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
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1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人。
1997每7月1日,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這一天,離開了祖國100多年的香港 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則新聞,這則新聞就是報道這件激動人心振 奮國威的事件的。(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師:這篇新聞全面生動地報道了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隆重舉行的全 過程,表述了香港回歸祖國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1。)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 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根據(jù)新聞的有關知識,請找出消息的標題、導語、主體部分,想一想,主體部分 重點講了什幺?
4.拓寬思維,比較閱讀。
要求:根據(jù)新聞特點,對《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別了 不列顛尼亞》兩篇課文作較為全面地比較分析。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三、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2.在班上研究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四、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2。)
滄桑噙媒體矚目嘉賓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同學進行糾正。
2.根據(jù)新聞的有關知識,請找出消息的標題、導語、主體部分,想一想,主體部分 重點講了什幺?
明確:(標題濃縮了所要報道的事實,簡潔明了,鮮明醒目,“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是個主謂短語。隆重,即是盛大莊重!奥≈亍币辉~與“政權交接”的語體色彩一致,表明了交接儀式的氛圍,體現(xiàn)了香港回歸祖國是永載中華民族 史冊的盛事。)
(導語:第l~5段,點明香港已經(jīng)回歸祖國及其重大意義。
主體:第6-25段,具體敘述交接儀式舉行的全過程。
查爾斯王子的講話。 、
重點敘述降旗、升旗儀式。(特寫。)
***本關鍵字已替換***主席的講話。(重點。)
結語:第26-29段,交代出席交接儀式的其他人員及進行采訪報道的各國記者 的人數(shù)。)(作必要的交代,使報道事實完整。)
, 3.拓寬思維,比較閱讀。
要求:根據(jù)新聞特點,對《北京喜獲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別了 不列顛尼亞》這兩篇課文作較為全面地比較分析。
明確:(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及時鼓勵,多肯定,在談話中歸納出答案。)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與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5.重點研討課文第3-5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3。)
、佟斑@是中華民族長期期盼的一個瞬間,這是永載世界史冊的一個瞬間!边@句話的作用是什么?
、诘4自然段中轉引了***本關鍵字已替換***主席講話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岬5自然段中兩個“傳向”呼應上文的--一詞,高度概括了在國內外的影響。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明確:(①指出這個“瞬間”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谥卣f明香港回歸祖國的重大意義。
、叟e世矚目。)
五、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不必只局限于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七、布置作業(yè)
《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的“閱讀理解”部分。
板書設計
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
導語:香港回歸的重大意義。兩個“這是”,兩個“傳向”。
主體:敘述交接儀式的全過程。
結語:出席儀式的其他成員及各國記者人數(shù)。 (時效性真實性 簡明性)
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2
一、導入:香港回歸是什么時候?如果你是一名記者,你會怎樣報道這一事件?(生答略)
今天,我們學的這篇報道既沒有寫交接儀式現(xiàn)場多么莊嚴,也沒有寫歡慶回歸人們是多么激動,而是選取了英方撤離這樣一個角度,把末代港督乘坐的“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一事件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突出了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正是因為選材獨特、意蘊深遠,本篇報道在眾多關于香港回歸的報道中脫穎而出,入選《通訊名作100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文章藝術魅力。
二、教師范讀。
三、回顧關于新聞的文體知識:新聞六要素(5個“W”和1個“H”)、新聞的結構、新聞的特點。
四、研究課文結構
1、 找出本篇報道的導語部分和主體部分。
2、 概括主體部分寫到的事件。
4時30分 末任港督的降旗儀式
4時40分 彭定康離開港督府
6時15分 舉行象征英國管制的告別儀式
7時45分 港島的第二次降旗儀式
子夜時分 中英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
0時40分 “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
3、 研討問題:
1) 在對這些儀式的敘述中,作者還插入了哪些內容的介紹?這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在敘述中語言顯得沉著平靜,沒有直接的議論和抒情,但從這些我們又仿佛聽到內心的激動和心跳,這是為什么呢?請找出這些隱藏作者感情的語句。
3) 第5段寫到“不列顛尼亞”號和紫荊花的細節(jié)有什么意義嗎?
4) 第8段和第11段的數(shù)字為什么要寫得這么詳細?有什么作用?
5) 最后一句“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五、文本質疑
六、小結本文主題:
本篇題為《別了,“不列顛尼亞”》,從客觀的角度敘述了英皇家油輪“不列顛尼亞”號離去的過程,表明象征著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在香港的終結,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告洗刷。
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關香港回歸的大量報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記錄了英國王儲查爾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撤離香港的最后歷史時刻,曾獲第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及1997年新華社社級好稿。
3. 題目解說
“別了,‘不列顛尼亞’”表面的意思是告別了接載查爾斯王子和離任港督彭定康回國的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實際的意思是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宣告結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中。
結構分析:
這篇特寫性消息按導語和主體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英國撤離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載英國王子和港督的游輪離開香港。
第二部分(2至結束段)集中描寫英國撤離香港那天的四個場景及有關背景資料。
結構圖表如下:
寫法分析:
這篇別具特色的報道體現(xiàn)出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駕馭文字的能力。在有關香港回歸的報道中,可以說英方撤離報道的難度最大,既不能只寫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離的情況;既不能對英方諷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統(tǒng)治結束的`象征意義。這篇文章語言莊重,卻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義,非常耐人尋味。如在寫到英方在告別儀式上降下英國國旗時說:“一百五十六年前,一個叫愛德華·貝爾徹的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逼綄嵉恼Z言,鮮明的對比,飽含了對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tǒng)治結束后的欣喜之情。
難點分析:
特寫性消息的特點:
課文是一篇特寫。特寫性消息,也稱新聞速寫、新聞素描,要求用類似于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來反映事實,是作者深入新聞事件現(xiàn)場,采寫制作的一種新聞價值高、現(xiàn)場感較強、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體。特寫性消息側重于“再現(xiàn)”,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發(fā)生現(xiàn)場,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本文中,作為歷史的見證人,作者集中描寫了英國撤離香港那一天的幾個具有典型性的場景,把生動的現(xiàn)場氣氛傳達給讀者。
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3
一、文學常識
⒈《別了,“不列顛尼亞》是一篇新聞特寫,作者周婷、楊興是著名記者。本文選自《通訊名作100篇1949—1999》。
、蔡貙懠捌涮攸c:特寫也叫新聞速寫、要求用類似于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來反映事實,是作者深入新聞事件現(xiàn)場,采寫制作的一種新聞價值高、現(xiàn)場感較強、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體。它側重于“再現(xiàn)”,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發(fā)生的現(xiàn)場,或某些重要精彩的場面。
二、字詞拼音
凝(nínɡ)重 掩(ǎn)映 矚(zhǔ)目 易幟(zhì) 冉冉(rǎn) 喪權辱(rǔ)國
三、思想內容
這篇特寫,集中地描寫了英國撤離香港那一天的幾個具有典型性的場景,表達了13億中國人民對英國一個半世紀的殖民地統(tǒng)治結束后的無比欣喜之情。
、搀w會語言含蓄而莊重的特點。
。1)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香港已經(jīng)回歸祖國,中國人民的屈辱歷史永遠成為了過去。
。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鐘,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統(tǒng)治宣告終結:作者鄭重記錄下這一歷史時刻,表達了對長達一個半世紀殖民統(tǒng)治結束的欣喜之情。
。3)全文最后一句語言莊重而含蓄,有深刻意義。“從海上來”指當年不可一世的英國遠征軍強占了中國的領土,開始殖民統(tǒng)治。“從海上去”指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結束。
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特寫的特點。
2、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速讀能力。
2、寫一篇香港回歸的感受。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和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激發(fā)民族自信
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欣賞文學作品語言,品味文中蘊含的豐富感情。
2、學習特寫的表達技巧,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講解、品讀、感悟、小組學習、對比閱讀。
媒體選用:多媒體展示課件。
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1、課前由學生對詩歌作品的介紹。
2、復習電視解說詞的特點。(先觀看三段電視解說詞,多媒體展示)
3、導入新課,看了幾段電視解說詞,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二、認識特寫
談話:如果我們把剛才這些電視解說詞的畫面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這樣的文體就是特寫。
媒體展示:特寫的含義
抓含義中的.關鍵詞強化理解。“真實的再現(xiàn)”
三、小組的形式學習本文。
1、速讀全文,整體感知。用上讀書符號。
2、小組學習。
全文選取了幾個場景。
各小組選擇其中一個場景,可以選擇你喜歡或適合你組的方法進行學習。
建議使用方法:朗讀體會、角色表演、抓住重點句或關鍵句體會深刻含義。
3、討論文中背景材料的作用。
4、各小組采取不同形式展示學習結果。
5、學生互評,提出改進意見。
四、比較閱讀
比較消息、特寫、電視解說詞的異同點。多媒體給出。
五、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學習了特寫,說說其含義。本文選取了四個場景,詳細的寫出了香港回歸的情形。語言極富特色。
【語文《別了不列顛尼亞》】相關文章:
《別了不列顛尼亞》07-04
語文教案《別了不列顛尼亞》(通用8篇)05-17
別了不列顛尼亞高一語文導學案07-11
關于《別了,語文課》的教學設計06-07
《別了語文課》教案設計06-12
別了我愛的中國教案06-06
《別了,我愛的中國》教學設計06-12
《別了,我愛的中國》教學反思07-17
《別了,我愛的中國》的教學反思08-15
別了我愛的中國教學反思09-08