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的歷史典故
春卷,又稱春餅、薄餅。是漢族民間節(jié)日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目前流行于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據(jù)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fēng)情由來已久,F(xiàn)在有關(guān)春卷的諺語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這里就是春天,有迎春喜慶之吉兆。
漢崔寔《四民月令》:“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唐岑參《送楊千趁歲赴汝南郡覲省便成婚》詩:“汝南遙倚望,早去及春盤。”唐杜甫《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fā)時。”宋周密《武林舊事·立春》:“后苑辦造春盤供進,及分賜貴邸、宰臣、巨珰,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值萬錢。”《宋史.禮志》:“立春賜春盤。”《類腋·天部·正月》引《四時寶鏡》:“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春盤,相饋貺。”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jì)勝.正月·春盤》:“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面餅,而雜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蔥,沖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卜,名曰咬春。”
春卷是用上白面粉加少許水和鹽拌揉捏,放在平底鍋中攤烙成圓形皮子,然后將制好的餡心(肉末、豆沙、菜豬油)攤放在皮子上,將兩頭折起,卷成長卷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春卷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fēng)味,是春季的時令佳品。
福建此物名春卷,在江浙有抹油子、餃餅筒等等,在上海春卷做的只有手指般粗細,在浙江、福建一帶則做成長約10厘米的大家伙。當(dāng)?shù)厝嗣糠旯?jié)日都要吃這個東西,好像北方人逢年過節(jié)吃餃子那樣。
【春卷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9-23
精選歷史典故12-11
「歷史典故」03-20
無雙黃童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素材02-21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02-27
歷史典故:旱魃拜夜叉-歷史典故素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