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箭定天山的歷史典故
典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后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guān)于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娜ㄌ焐降臍v史典故,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箭定天山:用來稱贊武將高強的武藝和卓越的功勛。今天就給大家具體分享一下三箭定天山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三箭定天山的歷史典故
典出《舊唐書·薛仁貴傳》。
唐朝時,我國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突厥十分強大。唐高宗龍朔年間,突厥部落酋長比粟毒誘惑同羅、仆固等九姓部落,率領(lǐng)十萬大軍侵犯唐朝邊境地區(qū)。
唐高宗得到邊報,立即調(diào)兵遣將,派左護衛(wèi)將軍薛仁貴等將領(lǐng)領(lǐng)兵北上迎擊。薛仁貴是唐朝初年第二代將領(lǐng)中的佼佼者。他本是農(nóng)民出身,擅長騎馬射箭,武藝高強。他在唐太宗貞觀年間應(yīng)征入伍,由于作戰(zhàn)勇敢,屢立戰(zhàn)功,很快脫穎而出,逐步升遷,成為一位著名的'大將。
薛仁貴接到任命后,立即率軍西進抗擊敵軍。經(jīng)過幾個月的艱辛行軍,終于在天山腳下和九姓突厥的部隊遭遇。
兩軍對陣。這時,比粟毒的九姓突厥部隊有十多萬人,而薛仁貴所率領(lǐng)的先頭部隊只有三萬多人。比粟毒令幾十名撓勇的突厥騎將上前挑戰(zhàn)。他們自以為勝券在握,便肆無忌憚地向唐軍沖殺過來。
薛仁貴單騎而出,大喝道:“敵將不得猖狂,看本將軍神箭!”他勒住馬,彎弓搭箭,“颼”的一聲射去,那沖殺在最前面的一員敵將被射中咽喉,滾下馬鞍,嗚呼畢命。
那些突厥騎將見了,都十分吃驚。他們還沒來得及勒住馬,薛仁貴又射出第二支箭,那沖在第二的那名突厥將領(lǐng)“啊喲”一聲,又被薛仁貴射中心窩,倒地而死。
其余的突厥騎將從來沒有看到過箭術(shù)如此高明的人,嚇得心驚膽戰(zhàn),一個個想勒轉(zhuǎn)馬頭逃命。薛仁貴又一箭射出,射中一名敵將的頭顱,那敵將也倒地身亡。
薛仁貴縱馬上前,大喝道:“敵將聽著,你們?nèi)粢蠲,快快下馬歸降。不然,那三個已死的,便是你們的下場!”
前面的那些突厥騎將都被薛仁貴的神箭嚇住了,紛紛下馬投降。突厥的大隊人馬也嚇得軍無斗志,轉(zhuǎn)身向沙漠逃命。比粟毒彈壓不住,也只得隨軍逃命。
薛仁貴率領(lǐng)大軍乘勝追擊,斬獲不少,還俘獲了好幾名九姓突厥的酋長。
薛仁貴率軍凱旋。一路上,軍士高唱凱歌:“將軍三箭定天山,戰(zhàn)士長歌入漢關(guān)!
從這一戰(zhàn)后,九姓突厥便開始衰落,不敢再侵?jǐn)_大唐的邊境了。
以后,薛仁貴又屢立戰(zhàn)功,被唐高宗封為右威衛(wèi)大將軍兼安東都護、平陽郡公。
后來,“三箭定天山”這一典故,用來稱贊武將高強的武藝和卓越的功勛。
【三箭定天山的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紀(jì)昌學(xué)箭的歷史典故09-27
草船借箭歷史典故05-31
歷史典故:張巡借箭抗敵04-17
一箭雙雕的歷史典故06-28
臧三耳的歷史典故07-21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5-31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02-27
無雙黃童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素材02-21
三國時期的歷史典故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