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評改舉隅》讀書筆記范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作文評改舉隅》讀書筆記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作文評改舉隅》讀書筆記1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批改作文是不可避免的。而改作文這項工作,是比較繁重、累人的。如何批改作文,讓教師頭疼。很多時候我們批改作文,教師都是憑借自己的感覺和擁有的語文知識去改,把學生作文中明顯的錯誤改出來。但是有的時候改了還會有疑問,并不確定自己改的對不對。
讀了管建剛老師的《我的作文評改舉隅》,我受益匪淺,也收獲了很多意外的驚喜,才明白作文要這么改啊!有很多問題是我以前沒有注意到的。讀了此書,啟發(fā)頗多。
管老師讓我懂得批改作文要注意文字前后相顧,批改心思要細膩。在《我不想和他一起坐》有這樣一段批改:
“結果姚先玥又要換座位”,這話給人以錯覺,姚先玥斗不過邱克雷,才要求換座位。第一節(jié)說“邱克雷從此衰落”,受不了的應該發(fā)是邱克雷。改為“結果邱克雷要求換同桌”,道出了姚先玥的厲害,與前文呼應了,也為下文的.故事,做了鋪墊。
讀罷,不由感嘆管老師的心細和考慮的周全。很多時候我們改作文都沒有考慮得那么深入,更不會如此斟酌和度量。
管老師讓我更深切體會到作文行文字句要簡練。這樣讀起來的文章更加舒服、通順。很多學生為了湊字數,會啰啰嗦嗦地寫,大段的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卻不多。這樣的問題是很多學生寫作中會犯的通病。我們也會跟學生說寫作要注意語言簡潔,不要啰嗦等等,但并沒有具體教學生怎么去提煉語言,也許是因為我們本身也沒有形成這樣字斟句酌的好習慣。而管老師做到了,他說的不要犯“今天病”“我爸爸病”,只要不改變原文意思,能刪就刪。這給我很大啟發(fā),也告訴我教師要教好學生,首先必須扎實自己的教學基本功,并且不斷提升自己。
管老師還告訴我要尊重學生,批改學生的作文要以學生文本,盡量少改動。如果把學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必定會降低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剝奪了他們的成就感。所以教師要站在學生立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讀管老師的書,我也在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成長。我相信再慢慢地體會,肯定能學到更多。
《我的作文評改舉隅》讀書筆記2
今日翻閱了管建剛老師的《我的作文評改舉隅》一書,感慨頗多。
近年來,習作教學很受重視,老師們對于“如何教”的問題絞盡腦汁,設計各種活動、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指導各種觀察等等,學生在習作之前的指導已然做的十分充足,然后習作之后的指導呢?戛然而止嗎?還是一筆帶過?
“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古今中外的文豪大家對于這種說法都是身體力行的。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魯迅的《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手稿上經過改動的地方卻達160多處,列夫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安娜·卡列琳娜》僅開頭部分就修改了二十余次。可見,“改”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來說是件挺重要的事兒。
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評改”環(huán)節(jié)不應該是被忽略的環(huán)節(jié)。近年來,有一種聲音時常出現,“習作評改不應該改變學生的原意,應盡可能保存學生習作的原貌!边@種觀點,應該是對過往“矯枉過正”的評改法提出的糾正,卻在流傳中漸漸模糊了其本來的意思,讓老師在評改環(huán)節(jié)“不敢改”,生怕毀了學生的“原貌”。學生表達的“情感”、傳達的“思想”原貌是不該改,該改的是“如何用更好的語言表達情感、傳遞思想”,如果這都不改,僅僅是糾糾病句,改改錯字,那么評改又有何意義?
管建剛老師的這本書,很有意思。打開來,沒有理論性的導入,直接就是一篇篇他精心批改的學生習作,附上修改的原因和修改后的成文?吹竭@一篇篇涂滿修改符號的習作,真是令人感動。管老師評改有原則:語言要簡練,能刪都刪;表達形式要多變,靈活運用表達方法。我想,學生跟著管老師經歷幾次這樣“反思自我、否定自我”的評改,其對于習作的指導意義是不亞于習作前的指導的。而跟著管老師養(yǎng)成了這樣的“精修習慣”,必定受益終身。
自此,只是讀文而來的淺薄感受,在接下來的《統(tǒng)編習作教學》的課題研究中,我會繼續(xù)思考“習作的評改”,并爭取有新的收獲和感想。
【《我的作文評改舉隅》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最新《我的作文評改舉隅》讀書筆記范文09-13
想象的作文:設計舉隅04-27
自主、互助評改作文評改教學改革反思07-31
對小學作文評改的臨床診療04-05
自主互助評改作文評改教學改革反思教學論文06-23
家鄉(xiāng)一隅作文04-09
路邊一隅_作文08-30
一隅陽光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