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華】節(jié)日習俗作文(通用13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節(jié)日習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1
今年春節(jié)中,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三頓”。
第一頓:拜菩薩。臘月二十七晚上,我在奶奶家見到了“第一頓”。吃飯前,我發(fā)現(xiàn)桌上的菜和平常大不一樣,桌上放著一大塊肉,一大條魚,還有一只留著幾根尾羽的大公雞?我感到很奇怪,就問:“爸爸,今天是什么日子,為什么菜都是整個兒的?”爸爸說:“今天要拜菩薩,為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尊敬,所以菜要整個兒的!蔽艺f:“哦,奶奶是希望菩薩保佑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快樂!是嗎?”爸爸笑著點了點頭。
第二頓:老祖宗“回來”了。今天傍晚,奶奶先在桌上擺上了菜,飯,酒、水果,然后點上蠟燭,還燒了香。奶奶在擺碗筷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有一雙筷子是擺在左邊的,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去問爸爸。爸爸說:“因為你的外曾祖父是左撇子,所以這雙筷子要放在左邊!
之后,奶奶在桌子旁邊放了兩個桶,把西屋里的兩個麻袋拎在了旁邊,里面都是用黃紙做的元寶。只見奶奶點起一張紅紙燒了起來,隨后把一個個元寶放進去燒。燒的元寶,有大有小。聽奶奶說元寶是給老祖宗們在天堂用的。小元寶呢,是他們的零花錢,大元寶呢,讓他們先收起來,用完了小元寶,再用大的去換。
第三頓:外公外婆來了。今天是大年二十九,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外公外婆也來了,他們的到來給過年增添了一份濃濃的喜慶之意。奶奶因為外婆來了,把菜做得更好吃了;媽媽因為外公外婆來了,手腳更加勤快了;我因為外公外婆來了,更懂禮貌了。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年夜飯,我又長大了一歲,這年夜飯里飽含著親人之間濃濃的情誼和快樂……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2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的生活質量也不斷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一件事卻始終沒有變化,那就是——春節(jié)習俗。
說到煙花爆竹,各家各戶可能都放過。每當過年,家家戶戶都買各式各樣的炮仗,在大年除夕開始放起,但是,燃放煙花爆竹也是有學問的。
傳說有種叫年的怪獸,每年除夕都出來吃人,人們都很害怕它。一次,年怪獸巧遇穿紅色衣服的人,又聽到有放炮聲,嚇得四處驚竄奔逃,人們知道年害怕什么了。每年除夕都貼紅聯(lián),放鞭炮,年怪獸就在也沒有來過,F(xiàn)在,每到春節(jié),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帖”是對聯(lián)的一種。因為在春節(jié)時張貼,所以名叫春聯(lián)。春聯(lián)的源頭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人們就會把已經(jīng)準備好的春聯(lián)貼在大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的氣氛。所以貼春聯(lián)就作為風俗習慣流傳下來。
大年初一,我早早起來,穿上最帥的衣服,收拾的整整齊齊,就和爸爸媽媽出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我們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F(xiàn)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呵呵,給壓歲錢是我最高興的時候。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拜年的習俗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xiàn)在人們除了以前的拜年方式外,拜年又興起了電話拜年和短信拜年。
春節(jié)的習俗真是豐富有趣呀!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3
我國傳統(tǒng)的習俗有很多,我向大家來介紹一些。
農(nóng)歷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要吃,餃子,放鞭炮送走“窮神。”破五還有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狀態(tài)。
還有一首古詩是還有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令之一,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尤?偘研绿覔Q舊符!敝皇谴汗(jié)。
春節(jié)習俗有:大掃除、送灶神、貼春聯(lián)、祭祖、年夜飯、守歲、壓歲錢、拜年。
還有冬至吃餃子的又來: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在長沙為官告老還鄉(xiāng)時,正式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煮熟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在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冬至整天吃餃子,不凍耳朵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好了,就說到這吧,習俗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要記住噢!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4
俗話說的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中國的節(jié)日習俗非常有特色,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節(jié)日,每一個節(jié)日的習俗都有不同的含義,下面,我就說說我們漢族的節(jié)日習俗吧!
我們漢族里有端午節(jié),提到端午,總要與愛國詩人屈原聯(lián)系起來。據(jù)記載,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淚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F(xiàn)在人們把五月五日當成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有賽龍舟,懸艾,吃粽子等習俗。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追到洞湖時就不見蹤影了。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劃龍舟來紀念。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吃粽子,這也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每年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浸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很多。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插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把菖蒲、艾條插入門中,并把它們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我們中國的節(jié)日習俗有特色吧,要不,你也來體驗一下吧!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5
放了寒假,離過年就不遠了。我很喜歡過年,到那天會和母親一起買好多好吃的邊看春節(jié)晚會邊吃,特別開心。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許多的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進入臘月后,很快就是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因此要祭灶。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jù)《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芭D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市集”,“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臘月三十就是除夕了,要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還要貼窗花和倒貼“!弊。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jié)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狻⒏_\,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吃完年夜飯我最開心了,給姥姥姥爺拜完年,就發(fā)壓歲錢。一家人都聚在一起,話新春,其樂融融!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6
盡管如今過端午節(jié),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盡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jié)!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jié)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著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說,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jīng)教我折過,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淡忘得一干二凈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說,埋在地里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后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折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說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里降溫,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后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
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么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7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jié)的習俗則多種多樣,并且?guī)в袧夂竦牡胤教厣?/p>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節(jié)時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宮嫦娥。金門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婦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設案,桌上擺滿佳果和餅食,銀燭高燃,香煙繚繞,然后拜月。
中秋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約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焰熊熊,極為壯觀。
還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如今中秋習俗,遠不如舊時盛行,祭月拜月活動已經(jīng)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唯獨吃月餅,仍很盛行,把酒問明月,慶賀美好生活,為遠方的親人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世界各地的過年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在爆竹的陣陣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個喜慶的節(jié)日—春節(jié)。
家鄉(xiāng)在過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那天是最為熱鬧的。首先是在除夕晚,先是敬天公,敬天公是在于子正時(為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我們即要在家中萬堂中設案,擺上三牲、果子、清茶等貢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點燭拜天公。這種祭祀天公是一直要持續(xù)到初四。除夕之夜。不僅要守歲還要開正,開正就是在除夕之夜守歲到十二點,迎新年,在子正時“敬天公”的同時,燃放煙花爆竹,以表慶賀,開門迎春迎祥,俗稱“開正”。
正月初一,首先是賀正。清晨,無論是男女老少,個個都是要早早起床,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都吃面線加雞蛋,據(jù)說吃蛋去殼,意思是在除霉氣,迎吉祥,而面線則象征著福壽綿長之意。早上吃完早餐即要出門走訪鄰居親友,親友則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相道到:“恭喜”。就是俗稱“賀正”,要是有小朋友上門做客,主人必要奉上糖果、蜜餞或者喝甜茶、喝甜茶,意思是讓上門的小客人“甜一下”的意思。以示讓小客人有個甜甜蜜蜜的好開端。
到了初九了,春節(jié)的熱鬧差不多就過了,小孩子們去照常上學了,大人們也去照常做事了。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8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是忙的團團轉,因為春節(jié)的習俗很多,要準備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先來說說煙花吧,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聽大人們說,過年的`時候放炮,不僅是為了好看,更主要的是去掉一年的晦氣,希望我們下一年有個好的開端,呵呵,我似懂非懂。
我們家早早就買來了這些東西,有長有短、有方有圓,看著那堆紅似火的鞭炮,真是惹人喜愛,禁不住就想伸手拿。一旁的母親趕緊提醒我:這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啊,都是易燃物品,里面全是炸藥,占上火就會爆炸,小孩子可不敢隨便拿著玩,大人放炮的時候你們在旁邊看著就行了。
可是母親我太想玩了,你就讓我玩一次嘛,或者給我一個小點的。
你這孩子,哪有女孩像你這樣愛玩炮呀,這樣吧,給你一盒“煙花棒”,用打火機點著,它就會呲出“點點星光”,你可以兩只手拿兩個,來回轉圈,可漂亮了,這個是比較安全的,要不你試一下。
好啊好啊,我歡呼著照著母親的話做去了,還真是的,呲出的火星果然像天空一閃一閃的星星,好美!
放炮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時間問題:你平時不管什么時候放都無所謂,但到了大年三十中午、晚上吃飯之前,還有天不亮起床之后(我們通俗的說法就是起五更)是必須要放炮的,而且家家比誰的響亮,那可是很有面子的哦。
其實放炮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由其是小孩,總是想盡各種辦法,比如把炮放到一個破碗下面,或者放到小水溝里,看炮把碗炸多高,看炮濺起的水花,都是挺有趣的事。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9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農(nóng)歷的春節(jié),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jié)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lián),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guī)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lián)的母親。
我看見母親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值怪N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梗ǖ剑┝!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guī)矩啊?”母親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lián)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不同顏色、口味的菜,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仧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tǒng)的習俗,何必呢?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10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俗稱過年。而春節(jié)的習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現(xiàn)在許多國家也有過春節(jié)的習俗。
春節(jié)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貼對聯(lián)、福字、吃餃子等比較廣泛。
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并沿用至今,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一些人家還在屋門上、墻壁上、窗戶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郑汗(jié)貼“!弊郑俏覈蓙硪丫玫娘L俗。“!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福到了”。“!弊诌有各種圖案的,有壽星、壽桃、金童玉女、財神等。
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總之,春節(jié)的習俗有很多,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了新的形式,但是更主要的是春節(jié)期間一家人能夠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春節(jié)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需要我們秉承并發(fā)揚。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11
隨著現(xiàn)在網(wǎng)絡的普及,現(xiàn)在的微商,網(wǎng)購等購物方式越來越流行。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因而有很過網(wǎng)店看中商機,在節(jié)日里搞各種促銷活動,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然而很多的節(jié)日習俗漸漸的被大家忽略了。
春節(jié)可以說是中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了。但關于春節(jié)的習俗有很多都被大家忽略了。春節(jié),俗稱過年。春節(jié)可以從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
春節(jié)有很多習俗和講究。從臘月二十三就要開始忙了。要打掃房子,要把房子從里到外打掃的干干凈凈,迎接新年的到來。還要準備年貨,貼春聯(lián),剪窗花,貼福字等等。大年三十的那一晚也是最重要的一晚。那天晚上大家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年夜飯也有很多講究,北方和南方的年夜飯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也是由于飲食飲食習慣的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樣的。讓在外奔波的家人能在這個時候團聚在一起,大家一起過年。吃完飯,大家要一起看春晚,包餃子,放鞭炮,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睡覺的時候,大人會把錢放在小孩的枕頭底下,這叫做壓歲錢。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餃子。吃完餃子要去給親戚朋友拜年。過年的氣氛一直會持續(xù)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的晚上還可以去看花燈。
所以說春節(jié)不僅僅是個節(jié)日,更似一種情懷,它使在家的人團聚完滿;使在外的游子心念故鄉(xiāng)不管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春節(jié)都不應該失去他本身的魅力,它不是一種為了過節(jié)而存在的一個節(jié)日,它是經(jīng)過悠久的流傳,刻苦的沉淀,一直散發(fā)著屬于它的魅力?梢哉f它是默默無聞,但卻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我們中國人的節(jié)日,有理由讓我們將它繼續(xù)傳承。更有理由讓它傳揚光大!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12
中秋節(jié)是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很少了。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餅與中秋節(jié)的聯(lián)系是在明代。
具有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xiàn)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身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guī)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縣一帶在中秋節(jié)這天,當出國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小孩們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節(jié)日習俗作文 篇13
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又稱端午節(jié)!岸巍迸c“早”同義。又稱“小五”。五月是“正午”。而且因為中午是“陽辰”,所以五也稱“端陽”。5月5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五也叫中午。此外,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其他名稱,如:夏節(jié)、玉蘭節(jié)、少女節(jié)、天中節(jié)、地拉節(jié)、詩人節(jié)等。
端午節(jié)到了,我乖乖地看著奶奶,我覺得簡單的餃子幫不了我這個天才。我不學會了解自己。誰知道,當我真正去包的時候,我明白做粽子是一門手藝,要把它包得漂亮結實不容易。
第四天下午,我跟著媽媽學做粽子。媽媽拿了一塊粽子,用手一卷,粽葉就變成了空心的圓錐形。跟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片粽葉,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是卷得不好,上下卷起來還是直筒。我看到了媽媽,指了指周圍!白笫帜笞◆杖~的一個角,右手卷起粽葉的另一個角,底部收緊,頂部放松!痹趮寢尩闹笇,我卷起了粽葉。
接著,媽媽將筷子插入空心的錐形粽葉中,用勺子舀一些糯米,然后用筷子搖晃均勻,直到糯米被裹緊。我也把筷子插在粽葉里,放好的糯米。但是晃動筷子的時候,要么是粽葉斷了,要么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筷子的時候,輕一點,把粽子捏緊。你看——”媽媽一邊說一邊說。示范,我在聽和學習。哈哈!我包的粽子有點像。
最后一道工序是系繩子。只見媽媽用雙手捏著粽葉,將繩子在粽子尖角上纏了兩圈。繩子系好后,就裹上了一個漂亮的粽子。
吃著自己包的可愛粽子,開心極了。通過這次制作粽子,我學到了一個道理:要學一門手藝,就必須真誠、細心、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