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chuàng)建城市感受小康生活作文
讓文明的藤蔓爬上我們的心房,讓文明的花朵開遍我們的城市,讓我們走進小康生活。下面是相關的作文,快來看看吧,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感受小康生活征文【篇一】
閑暇時,常聽爸媽說起他們兒時的生活情境……
“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給老三。”這句俗語說的是爸媽小時候兄弟姐妹多,生活比較貧困,一件衣服要穿好幾個人。平常根本買不起成衣,只有待到過年時,才能買上幾尺布來做一套加棉襖的外套。稻米不豐足,還要配些紅薯、大麥片等雜糧。每天餐桌上多是些自家種植的蔬菜,只有逢年過節(jié)時,才能買些魚肉來改善下伙食。住的是茅草屋,經(jīng)常出現(xiàn)“屋外下大雨,家里下小雨”。墻是用土壘砌起來的,風吹雨淋,還有倒塌的危險。家里陳設更是簡陋得很,桌椅板凳再加床基本上就是全部家當,更談不上什么家用電器。出行就甭提了,基本上就靠雙腳。路多是些高洼不平的泥土路,上一趟縣城,毫不夸張地說,比現(xiàn)在上北京都難,簡直是遙不可及。
現(xiàn)如今,保暖已不是穿衣的首選標準,色彩艷麗、款式新穎已成為人們的時尚追求。我的衣柜里就備有每個季節(jié)的幾套衣服用來換洗。我們的飲食也不僅僅是為了吃飽,更加講究品種豐富和營養(yǎng)均衡。每天我都能吃上葷素搭配、新鮮可口的飯菜,水果、牛奶也從不間斷。偶爾圖省事,還會全家一起下館子,去品嘗一下各式風味。談起住房,那就更有得說了。我們現(xiàn)在住的是寬敞明亮的樓房,屋里陳設沙發(fā)、衣柜、餐桌等一應俱全,彩電、冰箱、洗衣機也是應有盡有。煮飯用的是電飯煲,炒菜用的是天然氣,真是清潔又便捷。數(shù)字電視、網(wǎng)絡寬帶,讓你足不出戶便可通曉天下大事,領略世界風情。如今的寶應,整個城市面貌是煥然一新,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寬敞整潔的街道,四季常青的綠化隨處可見。夜晚,華燈初上,霓虹閃爍,大小游園里聚集著前來休閑的人們,他們載歌載舞,盡情享受城市的繁華,F(xiàn)在的出行也變得非常的方便快捷,各種交通工具可以自由選擇……
真是今非昔比,我們享受著小康生活的同時,更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富足安康!
感受小康生活征文【篇二】
在我的童年時代,每天都靠父母賜給我的天生“11號”車去2公里外的幼兒園學習,父母除第一次送我去熟悉地方后,幾乎很少接送過我。上小學時,雖然離家近了,但離學校仍有1.5公里路程,每天上下午來回都是靠天生的“11號”車。
在我少年時代,上初中時離家有15公里路程,只好寄宿在學校。但每逢周六放假、周日返校時都是徒步而行。雖然那時有班次很少的公共汽車,且價格很便宜,只要幾分錢,但幾乎很少享受這種奢侈的待遇,也很少搭乘到便車——自行車。雖然那時家里沒有一輛自行車,但在學校初一時就學會了騎車。從那時起,買一輛自行車就成了我的夢想。
在我青年時代,記得剛結(jié)婚時,由于家庭條件很差,當時的“三大件”都沒有,外出靠步行,偶爾借鄰居家的自行車去走親戚;楹蟮谌辏渴〕詸z用,托人找關系,去崇明堡鎮(zhèn)買回了屬于我的第一輛“車”。這是一輛28寸的鳳凰牌自行車,當時的高興勁兒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覺得風光極了。第二天就被鄰居借去當婚車用。從此,我們出門走親戚,上集鎮(zhèn)就方便多了。
九十年代, 一次去為舅父六十大壽祝壽時, 親戚朋友基本上都騎了二輪摩托車, 當時唯獨我們倆騎自行車, 突然覺得太寒磣了, 甚至感到有點無地自容, 回家后我們夫妻倆商量決定, 積極籌資購車。半個月后在親友的幫助下, 去縣城購了八千多元一輛二輪幸福125摩托車。從此, 我們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機動車。
進入二十一世紀初, 我家購了第一輛柳州五菱四輪面包車, 作為家庭自備用車,F(xiàn)在我家擁有了一輛奧迪的“小弟”——奧拓小轎車, 作為我上下班的座騎, 每天聽著音樂與歌曲, 開著小車在寬闊的馬路上行駛, 只覺得無限的幸福與滿足。我兒子也有了一輛嶄新的北京現(xiàn)代“伊蘭特” 轎車,女兒家也打算購一輛豐田轎車。 現(xiàn)在, 我們夫妻倆、兒子與媳婦、 女兒與女婿六人中除我妻外, 都擁有c照以上駕駛證。只要有車誰都可以開, 太方便了, 到縣城近三十公里的路程只需二十多分鐘, 省內(nèi)旅游岀行靠自備車,真是方便快捷了。
現(xiàn)在鄉(xiāng)村條條大道寬廣平坦, 一輛輛汽車風弛電掣。車,把鄉(xiāng)村與城鎮(zhèn),城鎮(zhèn)與城市,城市與城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縮短了,人們岀行便捷了,幸福的指數(shù)増加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了,買輛小車不稀奇,有車族的隊伍不斷壯大了。
“車’’ 是人們岀行的必備交通工具, 而我家‘‘車’’ 的演變從側(cè)面反映岀社會的發(fā)展與變化, 私家車的岀現(xiàn)是老百姓生活質(zhì)量提高的標志,是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會的一個縮影。
感受小康生活征文【篇三】
早晨起來,可愛的老爸已經(jīng)整出了幾樣精美的早點:金黃的煎雞蛋,香濃的豆?jié){,還有熱騰騰的饅頭,我不由開心地親了老爸一下。
吃著午飯,突然想起老師早上布置的一篇征文:我為小康做貢獻。我還完全沒弄清楚“小康”是個什么東西,這可咋辦?我一邊嚼著早飯,一邊向爸爸求援:“什么叫小康?”爸爸點了點我的鼻子,想了想說:“衣食無憂,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可以安然度日。”我如釋重負:“嗨,這就是小康?!那咱們不是一直在‘小康’嗎?”一旁的媽媽笑了起來:“孩子,‘小康’不是一個人的小康,是大家的小康。是能感受到的、人們共同擁有的小康。”“太深奧了,老媽!”“不深奧,不信,待會爸爸送你上學時,看看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一切。”
坐上媽媽的電瓶車,開始了我的“小康之旅”。我家住在小門畢家洼5號,媽媽的車一轉(zhuǎn),到了馬路上,那里是一片錯落有致的梧桐樹。還記得上幼兒園時,我家就在那里,擁擠破舊的兩間房,廚房臥室不分家,老鼠時不時來溜門留宿。不過,大家差不多。我現(xiàn)在的鄰居們:樓前的李鵬,樓下的王勇,他們的爸爸媽媽當時也都住在平房里。現(xiàn)在不一樣了,大家都住上了干凈整潔的套間,面積也大了很多,舒服多了!我突然靈光閃現(xiàn):對啊,這就是媽媽說的:大家的小康啊!
正想之間,媽媽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喂?你好。我是李祥宏(爸爸)。到學校了嗎?有人買東西,你快回來報個價格。好的,再見”。嗬,社會真是進步了。七、八年前,我家不僅沒有移動電話。爸爸媽媽給外地的爺爺奶奶打電話,還專門騎自行車到郵電局去。要是她想爸爸媽媽——我的外公外婆了,包里就裝著手機,不需要再住外跑。
“晨晨,注意,媽媽要拐彎了。”在林陰道上慢跑的叔叔,看起來很滿意早晨的清新空氣;練著自編健身操的老爺爺慢悠悠地哼著戲文,自得其樂;一些操著羽毛球拍互相“炒豆子”的阿姨們,一邊打球一邊笑嘻嘻地交談。我記得一篇報紙上的報道這樣揭密:運動能讓人分泌產(chǎn)生快樂的物質(zhì)。我想,他們身上一定充滿了這種物質(zhì)。這應該就是小康了——讓大家共同快樂、感到幸福。
“到了晨晨。”媽媽的電瓶車停在學校的門口。我開心地朝著校門飛奔,突然想起我的“小康之旅”還有一個問題,連忙剎住腳步,回頭問媽媽:“媽,小康是怎么來的?”媽媽回答:“當然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小康是大家共同建設出來的。”我又有點不明白了:“怎么建?像建大樓一樣嗎?”媽媽爽朗地大笑起來:“差不多吧。爸爸努力做一個好商人,為更多的人服務;媽媽爭當爸爸的助手,做一個勤快的人;各行各業(yè)的人一起努力,就會把小康這棟大樓建好、建的更漂亮。”我豁然開朗,在早晨溫暖的陽光里沖媽媽揮揮手:“我也會建設小康——當一名健康成長、文明又快樂的小學生!”
【創(chuàng)建城市感受小康生活作文】相關文章:
優(yōu)秀征文: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感受小康生活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