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合肥包公祠導游詞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就有可能用到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合肥包公祠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肥包公祠導游詞1
包公祠坐落于合肥市蕪湖路上,它是為了紀念北宋時的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這里三面環(huán)水,建筑物風格古樸雅致。
邁過高高的門檻,我們來到包孝肅公祠堂。祠堂是一個不算太大的四合院,這里正面是大門,另外三面各是包公判案故事展、包公銅像和已發(fā)掘的北宋時的各種瓷器,正觀包公銅像,只見他表情嚴肅,怒目圓瞪,好像在審問貪官污吏。旁邊四位護衛(wèi)手握寶劍,威風凜凜,讓人不禁望而生畏,但更多的使我真正感受到包公的清正廉明。
走出祠堂一直向右走,就來到了流芳亭。流芳亭是包拯幼年讀書、玩耍的地方,后人建此亭以寓包公的精神流芳百世。亭中雕欄玉砌,亭檐上雕刻著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圖案,給流芳亭增添了一份精致。從亭內可以看到美麗的包河,包河水波光粼粼,河面上連續(xù)不斷的漣漪蕩漾開來,讓我產生無盡的遐想:傳說中包河的藕今天仍然還是無絲的嗎?但愿包河的藕永如以前吧!
包公故事蠟像館位于祠堂東面,為我們呈現(xiàn)了包拯判案時的故事,蠟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深受游客喜歡。其中我覺得最感人的是《鍘美案》,說的是書生陳世美考中狀元被招為附馬后,不認結發(fā)妻子秦香蓮和兒女,可惡的是還派人追殺妻兒,秦香蓮告到包公那里,包公不顧念烏紗,不顧皇后說情,將貪圖榮華富貴的陳世美斬首了。從這個故事里,不僅可以反映出包公執(zhí)法如山、疾惡如仇,還可以體現(xiàn)出他為了老百姓可以犧牲一切。所以都說包河的魚呈鐵青色,包河的藕也沒有絲,這不正像征著包拯的“鐵面無絲”嗎?
游覽包公祠,漫步于古色香的建筑物間,我仿佛也身在北宋那個時期,愈加的敬仰包公了。包拯正是以他的忠、孝、剛、廉的美名才會千年來被世人所稱頌。
合肥包公祠導游詞2
各位朋友:
大家到宋都開封旅游,自然就會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剛直不阿,鐵面無私,為民請命,有說不完的故事。好了,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紀念地——包公祠游覽。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開封的西南隅,這里有一片美麗的湖泊,叫包公湖,相傳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開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為紀念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清官包拯而興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包拯,字希仁,廬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歲,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包拯歷任知縣、知府、按察御史、樞密副使等職,并出使過契丹,后封為龍圖閣大學士,死后封謚號為孝肅公。
包拯是我國北宋時期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在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稱之為“包青天”。他的政績和特點主要可納為執(zhí)法嚴明、鐵面無私;關心民苦、為民請命;諫言改革、興利除弊;嚴懲貪、謙潔清正。
關于包公的故事和傳說自我國元朝以來就在民間流傳開來,直至形成現(xiàn)在這樣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形象的包公,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景仰和喜愛,大家心目中的包公也就充滿了傳奇色彩。我們今天就通過包公祠所展出的內容來認識一下這個包大人吧!
(引領游客進入前殿)首先我想請問各位朋友,大家心目中的包公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先生講,黑老包當然是黑臉的,還有女士補充,頭上有個月牙,胖胖的,很高大。這是我樣心目中包公的形象:黑面威嚴,高大威猛。那么歷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樣子呢?請看這一幅宋包孝肅公遺像。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寬一百一十厘米。關于這塊石刻畫像的來歷,我們從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緒年間,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徑淝水時,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張珍藏的包公遺像。當時他驚喜異常,就出資把包公的遺像刻在石碑上,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那塊石刻的完整拓片,它真實的反映了包公的真面目,逼真的再現(xiàn)了包公當年的風度和儀容。包公就是這樣一位文質彬彬的書生?吹接腥嗽趽u頭,不象啊,因為跟傳說中反差太大。為什么傳說中是黑臉的?大家知道上,中國各個省份都有地方戲,包公的故事在宋以后就被搬上了舞臺,舞臺常用各種顏色的油彩繪成的臉譜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及特征,其中,白色多表示膽小、懦弱,一般來形容小人及奸臣的可惡嘴臉,從俗語“小白臉、壞心眼”中可體會到人們對白臉的反感。所以象包公這樣的清官絕對不可以是白臉的。戲劇家們按照包公剛毅的性格特別設計出黑色臉譜來表示包公的鐵面無私。由于包公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的高大,他在舞臺上的形象也是高大威猛、超出常人、與眾不同,久而久之,我們就都覺得包公就該是黑臉、大個子。看來,實際并不是這個樣子。
包公去世后,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賜謚號孝肅公。我們了解包公就由這孝肅開始。孝,表示包公是個極孝順的人;肅,是表示嚴肅,開封有“包公笑比黃河清”之說。歷史上,包公的父母中年得此獨子,視為掌上明珠,撫養(yǎng)成人。少年包公聰明好學,二十歲就滿腹經綸,心懷報國之志,家人望包公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但包公不肯,他遵循一則古訓“父母在,不遠游”。大家很為他惋惜,就想到讓包公娶妻,二十六歲包公與董氏完婚,心安理得留下賢惠夫人照料父母趕赴京城參加考試,二十八歲時包公考中進士,被派去做知縣,但包公很猶豫,因父母年邁不愿遠行。此時的包公毅然辭官不做,他的理由是自已還年輕,還有很多機會為國家效力,而父母年邁,已無太多時日,自古忠效難兩全,他決定先盡孝后盡忠,回到家鄉(xiāng)侍奉雙親。三十六歲時,父母雙亡,包公又守孝三年。三十九歲時包公才開始做官,出任天才縣知縣。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包公對自已的后代子孫也要求非常嚴格,臨終時,寫下這樣一則家訓告誡后代子孫,意思是說,如果我包家的后世子孫有為官的,他們當中有誰敢胡作非為、貪贓枉法,那就決不能讓他們踩進家門,即使人死了,也不能埋在老墳里。這種懲治方法,是相當嚴厲的。包公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三十九歲出來做官時,曾寫下一首五言詩,這是目前保存下來的唯一 一首包公的詩作。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
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
這首詩可以說是包公的言志詩表明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公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在任開封府知府時,以他的才能和品德,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貴,被百姓稱為“包青天”。
這里有一塊宋代保存下來的石碑,上面刻著“開封府尹題名記”。開封府尹是一個重要的職務,因為開封是京城,是朝廷所在,所以皇帝一向都派自已的信任的人來擔任。在這塊石碑上刻有宋代183位開封知府的名字,比較有名的人還有歐陽修、寇準、范仲淹等。
好了,現(xiàn)在就請大家來找一下包公的名字在哪里。看到了,很特別的地方,但又有些懷疑。包拯兩個字的陰文已經模湖不清,而且有一道深深的指痕。這是因為,前來參觀此碑的人們總要情不自禁地觸摸或爭相指點包拯的名字,天長日久,就在石碑包公名字處,劃出了一條深深的指痕。從這一點,便可以說明包公的名字是如何地深入人心,他贏得了后人世世代代的尊敬和愛戴。
現(xiàn)在我們來到大殿,這里我們看到一尊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設計為坐姿,包公身著蟒袍端坐在方座靠椅上,勁正如松、巍面闊目、長髯飄胸,有凜凜不可予奪的威嚴風儀;他又眉微蹙,若視暝思,常懷有悠悠報國為民的中正心胸;再請看包公的雙手,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穩(wěn)自然的虎威中又給人一種呼之欲出的動態(tài)感,這是集歷史、思想、藝術和傳說于一體的包公的傳神寫照。
來到東配殿,我們可以看到一組蠟像,這是一出正在上演的戲————包公鍘陳世美。這是根據包公傳說中流傳最廣泛的《鍘美案》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逼真。中間這位手托烏紗帽的當然就是包公了,他臉上嚴肅的表情表示出他為民做主而觸怒皇太后,便仍執(zhí)法如山、無怨無悔的思想,最終他鍘了忘恩負義、要殺妻滅子的陳世美。雕塑前邊擺放了三口銅鍘,中間的是龍頭鍘,鍘皇親國戚、王子王孫;右邊的是虎頭鍘,鍘貪官污吏;左邊的是狗頭鍘,鍘犯法的平民百姓。三口銅鍘,三個等級,是皇帝御賜,可以先斬后奏。那包公鍘陳世美用的是哪口銅鍘呢?對了,是龍頭鍘,因為他是駙馬。看到這組蠟像,我們可以想象到包公升堂時一定很威嚴,那么他辦公和居住的開封府是什么樣子呢?為了讓大家能夠有一個印象,在西配殿有一個開封府模型以供參觀。這個開封模型是按照歷史記載仿制的,富麗堂皇,很有氣派。相傳宋代告狀人要寫有狀紙交由大門衙役,再二門三門傳遞到大堂上。但衙役胡作非為,私下收錢,沒有錢就扣下狀紙。所以東京街頭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包公到任后,得知這一情況,就毅然決定打開開封大門,任百姓自由出入,并可上堂聽審,以示公正。也有傳說講到,包公打開大門后,讓告狀者直入大堂,在歷史上也就有了“包公倒坐南衙”之說。關于包公的傳說故事還有很多,這里墻上展示的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可以自由參觀。
包公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在歷代民眾的心目中深受敬仰。今天,我們舉國上下,意氣風發(f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站在包公祠,望著這位千歲老人,走在包公湖畔,看到這清澈的湖水,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做一個負有一定責任的人,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好了,各位朋友,包公祠是講解就到這里。謝謝
合肥包公祠導游詞3
祠為白墻青瓦構筑的封閉式三合院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嚴不阿,表現(xiàn)了“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的凜然正氣。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長廊;東面有一六角龍井亭聳立,內有古井,號“廉泉”。亭欄畫棟頂端雕有浮龍,晴天白日,龍影映人井底,隨著井水晃動,如龍飛舞,俗稱“龍井”。
清末舉人李國葦根據傳說寫了《井亭記》,發(fā)出“抑或孝肅祠之井為廉泉,不廉者飲此頭痛歟,是未可知也”的議論,世人改稱“廉泉”。其祠四面環(huán)水,正門朝南,西廊陳列包氏支譜、遺物、包公家訓和包公墨跡,以及有關史冊資料。祠四周即包河,相傳生紅花藕,斷之無絲,“包老直道無私、竟及于物”,因此傳為佳話。
包公祠占地1公頃,由大殿,二殿,東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組成。風格古樸,莊嚴肅穆。祠內陳展有包公銅像,龍,虎,狗銅鍘,包公斷案蠟像,《開封府題名記碑》,包公正史演義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瀾軒、清心亭、直道坊、東軒等建筑。祠兩側外廊門拱上刻有“廉頑”、“立懦”四個醒目大字,在“包孝肅公詞”大直匾下黑漆大門上,書有紅底金字的對聯(lián)“忠賢將相”、“道德傳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著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繪像。包公白面、長髯、儒雅、端莊。他坐在神壇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劍武吏,案幾上放著令箭、朱筆、虎頭簽、驚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令人頗感興趣的是這個包公并非黑臉,而是一個白面儒生,額頭也沒有日月陰陽眼,或許這才是“包拯”真實的尊容。擺在大堂一側的三把銅鍘: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寒氣逼人,那里終日圍滿了參觀的游人。這三把鍘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義之劍!它與包大人須臾不離,仿佛再現(xiàn)了包公在開封府升堂辦案的正氣與威嚴。好一派“色正芒寒”、“節(jié)亮風清”的“廬陽正氣”!
祠堂西南之流芳亭,相傳包公幼年時常來此讀書,以為紀念。祠堂東南角的廉泉亭,亭中有井,亭內石壁上刻有《香花墩井亭記》,記中說:有一個太守喝了這里的泉水,頭痛欲裂,原來他是個貪官;而幾位舉人飲了此水,頓覺水甜如蜜,原來他們都是好人。故此井名為“廉泉”,F(xiàn)在合肥已生產“廉泉”啤酒。以表達對包公的懷念和崇敬之情。
關于亭外的包河還有一段故事:仁宗皇帝封包公為龍圖閣大學士時,還將半個廬州城賞賜給他,誰知包公卻說:“臣作官是為國家和黎民百姓,不是為了請賞,所以我不要!比首诼犃税蛋捣Q贊,但又覺得一點不賞賜,心里又過意不去,于是就說:“那就把包家門前那段人工河賞賜給你吧!”包公想:河不比田地,不好分,不好賣,富不了,也窮不盡,就謝恩接受了。說也奇怪,世上的藕,絲都很多,而且藕斷絲連,可是包河里的藕,絲卻很少,人們說:這是因為包公無私的緣故;貫戃幵谡钪,東、北臨水,古時為官宦、文人避暑飲宴之處。
此外,包公祠里還有“直道坊”和“清心亭”,此乃包拯《題郡齋壁》里的`詩句:“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他認為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為人的準則。所以包公祠不僅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游覽勝地,又是寓教于人的好地方。
在包公祠內有一塊引人的刻石,此乃是1973年4月從合肥市東郊大興集包拯墓中清理出來的“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墓銘”刻石,這塊墓志刻石較《宋史·包拯傳》更為詳細地敘述了包拯的一生,可以起到補史的作用,極為珍貴。碑中記敘了包拯好幾件鐵面無私、剛直不阿的事跡,其中有這樣兩件:包拯在其家鄉(xiāng)任廬州知府時,性情峭直,“故人、親黨皆絕之”。當時,他的一位親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府里,包拯鐵面無私,依法處治,打他一頓大板;張堯佐是仁宗的寵妃張貴妃的叔父,無德無能,僅憑親戚關系,仁宗一次就授予他四個軍政要職。針對仁宗皇帝的任人唯親,包拯專門上了一篇《請絕內降》的奏疏。以后他又接連上奏疏數(shù)道,闡述“大恩不可以頻假,群心不可以因違”的道理,他認為:“假之頻,則損威;違之固,則兆亂”。由于包拯據理力諫,終于使仁宗“感其忠懇”,不得不削去張堯佐的兩個要職。到河南開封游覽的人,多想探尋包公的遺蹤,然因開封多次被黃河水淹沒,目前惟一流傳下來的僅一個碑石,此碑即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今保存在開封市博物館內。碑上按先后順序題刻著北宋開封府從第一任到最后一任知府183人的姓名和上任年月。由于包拯執(zhí)法嚴明,鐵面無私,深受群眾崇敬,人們參觀碑石時總是在他的名字上指指點點,稱頌不已,久而久之竟將姓名磨去,而刻下了深深的指痕。從這極深的指痕中,可以看出包公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
【合肥包公祠導游詞】相關文章:
包公祠導游詞01-30
安徽包公祠導游詞09-13
包公祠最新導游詞范文01-30
游包公祠作文09-25
游包公祠作文3篇05-09
游覽包公祠作文500字(通用7篇)11-14
晉祠導游詞02-13
包公園英語導游詞07-20
最新太原晉祠的導游詞 太原晉祠導游詞實用04-27
碧霞祠導游詞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