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業(yè)課》備課教案設計
《始業(yè)課》備課教案設計
學生方面,一回顧和總結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方法和任務,二了解高中階段的學習目標和方法。
教師方面,一表誠意,二明理念,三提要求,四析任務,五點方法,六激信心。
一 自我介紹
我不喜歡兩種人:一種是仗著自己考試的分數(shù)高,經(jīng)常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有種優(yōu)越感,不把人家放在眼里;另一種是不知不問知而不說的人。大家現(xiàn)在是堂堂的學生,本來就是不懂就學,大膽提問,大膽質疑,才能推動自己學習,所以我希望在課堂上同學們能夠積極發(fā)言,凡事多問個為什么
以上說的是我不喜歡的兩種人,還有一種人我最討厭,那就是影響他人學習和休息的人,一味我行我素,而不顧及他人的利益和權利,不管是考試分數(shù)高或低,我都深惡痛絕之。
二 什么是語文?
“語文”一詞出現(xiàn)的歷史并不長。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后,開始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以至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語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當時稱為“國文”課。五四運動爆發(fā)以后,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沖擊,小學于是改設“國語”,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選用的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中學仍設國文課,白話文的比重也明顯增加,選用了魯迅、葉圣陶、冰心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葉圣陶、夏尊二人提出了“語文”的概念,并嘗試編寫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終止。全國解放后,葉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改稱“語文”。這一建議被華北政府教育機關采納,隨后推向全國,從此,“語文”成了中小學的一門主課。
——青年科學2004.9
眾說紛紜:語言+文字語言+文章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用語言來表大的文化)
語文是對秦磚漢瓦的向往;
語文是對唐詩宋詞的熱愛;
語文是對陶淵明“不為三斗米折腰”的嘆服;
語文是對《紅樓夢》的崇拜。
語文是一手流利的方塊字;
語文是離不開名著的雙眸;
語文是聽人講話時的那份專注;
語文是從筆端流出的錦繡文章;
語文是侃侃而談的風度和氣魄。
語文是與生人見面時,彬彬有禮的“您好!”;
語文是與他人辯論時,智慧的應對;
語文是處變時,鎮(zhèn)定自若的神情;
語文是舉手投足間的“書卷氣”。
語文是撿紙屑時彎下的腰;
語文是拋向不守公德者厭惡的眼神;
語文是……
語文,好豐富的兩個字。它寄托著家長對孩子的希望,它涵蓋著人類社會一切的輝煌。語文好似一位美人,她的閉月羞花令人陶醉;她的舉手投足令人崇敬;她豐厚的底蘊令人嘆服。
語文就是說鏗鏘有力中國話,寫方方正正中國字,書洋洋灑灑中國文,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三 怎樣學習高中語文?
1.大家來說:語文重要么?談談學習語文的困惑和經(jīng)驗。你準備怎么學高中語文?
2.高中語文學科的現(xiàn)狀 雞肋說 識字的文盲 眾矢之地(q版語文)
3.有關語文的幾句話
腹有詩書氣自華
張岱《夜航船序》:“昔有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學習語文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要積累基礎,廣泛閱讀。多看書,擴大知識面,充分利用語文讀本。
大綱要求:
1、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默讀注重效率。閱讀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現(xiàn)代文的閱讀每分鐘不少于600字)。
2、擴大閱讀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關注社會進步和科技發(fā)展。課外自讀文學名著(10部以上)、科普書刊和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300萬字。
于留心處皆語文
1、“世界不缺少愛而缺少發(fā)現(xiàn)愛的眼睛” 看電視、聽廣播、寫日記;海闊天空地神聊、面紅耳赤地爭論、雜七雜八地瀏覽;買東西時的討價還價、逛街時的東張西望、坐車時聽三教九流侃大山等,都能接觸到語言和文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就是語文知識。
2、規(guī)范書寫,保證文面整潔美觀。我不是書法藝術家,如哪個同學想讓我批改作業(yè)的同時欣賞他的狂草的話,我只能敬而遠之,原物奉還,別怪我沒改你的大作。也請喜歡寫蠅頭小字的同學體諒一下我的視力不好,將字寫得大一點。女同學請顯示出你的大家閨秀氣質來,男同學則請擺出大將風范來,不過不是張飛型的。說普通話。不要學周結論。
3、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懷疑,不迷信老師或權威的說法。如果你老是踩著老師的腳跡走,那你就永遠跟在了老師的后面。你無法超越老師的話,以后又有什么大作為呢?因此,你有不同的看法時,大膽地提出來,不要顧及它到底是對還是錯,更不要顧及面對的是誰,如果愛因斯坦不敢否定牛頓的經(jīng)典力學,他就提不出相對論了。真理都是在否定中前進的。
涵詠詩書滋味長
“放聲朗讀詩醫(yī)治語文百病的靈丹妙藥”
不動筆墨不讀書
1、勤查工具書。對字詞的音形義,典故的出處,詩詞的理解等不能確定時,一定要勤翻工具書。尤其是字詞的音形義,許多同學偷懶,經(jīng)常 讀半邊字,望文生義,想當然。
2、多做練習,多記筆記,多課外練筆。
大綱要求:“16、作文一般每學期不少于5次。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課外練筆不少于3萬字。”
四 治學三從境界
晚清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其不朽之作《人間詞話》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學的三種境界或說是三個過程:
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罔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辰缫!氨娎飳にО俣龋仡^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一句出自北宋晏殊的《鵲踏枝》(又名《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原為念遠懷人之作,王國維卻將其化為人生之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句意為:一夜秋風,吹盡了樹葉,獨自登上高樓,看到遠方看到天盡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而此處是指:一個人治學,首先要高瞻遠矚,立志高遠。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決心,只有具備了這個條件才會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出自北宋風流詞人柳三變的《鳳棲梧》(又名《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原也是懷人之作,意指深情專注于意中人,為了她,骨瘦形銷,衣帶漸寬,絕不反悔。而我們呢,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學’消得人憔悴”。即要覃思苦慮,孜孜以求,猶如熱戀中的情人熱切地、不惜一切地追求著所思。這種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對于癡情者固然需要,對“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更是不可缺少。
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一句出自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百千人群中只尋找一那個,卻總是蹤影皆無。正在沒有什么希望之時。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側,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還未歸去,正在那里等待!這里是指,經(jīng)過多次周折,經(jīng)過多次的磨練之后,一朝頓悟,發(fā)前人未發(fā)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猶如在燈如海、人如潮的燈節(jié)之夜,千追百尋終于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樣。這是功到事成,這是用汗水贏來的掌聲,是有心血澆灌出來的鮮花。
概括起來,用通俗的話講,這三種境界就是: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終獲成功。而關鍵在于第二境界,這不純粹是意志的磨練,還是一種人生的考驗。引用路瑤的一句話,“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種事業(yè)。”
附:
3.假如你不小心掉進了有水的大缸里,你該怎么辦?
A.把水喝干。
B.打電話給司馬光,讓他來救你。
C.在下面架上火,把水燒干。
D.先洗個澡,然后用頭把缸撞破。
五、實踐題
課后,把家里的大缸灌滿水,(沒有缸的話,把電飯煲灌滿水也可)然后跳進去裝作好可憐的樣子拼命呼救,看看有多少人搭理你。如果沒人搭理你,你就自己走出來,把缸或者電飯煲砸破。
【《始業(yè)課》備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yōu)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
斜拋運動教案設計04-19
《平面向量》教案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