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土家族民俗風情介紹

        時間:2022-08-20 23:05:05 民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土家族民俗風情介紹范文

          中國少數(shù)民族眾多,土家族就是其種一個,這個民族的風俗古老,且伴有濃重的“民族色彩”,歷史傳承至今,儼然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民族風采,相比較漢族而言,這個傳奇的民族又會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民族文化呢?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土家族民俗風情介紹范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土家族民俗風情介紹范文

          土家生兒育女

          湘西民間歌謠浩如煙海,豐富多彩,精深博大,門類繁多,分勞動歌、生活歌、時政歌、歷史敘事歌、山歌、情歌、喪歌、壽歌、搖籃歌、宗教祭祀歌、上梁歌、哭嫁歌及各種民間小調(diào)等。尤以情歌傳播最廣。民歌曲調(diào)十分豐富,各地唱法不一,桑植民歌較成系統(tǒng),己唱出湖南,唱出國門,蜚聲國際歌壇。民歌多為即興演唱,也有固定歌詞。

          報喜

          婚后生子,女婿向岳父母報喜,生男孩提一只公雞,生女孩提一只母雞,加上幾個染紅的蛋,到岳丈家說:“你女兒到漫處去了。”岳父母只要一看見雞,便知外孫性別。

          賑竹美酒與挖周

          土家族生兒育女叫“添人進口”,添人進口以后的第一件喜慶之事就是“賑竹米酒”,以表示慶賀。這一天,族親及好友要送錢祝賀,做外公婆的更要送竹搖籃、被子、衣服、鞋帽、和紅糖雞蛋等東西給外孫。孩子滿一個月后,又要到外婆家去“出月”,回來時,外公外婆要送“打發(fā)錢”。孩子滿一周歲時,又要慶賀,名曰“挖周”。

          起乳名

          當?shù)厝苏J為,給小孩起了乳名,便于撫養(yǎng),土家族人甚至認為,乳名取得越賤越好,如“狗子”、“叫花子”、“巖頭”等等。這些乳名,到了上學年齡后,一般正式場合將不再使用,但在同輩人和長輩的口中,都一直常用不衰。

          百家飯、衣

          有迷信思想的人,請算命先生給小孩算命,如果命中有“關煞”,還要請巫師還愿渡關。為了孩子易養(yǎng)成人,有的報孩子寄拜人為子;有的向一百戶人家訂一地小布,和少量大米,給孩子煮“百家飯”吃,縫“百家衣”穿;有的給小孩戴上“百家鎖”,鎖上刻有“長命富貴易養(yǎng)成人”的字。

          夜哭貼

          如遇小兒夜哭不止,便將寫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覺睡到大天亮”的紅紙,張貼于十字路口的樹木或橋梁及墻壁上,相傳如此,即可止小兒夜哭。

          蛋卜

          以雞蛋為卜具,為小孩看病收魂的巫教儀俗。小孩受到驚嚇,夜睡不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則認為是魂不守舍,須請法師燒蛋贖魂。作法時,將藍棉線在一雞蛋上纏繞七圈,然后在蛋上念咒畫符。把雞蛋埋在火中燒,雞蛋爆裂得快,認為是小孩受驚時間不長,地方不遠,經(jīng)過燒蛋收魂,很快可以康復;雞蛋爆裂得慢,是小孩受驚時間較長,地方較遠,燒蛋后會慢慢好轉(zhuǎn)。雞蛋爆裂后趕快取出,剝?nèi)サ皻,根?jù)爆裂蛋形在蛋白上辨認小孩受驚的原因和地方。辮明后念咒,在小孩額頭上畫符,將燒的蛋給小孩吃,再將纏繞在雞蛋腰上的棉線捆在小孩的手腕上(男左女右),燒蛋儀式才結(jié)束。

          土家農(nóng)耕

          在湖南張家界“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區(qū),道路崎嶇狹窄多險,挑擔不方便,人們便于背簍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姑娘出嫁要織“洗衣背簍”作陪嫁。洗衣背簍小巧玲瓏,篾絲細膩,圖案別致,花紋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勞的招牌;女兒生孩子,娘家要送一個“兒背簍”,作為“祝米酒”的禮行(品)。兒背簍成長筒形,腰小口大,專用來背孩子;砍柴、扯扯豬草則用“柴背簍”,它篾粗肚大,經(jīng)得作摔打;摘苞谷、小谷則用“扎背簍”,它腰細,口呈喇叭形,底部成方形,高過頭頂,像倒立葫蘆,背得多。另有一種木制背簍,幾根木棒,作成一能置物體的快架,用篾絲系著,是背原木,送肥豬的好工具。有的為歇息時不釋肩,用一“丁”字棒將簍底撐住,叫“打杵”,用來“歇肩”。此物方便適用,至今仍然盛行,故有“簍不離背,杵不離簍”之諺。

          水旱石碾

          糧油加工設施。把山泉聚起來,在巖壁坡腳開一溝渠,或架一木枧,泉水沿渠枧沖刺而來;迎水口安裝一圓形水鼓,用片片木板隔成一個個水囊,靠水的沖力啟動水鼓;水鼓中軸又帶動一木齒輪,齒輪的立軸再帶動上面的“犁轅弓”,長弓成拋物線拴住石輪在石糟飛轉(zhuǎn),“咕嘎......咕嘎......”像唱一支古老的民歌。水碾,可碾米磨粉、碾菜子、茶子。其式樣不一,區(qū)別在水鼓,立式為“鼓”,座式稱“傘”,由水位條件選定。少水山寨則用旱碾,前后兩個扁輪子,用畜力拉,咿咿呀呀地唱,從早到晚,為山寨增添一曲綿長的田園歌。碾成的米面比機械加工的味美,F(xiàn)不通電的山寨仍沿襲石碾加工習俗

          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是土語,西蘭是人名,卡普是她織的花布。

          相傳西蘭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聰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繡完了,就沒見著半夜開花半夜謝的白果花(銀杏)。為了繡出白果花,她獨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樹與白果花兒對話,不料被又丑又壞的嫂嫂發(fā)現(xiàn)了,哥哥聽信嫂嫂讒言,用板斧砍斷了白果樹,

          西蘭摔死了,她的繡花藝術(shù)卻被土家人傳下來了。

          西蘭卡普以紅、藍、黑、白、黃、紫等絲線作經(jīng)緯,通過手織——后來用機械挑打交織而成。主要用作被面、床罩、窗簾、桌布、椅墊、包袱、藝術(shù)壁掛、錦袋等,色彩對比強烈,圖案樸素而富夸張,寫實與抽象結(jié)合,極富生活氣息。其圖案有以土家歷史題材的,如四

          鳳抬印,土王五顆印之類;有以生活風俗為題材的,如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福祿壽喜、鯉躍龍門、五子登科、鴛鴦戲水、野鹿含梅、老鼠娶親等。有以自然風光為題材的,如張家界風光、土家吊腳樓等;也有以動植物為題材的,如猴兒花、虎頭花、貓腳跡花、狗牙齒花、玫瑰花、菊花、月月紅等等。

          土家織錦工藝獨特,造型美觀,內(nèi)容豐富,專家稱它是足可與湘繡齊名的母親藝術(shù)。土家山寨把能否挑花繡朵作為衡量一個土家姑娘是否心靈手巧

          的標志,請聽這支情歌:

          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繡雁鵝;

          帕子爛了雁鵝在,不看人材看手腳。

          薅草鑼鼓

          [1] 每到春夏秋季,山里正是挖生地、薅苞谷草、挖桐林茶林的大忙日子。親朋鄰居幾十人邀成一伙,東家一天,西家一天“打白工”。為了調(diào)節(jié)疲勞,加快進度,便請兩位歌師,站在高山上,一人擊鼓,一人打鑼,雙指夾住喉管,用高八度假嗓唱歌助興,土家人叫“薅草鑼鼓”。

          湘西張家界的薅草鑼鼓有固定的程序:出早工時唱《開工歌》,又叫“歌頭”,接著唱《請神歌》。說的是很久以前,土家寨有個張姓莊稼漢,養(yǎng)了五個兒子。唐朝末年,天下大亂,五個兒子被證調(diào)當兵,全部戰(zhàn)死沙場,皇帝動了惻隱之心,封長子為天門土地.次子為地府土地,三子為街坊土地,四子為橋梁土地,五子為山神土地。這些土地神都老老實實為百姓辦事。歌師就對山神唱到:

          苗稼你要保護好,保護五谷得豐登;

          一天田邊走三道,三天四邊走九巡……

          “揚歌”是吃過早飯上工時唱的歌,是薅草鑼鼓歌的主要部分,既有固定的唱詞,如《打鼓兒郎得官回》、《戀姐歌人》、《單身歌》等,也可即興而作,可唱歷史故事,也可唱遠古傳說,還可唱民間趣聞。有時,見民工累了,就唱幾個“牛皮歌”調(diào)口味:

          叫我唱歌就唱歌,開口唱個牛皮歌;

          唱個雞公生鴨蛋,唱個鳥兒頭長角:

          唱個河水倒著流,唱個巖頭滾上坡;

          唱個蚊子扯哈欠,唱個糠殼搓成索……

          傍晚收工時唱《送神歌》:

          看到太陽下山嶺,敲起鑼鼓送神靈;

          有的神靈跨鶴走,有的神靈騎獅行;

          只有土地無處走,巖板底下且安身—….

          《永定縣志》記載說:“插秧耘草間,有鳴金擊鼓歌唱相娛樂者,亦古田歌遺意。”《桑植縣志》亦載:“夏日薅草,群集壟上,兩人對謳,莊偕間作,鑼鼓應之,名日打鑼鼓。此農(nóng)家音樂,用以節(jié)省勞力者也。”

          土家族哭嫁

          湘西的土家族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jié)婚的日子前十大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九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抻幸(guī)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半月的。主要內(nèi)容有回憶母女情,訴說分別苦,感謝養(yǎng)育思,托兄嫂照護年邁雙親,教女為人處世等。

          哭嫁歌一般為即席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嫁?拊~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詞,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畫”、“十繡”、“十二月”等?抻星{(diào),抑揚頓挫,是一門難度很大的唱哭結(jié)合的藝術(shù)。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當然是秘密的)?迺r以“嗡”、“蠻”、“啊呀呀”等語氣詞,一泣一訴,哀婉動人。如“哭妹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巖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長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燈過;

          績麻同麻籃啊,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爺(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吶,再幫娘啊梳把頭。

          曾記鬢發(fā)野花艷,何時額頭起了苦瓜皺?

          搖籃還在耳邊響,娘為女兒熬白了頭.

          燕子齊毛離窩去,我的糧唉,銜泥何時得回頭?……

          娘哭女:

          銅鑼花轎催女走,好多話兒沒說夠;

          世上三年送一閏,為何不問五更頭?

          哎,兒去了哎娘難留,往后的日子你重開頭;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愛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傳久遠。清代土家詩人彭潭秋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別離,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古竹枝詞里有首詠哭嫁詩:

          桃夭時節(jié)卜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綿纏淚如絲.

          用哭聲來慶賀歡樂的出嫁,用歌舞來祭祀死去的親人,看似不可思議,卻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獨特的稟性及文化意識。

        【土家族民俗風情介紹】相關文章:

        連江的民俗風情01-27

        民俗風情之鄂倫春01-26

        有關民俗風情的作文01-28

        家鄉(xiāng)的民俗風情作文01-28

        有關民俗風情初中作文01-28

        民俗風情之那達慕大會01-26

        民俗風情之飲食-烤全羊01-26

        端午節(jié)的民俗風情01-27

        有關新疆民俗風情的范文03-0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