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孟子的名言

        時間:2022-12-12 10:42:44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孟子的名言(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子的名言,歡迎大家分享。

        孟子的名言(15篇)

        孟子的名言1

          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5、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8、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9、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2、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8、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20、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21、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dá)之天下也。

          2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25、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2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27、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yǎng)其大者為小人,養(yǎng)其大者為大人。

          2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30、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31、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3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35、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3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7、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38、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39、仁則榮,不仁則辱。

          40、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41、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42、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43、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4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45、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6、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47、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孟子的名言2

          1、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孟子 《盡心上》

          2、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孟子》

          3、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孟軻

          4、 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孟軻 《孟子》

          5、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離婁下》

          6、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

          7、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

          8、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滕文公》

          9、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軻

          10、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

          11、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孟子

          12、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軻

          13、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軻 《孟子·告子下》

          14、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孟子

          15、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軻

          16、 情至之語,自能感人 ——孟子

          17、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孟子 《孟子》

          18、 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孟子

          1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2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孟子》

          22、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

          23、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孟子

          24、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孟子

          25、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26、 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 ——孟軻

          27、 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鐘來訪的客人 ——孟子

          28、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 《告子上》

          29、 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

          30、 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孟子

          31、 無側(cè)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僻讓之心,非人也。 ——孟軻

          32、 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 ——孟子

          33、 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

          34、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孟子

          35、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孟子

          36、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軻

          37、 人不可以無恥。 ——孟子

          38、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孟子

          39、 盡心知性,盡性知天。 ——孟子

          40、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41、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孟子 《離婁篇》

          42、 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發(fā) ——孟子

          43、 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短住吩唬骸熳髂,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孟子 《孟子》

          44、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孟子"

          45、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人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 ——孟子 《孟子·離婁篇下》

          46、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孟子 《孟子·公孫丑上》

          47、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48、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孟子

          49、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50、 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孟子

          51、 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孟軻 《孟子》

          52、 志,氣之帥也 ——孟子

          53、 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無敵。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孟子》

          54、 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孟軻

          55、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孟子

          56、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陷V

          57、 滕文公上: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 設(shè)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庠者,養(yǎng)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xué)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对姟吩啤茈m舊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孟子 《孟子》

          58、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

          59、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軻

          60、 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孟子

          61、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孟軻

          62、 告子上 食色,性也。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 《孟子》

          63、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 ——孟子

          64、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軻

          65、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軻

          66、 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

          67、 夫志,氣之帥也。 ——孟軻

          68、 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 《孟子》

          69、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70、 離婁下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jìn),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閑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于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孟子》

          71、 公孫丑上: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孟子》

          72、 君子不以其所以養(yǎng)人者害人。 ——孟子

          73、 梁惠王下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 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云:‘畏天之威,于時保之! ——孟子 《孟子》

          74、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孟子

          7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76、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

          77、 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孟子 《孟子》

          78、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為方圓 ——孟子

          79、 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80、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孟軻

          81、 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

          82、 不以文章害辭,不以辭害志 ——孟子

          83、 盡心下 山徑之蹊閑,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閑不用,則茅塞之矣 ——孟子 《孟子》

          84、 盡心上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知者無不知也,當(dāng)務(wù)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wù)。 ——孟子 《孟子》

          85、 “責(zé)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孟軻 《孟子·離婁上》

          86、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

        孟子的名言3

          1、上下交爭利而國危矣

          原典大意:上上下下相互追逐、攫取私利,國家可就危機(jī)四起了。

          反思: 學(xué)校教育的最大失敗在于沒有培養(yǎng)出高尚思想的社會公民,而是造就了大批汲汲于名利的人。這種狀況的形成,與市場經(jīng)濟(jì)下的社會大環(huán)境有關(guān),更與教育者甚至文 化精英階層的“功利”觀念密切相關(guān)。學(xué)校培養(yǎng)的應(yīng)該是品學(xué)兼優(yōu)的人才,而不只是賺錢的機(jī)器。孟子說:“設(shè)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运悦魅藗愐病!彼选懊魅藗悺弊鳛榻逃滓媸且会樢娧。

          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原典大意:道德高尚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反思:今天,許多年輕教師初涉教壇,卻表現(xiàn)出對兒童的厭惡,所以,體罰、責(zé)罵甚至侮辱學(xué)生的事件屢屢出現(xiàn)。

          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原典大意:得到天下優(yōu)秀人才而對他們進(jìn)行教育。

          反思:孟 夫子的這句教育名言被國人嚴(yán)重誤讀了!在很多人眼里,高分生就是“英才”。于是,從小學(xué)、中學(xué)到大學(xué),重金搶奪高分生成為公開的秘密?杀氖,天真活潑的兒童一進(jìn)入學(xué)校,便越來越缺乏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漸漸喪失遠(yuǎn)大理想。難怪有人戲謔地說,我們的教育是“得天下英 才而愚昧之”。

          4、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原典大意:賢人是自己先弄明白了再去讓別人明白,現(xiàn)在的人卻是自己稀里糊涂便企圖讓人明白。

          反思:要給學(xué)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條涓涓流淌的小河?墒,目前很多中小學(xué)教師甚至大學(xué)教授無心鉆研業(yè)務(wù),滿足于“參考書就是這樣說的”,或從網(wǎng)上直接下載資料。因而,在課堂上“避難就易”“照本宣科”或者“隨意發(fā)揮”成為常見現(xiàn)象。造成的后果是,謬種流傳,誤人子弟。

          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原典大意: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饑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

          反思:當(dāng)代青少年處于一個物質(zhì)優(yōu)裕的時代。生活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精神世界充斥著淺薄的搞笑娛樂。他們稍遇挫折或不如意的事,便使性子,甚至做出出走、自殺 等極端行為。作為家長,不要對孩子嬌生慣養(yǎng),培養(yǎng)其自立節(jié)儉的好習(xí)慣。作為學(xué)校和教師要對學(xué)生進(jìn)行磨難意識的教育,適時組織開展野外生存體驗等活動,提高 其磨難承受力。

          6、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原典大意:遠(yuǎn)看他不像一個君主,接近他也感覺不到帝王應(yīng)有的那種威嚴(yán)。

          反思:教師,尤其是名師,名在學(xué)識、情操、道德、人格,而非金錢權(quán)位、功名利祿。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為人師者若具備了這些高尚的理想人格,校園才會成為真正的凈土,才會成為影響學(xué)生的巨大精神力量,繼而優(yōu)化社會風(fēng)氣。

        孟子的名言4

          1.聞?wù)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睹献印けM心下》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睹献印けM心下》

          4.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睹献印る墓稀

          5.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藤文公下》

          6.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睹献印るx婁下》

          7.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

          8.訑訑之聲音顏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9.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1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睹献印けM心上》

          11.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睹献印る墓隆

          1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慚愧)于地。

          13.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14.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爵者,鹯也!睹献印るx婁上》

          15.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睹献印るx婁下》

          16.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睹献印す珜O丑下》

          17.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孟子·公孫丑上》

          18.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睹献印じ孀由稀

          19.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離婁上》

        孟子的名言5

          關(guān)于孟子的名言

          1、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4、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5、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6、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7、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9、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0、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11、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12、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4、人皆可以為堯舜。

          15、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16、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17、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8、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19、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21、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22、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3、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4、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5、尊賢使能,后杰在位。

          26、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27、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8、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2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3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1、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2、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33、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35、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3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7、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3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3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40、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2、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4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4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45、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46、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47、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9、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5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52、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4、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55、盡信書,不如無書。

          56、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孟子的名言6

         。ㄒ唬┨鞎r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ǘ┌我幻煜拢粸橐。

          (三)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ㄋ模┥趹n患,而死于安樂也。

          (五)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霾焕⒂谔,俯不怍于人。

         。ㄆ撸┚,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ò耍┤手畡俨蝗室玻q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ň牛┛捎^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十)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ㄊ唬o側(cè)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僻讓之心,非人也。

         。ㄊ┪┤收邽槟芤源笫滦,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十三)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ㄊ模╊渫鲆玻葜。

         。ㄊ澹┮灼涮锂,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十六)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ㄊ撸┵F,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十八)如欲平治亂世,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十九)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qiáng),仁與不仁也。

         。ǘ┮匀羲鶠,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ǘ唬(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ǘ┥嫌泻谜撸卤赜猩跹烧咭。君子之德,風(fēng)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fēng),必偃。

         。ǘ┲(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於道路矣!

         。ǘ模╇u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ǘ澹┨鞂⒔荡笕斡谒谷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ǘ┎粣u不若人,何若人有?

         。ǘ撸⿶廴瞬挥H,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ǘ耍┍M信書則不如無書。

         。ǘ牛┯惺戮苏,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悅者也;有天民者,達(dá)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ㄈ┦⌒塘P,薄稅斂,深耕易耨。

         。ㄈ唬└街皂n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yuǎn)矣。

         。ㄈ┪耐踔蠓狡呤,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三十三)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ㄈ模┵t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ㄈ澹┤擞泻阊,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ㄈ┑玫勒叨嘀,失道者寡助。

          (三十七)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ㄈ耍┼l(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ㄈ牛┐笮⒔K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ㄋ氖┬紊,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

         。ㄋ氖唬┦持詴r,用之以禮。

         。ㄋ氖┑锰煜掠⒉哦逃龢芬!

          (四十三)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雀者,鹯也;為湯武驅(qū)民者,桀與紂也。

         。ㄋ氖模o父無君,是禽獸也。

         。ㄋ氖澹┐婧跞苏,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四十六)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

          (四十七)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ㄋ氖耍┕д卟晃耆,儉者不奪人。

          (四十九)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ㄎ迨┛梢允藙t仕,可以止則止。

         。ㄎ迨唬┤室舱撸艘。合而言之,道也。

         。ㄎ迨┭越高h(yuǎn)者,善言也。

          (五十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dá)。

         。ㄎ迨模┬兄恢,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ㄎ迨澹┩樗说男,是仁的開端;羞惡的心,是義的開端;恭敬的心,是禮的開端;辨別是非的心,是智的開端。

          (五十六)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ㄎ迨撸┚暢既缡肿,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五十八)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ㄎ迨牛┣髣t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quán),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六十一)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六十二)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

         。模┤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六十五)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六十六)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撸┩骷赫撸从心苤比苏咭。

         。耍┆殬窐,與人樂樂,孰樂?

          (六十九)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ㄆ呤┎贿`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

         。ㄆ呤唬├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ㄆ呤┢浣灰惨缘,以接也以禮。

        孟子的名言7

          1、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守約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語言淺近而意義深遠(yuǎn)的話,這屬于善言;運用簡單但影響廣泛的方法,這屬于善道。君子的語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著很深的道義;君子的操守,以修養(yǎng)本身入手進(jìn)而到達(dá)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我的田不去種而來耕別人的田對別人要求十分嚴(yán)格,可自我承擔(dān)的卻很少。)

          2、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前進(jìn)太猛的人,后退也會快。)

          3、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賢能的人,必須是自我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日的人自我還在糊涂卻硬要叫人明白。)

          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本事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5、人之易其言也,無責(zé)耳矣。(一個人把什么話都輕易地說出口,那便(要出現(xiàn)很多錯處,對他就)不足責(zé)備了。)

          6、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修養(yǎng)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zhì)欲望。)

          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當(dāng)?shù)墓傥,有才能的人?dān)任必須職務(wù)。)

          8、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9、人皆能夠為堯舜。(人人都能夠當(dāng)堯舜這樣的好人。)

          10、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樣能趕上別人呢?)

          11、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交朋友時,不依仗自我年紀(jì)大,不仗恃自我地位高,不依仗自我兄弟們富貴。)

          12、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13、禍福無不自我求之者。(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我找來的。)

          14、仁者無敵。(仁德的人是無敵于天下的。)

          15、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對別人恭敬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我節(jié)儉的人不會搶奪別人。)

          16、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有預(yù)料不到的贊揚,也有過份苛刻的詆毀。)

          17、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一個廢井。)

          1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責(zé)怪人。)

          19、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20、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21、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一個人妨礙自我提高的壞毛病,就在于他自滿到老是喜歡當(dāng)別人的教師。)

          2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孟子的名言警句

          2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尊敬。)

          24、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2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百姓的歡樂為自我的歡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歡樂為自我的歡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我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我的憂愁。)

          26、人有不為也,而后能夠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孟子的名言警句

          27、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們有句口頭常言,都這樣說‘天下國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國家,國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個人。)

          28、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我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9、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30、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自我損害自我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我拋棄自我(對自我極不負(fù)職責(zé))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yè)。)

        孟子的名言8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3、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

          6、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8、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9、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0、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2、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3、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4、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6、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17、臣聞郊關(guān)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18、仁者無敵。

          1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20、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21、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2、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23、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4、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5、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26、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7、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28、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29、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3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33、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34、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35、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36、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38、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9、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40、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41、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42、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於道路矣!

          43、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4、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45、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46、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47、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48、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49、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50、民事不可緩也。

          5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3、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54、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55、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5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5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59、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60、仁則榮,不仁則辱。

          6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2、人皆可以為堯舜。

          6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64、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65、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6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7、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68、盡信書,不如無書。

          69、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70、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71、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72、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73、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74、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75、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76、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77、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78、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79、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80、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81、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8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8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84、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85、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86、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87、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孟子的名言9

         。ㄒ唬┎蝗识脟,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ǘ├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ㄈ┢溥M(jìn)銳者,其退速。

          (四)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ㄎ澹┎粣u不若人,何若人有。

          (六)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ㄆ撸┪┤收咭嗽诟呶弧2蝗识诟呶,是播其惡于眾也。

          (八)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ň牛⿶廴苏,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ㄊ┪瀹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ㄊ唬┍M信書則不如無書。

          (十二)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ㄊ┎灰晕暮o,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ㄊ模┯⒉哦逃龢芬。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十五)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ㄊ┦⌒塘P,薄稅斂,深耕易耨。

         。ㄊ撸┬闹賱t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十八)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ㄊ牛┵t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ǘ┤酥荚诤脼槿藥煛

         。ǘ唬└F不失義,達(dá)不離道。

         。ǘ┳鹳t使能,俊杰在位。

         。ǘ┤瞬豢梢詿o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ǘ模┤柿x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二十五)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ǘ┑锰煜掠⒉哦逃

         。ǘ撸┐笕苏撸皇涑嘧又囊。

         。ǘ耍(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二十九)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ㄈ┪┤收咭嗽诟呶。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ㄈ唬┑玫勒叨嘀,失道者寡助。

          (三十二)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ㄈ┎坏煤跤H,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三十四)出于其類,拔乎其萃。

         。ㄈ澹┤擞胁粸橐玻罂梢杂袨。

          (三十六)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ㄈ撸┥趹n患,而死于安樂也。

          (三十八)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三十九)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四十)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ㄋ氖唬┎灰晕暮o,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ㄋ氖┕阎,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ㄋ氖┵t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四十四)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ㄋ氖澹┑锰煜掠⒉哦逃。

         。ㄋ氖└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ㄋ氖撸┕峰槭橙耸扯恢獧z,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ㄋ氖耍┟献釉魂笆现友赡苁褂璨挥鲈!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ㄋ氖牛┤酥灼溲砸,無責(zé)耳矣。

          (五十)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ㄎ迨唬┪疑起B(yǎng)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ㄎ迨┍M信書則不如無書。

          (五十三)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ㄎ迨模┪┤收邽槟芤源笫滦,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ㄎ迨澹┟駷橘F,社稷次之,君為輕。

         。ㄎ迨⿴蟹蜀R,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ㄎ迨撸┕胖,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ㄎ迨耍╇m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ㄎ迨牛└F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孟子的名言10

          1、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2、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3、仁則榮,不仁則辱。

          4、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5、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6、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8、人人都可以當(dāng)堯舜這樣的好人。

          9、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10、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1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2、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3、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14、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5、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wù)D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

          17、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18、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9、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20、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1、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的名言11

          1、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人人都可以當(dāng)堯舜這樣的好人。

          4、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5、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6、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7、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9、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1、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

          12、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13、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14、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15、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 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1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18、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19、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0、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孟子的名言12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盾髯佣Y論》

          23.根據(jù)材料,孟子和荀子兩人中, 主張“性本善”觀點。(1分)

          24. 孟子和荀子認(rèn)為道德分別起源于什么?(4分)

          閱讀答案

          23.孟子(1分)

          24.孟子認(rèn)為道德起源于內(nèi)在的人性,是人性之善的自然發(fā)展(孟子認(rèn)為道德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是人固有的本心本性)。(2分)荀子認(rèn)為道德源于社會制度對人欲望的

          約束協(xié)調(diào),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規(guī)范(是人們?yōu)樵谝黄鹕畋粍咏邮艿囊环N規(guī)范)。(2分)(大意相同亦可給分)

        孟子的名言13

          1.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 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3. 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5.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6.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7.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 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1. 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12.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15.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6.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7.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8.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9. 權(quán),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0.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1.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2.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23.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4.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5.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6.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27.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8. 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29.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30.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31.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2. 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33.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34.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35.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36.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37. 仁者無敵。

          38.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39.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40.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41. 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42.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3.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44. 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45.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46.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7.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48.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49.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0.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1.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52.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3.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5.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56.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

          57.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8.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9. 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60. 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61.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62. 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63. 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dá)之天下也。

          64. 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65.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66. 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67.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68. 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qiáng)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69. 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70.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1.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72. 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73. 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74.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75.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76. 行之而不著焉,習(xí)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77.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zhí)中。執(zhí)中為近之。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也。所惡執(zhí)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78. 恥之于人大矣,為機(jī)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79.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dá)。

          80. 知者,恒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dá)。

          81.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82.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83.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84.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5.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86. 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87. 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88. 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qiáng),仁與不仁也。

          89. 遠(yuǎn)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無人君之威儀也;就而近之而不見所畏焉,言無人君操柄之威也。

          90. 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91.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92. 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

          93.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94.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95.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9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97. 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遺棄其親者,亦未有存義而後去其君者。

          98. 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99. 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0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的名言14

          1、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孟子

          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献

          6、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献

          7、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献

          8、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9、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0、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11、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12、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1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4、無父無君,是禽獸也!献

          15、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6、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献

          18、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9、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2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献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3、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24、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26、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献

          2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8、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9、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30、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31、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献

          3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33、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34、尊賢使能,后杰在位。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6、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献

          3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献

          3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40、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1、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

          42、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43、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44、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45、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6、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献

          47、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8、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49、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53、彼一時,此一時也!献

          54、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献

          55、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56、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献

          57、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献

          58、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59、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60、敬人者,人恒敬之!献

          6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62、人皆可以為堯舜。

          6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6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65、盡信書,不如無書。

          66、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6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68、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6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71、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72、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7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74、長幼有序!献

          7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的名言15

          1. 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

          2.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3.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5.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6.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7.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8. 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9.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1.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12.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13.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

          14.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孟子的名言08-01

        孟子的名言07-21

        關(guān)于孟子的名言06-17

        有關(guān)孟子的經(jīng)典名言06-17

        孟子的名言名句02-24

        孟子的名言警句05-07

        孟子的名言大全07-31

        孟子名言佳句05-03

        《孟子》的名言警句12-26

        孟子名言警句11-2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