竹葉、糯米、紅棗包成的,那喜愛吃粽子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名讀其次段的'其次、三句話)
。1)我們一起來看其次段的其次句話,句子比較長,先聽老師讀一遍,看看老師是怎么把長句子縮短讀的。(范讀時停立刻讀的明顯一些)誰能來試一試?這位同學已經抓住老師范讀的精髓了,比老師讀的都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讀的時候肯定要留意停頓,把長句子讀短。
。2)接著我們一起來看“又黏又甜”這個詞語,粽子吃起來既是黏黏的,又是甜甜的。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如又大又圓、又細又長、又快又好)。
4、“我”喜不喜愛吃外婆包的粽子?誰能把你對粽子的寵愛給讀出來?(指名讀、男生女生賽讀、齊讀)
(三)學習第三段
1、過渡: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做的了,那除了紅棗粽,還有什么粽?(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你能用“除了……還……”說一句話嗎?(我除了會唱歌,還會畫畫)
3、從這一段中,你能體會到“我”對端午粽有什么樣的感情?(寵愛)你從哪體會出來的?(指名讀第三段第三句)這一句話也比較長,你會像剛才那樣斷句嗎?誰來試一試?“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蔽覀円黄饋碓囋嚢!看看誰最喜愛吃外婆包的粽子。
。ㄋ模⿲W習第四段
1、過渡:看來大家都特別喜愛吃粽子啊。
2、那你知道端午節(jié)這一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嗎?(指名讀第四段)
3、這一句話也是一個長句子,那應當怎么讀好呢?誰來給大家提個醒?“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男生女生賽讀)
4、端午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還知道哪些端午節(jié)的風俗?
五、仔細觀看、指導書寫
1、呈現“午、葉、真、豆、節(jié)、米、分”7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同學觀看這7個字的筆順、筆畫特點。
2、老師整體范寫,認真觀看生字的筆畫位置。“午”的其次筆橫寫在上半格,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并且比第一橫長!叭~”是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第四筆橫短一些,寫在橫中線上方一點點,第五筆豎寫在右半格。留意“真”字里面有三橫!肮(jié)”字第四筆橫折鉤從橫中線開頭起筆,第五筆豎寫在豎中線上!懊住弊值谝还P點和其次筆撇分別寫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豎寫在豎中線上!胺帧弊忠粢馍厦媸莻八,一撇和一捺要分開。同學跟筆書空。
3、同學在書上先描紅再獨立書寫,同桌互評,相互借鑒,老師巡察指導。
4、班級展現。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問目標:正確認讀本課“端、粽、節(jié)、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等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午、節(jié)、葉、米、真、分、豆”等七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3、通過圖文結合,理解“箬竹葉、糯米、裹著”等詞語,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紅紅的棗”等詞語。
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了解端午節(jié)習俗和來歷。
德育目標
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習俗。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宏大的愛國詩人,激發(fā)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教學難點
課后生字的書寫。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爭論法總結法
教學預備教學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日?
生:端午節(jié)。
師:端午節(jié)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賽龍舟。
師:今日我們就來學習《端午粽》這篇新。(板書課題:端午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講了什么事情?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誕生字詞。
。2)同桌溝通,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狀況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節(jié)、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午、節(jié)、葉、米、真、分、豆”,指名認讀、領讀。
。2)老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同學書空。
書寫要領:“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拔纭弊罱K一豎不要寫出頭。
。3)同學描紅、臨寫,老師巡察、指導。
四、課堂總結
在這節(jié)課里,你學會了哪些學問?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偏旁,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了解端午節(jié)的習俗。
3、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過程與方法:通過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及詞語意思。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風俗習慣,并知道這些節(jié)日的歷史來源。
【教學重點】認讀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熟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及歷史人物屈原。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課件出示粽子)你們認識嗎?誰能告訴老師它是什么?
2、指名說,接著導入:同學們回答得很對,這是粽子。但是,同學們,你們吃過粽子嗎?什么時候吃呢?
3、今天呀,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0課,文中的`小朋友和我們一樣,不僅吃過粽子,他還知道粽子的來歷呢!板書課題。
4、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端”“午”“粽”。
5、再次齊讀課題,注意讀準三個生字的讀音。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畫上“○”,生詞畫上“”,看看哪些同學把課文讀得又快又好!
2、檢查生字、生詞認讀情況。
。1)師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師出示生詞卡片認讀。
3、課文有幾個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寫了有關粽子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呢?(課件)
4、學生自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ㄒ唬┳x課文,感悟內容。
1、師配樂范讀課文。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全班幫忙正音。
3、全班交流。(課件問題)
。ǘ┓侄螌W習課文。
1、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呢?
2、指名回答,師指導。
3、師總結:外婆煮好一鍋粽子,不僅僅是盼望我們回家吃粽子,同時,更飽含了外婆對我們濃濃的愛。
4、出示生字卡“午”“節(jié)”
認讀兩個生字,師指導描紅。
5、作品展示。
。ㄈ⿲W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把不會讀的詞和句子用“~~~”劃出來。
2、全班交流詞句的正音。
3、師教讀,指名“小老師”帶讀。
4、討論交流:這一段寫了有關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5、回答交流,并板書:箬竹葉糯米棗又黏又甜
6、理解詞語:箬竹葉清香又黏又甜
7、指名朗讀第2自然段,注意讀出驕傲、喜愛的情感。
8、齊讀第2自然段,讀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別之處。
四、拓展感悟,布置作業(yè)
1、回憶自己家端午節(jié)包了什么粽子,誰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
2、全班交流并評價。
3、作業(yè):你喜歡吃粽子嗎?吃過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學說一說。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外形和品種,鼓舞幼兒與同伴進行溝通和合作,培育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
3、幼兒能主動的回答問題,增加幼兒的口頭表達力量。
4、培育幼兒英勇、活潑的個性。
5、鼓舞幼兒大膽說話和主動應答。
教學預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外形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伴侶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誰能告知我端午節(jié)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日老師也為小伴侶帶來了許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外形真好玩!
二、品嘗粽子,并講解并描述。
1、熟悉粽葉。
T:粽子的外形真好玩,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芳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日老師也為你們預備了許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解并描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
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
教學反思:
幼兒的愛好特別濃,能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爭論的這個階段,我應當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節(jié)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節(jié)的由來。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語言生動優(yōu)美,文章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濃濃的思親、思鄉(xiāng)的情懷。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形態(tài)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應運用多種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滋味,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感受文中濃濃的親情。
教學目標
1.會認"端、粽、節(jié)"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會寫"午、節(jié)"7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會認"端、粽、節(jié)"等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端午節(jié)嗎?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你知道端午節(jié)有什么習俗嗎?【課件出示相關圖片: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葉、吃粽子等】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吃過粽子嗎?能說說它的味道嗎?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播放情境課文《端午粽》。
二、初讀識字
1.范讀《端午粽》,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聽準生字詞的讀音。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2)第二遍:給自然段標上序號,并畫出不理解的詞。
。3)第三遍:邊讀邊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3.檢查自讀效果。
。1)在朗讀中你發(fā)現了哪些難讀的生字詞?找出來提醒大家。教師相機指導。
(2)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讀音。
端午節(jié) 粽子 總是 糯米 中間 分開
紅豆 鮮肉 帶去 知道 據說 紀念
①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正音:"間"是多音字(jiān中間,jiàn間隔);"總"是翹舌音。
、谌テ匆糇x。
③交流加點字的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編字謎、做動作)
形近字:端-瑞、粽-宗、綜。
、苷O果識字游戲。
三、指導書寫
課件出示:
午 節(jié) 葉 米 真 分 豆
1.識記生字。
2.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書空。
3.教師范寫,重點指導"午、節(jié)、真"。
午:4畫,獨體字,注意兩橫的長短、間距,最后一筆豎要又直又正。
節(jié):5畫,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上扁下長,橫平豎直。
真:10畫,上下結構,上窄下寬。
4.學生描紅、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坐姿及握筆姿勢。
5.識字練習。(教師出示生字釣魚游戲)
四、感知理解
1.指名分段讀課文。
、僦干鸲巫x課文,教師正音。
②教師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B.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C.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ǘ宋绻(jié)外婆包粽子、送粽子及端午節(jié)的由來)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查查端午節(jié)的資料,了解端午節(jié)。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奇及人們過節(jié)日中的習俗。
2、培育幼兒對民族文化感愛好。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4、通過參與端午節(jié)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感受參加端午節(jié)慶祝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奇及人們過節(jié)日中的習俗。
活動預備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動前請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jié)的資料。
3、請部分爺爺奶奶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具體到將老師、同學的全部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當把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很清晰地再現,即開頭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延長環(huán)節(jié)。注:重點表述基本環(huán)節(jié))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jié)。
1、請爺爺給小伴侶講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
2、小伴侶自由和爺爺溝通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資料。
進一步了解端午節(jié)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伴侶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劃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劃龍舟競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呼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诖,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9
。劢虒W目標]
1、認識“端、粽、節(jié)”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偏旁;會寫“午、節(jié)、葉”等7個生字。
2、聯(lián)系實際,結合圖文,了解與粽子相關的詞語。
3、朗讀課文,學會讀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劢虒W重難點]
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讀好長句,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劢虒W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與一種食物有關,大家來猜一猜是什么吧!
課件出示謎面:一個白胖子,裹著綠毯子,腰上扎根細繩子。(同學舉手猜謎)
2、同學們真聰明,沒錯,這種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課件:粽子圖片。
3、學寫生字“午”。
。1)觀察占格。
。2)教師范寫,學生口述筆順。(區(qū)分“牛”)
。3)學生書空、描紅。
二、結合語境,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圈出生字,讀讀,想想,有什么好的記字方法。
2、同桌或小組交流:有哪些記住生字的好辦法?
3、展示識字情況。
。1)帶拼音讀,去掉拼音讀。
(2)用多種方法識記。
4、把生字放回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將課文讀通讀順。學生自由朗讀,標出全文自然段。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悟
1、學習第1自然段。
2、師:課文里外婆一到端午節(jié)就會做什么?
(會煮好一鍋粽子,盼著我們回去)
3、師:外婆的心情會是怎么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ㄅ沃,表現外婆期待、高興的心情)
4、誰來讀出外婆期盼的心情?(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全班齊讀第1自然段。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讓學生認讀“節(jié)、葉、米”。
2、觀察分析: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誰是火眼金睛,看得最認真,最仔細。
3、師范寫“節(jié)、葉、米”等字。重點指導:“豎”畫的寫法。(午、節(jié)、葉、米)
“豎”畫的寫法:“午、節(jié)、葉”為懸針豎;“米”為垂露豎,“米”要左右對稱。
4、指導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
5、讓學生練習口頭組詞、擴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
(板書課題)有沒有人知道粽子是什么時候吃的?端午節(jié)是在什么時候?你們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呢?(學生自由舉手發(fā)言)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那有沒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人們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還會做什么啊?(學生回答)沒錯,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課件出示有關端午節(jié)習俗的圖片)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2、3自然段,指名說一說,讀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讓學生畫出描寫粽子的句子,齊讀畫出的句子。
3、分析句子。第2自然段中描寫了粽子由外到里的樣子、顏色、味道。
師:箬竹就是竹子的一種,葉子寬大,是一種很好的'包粽子的材料。
師:粽子顏色十分豐富,糯米是白白的,棗子是紅紅的,粽子外衣是青青的。
師:粽子的味道呢?(又黏又甜)
4、指名讀句子。分小組比賽讀畫線的句子。
5、學生想象粽子的樣子,并拿彩筆在自己的圖畫本上畫一畫,比比誰畫得更好看。
6、師:齊讀第3自然段,說一說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樣。(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
7、出示: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師:你從中讀出了什么?外婆是一個怎樣的人?(善良、樂于分享的人)
三、學習第4自然段,了解歷史人物屈原
1、出示屈原圖片,提問:有沒有誰了解這個人物?
2、老師講解愛國詩人屈原及他沉汨羅江的歷史故事。
3、指名讀第4自然段。師:誰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誰啊?(屈原)
4、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6、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
四、學習生字“真”“分”“豆”
1、出示生字,觀察占格。
2、學習筆順,教師范寫。(“真”里面是三橫)
3、學生書空練習,教師指導。
五、回顧拓展
1、全班齊讀課文,指名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2、教師回顧總結:這篇課文講了外婆給“我們”包的端午粽,以及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更加了解端午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來源,課后同學們去了解一下中國的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吧。
。劢虒W板書]
10、端午粽
熱愛
思念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
花樣多(紅豆粽、紅棗粽、鮮肉粽)
。劢虒W反思]
這篇課文,我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學生們都吃過粽子,知道人們在端午節(jié)都會干什么。因此,我用謎語導入時,學生很快就猜出了謎底。通過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學習知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與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并適當地向學生普及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兩個偏旁;正確美觀地書寫7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教學難點
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并對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生查找屈原的資料和端午節(jié)的習俗。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日?(端午節(jié))
2.學生自由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
3.教師:端午節(jié),你都做過什么?(吃粽子、賽龍舟……)
4.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端午粽》。(板書課題:端午粽)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橫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2.出示詞語:
端午節(jié)總會粽子中間十分紅豆鮮肉帶回知道據說紀念
你認識它們嗎?學生自讀。
3.誰能當小老師來領讀?學生跟讀。
4.出示生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1)按結構劃分,鞏固讀。如,左右結構:“端、粽、知、據”。
。2)同偏旁識記:“總、念”都是心字底。
(3)圖片、猜謎識記。如,“分”:分蛋糕的圖片,理解記憶。大米、粽子、肉等圖片。
。4)字形演變識記。如:“帶”的甲骨文“ ”,最初的時候,上面表示束在腰間的一根帶子和用帶的兩端打成的結。下面像垂下的須子,有裝飾作用。本義:大帶,束衣的腰帶。也指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扁平狀的物體、條形的區(qū)域也常用“帶”表示,如,帶魚、熱帶、溫帶。后來,“帶”還可以表示隨著,拿著,如,攜帶、帶回去。
5.過渡:同學們,一個漢字可以演變出這么多的意思,我們祖國的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
6.聯(lián)系生活鞏固,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三、指導書寫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午、節(jié)、葉、米、真、分、豆”,指名認讀、領讀。
2.觀察結構,說說哪些筆畫需要提醒。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提示:“真”字中間有三橫,長橫平、長、穩(wěn),橫畫之間的間距大體相等!岸埂弊謱憰r要注意上窄下寬,下面的長橫要舒展,托住上部。
4.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5.評價修改。
四、課堂總結
在這節(jié)課上,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教師:同學們,知道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們提前準備什么材料啊?(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下面讓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二、精讀感悟
1.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自然段)
2.想一想,粽子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請用圓圈圈出來。
粽子是用、和做成的。(提示: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把話說完整。)
3.出示箬竹葉實物:同學們見過箬竹葉嗎?出示圖片或實物。這就是箬竹葉。你們看,尖尖的箬竹葉多像是一把劍!用箬竹葉包成的粽子,就再也不怕汨羅江里的魚蝦和蛟龍了。
4.引導:一個粽子還有這樣的故事,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還真豐富呢!
5.出示對比句子:
、亵兆邮怯们嗲嗟捏柚袢~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隰兆邮怯皿柚袢~包的,里面裹著糯米,中間有一顆棗。
你發(fā)現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①有“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等詞語。②沒有。)
6.這樣的短語,我們在第二單元中曾經學過,你會讀嗎?注意讀出節(jié)奏感。指名讀。
7.作者為什么要加上“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呢?(顏色鮮艷,板書:顏色)
8.粽子的顏色多么鮮艷,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齊讀。
9.練習讀長句子:標出停頓符號進行練讀。
10.賽讀長句子: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后評價。
小結:剛剛我們通過讀好一個詞,然后讀好一個短語,最后借助停頓和標點符號,讀好了長句子,這真是一個朗讀的好方法。
11.作者為什么要加上“里面、中間”這樣的詞語呢?出示課文的圖片,請同學們對照圖片,然后分別再讀這句話,這句話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呢?你是從哪幾個詞語中知道的呢?
仿說訓練:出示元宵圖片。
元宵是用的糯米粉包的,有芝麻餡。
小結:同學們,你們可真了不起,可以把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老師可真的要給你們點個大大的贊呢!看著圖片一齊讀。
12.粽子包好了,就等著吃了。請你用剛剛我們學過的讀長句子的方法讀讀下面的話。注意“一”的讀音。
出示句子:“外婆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剝開粽葉,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讀好帶“一”的短語。出示“一掀開、一股清香、一口粽子”。再加上前后文的“一鍋粽子”“一小籃粽子”讀準確。
。2)讀好關鍵詞:又黏又甜。
。3)讀好句中的停頓: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
。4)糯米的香氣伴著箬竹葉的清香,在掀開鍋蓋的那一瞬間,真是香氣撲鼻。我已經忍不住要讀一讀了。教師范讀。請同學們邊想象畫面邊做動作讀。
13.姥姥包的粽子真是色香味俱全,讓我們齊讀第2自然段,感受這好吃的端午粽吧!
14.讀好長句:“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1)讀好關鍵詞:美滋滋。
。2)讀好停頓: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3)外婆為什么要我們分給鄰居吃?
小結:如今,會包粽子的人越來越少了,外婆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把她親手包的粽子分享給周圍的人,也是在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屛覀円矊W著外婆一起來包端午粽吧!
15.用以上學到的方法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請幾位同學讀,大家認真聽,說說誰讀得最好,好在哪里。
16.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
。1)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教師:誰能給大家講講屈原的故事?(學生可以試講,教師補充。)
(3)補充《屈原的故事》或是視頻。
。4)交流聽故事的收獲。
教師:同學們,聽了故事以后,你能說說屈原是個怎樣的人嗎?
學生:屈原是個憂國憂民的人,愛國的詩人,和祖國共存亡的人。
教師: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
學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吃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三、課外拓展
1.把屈原的故事或者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查找其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如: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
四、總結全文
端午節(jié)的習俗還有很多,如:飲雄黃酒、游百病、懸鐘馗像。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向我們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我們要熱愛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端、粽”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偏旁;會寫“午、節(jié)”等7個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教學策略
認寫字詞
“粽、總”是平舌音,“端、間、分、念”是前鼻音,“肉”是翹舌音。結合偏旁識記,如“端、粽”;熟字、部件方法識記,如“端、粽、節(jié)、總、據、念”;聯(lián)系生活識記,如“米、豆、肉、帶”;熟字組詞識記,如“端午、節(jié)日、總是、空間、分開、知識、據說、思念”。筆畫“長橫”出現在本課要求學習書寫的4個生字“午、真、豆、節(jié)”中,要引導學生寫平、寫舒展。
閱讀理解
讀好長句子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長句子主要在本文的第2、3自然段中出現,在教學這兩個自然段時要加強對長句子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讀好長句子的方法。教學時,可以采用“內容分解法”,引導學生對長句子的內容進行分解,明白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再運用各種方式練讀、鞏固,并在其他長句子朗讀中加以運用。
積累運用
文章用詞豐富,如“美滋滋”“又黏又甜”,這些鮮活的詞都是第一次出現,“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這些詞也能使描述的事物更形象。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語言進行歸類和運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
2、制作字卡、詞卡。查閱與屈原有關的資料。
學生準備:
1、制作字卡,結合生活實際了解粽子的樣子、味道。
2、了解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俗的由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端、粽”等13個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個偏旁;會寫“葉、真、豆”3個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教學過程
板塊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展示端午節(jié)豐富多彩的習俗。
(1)師生共同欣賞視頻,感受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氣氛。
(2)說一說在端午節(jié)這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人們都會做什么。
(3)猜謎語。
課件出示外面綠綠的,里面白白的,咬上一口黏黏的。
猜一食品:粽子。
(4)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有吃粽子的習俗。孩子們,你們喜歡吃粽子嗎?你們都吃過哪種味道的粽子?和大家說一說。
2、揭題:多么美味又與眾不同的粽子啊,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端午粽》,來共同品味一下課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操作指導上課伊始,教師要創(chuàng)設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引導學生從實際的生活體驗出發(fā),談一談自己對端午粽的'了解,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教師要給出更準確、全面的介紹。
板塊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活動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讀朗讀要求。
課件出示(1)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做到詞語連讀。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教師巡視學情,及時糾正字音。
2、學生認讀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本課的生字:端、粽、節(jié)、總、米、間、分、豆、肉、帶、知、據、念。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立”“米”,觀察“立”“米”作偏旁時有什么變化。
活動2匯報交流,識記生字
1、同桌相互檢查,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記憶這些生字的。
預設:
(1)“粽”是左右結構的生字,左邊是“米”,右邊是“宗”。我是運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的。
(2)我是用形近字的方法識記“豆、總、念”的。
(3)我是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識記“米、豆、肉、帶”4個字的。
2、教師隨機出示大米、小米、玉米,綠豆、青豆,牛肉、羊肉等的圖片來幫助學生熟記生字。
3、字源識字。
課件出示豆:甲骨文像高腳器皿,內部加一橫表示器皿中的食物,上面的一橫表示蓋子。金文省去中間的一橫。篆文承續(xù)金文字形。造字本義:盛食物的高腳器皿。
活動3游戲鞏固,認讀生詞
1、游戲環(huán)節(jié):我是讀詞王。
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端午節(jié)、粽子、總會、糯米、中間、十分、紅豆、鮮肉、帶回去、知道、據說、紀念。
2、以小組為單位,搶讀生詞,讀正確的小組得到詞卡,并且領讀,得到詞卡最多的小組獲勝。
3、齊讀課文,注意生詞在課文中的讀音。
操作指導本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遵循先學后教的規(guī)律,明確學習任務和要求后讓學生充分自學。注意強調“粽、總”是平舌音,“端、間、分、念”是前鼻音,“肉”是翹舌音,注意聲母r的發(fā)音。交流檢查時可以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巧妙地將學生帶到主動學習的氛圍中,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板塊三再讀課文,練習書寫
活動1配樂朗讀,讀好長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指名逐段匯報朗讀,把句子讀通順。
3、教師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朗讀,指導讀好長句子。
(1)學生自主讀句子。
課件出示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2)這句話由外及里介紹了關于粽子樣子的3個方面內容,我們可以讓學生分步讀好。
活動2教師指導,學生練寫
1、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葉。
(1)課件出示箬竹葉的圖片。
(2)學生觀察圖片,從顏色、形狀上來描述箬竹葉的樣子。
(3)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葉,看圖學習生字。
(4)師生共同書寫生字,比一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課件出示葉:左窄右寬,左邊的“口”要寫在橫中線上,右邊的橫對準“口”的中間,不要太長。
2、指導學生書寫生字——真、豆。
課件出示真:10畫,上下結構,筆畫中橫最多,下部框內三橫不與橫折的折段相接,不要丟了下邊的撇、點。
豆:7畫,獨體字。上窄下寬,中間的“口”應該寫在橫中線的上面,最后一筆長橫要寫平、寫舒展。
3、學生練寫,教師相機指導。
4、展示學生的寫字作品,及時評價。
操作指導本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閱讀課文:通過自由朗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朗讀、合作朗讀等方式帶領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可對長句的內容進行分解,明白句意,便于朗讀。筆畫“長橫”出現在了本課要求學習書寫的4個生字“午、真、豆、節(jié)”中,要引導學生寫平、寫舒展。
板塊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指導回顧:這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知識?
2、作業(yè)布置: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操作指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作業(yè),要做到有布置就有檢查。朗讀作業(yè)可以利用視頻形式展示檢查。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午、節(jié)、米、分”4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過程
板塊一復習引入,再現情境
1、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端午粽》的字詞,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找動物。以小組為單位讀詞語,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準確。
(1)多媒體出示小動物的圖片:熊貓、山羊、兔子……
(2)小組派代表選擇喜歡的小動物,每個動物后面隱藏一個本課的詞語,小組同學認讀詞語,獲勝的小組得到相應的小動物圖片。
2、指生分段朗讀課文,重點讀好長句子的停頓。
操作指導以游戲的形式復習詞語,不要夸大游戲本身,避免分散學生注意力。分段朗讀課文可以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抓中間帶兩頭”是課堂教學的好方法。
板塊二誦讀課文,品味內容
活動1了解粽子的特點
1、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小組完成活動內容一。
(1)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從哪三個方面介紹粽子的特點的。
(2)畫一畫介紹粽子特點的句子。
(3)組內交流,在組長的帶領下完善活動卡內容。
課件出示
活動內容一
思考:課文是從哪三個方面介紹粽子的特點的?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一畫,寫一寫,讀一讀。
特點
重點詞句
介紹粽子的順序是:從……到……
2、結合活動卡說一說: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特點?
(1)交流一——樣子美: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①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課件出示粽子是用……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糯米,中間有一顆……棗。
、诶首x兩個句子,比較有什么不同。
課件出示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
③小結:像“青青、白白、紅紅”這樣的疊詞更能體現出粽子的特點——各種顏色相間,色香味美。朗讀時,讓人仿佛品嘗到了香甜的味道。
、苤笇W生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點。
⑤引導學生抓住“里面、中間”這兩個方位詞把停頓讀正確。
(2)交流二——氣味香:外婆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
、賹W生朗讀并匯報。
②教師追問:哪些詞讓你感覺到了粽子香?
、壑笇W生抓住“一……就……”這組關聯(lián)詞語朗讀,品味粽子之香。
(3)交流三——味道甜:剝開粽葉,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賹W生朗讀并匯報。
、谌谇橄胂,指導朗讀。要指導學生美美地讀,邊讀邊想象粽子的甜美味道。
活動2了解粽子的種類
1、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獨立填寫活動卡。
課件出示
活動內容二
外婆包的端午粽的種類有:
2、師生交流匯報。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外婆包的粽子花樣很多,結合課文說一說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種類。
預設:外婆包的粽子有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
活動3了解吃粽子的習俗
1、品讀課文第4自然段。和你的組員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課件出示
活動內容三
說一說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活動內容四
講一講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故事。
2、學生匯報交流: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3、講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操作指導在精讀課文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活動卡,結合學生的學情帶領學生展開學習。每次布置的學習任務要適量,學一程,展一程,教師點撥與學生交流展示融為一體。以讀代講,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
板塊三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活動1學習寫“節(jié)、午”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學們想不想吃?
(2)課件出示寫有生字的粽子圖片。
(3)你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來學一學這幾個生字。
2、教師指導學習生字——節(jié)、午。
(1)觀察生字結構,教師在黑板上范寫,學生練寫。
課件出示節(jié):5畫,上下結構。上扁下長,草字頭的長橫要寫平,橫折鉤在橫中線上起筆,折鉤稍左斜,長度適中,豎要寫直。
午:4畫,獨體字。注意兩橫的長短、間距。最后一筆豎要又直又正。
(2)引導學生說一說還了解哪些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3)通過對節(jié)日的闡述,給“節(jié)”字進行擴詞訓練。
活動2指導書寫“米、分”
1、過渡:我們“品嘗”了香甜的糯米粽,再來書寫“米”和“分”。
課件出示米:左右對稱,先寫點、撇,再寫“木”,橫、豎分別在橫、豎中線上,撇、捺要舒展。
分:上面的“八”稍微寬一些,撇、捺要舒展,撇伸到左下格,捺不能超過橫中線,“刀”放中間,先寫橫折鉤,再寫撇。
2、學生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3、師生講評,展示學生作品,互相評價,激勵進步。
操作指導低年級指導書寫過程中寫正確是前提,教師還要滲透間架結構的布局規(guī)律,指導學生把字寫得大方規(guī)范。
板塊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1、引導學生說一說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哪些收獲。
2、總結: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都會吃粽子,今天通過學習《端午粽》,我們不僅“品嘗”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還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每當我們吃著美味香甜的粽子時,不要忘記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操作指導本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總結學習收獲,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進行全面回顧,同時引導學生對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對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有更深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反思
1、“吃粽子”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上課伊始,帶學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節(jié)品粽子的節(jié)日氣氛。通過“品嘗”端午粽,學生對端午粽的外形、種類及端午粽的由來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2、“品”粽從“讀”粽開始,通過多種形式、方法的朗讀,增強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能力,以讀代講,在讀中進行識字教學,使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3、合理利用學生活動卡,把自主學習落到實處,尊重學生的自學,在學生充分展示交流后,教師進行點撥,讓學習真正發(fā)生在學生身上。
小學一年級語文《端午粽》教案 篇12
教材解析:
《端午粽》是本冊書的第十篇文章,本單元圍繞“家人”這個主題,編排了《靜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四篇文章!鹅o夜思》是一首古詩,語言淺顯易懂,兒童詩《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視角,童趣化的語言進行表達!抖宋玺铡肥顷P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生動的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通過講述傳統(tǒng)節(jié)日風俗,引導學生了解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
《端午粽》本篇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第1自然段先介紹端午節(jié),外婆會煮好粽子等我們回去;第2自然段具體介紹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點寫了粽子的花樣多;最后點出了端午吃粽子習俗的由來。課文語言比較形象,比如對粽子樣子、味道的描寫中,分別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來形容箬竹時、糯米、棗,可以歸類積累,同時在學習疊詞的基礎上,感受句子韻味和節(jié)奏,口語表達時,也可模仿運用這一類詞語。
讀好長句子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長句子主要在本文的第2、3自然段中出現,這兩個自然段時要加強對長句子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讀好長句子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多種形式鞏固生字和詞語,會寫“真、節(jié)”2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自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會寫“真、節(jié)”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導入新課。
農歷八月十五、正月十五、臘月初八、五月初五分別是什么節(jié)?有什么習俗?
板書課題:《端午粽》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拓展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對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進一步的了解!
二、復習字詞。
1、復習詞語。
孩子們你們坐得直,聽得認真,我可喜歡你們了,那讓我們一起玩?zhèn) “賽龍舟”的游戲
出示詞語:中間 分給 帶回 知道 紀念 據說 端午節(jié)
粽子
2、句子中復習字詞。
端午節(jié)我們總會吃粽子,粽子里面有糯米、紅豆、紅棗(zo),
還有大肉,據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q )原(yuán)。
3、欣賞賽龍舟圖片,感受端午節(jié)熱鬧的場面。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賽龍舟”的游戲,將靜態(tài)的生字動態(tài)化,把字融入詞中、句子中再現,且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游戲的方式復習生字,為課堂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愉快的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粽子圖片。
你看到了什么?并說一說。(粽子、糯米、紅棗)
2、文中是如何描寫粽子的?讓我們趕快讀讀課文的第二段,在第二段中找一找吧。
多種形式讀文。
。1)全班齊讀,要求讀準字音,不能添字少字。
。2)師范讀,學生評價。
。3)學生齊讀正音。
3、請在文中把描寫顏色的意思用橫線畫出來,你能照樣子再說一些這樣的詞語嗎?
(白白的、紅紅的、青青的、綠綠的、黃黃的、黑黑的)
4、看到有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這些顏色,你猜一下這個粽子味道怎么樣?(好吃、香、想吃)心情如何?那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一句話。
5、外婆包的粽子味道到底怎么樣呢?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1)生讀課文,學生評價。
。2)師范讀課文。學生做動作,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6、請你說一說又什么又什么的詞語。
【設計意圖: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讓孩子感受獨處也是一種快樂】。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外婆包了哪些花樣的粽子?你喜歡吃哪種味道?吃了粽子心情如何?
用“美滋滋”說一句話,體會美滋滋地意思。
外婆把粽子讓我們帶回家分給鄰居吃。你覺得外婆是怎樣的一個人?
【設計意圖:減少無效的講解,增加有效閱讀,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語感!
五、學習第四小節(jié)。
讀第四自然段,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知道屈原是什么人?人們?yōu)槭裁匆o念他?
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lián)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反而被罷了官發(fā)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歷5月5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后,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食物。年復一年,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每逢端午節(jié)那天便用竹葉把糯米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劃著龍船到汨羅江,投到江里祭祀屈原,這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船的來歷。
六、書寫漢字“真、節(jié)”
1、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注意這兩個字的筆畫順序。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在書中描紅,然后寫一寫。
5、展示書寫,講評。
【設計意圖:認識漢字書寫的規(guī)律與變化。感受漢字的結構美。】
七、作業(yè):
1、推薦閱讀課外書《一朵花的童話》中《婆婆路》的片段。
2、給家人講一講關于端午節(jié)或粽子的故事。
【設計意圖:本單元圍繞“家人”的題材展開描述,推薦閱讀《婆婆路》讓孩子再次感受家人在一起的快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