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小學(xué)生必知成語故事
成語是從人們?nèi)粘J褂玫拇罅砍烧Z中精選出來的,這些故事的語言生動、通俗易懂,能夠幫助孩子了解歷史、學(xué)習(xí)知識,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小學(xué)生必知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1、百發(fā)百中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周本紀(jì)》。春秋時楚國有個叫養(yǎng)由基的人,善于射箭。距離柳葉百步之外而射,百發(fā)百中。左右圍觀的幾千人,都說他善于射箭。有一個男子站在他旁邊說:"好!我可以教導(dǎo)你怎樣來射!"養(yǎng)由基很生氣,放開弓握著劍,說"你怎么能教我射箭?"男子回答:"不是我教你射箭法式。距離柳葉百步而射,百發(fā)百中,不趁著恰好時休止,一會兒氣衰力倦,持弓不穩(wěn)有擺動,箭易射偏了。如果有一發(fā)射不著,以前百發(fā)百中的聲譽就全拋棄,前功盡棄。"
后以"百發(fā)百中"比喻善于謀事。
2、百聞不如一見
這個典故見于《漢書.趙充國傳》。西漢漢宣帝劉詢時期,羌族人入侵漢朝的邊境,燒殺掠奪。漢宣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詢問誰愿帶兵前去殺敵。這時在邊疆和羌人打過幾十年交道七十多歲的老將趙充國自告奮勇請求前去。宣帝問:"此去討伐,需要多少兵馬?"趙充國回答:"帶兵打仗這回事,不能憑空猜想,'百聞不如一見'。我想親自到邊境觀察一下,把那里的作戰(zhàn)地圖先畫出來,再確定攻守計劃。"宣帝同意了,后來,趙充國根據(jù)偵察情況,制訂出一整套屯兵守邊、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并確定了作戰(zhàn)計劃,上報朝廷。不久,漢宣帝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略,安定了西北邊境。
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說明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即使聽人說了一百次,也不如親自去看一次來理解的深刻。
3、包藏禍心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昭公元年》。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官職名)公子圍同伍舉去鄭國訪問,同時還要迎娶鄭國貴族豐氏的女兒做夫人。鄭國人很清楚楚國派他來沒啥好意,便讓他們住在京城外。訪問儀式舉行之后,公子圍想要帶兵進城迎娶新娘。鄭國的令尹子子產(chǎn)不放心,派子羽前去對他說:"鄭國的京城太小,容納不下你們一塊來的人,就在城外選個地方舉行婚禮得了。"公子圍一聽不太高興,說:"你們這樣做,不僅不尊重鄭國和楚國的友好關(guān)系,并且也是對我最大的委屈,鄭國還是應(yīng)當(dāng)重新考慮這個決定。"子羽聽了這話,只得直率地說:"鄭國把女子嫁到楚國,主要是想依靠楚國安定我們的家園。但眼下你卻要帶兵進入鄭國京場迎娶新娘,莫不是包藏著害人的心思,打鄭國的主意嗎?"伍舉從子羽的話里分析出鄭國已有了戒備,就請求對方允許我們解除武裝進城,鄭國這才同意了。于是公子圍把豐氏的女兒從城里迎娶了出來。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來說明那些雖外表和善可親,但內(nèi)心卻隱藏著害人心思的人。
4、抱薪救火
這個典故見于《史記.魏世家》。魏國的安厘王就任后,并沒有扭轉(zhuǎn)秦國一直侵略魏國的局面。他上任的第一年,秦國就奪去了魏的兩個城鎮(zhèn)。隔了一年,又奪去了三個城鎮(zhèn),并把軍隊進攻到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的城下,韓國派兵來救,也被秦軍打得落花流水。魏國只得割地求和,秦國才算了結(jié)。但此后幾年,秦國侵城占地的胃口越來越大,魏國的軍隊即使聯(lián)合諸侯國的軍隊也打不過秦國。在這種情況下,魏國的一位將領(lǐng)段干子建議魏王把南陽割讓給秦國,請求罷兵求和,安厘王害怕秦繼續(xù)進攻,以為割地求和就可太平無危,就照他的意見辦了。蘇代(蘇秦的弟弟)聽說這件事后,就對安厘王說:"像你這樣光割讓土地來滿足秦國的欲望,就好比抱著柴草去救火,柴草一天燒不完,火是一天撲不滅的。"
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來比喻人想消災(zāi)免禍,但由于所用方法不適當(dāng),反而促使災(zāi)禍更大、更危險了。
5、抱柱
這個典故見于《戰(zhàn)國策.燕策一》。武安君蘇秦從齊國來到燕國,可是燕王卻不接待他了。蘇秦便對燕王說:"我本來是東周的一個粗人,起初和你見面的時候,并沒有為你立過一點功勞,但你竟然到郊外去迎接我,在朝廷上宣揚我的名聲。今天我為你到齊國做使者,把所占的十座城池要了回來,使處于危亡境地的燕國脫離了險惡。但你卻不聽勸我的話了,這一定是有人在你面前說我的壞話了,如果我誠實守信就像尾生,廉潔耿直就像伯夷,孝敬父母就像曾參,這三位都是德行高尚的人,以此來侍奉你,行嗎?"燕王回答:"行。"蘇秦說:"有他們那樣的德行,我也就不會侍奉你了。你想想,孝敬父母就像曾參那樣,一個晚上也不離開父母而睡在外面,你如何派他去齊國辦事呢?廉潔耿直就像伯夷那樣,不吃人家施舍給的飯食,玷污周武王的恩義而不給人家做臣子,最終餓死在首陽山上,廉潔耿直到這個地步,怎么肯步行幾千里來衰弱的燕國侍奉你這個處境危險的國君呢?誠實守信就像尾生,跟一個姑娘在橋下約會,姑娘不來,他就抱著橋柱一直等,水漲了也一動不動,最后被淹死了。誠實守信到這副模樣,他如何肯為燕國到齊國揚威,立下大功呢?"燕王聽了他的這一番開導(dǎo),又對他熱情相待了。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堅守信約。
6、班荊道故
這個典故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時代,楚國大夫伍舉和蔡國大夫聲子是好朋友,而且是世交。伍舉的岳父申公犯了罪,偷偷地逃跑了。有人說:申公畏罪潛逃,是其女婿伍舉送他走的。伍舉聽說后,很害怕,因此躲避到鄰近的鄭國去,還準(zhǔn)備從鄭國逃到晉國去。在鄭國都城外,伍舉恰好遇上途經(jīng)鄭國的好友聲子。好友相遇,異常高興,由于郊外,兩人便鋪荊樹條在地上當(dāng)墊子,坐在上面一邊吃一邊談起過去的事情。后來聲子和楚國的令尹談起伍舉蒙受的不白之冤,為伍舉恢復(fù)了名譽和爵位。
現(xiàn)在用這個典故比喻老朋友重逢,不拘客套和禮節(jié)而暢敘舊情。
7、班門弄斧
這個典故見于《蓬軒別記》。魯班,又名公輸般,春秋時代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他的斧頭可以巧奪天工的制造出各種精致美妙的器具,木匠行里一向尊他為祖師爺。明朝進士梅之渙憑吊采石磯(今安徽當(dāng)涂縣)帝李白墳?zāi)箷r,看見墓前能寫字的地方,都被前代詩人留下并不優(yōu)美的詩句辭賦,實在是有點不自量力,他便揮筆題了一首詩:"采石江邊一捧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弄大斧。"
現(xiàn)一般用此典故諷刺那些在行家里手面前賣弄本領(lǐng)的人,有時也用來形容自己謙虛。
8、班香宋艷
戰(zhàn)國楚宋玉和東漢班固都是中國古代有名的辭賦家,后人以此稱譽班固、宋玉的作品文辭美妙,風(fēng)格清麗。清孔尚任《桃花扇》中有"蚤歲清詞,吐出班香宋艷"句
9、半部論語
這個典故出自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地集.論語》。杜甫詩中說:"小兒學(xué)問止《論語》,大兒結(jié)束隨商旅。"認為《論語》是兒童的書。趙普當(dāng)宰相,人們議論趙普是山東人,所讀的書只不過《論語》罷了,這也是依了杜甫的話。宋太宗曾向趙普問起這件事,趙普一點也不隱諱,回答說:"我平生所知道的,確實不超出《論語》的內(nèi)容,以前我用半部《論語》輔助太祖定天下,今后還想用半部《論語》輔助陛下定太平。我作宰相應(yīng)無愧于所學(xué)的《論語》,《論語》所言是天下至高無上的言論。
原文意為夸大《論語》的效用,后或以"半部論語"諷刺人學(xué)識淺薄。
10、半途而廢
這個典故出自《后漢書.列子傳》。東漢時,一個叫樂羊子的讀書人。他的妻子聰明賢慧。有一天,樂羊子在道上撿到一塊金子帶回到家中,其妻看見后說:"撿到別人的東西而帶回到自己的家中,這是一種很不光彩的行為。"樂羊子一聽頓時很羞愧,便把撿到的那塊金子放回到原處。不久樂羊子離家去遠方求學(xué),但是只過了一年他的就回來了,妻子問他為何這么快就回來了。樂羊子回答:"走后我很想念你,因此就回來看看。"妻子聽完,拿了一把剪刀把他帶到織布機前說:"你瞧,這布的原料的蠶繭,然后用織布機一絲絲把它編織出來,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能織出成寸、成尺、成丈的娟布。假如現(xiàn)在用剪刀一下子把它剪斷了,就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娟布也織不出來了。你在外邊求學(xué)也是這樣,要持之以恒地用功攻讀,假如半路就停下來不走了,那不是和用剪刀剪斷絲線一樣,前功盡棄嗎?"樂羊子一聽頓受啟發(fā)和鼓舞,馬上告別妻子又出外繼續(xù)求學(xué),一去就是七年。為鼓勵他求學(xué)上進,在此期間,其妻還省吃儉用資助樂羊子。
現(xiàn)通常用這典故比喻做事情沒有完成就終止了。
【中小學(xué)生必知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兒童必知成語故事匯總01-31
小學(xué)生必讀必知的成語故事10-03
十個小學(xué)生必知的成語故事01-29
初中必知的文學(xué)常識08-08
語文文學(xué)常識「必知」01-29
初一必知文學(xué)常識11-09
中考英語必知的詞語辨析08-26
孝義人必知的歷史典故08-31
作文素材:輔導(dǎo)技巧必知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