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歷史典故 推薦度:
- 歷史典故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歷史典故集合14篇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1
墨绖從戎
亦作墨缞從戎。绖(déī),古代喪服中圍在頭上和腰間的散麻繩。意指在守喪期間從軍作戰(zhàn)。語本《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遂發(fā)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绖!睍x人杜預注:“晉文公未葬,故襄公稱子,以兇服從戎!
秦晉崤之戰(zhàn)發(fā)生于公元前627年四月辛巳日。戰(zhàn)役經(jīng)過已如前載。戰(zhàn)前對于秦、晉、鄭、周王室來說,已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繼齊桓公稱霸諸侯的晉文公重耳卒,誰接替晉文公成為諸侯霸主,秦穆公的.戰(zhàn)略通過襲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晉襄公新繼位,能不能繼續(xù)高擎晉文公諸侯霸主的大旗,亦通過崤之戰(zhàn)給出了答案。“奉不可失,敵不可縱”“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也”。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2
漢朝有個劉姓書生,上京趕考的時候路過華山,準備登山一游。山上有一座神廟,廟里供奉的是一位美麗善良的神女-華岳三娘。
三娘被王母派遣到此地一直孤獨寂寞,這一日有人路過當然喜不自勝;梢蛔鹚芟瘛M入神廟大殿,看到神女塑像,立即被深深吸引住了,暗想如果能取到這樣的妻子改多好。想到此處百感交集,提筆在墻上作詩一首。三娘見書生清秀俊朗文采斐然,心里也特別喜歡。雖然也知道這是違反天條的事情,但是她還是抑制不住自己心中噴涌而出的愛情。
終于化成了凡人,追上劉書生,與其結(jié)為夫妻,自是恩愛無比。后來三娘懷孕,而書生還要去考試,只能暫時分別,書生送給三娘一塊祖?zhèn)鞒料,要三娘以此給孩子命名。后來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這件事,將三娘壓在華山下的.黑云洞中。而神物寶蓮燈也落入二郎神的手中。
后來產(chǎn)下了沉香,托人送到了劉書生手中。等到沉香十六歲的時候,劉書生將整件事情說給他聽。沉香決定上天救母。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3
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
明朝萬歷年間,有個叫馬紹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輕氣盛,自以為博學多才,滿腹文章,經(jīng)常在同僚面前賣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對他的所作所為也時有耳聞。
這天,皇上把馬紹良召進后殿,閑聊幾句后拿出一首詩對他說:“聽說愛卿才學出眾,且看這首詩寫得怎樣?”
馬紹良不知道這是皇上的詩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見其中有兩句是:“明月上竿叫,黃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說:“這詩不通!明月怎么會上竿叫,黃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么,以愛卿高見,這句詩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聲色地問。
馬紹良說:“就改為‘明月上竿照,黃犬宿花蔭’。”
皇上聽了,微微一笑,說:“愛卿才學疏淺,不配在京為官!庇谑牵R紹良被貶三級,發(fā)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馬紹良自認晦氣,但也滿肚子不服氣,無奈圣命難違,只好帶著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來到閩南一座山嶺下休息,忽然看見山道旁野花團簇,爭奇斗艷,便隨手折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見一條黃絨絨的小蟲兒在花蕊中蠕動,便問身邊的轎夫:“這是什么蟲子?”
轎夫一瞧,笑著說:“它叫黃犬蟲,專愛往花蕊中鉆。”馬紹良一聽,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
天很快黑了,馬紹良心事重重,無心趕路,便找了一個小店歇了下來,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賞月,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見一輪明月照著在晚風中搖曳的翠竹,緩緩升上了天,正當月兒掛在半空的時候,不斷傳來鳥兒悅耳的叫聲,他聽了好長時間,似有所悟,叫來店主,問道:“這是什么鳥在叫?”店主回答說:“這是明月鳥,這只有在月亮當空時才叫,所以人們叫它‘明月鳥’。”
馬紹良聽了,心里慚愧萬分,這時才明白皇上為什么把自己貶到閩南做官。
馬紹良年逾古稀后,辭官回鄉(xiāng),他特別后悔自己年輕時的狂妄淺薄,便時常對人們說:“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一個人最大的過錯,莫過于自以為是啊!”
從此,“不讀哪家書,不知哪家理”便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了。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4
典故1、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年幼時,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總是拿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焙髞,“孔融讓梨”成為團結(jié)友愛的典范。
典故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又一次孔子要向他傳授高深的理論,曾子本來坐著,聽了便從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達了他對老師的充分尊敬。
典故3、千里送鵝毛
唐朝時,云南一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在路上,緬伯高不小心讓天鵝飛走了,只剩幾根鵝毛。到長安后,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奉上了鵝毛并賦詩“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這個典故比喻禮物單薄,情意卻異常濃厚。
典故4、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為求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三次到其住處請他,最后才等到諸葛亮!叭櫭⿵]”后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著名典故。
典故5、車胤囊螢
車胤是晉朝人,自幼聰穎好學卻家境貧寒,常無油點燈。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螢火蟲,用以照明夜讀,學識與日俱增,成為知名學者!败囏纺椅灐币渤蔀榍趭^學習的典故。
典故6、王恭身無長物
王恭是東晉時的名士。他從會稽當官后回家,同族的.一個長輩去看到他坐在一張竹席上便說,你從東邊回來,應該有不少這種東西,可不可以給我一張。王恭將席子送給他,自己之后卻只能坐草席了。那人聽說后非常驚訝,對王恭說,我本以為你還有多余的竹席。王恭則回答,我為人平日從來沒有多余的東西。
典故7、張良拜師
張良在成為劉邦軍師以前,有一天在橋上三步,碰到一個老人故意把席子掉到橋下,讓張良把鞋撿上來給他穿上。張良照做后,老人高興地稱他孺子可教,并給他一本《太公兵法》。張良仔細研讀,終于成為一代軍師。這個故事后來成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典故8、荀巨伯舍身救友
荀巨伯是東漢桓帝時的賢士。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圍攻城。他不肯獨自逃跑,甘愿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動,率軍撤回,全城得救。荀巨伯對友情的忠誠也流傳千古。
典故9、管鮑之交
春秋時,鮑叔牙是齊桓公的謀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經(jīng)在齊桓公敵人的門下做事,失敗后被俘虜。齊桓公讓鮑叔牙做相國,他反倒大力推薦管仲。最終管仲做了相國,鮑叔牙則成為其手下,這段友誼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典故10、許衡不食無主之梨
許衡是元代理學家。有一次他在盛夏時走路,十分口渴,遇到路邊有一棵梨樹,別人都爭著摘梨吃,唯有許衡獨自端坐。有人問他,他說,梨樹沒有主人,我的心卻有主人。別人所遺失的東西,即使有絲毫不合乎道義也不能接受。
典故11、程門立雪
宋代時,程頤的學生楊時、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頤家求教問題,來到老師家時卻發(fā)現(xiàn)程頤睡著了,他們不忍打攪,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時天寒大雪,當老師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俺涕T立雪”后來成為廣為流傳的尊師典范。
典故12、范式張劭交友重誠信
東漢時,張劭和范式一同住在太學里讀書,是很好的朋友。學成別離時,兩人約定兩年后的中秋節(jié)中午在張劭家再見。兩年后中秋,張劭殺雞備飯,正午時范式果然從數(shù)千里外趕來。兩人交友誠信的典故也由此流傳。
典故13、緹縈救父
西漢時,官吏淳于意被判肉刑被押送上京。他的小女兒淳于緹縈堅持一路隨父親進京,為救父親向漢文帝上書,最終令漢文帝廢除肉刑,成為著名的孝順典故。
典故14、孟母三遷
孟子幼年時,家附近的環(huán)境不好,其母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多次遷居!懊夏溉w”后成為父母用心良苦培育孩子的典故。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5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則成語典故,也可以簡說成“成敗蕭何”。它講的是蕭何與韓信的故事。
據(jù)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少讀兵書,好帶刀劍,然而貧窮不能自養(yǎng),曾以乞討為生,也曾受過胯下之辱。當項梁響應陳勝、吳廣起義渡過淮河的時候,韓信便投奔了項梁。項梁戰(zhàn)死,韓信又歸項羽領導,也僅為“郎中”小官而已。當時他屢屢進策,項羽都沒有采納。
西漢元年,漢王劉邦率部隊入漢中,韓信棄楚歸漢。本想出人頭地,但歸漢以后也僅為“連敖”這種有職無權(quán)的小官。后來韓信又因與十三人犯法被判斬首。非常幸運的是,在行刑時,被滕公夏侯嬰保釋。經(jīng)滕公推薦,劉邦讓韓信當管理糧草的軍官,這樣便有了接觸總后勤官蕭何的機會。蕭何聽韓信談兵,頭頭是道,極為贊賞。到了漢中首府南鄭,韓信見自己仍然未得提拔,便不辭而別。蕭何聞訊,連夜追趕,這便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由于蕭何極力推薦,漢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此后三年,韓信發(fā)揮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協(xié)助劉邦,戰(zhàn)勝項羽,取得楚漢相爭的勝利。因此,韓信被加封為齊王、楚王。后來又有人告發(fā)韓信要謀反,就把他降為淮陰侯。
漢高帝十一年,劉邦還在前線討伐陳希,有人密告韓信與陳希通謀,要殺呂后和太子。隨后,呂后與蕭何相謀,由蕭何出面對韓信說,陳希已被擊敗,讓韓信立即入朝相賀。韓信相信蕭何,便入了宮。呂后就命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不經(jīng)審訊,就斬首了。 韓信受蕭何推薦而拜為大將,又因蕭何設計而掉了腦袋。
人們哀嘆韓信之死,并且偏重于外部因素,所以就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加以總結(jié)。一“成”一“敗”系于一人,看起來扯平了,其實,功過、是非、利害、得失,誰又算得清?況且,韓信的“成”與“敗”,根本原因還是主觀因素,個人行為。 江蘇省沛縣漢城里,漢初三杰的塑像同立于劉邦像旁邊。張良,智者,功成身退,因而保全了生命;蕭何,忠厚,功高馴良,于是終老天年;韓信,雄杰,失職殃殃,這才招致大禍。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6
戰(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zhí)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里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么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后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么區(qū)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后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恒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于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學到什么東西呢?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7
【歷史典故】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法辦到,因此廣受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項羽兵敗后,季布孤身一人殺出重圍,開始了他亡命天涯的生活。而當了皇帝的劉邦一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于是下令通緝季布。
那些仰慕季布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化裝后,到山東一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去找汝?侯夏侯嬰說情。在夏侯嬰的勸說下,劉邦不僅撤銷了對季布的通緝,還封他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季布有一個同鄉(xiāng)曹邱生,聽說季布做了大官,就馬上去見季布。但季布對他有些誤會,知道他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fā)落幾句,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沉,話語多么難聽,只是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說:“你我都是楚地人,既是同鄉(xiāng),便應該珍視鄉(xiāng)情才對。我聽說楚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窃趺茨軌蛴羞@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皆因你是我的同鄉(xiāng),我才到處宣揚你啊。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與我結(jié)為朋友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對于他的誤解頓時消除了,兩人從此成為至交。
【成長心語】
誠實守信、信守諾言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美德,更是為人處世之本。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失去了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就如同失去了比千金還寶貴的東西。誠實的人能忠實于事物的本來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實,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光明磊落,言語真切,處世實在。誠實的人反對投機取巧,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爭功推過,弄虛作假,口是心非。誠實守信首先是一種社會公德,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8
東晉新亭會
西晉末年,中原經(jīng)過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后,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北方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遣,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稱“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經(jīng)常心懷故國。每逢閑暇他們便相約到城外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嘆道:“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痹谧娙烁袘阎性淙胍氖,一時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大名士王導立時變色,厲聲道:“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王導這么說,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
這里的江河之異,是指長江和洛河的'區(qū)別。當年在洛水邊,名士高門定期聚眾舉辦酒會,清談闊論,極興而歸,形成了一個極其風雅的傳統(tǒng)。此時眾人遙想當年盛況,不由悲從中來,唏噓一片。王導及時打消了北方士人們的消極情緒。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會。后世詠嘆國破家亡的詩詞歌賦里常常見到的“風景殊異”、 “新亭會”、“江河”,就是來自此次新亭會。
這次新亭酒會對東晉政權(quán)的建立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北方士人是組成東晉司馬睿政權(quán)的重要力量,此次酒會上王導打消了眾士人的萎靡頹廢之態(tài)。后來,眾士人團結(jié)起來,使東晉政權(quán)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很快建立起來。名相王導也被時人稱為“江左自有管夷吾(管仲)”。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9
貴妃醉酒歷來被公推為中國傳統(tǒng)四大美人圖之一。在此次酒局中,楊貴妃美中見醉,醉中見美,與太監(jiān)宮女們演了一出好戲。這是十大酒局中唯一的美人酒局,而且是唯一以女子為主角的酒局,所以不可不選。
卻說這天傍晚,皇宮院內(nèi)涼風習習,皓月當空。唐玄宗與楊貴妃本來相約在百花亭品酒賞花,屆時玄宗卻沒有赴約,而是移駕到西宮與梅妃共度良宵。良辰美景奈何天,雖然景色撩人欲醉,楊貴妃也只好在花前月下悶悶獨飲,喝了一會不覺沉醉,邊飲邊舞,嘴里念叨著“李二郎你枉為人君,說話不算數(shù)……” 萬般春情,此時竟難自排遣,加以酒入愁腸,立時便醉。一時春情萌動不能自持,竟至忘乎所以,面對高力士等一干太監(jiān)宮女,楊貴妃頻頻作出種種求歡猥褻狀,倦極才怏怏回宮。
《貴妃醉酒》是出著名的'京戲。據(jù)說《貴妃醉酒》最早的版本是昆曲。原曲目中楊貴妃大醉后自賞懷春,輕解羅衣,春光乍瀉。當然高力士們不解這種風情,倒也無傷大雅。后來梅蘭芳同志親自出手,以霹靂手段對這部作品做了“去污化處理”,所有少兒不宜內(nèi)容統(tǒng)統(tǒng)被切掉了。于是,《貴妃醉酒》也就從當初的**變成了今日8歲以上孩童也可觀賞的正劇。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10
運籌帷幄
劉邦稱帝后,曾問群臣自己為何得天下。高起、王陵都稱贊他是因為大仁大義。劉邦道:“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并認為,自己能任用張良、蕭何、韓信三人,因此得天下。
退隱黃袍山
相傳漢相張良助劉邦平定天下后,即尋其師黃石公居住的通城縣張師山(張良老師隱居之山命名為張師山,位于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西北)。張良在張師山相距約50公里處訪得一風景宜人的黃袍山隱居下來(黃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東南),張良并修建了“良山道觀”,在道觀不遠處創(chuàng)辦了“伐桂書院”,以授當?shù)睾⒆游淖。伐桂書院遺址位于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大堝山谷中,伐桂書院古石碑仍存。黃袍山后人為了紀念張良,為其修建了圮橋和石墓。
北宋時期詩人黃庭堅7歲隨父游黃袍山,黃庭堅造訪張良退隱黃袍山的'“良山道觀”和“伐桂書院”時,有賦詩一首:《牧童》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guān)用盡不如君。
明清朝時期有一帝王訪此山,親書“圮直德眙”,以紀念這位漢朝時期的智相。“圯直德眙”古匾現(xiàn)高掛于通城縣黃袍山大堝的黃庭堅故居“魯直第”的側(cè)堂之上。
暗度陳倉
同年七月,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陜西褒城)。此處群山環(huán)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別無他途。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待漢軍過后,全部燒毀入蜀的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乘機養(yǎng)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劉邦入漢中后,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今陜西寶雞),從側(cè)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guān)中寶地。略定三秦,劉邦倚據(jù)富饒、形勝的關(guān)中地區(qū),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下了。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lián)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張良與道教
據(jù)《仙傳抬遺》記載,張良曾遇黃石公授書,讀后便能應機權(quán)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張良還以此修之于身,能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與綺里季、東園公、甪里先生、夏黃公,為云霞之交。后解形于世,葬龍首原。赤眉軍起義,有人發(fā)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尸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shù)章。
相傳張良登仙后,位為太玄童子,常從太上老君于太清之中。其八世孫張道陵亦得道。又據(jù)《巢縣志》記載,巢縣白云山有子房洞。相傳為張良辟谷隱修之地,后人置祠,歲奉香火。又陳縣(今河南開封東南)天授觀為奉祠之所,宋政和(1111—1118年)間封為“凌虛真人”。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11
伯牙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是琴不是箏),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荀子在《勸學 篇》中說:“昔者瓠(hù)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就是說瓠巴彈瑟時,連水里的魚都要躍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時,正吃草料的馬也仰 首而聽,高度評價了伯牙的演奏技術(shù)。
據(jù)載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云開月出,景色十 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fā),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yōu)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 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 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干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 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 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碑斍俾曌兊们逍铝鲿硶r,打柴人說:“這后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 到的知音,于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鐘子期,和他喝起酒來。伯牙大笑。道:“你真是我知音。 庇谑莾扇吮憬Y(jié)為兄弟。一起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轉(zhuǎn)眼到了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又抱琴來楚國漢陽,向一位白胡皓須的老翁問路:“請問老公,這里可是集賢村?”老翁說:“集賢村有上下兩個灣子,不曉得先 生找的是哪個?” 伯牙說:“找我的知音朋友鐘子期。”老翁一聽說是找鐘子期,眼圈就紅了,眼淚一灑,號哭說:“您家莫是那個伯牙大人伯牙先生?我期兒墳上都長草了,今晝是 他的百日,他閉眼那暫,還要聽先生彈琴哪!”伯牙一聽,跌腳捶胸,三泡眼淚四泡流,嗚嗚哭了一大場。他跟著鐘父到子期墳頭,把琴擱在拜石上,打起盤腳,愈 哭愈彈。那上下左右灣的伢兒老小,聽說大臣都跟子期上墳,一窩蜂趕來看稀奇,一見伯牙打坐彈琴,以為他好不懂事,還在取樂,就都噓之啦沙、嘰嘰哄哄地走 了。伯牙一見,越發(fā)傷心,搜出解刀,割斷琴弦,舉起瑤琴,卯起來往拜石上一摔,高聲哭唱:“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再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后人忘不了這一對琴師的深情厚誼,就把當年伯牙江邊鼓琴覓知音的地方起名古琴臺;把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地方,起名琴斷口;把鐘子期的家鄉(xiāng)集賢村,起名鐘家臺。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12
東窗事發(fā)(秦檜)
宋代大奸臣秦檜,為降金國,嘗與其妻王氏,于東窗下密謀定計,以害民族英雄岳飛。據(jù)傳,檜先于帝前誣飛謀反。時有幾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輔、樞密使韓世忠,皆為飛鳴冤,使之有所顧忌。一日,檜獨坐于東窗之下,為害飛之事,躊躇不定,委決不下。王氏適至,問曰:“夫君為何事愁眉苦臉,猶豫不決?”檜遂告以此事,并與之商議。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將一半遞與檜,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難哉?君不聞古語云:‘縱虎易兮擒虎難’乎?”檜一聞此言,其意遂決。不久,岳飛父子便遇害矣。后檜卒,未幾其子熺亦死。王氏請道士為其招魂。道士作法時,見熺與檜偕已故諫議大夫萬俟卨,均戴鐵枷,在地獄中備受諸苦。檜猶語道士曰::“煩傳語夫人,‘東窗事發(fā)’矣!”
風聲鶴唳(苻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zhàn)。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zhàn)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jié)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后續(xù)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fā)動進攻。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扎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zhàn),而不是速戰(zhàn)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后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zhàn),不是更好嗎?”秦軍內(nèi)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后續(xù)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后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于是,秦軍決定后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tǒng)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后潰逃。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shù)。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于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zhàn)”的重大勝利。
口蜜腹劍(李林甫)
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的人,權(quán)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想方設法給以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諂媚逢承的本領。他竭力遷就玄宗,并且采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妃嬪以及心腹太監(jiān),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持,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里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陰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chǎn)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采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可惜皇上還不知道!
李適之以為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采。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么可以隨便開采呢?別人勸您開采,恐怕是不懷好意。我?guī)状蜗氚堰@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毙诒凰@番話所打動,認為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適之大不滿意,逐漸對他疏遠了。
就這樣,李林甫憑借這套特殊“本領”,他一直做了十幾年宰相。
雞犬升天(劉安)
西漢時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名叫劉安。繼承了父親的封位為淮南王。
淮南王劉安看了許多書,偏偏對道教的書籍入了迷。產(chǎn)生了煉丹成仙的念頭。于是他四處去尋訪有仙方神術(shù)的道人。
有一天,他聽說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煉制仙丹的秘方,但是從不傳給別人,于是就去尋找八公。沒想到八公四處云游,劉安吃盡苦頭也沒能找到八公?墒莿踩匀灰恍囊灰獾膶ぴL,劉安的誠心感動了八公。一日,八公來到劉安家,把煉制仙丹的方法傳授給他,并告訴他,仙丹煉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劉安每天都虔誠的靜心修煉,后來他“真的”煉出了仙丹。這時他覺得身體輕盈,飄飄欲仙。那些仙丹,晶瑩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時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禱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劉安覺的身體輕飄飄的,低頭一看,原來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
劉安成仙后,灑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雞和狗吃了,它們也都飄然升空,成了神仙。劉安在雞和狗簇擁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高山流水(俞伯牙)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于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于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游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里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一叢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一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xù)彈了起來。伯牙凝神于高山,賦意在曲調(diào)之中,鐘子期在一旁聽后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后,又在一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樣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qū)嵲谑翘呙髁,您所說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結(jié)為知音,并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墒堑诙瓴纴頃娮悠跁r,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jīng)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于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韋編三絕(孔子)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簽,稱為竹“簡”,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能閱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有相當?shù)闹亓俊?/p>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內(nèi)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zhì)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后,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zhì)了!
破釜沉舟(項羽)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西南),并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于是封宋義為上,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后,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進軍決戰(zhàn),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zhàn)后待秦軍力竭之后才進攻。但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并聲稱他叛國反楚。于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隨后,他率所有軍隊悉數(shù)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zhàn),沒有一點后退的打算。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巨鹿外圍,并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lián)的通道。楚軍戰(zhàn)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jīng)過九次的激戰(zhàn),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zhàn)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zhàn)勝后,項羽于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
后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zhàn),決心很大。
病入膏肓(蔡桓公)
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yī)術(shù)很高明的醫(y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y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y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么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y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后,那醫(y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y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yī)術(shù)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y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13
一、“六尺巷”
康熙時期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而張英回饋給老家人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主動在爭執(zhí)線上退讓了三尺,下壘建墻,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兩家的院墻之間有一條寬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來。毛主席在建國后會見蘇聯(lián)駐華大使尤金時,曾經(jīng)講到這個故事,說起這四句詩,用來表達兩國之間的事宜應該謙讓、平等。只是后來我們看到的不是這個樣子了。
二、 “絕纓盡歡”
楚莊王賜群臣酒,日暮酒酣,燈燭滅,乃有人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絕其冠纓,告王曰:“今者燭滅,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纓持之矣,趣火來上,視絕纓者!蓖踉:“賜人酒,使醉失禮,奈何欲顯婦人之節(jié)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歡。”群臣百有余人,皆絕去其冠纓而上火,卒盡歡而罷。居二年,晉與楚戰(zhàn),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獲甲首,卻敵,卒得勝之。莊王怪而問曰:“寡人德薄,又未嘗異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對曰:“臣當死,往者醉失禮,王隱忍不暴而誅也。臣終不敢以蔭蔽之德而不顯報王也。常愿肝腦涂地,用頸血湔敵久矣。臣乃夜絕纓者也!(《韓詩外傳》亦載)
楚莊王寬容臣下酒后失禮,并巧妙地為失禮者遮丑,暗地施德于臣,因而取得了失禮者的忠心,換來了以死相報的忠臣。故劉向在這則故事后議論道:“賢王必憐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窮也。如此則名號業(yè)矣,國土得矣!
楚莊王明明可以知道誰是那個非禮的'大臣,但卻故意想法放過了他,裝作不知道這事。結(jié)果得到那人出生入死的報答。這就是明知故昧所見的奇效。它既是一種處世策略,又是一種領導藝術(shù)。
對一般人來說,生活在紛繁復雜、人際關(guān)系險惡的社會之中,明哲保身不過是一種避免禍害的態(tài)度,明知故昧也不失為一種少惹是非的策略。
三、“宰相肚里能撐船”
呂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興國二年擢進士第一。五年,拜左補闕,知制誥。未幾,擢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參政耶?”蒙正陽為不聞而過之。同列不能平,詰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不若毋知之為愈也。”時皆服其量。(《宋史·呂蒙正傳》)
這則說明:別說是一般百姓,就是那三度為宰相,以敢說敢言著稱的呂蒙正,當初入朝參政時,曾有人不滿而發(fā)出譏諷,呂蒙正也明知故昧,裝作沒聽見。有人想為他追查那譏諷的人,呂蒙正卻阻止說:“不必了,如果知道了他是誰,必然會終生記在心頭,對雙方都不好,所以,還是不知道的好! 這就是“宰相肚里能撐船”,大人有大量。作為領導藝術(shù),明知故昧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于非原則問題,能夠放過去的就放過去。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人官》)也就是這個意思。
四、“丙吉碎玉”
西漢時期,丙吉在做相國的時候,他有一個馬夫很好喝酒,又一次在送丙吉上朝的時候,馬夫忍不住嘔吐,把污穢吐在了丙吉的車駕上。他的管家很生氣,就跟丙吉說了,想要把馬夫給辭掉。丙吉說:他只不過是吐了丞相的車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把他趕走,那要他以后到哪里去謀生呢?你就認了吧。這個馬夫就因此留了下來。
宋朝有個著名的開國元勛叫曹彬,他曾被封為王。在戰(zhàn)爭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件價值連城的美玉,每天都要玩賞很長時間。又一次,他大宴賓客的時候,想要向客人炫耀一下這塊美玉。于是就讓屬下去拿這塊玉,所有的客人也都伸長了脖子,想要一睹這塊美玉的風采。當這名屬下正拿著這塊玉走進殿堂的時候,不小心搬到了門檻,摔倒了,把玉也打得粉碎。眾人都大驚失色,那名屬下非;炭,都害怕曹彬發(fā)怒。沒想到曹彬只是笑笑說:它注定這個時候毀掉,誰也攔不住。你也不必害怕。就讓那名屬下出去了。
關(guān)于歷史典故 篇14
春節(jié)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的開始;標志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其實,關(guān)于中國的春節(jié),以及春節(jié)的各種習俗,都有很多奇妙動人的神話故事,快要過年了,爸爸媽媽也可以給寶寶講講這些關(guān)于壓歲錢的'歷史典故
壓歲錢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1、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fā)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fā)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來保護孩子的。因為“祟”與“歲”諧音,之后逐漸演變?yōu)椤皦簹q錢”。
到了明清,“以彩繩穿錢編為龍形,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壓歲錢”。所以一些地方把給孩子壓歲錢叫“串錢”。到了近代則演變?yōu)榧t紙包一百文銅錢賜給晚輩,寓意“長命百歲”。對已成年的晚輩紅紙包里則放一枚銀元,寓意“一本萬利”。貨幣改為紙幣后,長輩們喜歡到銀行兌換票面號碼相連的新鈔票給孩子,祝愿孩子“連連高升”。
2、源于古代“壓驚”。說是太古時有一種兇獸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來傷害人畜、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則以燃竹響聲驅(qū)“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為“壓驚”。年久日深,便演變?yōu)橐载泿糯澄铮了伪阌小皦后@錢”。據(jù)史載,王韶子南陔,因被壞人背走,于途中驚呼,才被皇車所救,宋神宗即賜了他“壓驚金犀錢”。以后才發(fā)展為“壓歲錢”。
【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8-02
精選歷史典故01-30
歷史典故05-20
「歷史典故」08-11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9-23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4-07
晁錯削地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02-27
歷史典故:旱魃拜夜叉-歷史典故素材03-28
無雙黃童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素材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