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古代立秋都有哪些習俗「」

        時間:2022-01-27 17:54:30 習俗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古代立秋都有哪些習俗范文「精選」

          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古代立秋都有哪些習俗范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古代立秋都有哪些習俗范文「精選」

          古代立秋都有哪些習俗范文

          今天是8月4日,還有3天就到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就已經(jīng)能用土圭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jié)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jié)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閎等制訂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jié)氣定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jié)氣的天文位置。立秋在每年8月7、8或9日。上古時期的先民沒有夏和冬的概念,只有春和秋的概念!扒铩敝甘钊鰜恚馕吨锾斓拈_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于是有“落一葉而知秋”的俗語。從文字角度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而秋季又是由熱轉(zhuǎn)涼,再由涼轉(zhuǎn)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因此,立秋有了紀念意義,也因此形成許多民俗。在古代中國,與立秋有關(guān)的民俗很多,如立秋節(jié)、摸秋、秋忙會、秋收互助、秋田娛樂、貼秋膘、啃秋、秋社等,成為一種別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立秋節(jié),也稱七月節(jié)。時間在公歷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在周代這一天天子要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見《禮祀·月令》)。漢代仍承此俗。《后漢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钡搅颂拼,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缎绿茣ざY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彼未⑶镏,男女都戴楸葉,以應(yīng)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見《臨安歲時記》),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節(jié)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shù)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民國以來,在廣大農(nóng)村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yù)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以及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夏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jié)。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婦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謂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還是白頭到老的好兆頭。按照傳統(tǒng)風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園主人不得責怪。姑嫂歸家再遲,家長也不許非難。此俗清代以前就有,民國以來仍流傳在民間。如在商洛竹林關(guān)一帶,中秋節(jié)夜里,孩子們在月亮還未出來時,照例鉆進附近的秋田里摸一樣?xùn)|西回家。如果摸到蔥,父母就認為這孩子長大后很聰明;如果摸到瓜果,父母就認為孩子將來不愁吃喝,事事順利。人們視“摸秋”為游戲,不作偷盜行為論處。過了這一天,家長要約束孩子,不準到瓜田里拿人家的一枝一葉。商南縣的居民,在中秋節(jié)的晚上,吃罷月餅后,不肯長高的小孩去摸高梁;沒有男孩的人家去摸茄子;沒有女孩的人家去摸辣子;小孩不聰明的人家去摸蔥。

          秋忙會一般是在農(nóng)歷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jīng)營貿(mào)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jié)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mào)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chǎn)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guī)模和夏忙會一樣,設(shè)有騾馬市、糧食市、農(nóng)具生產(chǎn)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xiàn)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jīng)濟貿(mào)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jié)目助興。

          秋忙開始,農(nóng)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習俗,你幫我我?guī)湍,三五成群去田間,搶收已經(jīng)成熟的玉米。玉米要搬四次:頭茬、二茬、三茬、撈空茬。婦女、老人、十來歲的小孩,他們手提竹籠,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著個兒去搬。切忌“猴子搬玉米,搬一個撂一個!倍前嵋粋放在籠子里,然后放在地頭玉米穗堆子里,最后用大車拉回家。頭茬先搬已經(jīng)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來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樣的辦法去搬。最后撈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齊搬回家中?凑l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給誰家搬,既不違農(nóng)時,又能顆粒歸倉。

          秋天,特別是秋忙前后,農(nóng)事雖忙,秋種秋收,忙得不亦樂乎。但忙中也有樂趣,常見一些青年人和十余歲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長起來以后,特別是包谷長成一人高,初結(jié)穗兒的時候,田間里正是他們玩耍、做戲的場所。他們把嫩包谷穗搬下來,在地下挖一孔土窯,留上煙囪,就是一個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進去,到處拾柴禾,包谷頂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燒。一會兒一全窯的包谷穗全被燒熟了,豐碩的包谷宴就在田間舉行。他們還上樹捉麻雀蛋,就地打兔子,能吃的野味很多,都可以在野地的鍋里,燒制出來。有葷有素,百味俱全。他們還把打來的柿子,弄來的紅苕,放在土窯洞里,溫燒一個時辰,就會變成香甜的柿子。這種秋田里的樂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營養(yǎng),補償夏天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jù)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城里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nóng)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fā)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據(jù)史書記載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于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痹谝恍┑胤,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古代立秋都有哪些習俗「」】相關(guān)文章:

        立秋有哪些習俗08-12

        立秋的習俗有哪些活動08-15

        立冬節(jié)氣都有哪些習俗11-09

        中元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都有哪些07-23

        立秋習俗07-28

        立秋的習俗作文08-22

        寧波立秋的習俗08-09

        作文:立秋的習俗01-28

        立秋的習俗概況10-1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