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范文(精選9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范文(精選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1
通過觀看雙減政策的講座視頻后,作為一名中學生家長感慨萬千。
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再是學會生活,最后才能學會學習!半p減”政策的指導思想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體育類的興趣愛好。對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時要提升自己與孩子相處的能力,要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責任心、主動性、自制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這些都需要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培養(yǎng)滲透。
其次陪伴孩子參加家庭勞動,學會整理自己的學習桌,打掃家中的衛(wèi)生,學習自己洗襪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為以后獨立生活打下基礎。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條很長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我們要借“雙減”政策的東風,在學業(yè)壓力大幅減輕的情況下,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最后讓孩子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和面向未來的人,讓教育回歸本真。這應該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方向。讓孩子學會學習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實,學習習慣養(yǎng)成,那孩子未來的競爭力也有了。讓孩子擁有珍貴的童年、燦爛的少年時光,不畏未來,勇往直前。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2
觀看完《家庭教育的責任與未來》的專題講座,我獲益匪淺,感觸頗深,明白了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凹彝ナ呛⒆佑肋h眷戀且永不停課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師。”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正如講座中說的,過度關愛,會導致過度依賴;過度操心,會導致過度懶惰;過度限制,會導致過度低能;過度期望,會導致過度壓力。我們不能做孩子事無巨細的保姆,凡事包辦,而是要做孩子成長中的導師,做永不退休的父母。
要做孩子心靈上的傾聽者,多和孩子做一些心靈層面的溝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有不斷學習,父母才能承擔“教育者”的角色,與孩子共同成長。
要做孩子成長中的欣賞者,當孩子積極努力,體驗過程時,做孩子的陪伴者,有人關注和分享,會讓孩子更加努力,更加堅定,在鼓勵和肯定中收獲更大的成功。
要做孩子的人生規(guī)劃師,將視野拓寬到課堂之外,陪他閱讀豐富內(nèi)心,陪他運動強健體魄,帶他旅游見世面,帶他體驗各行各業(yè)了解生活百態(tài)。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3
觀看了家庭教育公開課——“雙減”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后,首先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社會、學校,對教育改革的深思與舉措,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深切之愛。
非常認同課中張教授所說的“要守住教育的三條底線”——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這三條底線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來守護,這也是“雙減”政策的長遠意義,讓教育回歸常態(tài)化的本真狀態(tài)。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家長要盡快從對“雙減”政策的焦慮中醒悟過來,思索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積極配合學校,配合政府關愛好我們的孩子。家長們要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昂貴的補習班和學區(qū)房替代不了的,解決問題最關鍵的因素是家長對孩子的用心和耐心、默默地陪伴、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可能是他們最需要的。緩解教育焦慮我們可以試著從孩子的角度去換位思考;緩解焦慮我們需要放棄原本秉持的完美條件和固定目標去框固孩子;緩解焦慮需要我們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家庭的和諧,家長的自律,民主的作風,這樣才能為孩子提供最大的助力。令人欣慰的是“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笑容多了、長高了、睡飽了、學習多樣化了。孩子們正在健康的全面的蓬勃成長。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4
這一期家庭教育公開課,主要是圍繞“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這一話題展開,我也認識到了許多不同的觀點,指導著我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長期以來,我們家長容易產(chǎn)生一個狹隘的觀念,就是孩子教育的中心是在學校,這樣的觀念干擾著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造成了比較低下的效果。自從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對家庭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專家認為,孩子的成長是有階段性、規(guī)律性和個體差異性的,只有尊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超越孩子的發(fā)展階段揠苗助長,或者一直把孩子當作長不大的兒童哄著教養(yǎng),或者總是用“鄰居家的孩子”來攀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都會違背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個體差異。我深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表現(xiàn)和成長特點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我們家哥哥讀六年級,妹妹四年級,他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無論是學習需求還是生活需求,都是不同的。經(jīng)過講座的'指導,我明確知道家庭教育的規(guī)律是兒童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個性,創(chuàng)造適合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境。因此我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主動參與的,對于哥哥的培養(yǎng),是發(fā)展堅強、勇敢的品質(zhì),妹妹的培養(yǎng)上,是發(fā)揚妹妹愛跳舞的特長,讓他們的個性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此外,要更好地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長還要提升自身素質(zhì)和能力,積極發(fā)揮榜樣的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最大效能。希望我們作為家長也能多吸收理論知識,做一名有智慧的家長。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5
學校與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動都是讓孩子們能夠幸福成長,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聯(lián)系,和諧統(tǒng)一發(fā)展,教育才有可能發(fā)揮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進孩子幸福成長。
然而所有這些宏觀的道理都應該從微觀的細節(jié)入手去做。楊老師的講座深入淺出地給我們介紹眾多細節(jié)!拔鍌一”每一個“一”都是細節(jié),都可能被忽視。需要家長和老師都重視起來。古語云:“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說明,古人早已認為學校和家庭教育是一體的,家庭和學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難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和孩子有著血緣關系為基礎,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動人。
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觸時間最多,了解最細,所以父母能根據(jù)孩子的實際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而學校具備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教師也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在教育過程中表現(xiàn)出有計劃、有系統(tǒng),從而更專業(yè)地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學校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長,如能進行優(yōu)勢互補,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幸福成長。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6
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開播了,一經(jīng)播出,在學校和家長中引起了極高的觀看和學習熱潮,班級群、朋友圈里家長們紛紛轉(zhuǎn)發(fā)了公開課并圍繞“家校共育,立德樹人”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與觀點,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觀后感。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正能量
父母榜樣的力量,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孩子是復印件,父母就是原件,在孩子面前樹立好的形象,養(yǎng)成好的習慣,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父母們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手機電腦,但回到家中我們應該放下手機,遠離電腦,陪著孩子或與孩子一起閱讀,或者帶著孩子到室外,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關愛大自然,告訴他們自然界中花草魚蟲都有自己的生命,去善待每一個生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二、小學生階段生命教育:幫助兒童認識生活的內(nèi)容、感受生活的樂趣
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特別不容易,每一個生命來到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奇跡。我們要呵護每一個生命奇跡,呵護自己,愛護自己,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也要呵護別人,關心和幫助他人。當別人受到傷害,看到別人痛苦時要萌生惻隱之心,不要去傷害別人。與人相處要友善,當別人需要幫助時,要主動幫助他人,在幫助的過程中,享受助人為樂的快樂,這就是生活的快樂。
三、生命教育是從根本上給予孩子生命健康成長的力量
認識自己生命與周圍人生命的關系。爸爸媽媽養(yǎng)育孩子,爸爸媽媽對孩子有養(yǎng)育之恩。老師教導學生,老師對學生有教導之恩。所以,在家尊重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學會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認識生命歷程和人生的辛酸苦辣、進退取舍,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要正視死亡。為了少生病,要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多進行體育鍛煉,在任何疾病面前,最好的良藥是強大的免疫力。人生中要做出很多次選擇,懂得進退取舍,走好人生之路。
四、扮演好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對兒童進行生命教育中的角色
家長首先是家庭的操持者,要有生活能力,過好日子,用心對待孩子和家庭,傳遞給孩子積極樂觀的生活觀。其次是家庭的設計師,把家里布置的有條理,有品位,很溫馨,要讓生活有儀式感,家假日或者家人生日時,大家坐在一起聚餐,讓家庭生活充滿格調(diào)。再次,家長是家庭的游戲王,爸爸帶著孩子玩游戲,媽媽陪著孩子講故事,讓家庭充滿生機和活力,父母要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最后,家長還是家庭的哲學家,要做智慧型的家長,家庭遇到挫折和難關時,迎難而上,給孩子傳遞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家庭,可以營造出“共時美”,讓孩子將來無論走多遠,心里始終牽掛著,無論何時,只要想起來就是溫暖的,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想回家、且可以回到家的港灣,愛的港灣!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7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課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承擔孩子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則。溫馨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健康成長的源泉。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的健康;父母需要承擔起責任,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而不只是物質(zhì)資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培養(yǎng)優(yōu)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潛移默化,寓教于樂是家庭教育的關鍵。通過學習我認識到,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讓孩子成為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我還學習到了一些具體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訂一些小目標,鼓勵孩子一步一步地達成目標,收獲成功的體驗,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作為父母,往往我們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視家庭生活的儀式感。其實家庭儀式感會讓孩子更加熱愛家庭,通過家庭融入的過程,讓孩子心中充滿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動中,堅持讓孩子與父母共同承擔家庭責任,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提升家庭責任感;同時,家長應重視陪伴,有效陪伴,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不要只關注分數(shù),而是幫助孩子在小挫折中不斷成長,直面問題,克服自身的不足,逐步樹立學習的自信。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活動,鼓勵孩子正面解決遇到的問題,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勞逸結(jié)合,讓孩子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本次學習,讓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淺,感覺需要學習提升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相信有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協(xié)同育人,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8
今天有幸聆聽了楊正偉老師的講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愛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時為他的“五個一”構建和諧家校關系深有所感。
一、愛心是所有教育藝術的源泉。
楊老師對學生是深深愛著的,要不然他不會對班里兩位同學的心理理解那么透徹。楊老師對學生的愛,換回來的也是學生對他深深的信任。構建和諧家校關系就有了基礎。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藝術就是愛心。
二、別出心裁有方法。
從楊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無論是開學制作一份檔案,還是寫好一封書信,都是楊老師在工作中精心設計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受益無窮。作為班主任引導學生學會包容、感恩,引導家長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間的關系,才能實現(xiàn)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
家校共育是源于同一顆愛孩子的心。如何正確、有效地指導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學生、多學習理論,需要作為班主任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養(yǎng),繼續(xù)尋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9
家庭教育公開課,學習朱永新、李文道倆位專家的講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淺,總結(jié)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個體差異。要有意識地觀察、看見自己孩子的個體實際情況,成為“研究自己孩子的專家”,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讓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獲內(nèi)心的平靜和幸福感,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隱私。孩子是獨立個體,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強烈的獨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長體驗和時代背景,年少時的自己并沒有清晰的自我意識,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沒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現(xiàn)在,自己的孩子對隱私和獨立的需求,自己經(jīng)常是遲鈍和意識不到的,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誠溝通。另外,應該經(jīng)常有意識地換位思考,看見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重視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因為家更應該是講情、包容情緒的場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點。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鮮活的生活化、場景化的生活體驗教育,通過豐富、具體的日;顒觼韺崿F(xiàn),相比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長有階段性、規(guī)律性和個體差異性,需要家長不斷學習更新才能跟進,感謝這個時代,能為家長賦能,與孩子共同進步。
【家校共育公益直播講座觀后感】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直播講座觀后感(精選14篇)11-08
家校共育公益講座觀后感范文(精選23篇)12-01
家校共育直播觀后感(精選11篇)11-09
家校共育直播講座觀后感范文(通用10篇)11-09
家校共育公益觀后感(精選16篇)11-15
家校共育講座觀后感(精選21篇)11-09
家校共育講座觀后感(精選11篇)11-14
家校共育直播課觀后感(精選16篇)11-14
家校共育直播觀后感(通用28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