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建立有哪些歷史意義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朝的建立有哪些歷史意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夏朝建立的歷史意義
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qū)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jù)說啟死后,太康即位,出現(xiàn)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jīng)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tǒng)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后為商朝所滅。
由于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了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F(xiàn)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jīng)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奴隸社會,夏王朝也成了我國第一個階級王朝。
禹建國以后把益(伯益)選定為王位的繼承人,禹死后,益按照部落聯(lián)盟的傳統(tǒng),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以后,益沒能繼承王位。“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避居箕山之陽”(《史記·夏本紀》);于是中國歷史由“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進入了“家天下”的奴隸社會。
夏朝簡介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共傳14代,17后(夏統(tǒng)治者在位稱“后”,去世后稱“帝”),延續(xù)約471年,為商朝所滅。后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根據(jù)史書記載,禹本來傳位于益,但益卻讓位給禹的兒子啟,這段歷史被看作是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開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jīng)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qū)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夏朝建立的意義
夏朝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它代表著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人類的進步,也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開始。據(jù)史料記載,余川位于子琪,改變了原始部落的退位制度,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4000年的世襲傳統(tǒng)。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庭世界”始于夏朝的建立。
意義代表著生產(chǎn)力的提高和人類的進步,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開端。
夏王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可能來自三皇五帝時代泛濫的黃河。由于洪水長期影響著周邊人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大禹在過去20年動員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防洪工作,不僅團結了0+以前的華夏先民,也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聲譽。隨著洪水治愈后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第一個統(tǒng)一的皇權建立了。
夏朝建立的意義
自啟繼禹位,父子、兄弟相傳的王位繼承制終于固定下來。夏朝建立標志了中國"家天下"的首創(chuàng),也是中國歷代興治盛衰亂亡的一系列鏈條之第一環(huán)。它具有立國創(chuàng)制的作用,即首建王朝、首行世襲,同時也開了歷代篡奪政權的先例。古書把夏啟繼承父位,當作由"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的開始。
【夏朝的建立有哪些歷史意義】相關文章:
都江堰的歷史意義有哪些04-27
夏朝的都城在哪里里?08-19
夏朝的建立標志著什么10-01
遲子建作品有哪些11-25
遲子建散文有哪些10-25
涿鹿之戰(zhàn)的歷史意義07-11
遲子建經(jīng)典語錄有哪些12-04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05-04
關于夏朝禮儀制度介紹分析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