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元宵節(jié)的作文1200字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jié)的作文1200字4篇,歡迎大家分享。
元宵節(jié)的作文1200字 篇1
月圓之夜合家歡,萬物復蘇始于元。
孩童皆喜元宵夜,故人眾盼此刻聚。
張燈結彩家家樂,喜慶團圓年年有。
傳統(tǒng)習俗綿不絕,元宵佳節(jié)聲不息。
——題詩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繁多,而我們身為中國人對此卻是一知半解。用明星劉德華在某廣告中對香港服務行業(yè)的一句話:今時今日這種態(tài)度是不行的。
我在這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唯獨喜歡“它”。就如東晉宋初時期“田園詩人”陶淵明獨愛菊花一樣,引用《愛蓮說》里的詩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每種喜歡都是有一個必要理由的,而我喜歡“它”,是因為一種人月兩團圓的幸福感!八笔且荒曛械谝粋月圓之夜;在漢族古俗中,“它”﹑盂蘭盆節(jié)﹑水官節(jié)合稱三元,都是非常傳統(tǒng)重要的節(jié)日;“它”有三寶: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
“它”就是我最鐘愛的元宵節(jié)了;蛟S會有人問我,我對元宵節(jié)的了解又能有多少?其實我覺得答案不是一知半解,也不是一板一眼文縐縐的,而是我真實感受出來的元宵節(jié)。
我眼中的吃元宵:曾經聽長輩們說過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會更好吃,所以從小就是吃貨的我,寧愿拋棄出面與小伙伴玩的機會,都硬要乖乖在家學做元宵。晚上吃到自己親手做的元宵時,的確是覺得好像比媽媽阿姨她們做得更好吃,當時還樂呵呵地認為自己有做廚師的天賦。
我眼中的賞花燈:書上常說古代的元宵節(jié),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走在街頭仿佛有種依然是早晨的光明。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會去賞花燈,只是區(qū)別在于皇家貴族是豪華奢靡,而平民百姓則是樸實繁華,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普天同慶。在現代,不太可能會有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這一場景,不過有“花燈會”就不愁熱鬧這問題了。每年在吃過湯圓后,一家子就直奔花燈會去,各式各樣的花燈簡直使人眼花繚亂,而且還可以現場自己DIY花燈,在賞花燈的同時,還會有一些特色表演來調劑氣氛,花燈會無疑是一場“視覺的享受”。
我眼中的猜燈謎:看花燈當然少不了猜燈謎,我覺得在古代最重要就是這環(huán)節(jié),因為才子佳人可以在此刻突顯自己的才情,然后遇到自己的知己伯樂。小時候去猜燈謎,是因為有獎品拿,所以總會纏著家人去猜燈謎贏取一些小玩意。而長大后去猜燈謎,除了想挑戰(zhàn)自己的知識量,更多的是體會過去,仿佛能從猜燈謎中穿越到古代,充當一回才子佳人。
我是元宵節(jié)的“狂熱粉絲”,狂熱到可以有自己的見解,所以我對元宵節(jié)的了解不會僅限于此。
有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話“無雞不成宴”,每逢元宵節(jié)這天家里人都會大肆鋪張,明明一桌子上沒多少親戚,卻硬是要求在餐桌上加多一味關于雞的菜,還很有理地說“無雞不歡”。小時候不懂,大人們點什么菜就吃什么,反正又不用我操心?砷L大后就不同了,每次飽餐后看到餐桌上依然還剩著不少菜,最浪費的是那強調無數遍的“雞”居然原封不動,都有種被螞蟻啃骨頭的感覺,渾身不舒服。
剛才提到的“花燈會”,它除了最大的特色是賞花燈之外,還有就是在花燈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小吃,說到小吃當然少不了一次性的塑料包裝盒和竹簽之類的;旧匣魰^后第二天會產生一種垃圾堆積成山的現象,而這些垃圾大部分是使用過后的一次性塑料物品。
或許大家每次過年都不曾發(fā)現這些小細節(jié),但是生活中往往都是細節(jié)決定一切。環(huán)?谔栔凶疃炷茉數模^于是“地球是我家,大家愛護它”。任何事物都是雙向性的,我眼中的元宵節(jié)是喜慶的,也是浪費的。或許我們的作風能使節(jié)日過得更加多樣性,但是同時我們也浪費了不少資源。我們需要正視這個問題,不能把這種陋習當成傳統(tǒng)文化一樣傳承下去,不能因為一時慷慨造成日后資源短缺問題,嘗試合理消費,以不浪費為標準,這樣會使過節(jié)變得更美好與輕松。
元宵節(jié)的作文1200字 篇2
元宵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吃元宵湯團,看花燈以及禮花,以及家里的親人在一起,歡歡喜樂.出格是元宵節(jié)的黑夜,夜空中五彩的煙花在歡喜地舞蹈,何等沸騰啊!而玉輪姐姐悄然默默地站在他們旁邊,精心腸欣賞煙花的舞姿.
元宵節(jié)的黑夜,日頭方才沉落來,響徹云天的鞭炮聲就從樓別傳了進來."開飯"媽媽開心腸一聲令下,我小鳥一樣地降臨飯廳的飯桌旁,哇,好豐厚的晚餐呀.滿桌的飯菜以及一陣子緊似一陣子的鞭炮聲已讓我愉快不已,吃過元宵晚飯后,媽媽以及父親說要出去看元宵節(jié)煙花,放許愿燈(孔明燈)好開心喔,我都有點患上意忘形了.
降臨了大街上,街上燈火通明,只見人們的臉上都春風患上意的,到處都洋溢著歡喜的笑聲.天上時時綻放出五彩的煙花,飛來1個個許愿燈(孔明燈)這一朵那一簇的,出格標致,有紅的、綠的、藍的、粉的、金黃的……花團錦簇.我想,許多多少人都以及我的心情一樣,像這夜空中的元宵節(jié)煙花,心花盛開.
咱們終于走到了廣場.哇塞,這搭的人許多多少許多多少呀,兔燈,一盞,兩盞,三盞,四盞……許多多少呀,我都快數不過來了.那只小灰兔燈最受接待,這個孩子摸摸它的頭,那個孩子摸摸他的腦殼,最后再以及它合張影.
今天的玉輪出格亮出格圓.夜空中的'孔明燈,這邊有1個,哎,哎,那邊還有1個,看著看著,原來有許多多少呀,愈來愈多.紅燈籠一樣的孔明燈在夜空中飛,越飛越高,越飛越遠,越飛越小,直到恍惚患上看不見影.人們都有點沖動,拿脫telephone拍攝,只為留下她的靚影.
霹靂一聲,禮花像一條蛇竄上靛藍的天空,頓時在天上綻開,像1個大菊花,瞬間又消掉了.接著,禮花接二連三地升值班夜間守衛(wèi)空,有的像彩色帶子,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1個個的心,我又感覺那個像一只水晶鞋.元宵節(jié)之夜的天空成為了煙花的海洋,百花齊放,好標致啊!
歡喜的元宵節(jié),美麗無比的煙花,給咱們帶來了莫大的幸福,帶來了生活的美好,也給咱們孩子留下了歡愉的童年.
今天是2月二十三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玩。
大街上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彩。市中心周圍四條寬闊的馬路上燈火通明,使整個城市籠罩在燈的海洋里,到處洋溢著節(jié)日的氣氛。我們一家來到商之都門口,那里圍著一群人,里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人群中還搭建了一個露天舞臺,上面有8個小孩在吹氣球看誰先吹炸。別看那些小孩十分瘦小,樣子有些弱不禁風,但吹起氣球來還是能露一手。在一旁的主持人手里拿著麥克風不停的吶喊加油,使全場的氣氛推向高潮。
我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大廳內。大廳里的大牌子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湊上前一看原來是猜燈謎,猜到了就到總服務太兌現。我看了渾身都是精神,連忙拉著父母上二樓。到了二樓抬頭看天花板,哇好多的燈籠,有些燈籠下面還掛著紅色的紙條,那上面寫的便是謎面。有的是打一個成語,有的則是一個字,有的則是一名球星的姓名,有的還是一本書名、一道菜名。形式各種各樣,讓人傷透腦筋。到了賣內衣的地方有一個謎面讓我一看就知道謎底:水上健兒(打一成語)我猜的是如魚得水,因為這則謎語曾在電視上播過。正當我興奮的準備到總服務臺報謎底時,爸爸的一句話讓我猶豫不決:“肯定不對,‘如魚得水’和‘水上健兒’有什么關系?”我想是啊,可我明明記得是對的呀,對,要相信自己。于是我滿懷信心的來到總服務臺,還沒等我開口工作人員就說:“7:30已經過了,不在進行活動!卑,真是后悔莫及呀!
元宵節(jié)的作文1200字 篇3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又是一年元宵節(jié),一陣緊似一陣的鞭炮聲響徹云霄,一簇一簇的煙花似流星般流竄,油城的夜晚已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此時的我卻在回味著兒時那難忘的元宵節(jié)。
生在豫東和山東交界的農村,童年的元宵節(jié)給我留下的印象大都是放鞭炮、看煙花、瞧新娘……最最有趣的當屬小閨女們喜愛的游戲——七人扎。七人扎,顧名思義由七個20歲左右的小閨女組成,我在12歲本命年時破例參加過一次。記得剛過破五就由年齡稍大點的“招兵買馬”,一旦確定人選,就馬不停蹄地借道具——老太太的扎腿帶。
等待批準加入后,我忙不迭地跑回家,拽著奶奶的腿就解奶奶那雙新買的扎腿帶,由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壓歲錢,交給組織的頭兒,買些紙箔、香火,還從家偷偷拿來了包子、棗糕、花生、糖等做一部分做供品,一部分當夜宵。
晚飯后,七個人相約一起上街看煙花,那個年代的煙花不像現在這么時尚,都是些二踢腳、啞巴便、竄天猴什么的,記得那時五六歲的孩童都要等穿上哥哥、姐姐的褲子才敢上街瞧煙花,唯恐哪個啞巴便“滋溜”一下竄到褲襠里。瞧新娘,也是我們這幫小妮子的最愛,我們喜歡站在村口的路邊上,等本村的新娘剛跳下自行車,我們就會蜂擁而上,揪著新娘的包袱看人家從娘家?guī)淼臈椄獗P,比劃著、訴說著、分享著,那滋味完全不亞于自己吃棗糕的那份驚喜和甜蜜。
等夜深人靜,眾人散去后,我們七個小閨女會躲在一個安靜的屋子里,由“頭兒”請出找老人扎好的“灶王奶奶”,各自擺出自認為最好的東東做供品,一切準備就緒,七個人依次掏出自己借來的扎腿帶,“頭兒”第一個上陣,微閉眼睛,一邊嘴里振振有詞地念叨著“正月十五有靈圣,有福的系個大囤套小囤,沒福的系個打水罐子單線繩”,一邊將七副扎腿帶依次打結。做完這一切,“頭兒”由眾姐妹陪同、雙手虔誠地拖著系好的帶子走進庭院用力甩出,根據地上的圖案推斷此人是否有福氣,將來嫁個什么樣的婆家,還可根據圖案密集的方向推斷出婆家的大致方向。
輪到我系帶子時,我緊閉雙眼,嘴里念念有詞,使勁地系著每一個結,然后虔誠地、一步一挪地來到庭院,只聽“頭兒”一聲“甩”,我使出了吃奶得勁使勁往高、往外甩,“快來看,快來看,新英系的圖案最方正,看來她還真的是‘粗夫人’(因皮膚粗糙而得此雅號),瞧!她一準得嫁個遠地方……”這個游戲只給我留下了這些個印象。
80年中期,我技校畢業(yè)分配到油田工作,當時的同伴大都嫁到了附近的村莊相繼生子育女,偶爾相聚也都羨慕我有個穩(wěn)定的工作。
90年代,聽說她們大都是兩個、三個孩子的母親,不過她們憑著自己有文化在家承包了稻田地、養(yǎng)起了雞和豬,丈夫外出打工做積蓄,自己在家賺點零花銷,小日子過的甜甜美美。春節(jié)遇到時,她們都催我趕快把自己嫁了吧,千萬別嫁太遠,還說小時的游戲不靈驗。
二十世紀,她們有的當了婆婆、丈母娘,孩子大了,她們也不再滿足于家里的二畝三分地了,她們有的承包了村里的飯店,有的做起了生意,還有的夫妻二人合開了化工廠,做的最大的當屬當年的“頭兒”,她跟著丈夫跑到了攀枝花做起了“選鐵”的生意,前不久還送給弟弟一輛奧迪車,成了我們村里的首富。年前回來電話邀我們相聚,她們笑我面嫩,說我閑著沒事弄出個13歲的孩子玩,當我說這是我的唯一的兒子時,她們都笑我“太笨了”,當初只會學習,笨到了嫁不出去,還調侃當年的“粗夫人”也沒見享多少榮華富貴,反倒是她們經過這二三十年的摔打到了“啥也不想、享清!钡哪挲g了。
因都是姐妹,她們的取笑我也沒往心里去,可細細琢磨還真是那個理:游戲總歸是游戲,命運掌最終還是要握在自己手中。無論個人“基礎”如何,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即便是我們“頭兒”的奧迪車也不是靠當年的“大囤套小囤”換來的。
望著街邊的排排花燈,我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那個元宵節(jié),美麗的場景,年少的情懷,甜蜜的回憶……這些元素都與“難忘”緊緊相連,讓我每每想起,便幸福如昨,陶醉其間。
元宵節(jié)的作文1200字 篇4
元宵節(jié)適逢周六,這樣的日子最好!恰是陽光明媚,驅車下鄉(xiāng),一路輕松愜意。先過往岳父家,暫停之即接到了已到老家的哥哥電話,說忘了買燈,提醒我不要忘了。頭一下子大了,買燈?干嘛?快速地搜索答案,想到了上墳用,但又不敢肯定,只好問明白,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是啊,我有多少年沒有在正月十五這元宵節(jié)陪同爸爸一道給老祖宗們上墳了?竟把這傳統(tǒng)給忘了!但愿先輩們不予怪罪。
依稀記得以前元宵節(jié)傍晚上墳曾買過蠟燭,爸爸再用竹篾做成燈籠架子輔之透明塑料做成燈罩以放在先祖墓前,這樣的燈怕風雨,天晴又怕引起火災,F在都改用電子燈了,使用紐扣電池或干電池,以發(fā)光二極管或小燈泡為發(fā)光體,有的還輔以音樂,唱響墳塋,好處是有利于消防,卻不環(huán)保,可見事事都需辯證地看待,利弊權衡。至于上墳緣何送燈,至今仍不太明白,暫且認定是祭典先祖、懷念先輩的一種形——表達對親人的懷念和感恩。有一種說法是“燈”與“丁”近音,意即祈禱先祖保佑家族人丁興旺;或蘊意前途光明。也許福蔭子孫,多種期待都兼而有之吧!
因為已身處鄉(xiāng)村,只能在路邊找小百貨店買記憶中的電子燈了。第一家沒有,只得掉頭回蓼花鎮(zhèn)。回轉之即,前后左右照顧到了,卻在倒車之即,從車頂傳來摩擦聲,應該是車頂擦上了一旁廢棄的向外伸展的水泥斗蓬!難道是老祖宗的警告?!其實沒有這樣的想法,只是自身眼觀六路的技能不足而已。前行不足幾百米就看到路邊有祭祀用品,擺了一地電子燈。為表示自己的歉意,我挑了這里最大的外形似亭臺的電子燈。在同約30多歲的店老板溝通之即,要求所購的每個燈都能在開關打開之即燈都亮,便用家鄉(xiāng)話說了句,大意是:“每個燈都要確保亮,不然的話老祖宗會找我麻煩,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他們找你哈”。沒想到,此話一出,已經裝袋的燈被再次拿出來驗證。我啞然失笑,想起了關于清明的一個段子:一店主鼓動已經為老祖宗購買了紙扎智能手機的后生,告訴他需為老祖宗買個充電寶,免得老祖宗手機沒電時來找他。他欣然同意之時,要求店主給個名片,若質量不過關,就請老祖宗來找店主售后……
元宵之夜,月明星稀。村里人聚集祖堂,是要游龍和舞獅。不覺又翻篇到兒時參與過的舞草龍:村里一群小孩,用稻桿扎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草龍,用竹桿撐起,各自在家里帶上一捆香,點亮插滿自己護著的一節(jié)草龍身上,形成連串星星點點的亮光,到每家每戶游走。還記著那時不知怎么傳開的配套土話兒歌(音譯):“桿巴龍,乓乓光,一要糖子二要香” 焚香所產生的煙霧,混雜每家接送草龍放鞭炮時產生的硝煙,聚集在各家本不寬敞的廳堂,往往讓你淚眼模糊,卻時時伴著聲聲笑語!今晚,我再次成為其中一分子,成為鑼鼓隊中的一員。草龍已換成了布制黃龍,形神兼?zhèn),同時配套了金獅裝備。負責游龍的身著黃色配套服飾,清一色青年,雄姿英發(fā)!舞獅者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獅褲。在鑼鼓齊鳴聲中,堂叔唱起了舞龍歌,村里自娛自樂的鬧元宵節(jié)目正在開演。游龍和金獅要到每家每戶的客廳里轉轉,驅趕晦氣,留住福氣;就連常年不開門的老房子,今晚也會敞開廳堂,以鞭炮接送。整個活動近兩小時,全村男女老少都參與其中,好不熱鬧。再就鑼鼓敲打多扯兩句:村里添置了兩套,每套有六件,分別是鑼、鼓、鐺鑼、銅鈸、镲、咯鑼(家鄉(xiāng)話,打擊時發(fā)時咯咯的聲響,書面語不知道是不是“小云鑼”),這其中,按照傳下來的節(jié)奏,我相對擅長的是的是鼓和鐺鑼(其實是個半吊子),另外還能濫竽充數的是镲、咯鑼,而大鑼和銅鈸是不敢動手的。敲鑼打鼓這件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可是我輩卻無法比及父輩,節(jié)奏的協(xié)調、韻律的優(yōu)美均差一大截,而我們的下一輩,都不敢拿起鼓槌了。不得不感慨,有些傳統(tǒng),隨著時間慢慢地流失……
事后,迎著月色,驅車趕到星子縣城(當今應稱廬山市區(qū),但不習慣)住下,枕著游龍時的余興和鑼鼓的余韻美美地睡了一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